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公司新員工入職安全管理與培訓課件(4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5999
2023-09-22
46頁
312.04KB
1、煤礦安全管理與培訓,加強安全管理與培訓,實現長治久安 由于煤礦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人們在組織生產建設的同時,還要和五大自然災害做斗爭,因此要想實現安全生產,就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它是煤炭工業的頭等大事、是煤礦工作的重點、是煤礦企業成敗的關鍵、是煤礦職工最大的福利、是煤礦永恒的主體。,管理是一種現象,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約束行為。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對安全生產進行計劃、指揮、協調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才能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生產建設的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安全問2、題,要及時進行預測預報、早期發現、分析評價、采取措施、綜合防范,以達到消除隱患、控制事故、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現就煤礦安全的相關問題闡述如下:我國的安全管理體制、方針、格局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必備素質 煤礦安全管理要點 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治理 煤礦安全培訓,一、我國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方針、格局 我國煤礦安全工作體制是: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我國煤炭工業安全生產的方針是: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綜合治理,我國安全生產工作格局是:政府統一領導 部門依法監管 企業全面負責 群眾參與監督 社會廣泛支持,所謂政府統一領導系指企業的安全生產是在政府領導下進行,一但發生特別重大大事故,如:松花江水3、污染事故的搶救,涉及到公安、交通、消防、救護、環保、醫療等多個部門協同搶救,只能由政府來統一指揮。部門依法監管系指行業的主管部門和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按國家的政策、法規、標準,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指導、管理、監督、檢查、服務。企業全面負責系指企業是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主體,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群 眾 參與監 督是廣義的,系指企業職工、各級工會、共青團、婦女協安會、社會團體、新聞單位等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社會廣泛支持系指各行、各業、媒體,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廣泛支持安全生產,積極參與事故搶救。,二、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備素質 煤礦企業屬高危行業,多年來經各級政府、有4、關部門、煤炭企業的共同努力,煤礦安全總體上呈穩定好轉趨勢;但事故多、傷亡重的被動局面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各類事故仍時有發生,安全形勢依然比較嚴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某些煤礦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煤礦安全管理人員應必備以下安全技術素質:一是,要精通本職業務,具有安全專業知識和技術知識。二是,有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三是,具有 預防和處理礦山事故的能力。這就要求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現場,不但能發現問題和隱患,而且能及時控制、處理、消除隱患;當事故發生時,又能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搶救、自救,防止事故擴大。四是,悉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措施,盡職盡責,從嚴管理。,三、煤礦安5、全管理要點 1、安全理念 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沒有抓不好的安全;生產安全事故是可防、可控、可以避免的。2、安全管理的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煤礦事故,保障職工的安全與健康,保護國家資源和財產免受損失,實現安全生產,促進煤礦企業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煤礦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3、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 是在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完成以下三項任務:一是預防系指要早期預測、發現、分析、評價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體現預防為主的方針。這就是國務院特別規定要求的隱患排查。二是控制系指對發現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去控制、消除事故發生,要把事故6、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就是國務院特別規定要求的隱患治理。三是保障通過對事故的預防與控制,從而保障煤礦能夠安全順利的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4、安全管理主要內容 其管理內容,主要是進行安全決策、計劃、組織、協調等方面活動,具體說,它包括三個方面:基礎管理如:技術管理、專業管理、現場管理、安全管理等。動態管理系指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人員、設備、物流等進行管理。信息管理主要是對安全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傳遞、反饋等。,5、安全管理手段 主要有:法律手段依法辦礦、執法從嚴、違 法必糾。行政手段安全工作部署、安全管理 制、安全行政處罰等。技術手段優化設計、規程、措施。經濟手段安全獎懲、安全結構工資、實施7、安全風險金抵押等。,6、安全管理要素包括:人的系統 物質系統 能量系統 信息系統等,7、煤礦安全評價主要有:安全預評價(立項)安全現狀評價 安全驗收評價,8、安全管理基本制度 為了實現安全生產,煤礦安全規程明確規定煤礦企業,在遵守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前提下,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形成安全管理體系和長效機制。,煤礦安全管理基本制度主要有: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工作制度 干部下井帶班制度 事故預防制度 安全獎懲制度 事故查處制度 安全培訓制度等,9、危險源控制 什么是危險源?因觸發因素,可能導致事故的具有能量的物質與行為稱之為危險源。具有能量的物質,稱之為固8、有危險源。如:炸藥、雷管等。具有能量的行為,稱之為人為危險源。如:違章送電等。,什么是重大危險源?重大危險源系指長期的或臨時的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單元的,稱之為重大危險源。生產經營企業,對重大危險源,應采取識別、預測、評價、控制等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對重大危險源應如何控制?對固有危險源一般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消除如:瞎炮處理、瓦斯排放等。防護如:電機的安全防護罩。隔離如:高壓電氣的安全隔離網。轉移如:氧氣瓶用后轉移到存放室。保留如:炸藥歸箱、箱加鎖。,對人為危險源應采取以下兩種措施加以控制:一是,采取技術措施,防止人的行為失控。如:采取機械化9、自動化、人機聯網作業等。二是,采取管理措施,防止人的行為失控。如:加強安全培訓、制定安全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安全獎懲制度;實行標準化作業、規范行為、消除三違等。,四、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這表明事故隱患的排查與治理是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事故防范的主要方法,是各級干部的天責,是實現礦井長治久安的根本措施,務必落實到位。事故隱患的排查與治理,總的要求是應按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16號令,即按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嚴格執行。,1、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防控的主體。生產經營單位主要10、負責人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對安全隱患排查,應逐級建立崗位排查、班組排查、科區排查和礦井排查等多層次、全覆蓋、“精細化”排查與治理的長效機制。把安全隱患排查、防控、治理工作落實到各級干部,落實到每個人,落實到每個班組。,由于安徽煤礦認真貫徹落實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部分國有礦井,對安全隱患、安全信息,采取“明碼標價”,實施“市場化管理”,很有創意。引入市場機制的管理方法,促進了職工自主管理意識,促使從業人員上崗時要首先主動進行崗位隱患排查,經“安全確認”后,才開始作業。這就從源頭上消除了事故隱患,收到了良好的安全效果,值得借鑒。,2、事故隱患實施分級管理和防控 事故隱患,是11、指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均屬事故隱患。事故隱患,分為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兩大類:一般隱患系指那些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不會立即導致事故的隱患,為一般隱患。一般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區隊、車間)負責人或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重大隱患從定性上講,系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局部停產,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從定量上講,是指國務院特別規定中的15類和煤礦重大安全隱患認定辦法(試行)“細化認定”的 67條。條條都屬“高壓電”。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把國務院特別規定中12、15類重大隱患的第15條“其他隱患”又細化界定為10條;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其他重大隱患的內容,提高了可操作性。,對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內容: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3、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對發現、排除、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獎勵和表彰。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分別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的書面統計13、分析表。,4、事故隱患排查、控制、治理圖解 大致有以下兩大類四種情況:礦井重大隱患,全部停產治理(圖A)隱患 一般隱患,整改生產(圖B-1)局部 重大隱患,停產治理(圖B-2)重大隱患,停產控制治理(圖B-3),如:在生產中隱患排查或地面安全監控中心發現,礦井總回風道瓦斯超限等重大隱患時,必須立即全礦停產治理。圖A 礦井重大隱患全面停產治理示意圖,如:在生產中隱患排查發現,某采煤工作面的個別支柱不合格,屬一般隱患,可在整改中生產。圖B-1 一般隱患,整改中生產示意圖,如:在生產中隱患排查發現,某采煤工作面電機的安全防護罩損壞,屬重大隱患,必須立即停產更換。圖B-2重大隱患停產治理示意圖,如:某14、掘進工作面掉電停風,瓦斯超限,必須立即停產控制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編制瓦斯排放措施,恢復正常通風后,方可繼續施工。圖B-3 重大隱患、控制、治理示意圖,5、處罰 凡未按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進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防控、報告制度的生產經營單位,由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依法給予處罰。如: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未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等各項制度 的;未按規定上報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統計分析 表的;未制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的;重大事故隱患不報或未及時報告的;未對事故隱患進行排查治理擅自生產經營 的;整改15、不合格或未經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審查 同意擅自恢復生產經營的。,6、關于事故隱患排查“走過場”問題(見教案十七,此略)。,六、煤礦安全培訓 加強煤礦安全技術培訓工作,對提高職工綜合素質,促進安全生產,提高礦井經濟效益都極為重要,因此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對加強職工安全培訓做出了明確規定。總的要求是:全員培訓,持證上崗。,以下就煤礦安全培訓工作講幾點意見:安全培訓工作方針 安全培訓理念 堅持依法培訓 分級培訓管理制度 新工人實行“三級培訓”制度 堅持復訓制度等,1、安全培訓工作方針 我國安全培訓工作的“二十字”方針是:統一規劃 歸口管理 分級實施 分類指導 教考分離,2、安16、全培訓理念 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理念:以人為本 安全為天 班隊長培訓理念:一人明白 全班安全,特殊工種培訓理念:特殊工種 特殊人員 特殊培訓 特殊管理 全員培訓理念:培訓不過關 人人是隱患,3、堅持依法培訓 各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都應堅持依法培訓原則,對培訓學員要做到應培盡培。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質量要達到“培訓大綱”的要求,不得講形式、求數量、走過場。各級安全培訓機構,應嚴格執行教考分離制度;誰發證,誰考核。,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為了貫徹落實“教考分離”原則、統一考試標準,促進煤礦職工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進一步提高培訓效果,組織有關專家編制了2007年版“三類人員”安全資格17、考試題庫。要求從2008年7月1日起,各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舉辦的“三類人員”培訓班結業考試時,必須全部使用2007年版國家題庫和“計算機考試管理系統”上機考試,以取代各地過去使用題庫和傳統的筆試方法。不及格者,不予辦證、不得上崗,待補考合格后,方準持證上崗。,4、分級培訓管理制度 根據“二十字”方針的要求,煤炭行業的安全培訓工作,實施分級管理。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建立四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一級安全培訓機構主要負責培訓局級、企業級主要經營者。二級培訓機構,主要負責培訓煤礦主要經營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特殊工種等。三級培訓機構主要負責培訓科區長、特殊工種等。四級培訓機構主要負責本礦的18、全員培訓。由于近年來煤礦頻頻發生突出事故,所以國家對突出煤層的開采采取了“升級管理”措施;并要求突出礦井的下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不少于三十天的防突知識培訓。,5、新工人實行“三級培訓”制度 新工人進礦要實行入礦培訓、區隊(車間)培訓、崗位培訓的“三級培訓”制度。6、堅持復訓制度 安全培訓不同于技術職稱資格評審,前者不能一勞永逸,復訓應嚴格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主要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裝備水平的提高,一些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不斷進入安全生產領域,這就有個知識更新的問題。國家、行業、地方政府、煤礦企業可能會出臺一些新的安全法規、新政策、新規定,需要組織學習。近期內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經驗、新案例需要組織職工學習、分析、借鑒。,關于自救器佩用 見教案三,此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