煤電公司礦井電氣及通信安全培訓課件(1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5976
2023-09-22
19頁
416.04KB
1、礦井電氣安全培訓,1、礦井電源及送電線路 1.1、礦井供電電源及可靠性分析 本礦井附近區域內已建有3座大型火電廠和1座小型火電廠。淮南電廠位于本礦井東南約90km處,現裝機容量為815MW;洛河電廠位于淮南電廠東北5km處,設計裝機容量4300MW,兩電廠均以220kV線路與區域電網相聯,并以500kV線路經繁昌與江南電網相連;平圩電廠位于淮南電廠西北約11km處,該廠設計裝機容量4300MW,與洛河電廠之間設有220kV及500kV聯絡線,并以500kV線路經繁昌與江南電網相連;新莊電廠(裝機容量75MW),四座電廠總裝機容量3330MW。淮南電網現有7座220kV變電站,即西山變(21202、 MVA)、蘆集變(2120 MVA)、張集變(2120 MVA)、金家嶺變(2120 MVA)、洛河變(2120 MVA)、八公山變(1120 MVA)和丁集變(2150 MVA),總裝變電容量1620 MVA;現有15座110kV變電站,總裝變電容量844 MVA。蘆集變電所位于本礦井南部約14.4km處,丁集變電所位于礦井西南,距離約13.3km。根據淮南供電公司的意見,朱集西礦井兩回110kV電源分別引自蘆集和丁集兩座220kV區域變電所。本礦井所在地區電源充足、供電可靠,有能力為本礦井提供安全可靠的電源。礦井兩回電源引自不同的區域變電所,當一回電源中斷供電,另一電源不致同時受到損壞,3、供電可靠性高。,1.2、供電線路可靠性及保證措施 1、可能產生的事故由于大風或旋風等氣候惡劣變化等原因,可能發生線路倒桿事故;由于季節或溫度的原因,如風速使導線產生的共振疲勞,覆冰產生的荷載也會使線路導線發生斷線;設計中安全系數的取值失誤還有設備材料的質量等原因,均可能產生線路事故。2、防治措施1)電源線路的設計及施工,應按有關規程、規范的要求予以審查和驗收。2)按溫升、經濟電流密度及線路壓降綜合考慮選擇導線截面,并適當的放大裕量以滿足礦井將來的再發展,選用了LGJ185/30 mm2鋼芯鋁絞線。引自蘆集線路長約14.4km,壓降為1.09%,引自丁集線路長約13.3km,壓降為0.99%,兩4、回線路均可擔負礦井全部負荷。3)供電線路的設計氣象條件,按沿線附近以有15年以上運行經驗線路確定。4)供電線路的施工圖設計應附有計算書。計算書應包括桿塔基礎設計、拉線強度設計、線路共振的可能及防震措施(如防震捶、護線條)等。設計應按規程要求附有防止斷線、倒桿等事故的內容。線路終端跨越公路、鐵路和河流處采用角鋼鐵塔,以節省投資,并有利于維護。線路全程架設GJ35避雷線及光纖復合地線,防止直接雷擊;每基桿塔都安裝接地裝置,減小接地電阻,保障線路安全運行。5)導線覆冰可按當地常用的方法除冰。6)電源線路為二回路,確定線路的運行方式采用一路工作,一路熱備的運行方式,一路電源能夠承擔整個礦井的用電負荷。5、7)兩個電源取自不同變電所,減少了兩回線路受到外部的影響同時發生故障的概率,線路敷設時盡量沿公路、鐵路及高壓線路走廊等有保留煤柱的區域架設,并盡量避開首采區,同時適當增大桿塔安全系數,避免因煤田的開采及氣候變化等各種原因而使兩回線路同時出現事故。,2、礦井主變電所2.1、主變電所負荷1、礦井經無功補償后折算至110kV側母線的計算負荷最大有功功率:35658.1kW最大無功功率:7630.5 kvar最大視在功率:36465.4 kVA功率因數:0.9782、全年電耗指標礦井年耗電量約8511萬kWh/a,噸煤電耗為21.3 kWh/t。2.2、主變壓器選擇主變壓器選用2臺SFZ11-40006、0/110 型110/10.5kV、40000kVA有載調壓變壓器,正常時一臺工作一臺備用,負荷率為89.2%,事故保證系數為100%,采用有載調壓的調壓方式。2.3、電氣主接線及主要電氣設備礦井主變電所110及10kV均采用單母線分段的主接線方式。110kV配電裝置推薦采用戶外型“GIS”組合電器,共7個間隔。10kV配電裝置選用KYN28A-12型開關柜41臺。110kV變電所內附設10/0.4 kV干式變壓器2臺,供變電所附近負荷用電,同時也作為本變電所所用電源。變電所內的動力、照明及直流屏的充電、浮充電等所用交流電源,取自所內低壓配電柜。控制信號、繼電保護以及事故照明等采用直流電源,所7、內安裝100Ah的蓄電池直流裝置1套。礦井110kV變電所設10kV無功功率動態補償裝置兩套,對高壓無功進行集中補償,兩套裝置最多可補償無功功率21000 kvar。,采用微機綜合自動化系統對變電所進行監控和保護。系統可實現的監控功能主要有:主變及回路的負荷、溫度、電流、電壓及各開關狀態監視;各斷路器的遠動及就地操作;屏幕顯示主接線系統圖,各開關狀態及動態實時數據;微機保護信號采集,包括保護動作信息、事件順序記錄;系統事故記錄,包括開關狀態變位記錄、事件順序記錄;提供各種數據計算、分析功能。微機綜合自動化系統可實現的保護功能主要有:主變縱聯差動、過電流、過負荷、瓦斯及溫度保護;110kV及108、kV的母線分段斷路器電流速斷及過電流保護;110kV及10kV PT的系統接地、PT斷線保護;10kV饋線電流速斷、過電流、過負荷及單相接地保護。110kV變電所10kV出線最小交聯聚乙烯電力電纜截面為50mm2。要求110kV變電所10kV出線電流互感器1s熱穩定電流不應小于15 kA,額定動穩定電流不應小于37.5 kA,設計最小變比為100/5。2.4、接地方式和接地網設置110kV進線及母線均設避雷器,防止過電壓對系統的影響。10kV母線設避雷器,饋出柜安裝過電壓保護器,防止雷電及操作過電壓。經計算本礦達產時的10KV單相最大接地電容電流值可達到68A,超過了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不大于209、A的要求。110kV變電所內設計安裝二套10kV消弧線圈裝置,將單相接地故障產生的接地電流補償到5A以下。變電所室外設獨立避雷針,以保護室外電氣設備不受直接雷影響。建筑在屋頂設避雷帶。變電所設水平接地網,接地電阻不大于0.5。,2.5、防止礦井突然停電措施1、礦井電源線路設有兩回路,分別取自不同的區域變電所。兩回電源線路,路徑分開,一回路運行可保證本礦全部負荷。2、計算機系統對備用的電源線路長期監控以確保備用回路為完好狀態。3、變電所設二臺主變,一臺工作、一臺熱備,一臺主變可擔負全礦井負荷。4、礦井所有一、二級負荷高低壓供電均為雙電源供電,引自兩段母線上,每一路電源負荷保證率均為100%。,310、地面供電系統3.1、負荷分級及各分級負荷的供電方式、供電安全性分析。(一)礦井一級負荷有1、地面主通風機2、副立井提升機3、井下主排水設備4、瓦斯抽采設備地面主通風機房、副立井提升機機房和瓦斯抽采泵房各有兩回直接引自副井場地10kV配電室的電源線路供電。當任一回路停止供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全部負荷。兩回路電源線路上均不分接任何負荷。井下主排水泵設備電源直接引自井下中央變電所的不同段母線。(二)礦井二級負荷有:1、主井提升機、矸石井提升機2、副井井口及井底操車設備3、主要空氣壓縮機4、消防泵、污水泵5、選煤廠、地面生產系統及生產流程中的照明設備6、鐵路裝車設備7、礦燈充電設備8、礦井行政通信11、及調度通信設備9、鍋爐房10、井筒保溫及其供熱設備,11、采區變電所12、主井裝載設備、大巷帶式輸送機13、井下運輸信號系統14、礦井信息系統、安全監測及生產監控設備上述負荷均由兩回路線路供電,且接于不同的母線段上;當條件不允許時,另一電源可引自其它配電點。3.2、地面供配電系統自礦井110/10kV地面變電所10kV高壓配電裝置引出29回,分別為主井提升機房2回、副井提升機房2回、矸石提升機房2回、通風機房2回、壓風機房2回、瓦斯泵房2回、下井8回(6回下井、2回備用)、地面低壓變電所7回、選煤廠2回。根據地面低壓負荷分布情況,設計在將工業場地布置10/0.4kV低壓變電所6座,具體分布及主12、要設備配置如下:1、工廣1#10/0.4kV變電所,設于綜采設備庫西南側,安裝1250kVA、10/0.4kV干式變壓器2臺,組合式開關柜10臺,擔負機修車間、綜采設備庫、坑木加工房、臨時翻矸機房、礦井水處理站、鍋爐房等低壓負荷用電;2、工廣主變電所附屬10/0.4kV變電所,安裝1000kVA、10/0.4kV變壓器2臺,組合式開關柜9臺,擔負主、副、矸石井井口房,采區辦公樓及聯合建筑、井下降溫制冷站、壓風機房、通風機房、供水站等低壓負荷用電;3、井下降溫制冷站10/0.4kV變電所,設于絞車房南側,所內安裝1000kVA、10/0.4kV節能型干式變壓器2臺,組合式開關柜3臺,擔負采區辦公13、樓及聯合建筑、井下降溫制冷站、消防隊綜合樓及車庫等低壓負荷用電。,4、在工廣東區設戶外箱式變電站3座,2#、3#變電所分別設于行政辦公樓北側、綜采庫東側,各安裝1000kVA、10/0.4kV干式變壓器1臺,擔負單身公寓、職工食堂、職工康復、行政辦公樓等低壓負荷用電。根據場區布置,工廣內10kV供電及低壓配電均為電纜線路。110/10kV變電所、工業場地10/0.4kV變電所、井口房等有關建筑物之間,電力電纜比較集中的區段設置電纜橋架,其它電纜較為分散之處則采用電纜直埋或穿鋼管埋地敷設方式,4、地面建(構)筑物防雷及防雷電波侵入井下4.1、建(構)筑物的防雷分級瓦斯抽采泵房按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考14、慮,其他建筑物按第三類防雷建筑物設計。瓦斯抽采泵房及110kV變電所采用獨立避雷針與屋頂避雷帶相結合的保護方式,其他建筑物屋頂設避雷帶作為避雷設備接閃器。4.2、各級建(構)筑物的主要防雷措施第二類防雷建筑在屋頂設避雷網,使被保護的建筑物及風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于10m10m或12m8m,引下線距離不大于18m,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小于10。第三類防雷建筑在屋頂設避雷網,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于20m20m或24m16m,引下線距離不應大于24m,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4.3、防地面雷電波及井下的措施根據規定,15、對110/10kV變電所、主副井井架及提升機房、矸石井井架及提升機房、鍋爐房煙囪、行政辦公樓、單身公寓、聯合建筑、通風機房、下井管線等設置防直擊雷和防高電位引入的措施。進入井下的地面管路、電纜線路、軌道下井處裝設避雷裝置。,5、應急照明設施的設置下列場所應設置事故照明:1、礦井變電所;2、通信站和網絡中心;3、提升機房;4、通風機房;5、主、副井井口房;6、地面生產系統的控制室;7、礦井監控室;8、礦井鐵路站場信號樓;9、鍋爐房;10、生產調度室;11、礦山救護值班室;12、瓦斯抽采泵房。,6、井下供電系統6.1、井下電力負荷和電壓等級礦井達產時,正常涌水量時礦井井下有功負荷為15496kW,16、無功16823kvar,視在22872kVA;最大涌水量時礦井井下有功負荷為16986kW,無功17941kvar,視在24706kVA。井下供電電壓等級為10000V/3300V/1140V/660V/127V。高壓為10kV,綜采面11-2煤為1.14kV及0.66kV、13-1煤為3.30kV及0.66kV,掘進工作面為1.14kV及0.66kV,照明為127V。6.2、井下電纜根據負荷統計,最大涌水量時按電纜允許的持續電流校核,正常涌水量時按電纜經濟電流密度校核,同時滿足允許電壓損失、機械強度、熱穩定等安全運行要求,考慮到后期增加負荷,設計選用3回6根MYJV42-8.7/10kV 317、185mm2型煤礦用阻燃交聯聚乙烯絕緣粗鋼絲鎧裝電力電纜由地面110/10kV變電所經副立井引至井底車場中央變電所。下井電纜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加以保護。三回下井電纜引自地面110/10kV變電所10kV不同母線段,當其中任一回故障時,其余兩回4根電纜可以保證井下全部負荷供電。井下高壓電纜在巷道內采用MYJV22-8.7/10kV礦用阻燃銅芯鋼帶鎧裝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移動變電站采用MYPTJ-6/10kV礦用阻燃監視型屏蔽電纜,低壓動力電纜采用MVV22礦用阻燃銅芯鋼帶鎧裝聚乙烯絕緣電纜和MYP礦用阻燃屏蔽橡套電纜,綜采面1140V設備及掘進工作面的660V設備采用MYP礦用阻燃屏蔽橡套電纜18、,固定敷設的照明、通信、信號和控制用的電纜采用礦用阻燃鎧裝電纜、礦用阻燃橡套電纜,非固定敷設的電纜采用礦用阻燃橡套電纜。井下電纜均選用經檢驗合格的并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阻燃型銅芯電纜,其主芯線及接地芯線均能滿足供電線路負荷及保護接地的要求。,6.3、井下電氣設備及變電所1、電氣設備防爆等級本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根據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井下中央變電所選用礦用防爆型設備,采區機電硐室及采掘工作面均選用礦用防爆型設備。變壓器選用礦用防爆型干式變壓器,照明燈具均選用礦用防爆型。控制設備均為礦用防爆性型或本質安全型。所有設備均應具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產品合格證”。井下電纜均選用經檢19、驗合格的并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阻燃型銅芯電纜。2、電氣設備的繼電保護井下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的高壓控制設備,應具有短路、過負荷、接地和欠壓釋放保護。井下由變電所、移動變電站或配電點引出的饋電線上,應裝設短路、過負荷和漏電保護裝置。低壓電動機的控制設備,應具備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漏電閉鎖保護裝置及遠程控制裝置。井下配電網路(變壓器饋出線路、電動機等)均應裝設過流、短路保護裝置;必須用該配電網路的最大三相短路電流校驗開關設備的分斷能力和動、熱穩定性以及電纜的熱穩定性。必須正確選擇熔斷器的熔體。必須用最小兩相短路電流校驗保護裝置的可靠動作系數。保護裝置必須保證配電網路中最大容量的電氣設備20、或同時工作成組的電氣設備能夠起動。井下中央變電所的高壓饋電線上,裝設有選擇性的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供移動變電站的高壓饋電線上,必須裝設有選擇性的動作于跳閘的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井下低壓饋電線上,裝設檢漏保護裝置或有選擇性的漏電保護裝置,保證自動切斷漏電的饋電線路。每天必須對低壓檢漏裝置的運行情況進行1次跳閘試驗。煤電鉆必須使用設有檢漏、漏電閉鎖、短路、過負荷、斷相、遠距離起動和停止煤電鉆功能的綜合保護裝置。每班使用前,必須對煤電鉆綜合保護裝置進行1次跳閘試驗。,3、井下變電所礦井井下設一個中央變電所及兩個采區變電所。井下中央變電所,10kV進線采用單母線分段,正常時分列運行,三回下井電纜分別接至每21、段母線,所內設BGP50-10型礦用防爆高壓開關32臺向采區變電所、所內變壓器、排水泵、皮帶輸送機等高壓設施供電,所內設KBSG2-T-500/10型礦用隔爆干式變壓器2臺,通過KBZ型礦用防爆低壓開關向低壓負荷供電。一采區變電所10kV電源引自中央變電所的不同母線段,變電所采用單母線分段,正常時分列運行,所內設BGP50-10型礦用防爆高壓開關17臺向綜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等井下負荷的供電。所內設KBSG2-T-500/10型礦用隔爆干式變壓器4臺,其中局扇專用變壓器2臺。五采區變電所10kV電源引自中央變電所的不同母線段,變電所采用單母線分段,正常時分列運行,所內設BGP50-10型礦用防22、爆高壓開關15臺向綜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等井下負荷的供電。所內設KBSG2-T-500/10型礦用隔爆干式變壓器3臺,KBSG2-T-315/10型礦用隔爆干式變壓器1臺,其中局扇專用變壓器2臺。井下配電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采用保護接地的方式。井下各變電所電氣設備均根據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井下電氣設備選用規定選擇。中央變電所及采區變電所內均設有滅火器材及防火砂箱,所有穿墻進出線均穿鋼管保護并進行防火封堵。4、局部通風機的供電方式及風電瓦斯閉鎖本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各掘進工作面均設有完善的風電閉鎖瓦斯斷電報警系統,不僅可確保工作面安全生產,并且可及時將信息送入安全監測系統。局部通風機采用雙電23、源供電,主供電源采用“三專”供電。局部通風機實現三專二閉鎖,局部通風機可與掘進工作面中的電氣設備實現風、電、瓦斯二閉鎖。只有局部通風機開始運行后才能起動掘進工作面的電氣設備,一旦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行或瓦斯超限,風電瓦斯閉鎖裝置立即切斷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中除本安型外的一切電氣設備的電源。,7、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7.1、保護接地的設置范圍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462條規定:電壓在36V以上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鉛皮或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煤礦井下應在指定地點敷設主接地極、局部接地極,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鉛包、鎧裝外皮及接24、地線芯)應與主接地極、局部接地極相互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總接地網。7.2、接地網井下供電系統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故采用保護接地的方式。在各主副水倉中設置兩塊主接地極,接地極面積大于0.75m2,由厚度為6mm的熱鍍鋅防腐蝕鋼板制成。各機電硐室、變電所、配電點等均分別設局部接地極。所有電氣設備之金屬外殼(包括燈具接線盒等)均須可靠接地。井下接地網通過接地干、支線,電纜的金屬外皮、接地芯線等與各局部接地極以及主、副水倉的主接地極連成一體。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測得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每一移動式或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直接導線的電阻值都不得大于1。,8、井下照明25、信號8.1、井下固定照明井底車場及其附近、機電硐室、主要巷道的交岔點,采區車場、集中運輸機巷道以及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均應有足夠的照明。井下照明電壓為127V,選用DGS40/127 B(B)型礦用防爆節能泛光燈,固定敷設的照明電纜采用礦用阻燃橡套電纜,照明干支線用防爆接線盒連接。照明干線電纜沿巷道頂板掛設,照明燈沿巷道頂板吊掛敷設,燈具間距不大于10m,并應按三相均衡接線。井下照明配電裝置均應采用具有短路、過載及漏電保護的綜合保護裝置。8.2、礦燈礦燈應保持完好,亮度不夠、電線破損、燈鎖失效、燈頭密封不嚴、燈頭圈松動、玻璃破裂等情況時,嚴禁發放,嚴禁使用礦燈人員拆開、敲打、撞擊礦燈,礦燈必26、須裝有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9、井下電氣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技術措施9.1、可能產生的事故分析由于煤礦采掘機械化和電氣化程度的提高,井下電氣設備眾多且布置分散,外因火災發生的比例較高。引起井下電氣火災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過載、短路、接地故障、接觸不良、漏電、靜電、電氣失爆等原因。引起電氣火災的源由是電弧、火花,以及熾熱與發熱的高溫導電部分。起初可能致使電氣設備中的絕緣材料燃燒,接著火焰傳到巷道的支架、煤塵、瓦斯及其它可燃材料上,這就發生礦井電氣火災。另外,施工安裝不當、管理不當、維修操作不當等因素也會引起漏電而產生電氣事故。9.2、防治措施1、本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根據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27、定,井下中央變電所選用礦用防爆型設備,采區機電硐室及采掘工作面均選用礦用防爆型設備。變壓器選用礦用防爆型干式變壓器,照明燈具均選用礦用防爆型。控制設備均為礦用防爆性型或本質安全型。所有設備均應具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產品合格證”。2、本礦井井下供電系統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采用保護接地的方式。本設計在各變電所、配電點以及各機電硐室均設有局部接地極,在井底車場主副水倉中設置兩塊主接地極,接地極面積大于0.75m2,厚度為6mm。所有電氣設備之金屬外殼(包括燈具接線盒等)均須可靠接地。井下接地網通過接地干、支線,電纜的金屬外皮、接地芯線等與各局部接地極以及主、副水倉的主接地極連成一體。接地網28、上任何一點所測得的電阻都不得大于2。每一移動式或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直接導線的電阻值都不得大于1。,3、井下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的控制設備具有短路、過負荷、接地及欠電壓釋放保護。井下高、低壓各饋出回路均設有短路、過負荷和漏電保護裝置。移動變電站的高壓側設有電纜絕緣監視保護按鈕,低壓側設有短路、過負荷及漏電保護。此外,采區內每臺電動機均配有具有短路、過負荷及漏電閉鎖保護的磁力啟動器。工作面所配之每臺煤電鉆均配有具有短路、過負荷及漏電保護的電鉆綜合保護裝置。井下照明選用127V隔爆燈,照明配電裝置均采用具有短路、過負荷及漏電保護的綜合保護裝置。4、井下電纜均選29、用經檢驗合格的并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阻燃型銅芯電纜,其主芯線及接地芯線均能滿足供電線路負荷及保護接地的要求,還應滿足電纜熱穩定的要求。5、井下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等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之445條規定。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并用同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必須檢查瓦斯,在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所有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時都應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牌,只有執行這項工作的人員,才有權取下此牌并送電,必須帶電搬遷設備時,應制定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井下操作電氣設備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之44630、條規定。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時,非專職或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帶絕緣手套,并必須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操作千伏級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帶絕緣手套或穿電工絕緣靴;127V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應有良好絕緣。井下供電系統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采用保護接地的方式。井下高低壓饋線均設有選擇性漏電保護,在任一發生漏電時設備均能及時跳閘并且人體的接觸電壓均不大于36V。定期對主要電氣設備絕緣電阻、固定敷設電纜的絕緣、移動式電氣設備的橡套電纜絕緣、高壓電纜的泄漏和耐壓試驗、使用中的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裝31、置整定進行檢查;定期測定接地電網接地電阻值,并測定新安裝的電氣設備絕緣電阻和接地電阻。,10、礦井通信10.1、地面通信設備10.1.1 外部通信現狀及技術特征及行政管理通信系統根據煤電集團公司通信網建設現狀及發展規劃,朱集西礦井通信站作為礦區專用通信網的一個通信支所,它與集團公司及公司下屬其它單位的話務往來以及市話、長話等業務均由公司通信中心匯接集中受理,礦井內部話務由本礦井交換機受理。本設計在朱集西礦井通信站與集團總公司通信中心間建設SDH光同步數字傳輸網,采用光纜傳輸。根據朱集西礦井的地理位置,本礦井光纖鏈路宜從距離較近的任樓礦井接入。SDH光纖鏈路從任樓礦井到蒙城的大興集再到羅集然后到32、本礦井工業場地,將線路引至本礦井通信站,光纜中除傳輸生產、安全、運銷調度電話和行政電話等語音信號外,還利用不同的芯線傳輸計算機網絡信息及工業電視、有線電視信息。本礦井通信站至任樓礦井通信站通信線路采用24芯單模光纖。10.1.2 行政調度、生產調度通信系統礦井行政管理、生產調度設計為合一形式,選用數字程控調度交換機,容量為1024線,其中電力調度20線,設置中繼容量100線。調度交換機設置在行政辦公樓安全監控室內。調度機通過數字中繼方式出局,通過光纜傳輸,接入任樓礦井。礦用安全柵(200線)用于井下用戶,通信線路入井口處必須有可靠的防雷裝置。10.1.3 電力調度通信系統朱集西礦井兩回110k33、V電源分別引自蘆集和丁集兩座220kV區域變電所。礦井110kV變電所與上級變電所間電力調度采用光纜及市話通信方式。兩級變電所分別設置光端機設備,其信道利用供電線路的接地復合線中的光纖芯線。礦井110kV變電所與主、副井絞車房、通風機房、壓空機房和下級變電所間電力調度通信采用生產電話調度實現。,10.2、井下通信10.2.1、井下通信種類井下調度通信通常分為行政調度電話、生產調度電話、以及電力調度電話。在井下一采區變電所、五采區變電所、中央變電所設置電力調度電話;11101綜采工作面、11501綜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以及主排水泵房、-1085m輔助水平水泵房、絞車硐室、充電檢修硐室等生產重要場34、所設置生產調度電話。10.2.2、無線通信系統為實現井下移動人員的相互聯絡及與地面生產調度人員的聯絡,本設計選用一套技術先進的CDMA多功能無線通訊系統KT28。該系統可實現全礦井(包括地面和井下)流動人員的移動通信、井下各移動點或臨時固定點監測數據和圖像的無線傳輸;并基于IP構架,可實現與有線網無縫連接,進行數據交換,達到互連互通。10.2.3、直通電話礦井地面防火灌漿站與井下灌漿點之間、綜采工作面與地面調度監控中心、副井提升的井底信號室井口信號室提升機房之間、主井提升的裝載信號室卸載信號室提升機房之間、礦山救護隊與礦調度指揮中心之間都設有直通電話,并配有地面無線對講系統。在主副井絞車房、井底車場、運輸調度室、水泵房、井下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等主要機電設備硐室和采區、水平最高點、井下避難硐室(救生艙)、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都設有直通礦調度指揮中心的電話。10.2.4、下井通信電纜設計主、副、矸石井各敷設一根MHYA32-5020.8mm礦用阻燃鋼絲鎧裝通信電纜,兩根電纜在井下進行聯絡。當任一條電纜出現故障,可迅速轉接保證井下主要電話用戶的通信。通信線路必須在入井處裝設熔斷器和防雷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