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培訓課件(1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6037
2023-09-22
14頁
3.46MB
1、中暑預防與應急處理,主要內容,一、中暑發生的原因二、中暑事故的預防三、中暑的癥狀及應急處理,一、中暑發生的原因,中 暑:人體體內產生的熱量和從外界吸收的熱量,超過了人體的散熱能力,造成人體體內溫度升高,身體機能及器官遭到損壞。,高溫輻射,自身產熱,自身散熱,一、中暑發生的原因,外界原因:,夏季太陽直射(熱射病),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高溫熱源,如發熱的設備等,一、中暑發生的原因,自身原因:,疾病缺陷,如貧血、高血壓、心臟病、肝腎功能障礙或不全、甲亢、糖尿病、缺鉀癥、排汗功能異常等。,睡眠不足,營養不足,生病期間,過度出汗,過度疲勞,頻繁冷、熱交替,二、中暑事故的預防,工作中的預防措施,12、.高溫天氣合理安排高溫作業及室外作業人員的工作時間:日最高氣溫達到32以上時,應考慮調整工作時間,如延長午休時間等;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時,應考慮縮短日間作業時間;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時,全天戶外露天作業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并避開11點至17點高溫時間段;日最高氣溫達到40,應當停止日間工作。,二、中暑事故的預防,工作中的預防措施,2.改善作業環境:保持車間足夠的通風;改進生產技術、合理布置熱源、采取隔熱措施等;盡量提供空調、風扇等降溫措施;高溫天氣供應清涼飲料,配備人丹等解暑藥品;合理安排工作強度與連續工作時間,保障員工充足休息與良好的精神狀態;戶外作業人員提供遮陽措施。,二、中暑事故的3、預防,自身的預防措施,2.適當鍛煉,增強體質,1.保證充足睡眠,3.均衡營養,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減少脂肪的攝入,二、中暑事故的預防,自身的預防措施,5.在戶外注意防曬,4.及時補充水分、鹽分,一般每人每天需補充水3至5L,鹽20g左右,三、中暑的癥狀及應急處理,重癥中暑,輕癥中暑,先兆中暑,中暑的癥狀,患者意識清醒,有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患者此時通常會四肢綿軟無法自由行動。,患者暈厥或意識模糊,根據中暑原因可分為4、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三種類型,每種類型可能表現出其他不同的癥狀,三、中暑的癥狀及應急處理,中暑的癥狀,重度中暑熱射病:是一種致死、致殘率最高的中暑癥狀,通常發生的原因為患者在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或者被烈日等其他熱源烘烤,或長期處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環境,造成體溫(尤其是腦部溫度)增加,腦部或其他神經系統遭到高溫侵害。熱痙攣: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好發于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腸肌為著。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發病原因主要為過度流汗,體內鹽分失衡。熱衰竭:患者長期處在高溫環境,持續出汗導致體內水、鹽、營養物質嚴重損耗,造成身體機能異常5、的一種中暑癥狀,通常由輕度中暑發展過來,患者表現為意識模糊、面色蒼白、出冷汗、體溫降低等(濕冷蒼白)。,三、中暑的癥狀及應急處理,中暑的應急處理,1.先兆中暑與輕癥中暑,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癥中暑表現時,應: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補充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在額部、太陽穴部位涂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氣水等中藥。,三、中暑的癥狀及應急處理,中暑的應急處理,2.重度中暑,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平躺,敞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聯系就醫.聯系120或公司車輛,準備送醫。,三、中暑的癥狀及應急處理,中暑的應急處理,降溫.用冷水毛巾、冰袋等敷頭部,用酒精、風油精等擦拭四肢,使用風扇或扇子加快患者散熱。,促.對患者四肢進行按摩,促進患者血液循環,如出現肌肉痙攣,應重點按摩痙攣部位。,清醒.當患者表現出熱衰竭癥狀時(濕冷蒼白),此時先不要給患者降溫,應先將患者兩腿墊高,促進血液流向大腦等臟器,安撫患者不要讓其睡著,給患者飲用淡鹽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