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貿企業安全生產檢查內容和方法培訓課件(7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7326
2023-09-26
71頁
3.85MB
1、安全生產培訓班視頻講座,工商貿企業安全生產檢查內容和方法 主 講:徐志強 單 位:行署安監局監管二科 電 話:13845748258 6113008 郵 箱:2011年4月8日,前 言,同志們,大家好:今天有幸與在座各位共同交流探討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榮幸之至。下面,我們共同學習適用于工商貿等企業安全生產檢查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法。本人才疏學淺,且準備不足,不妥之處,請批評雅正,謝謝。,我們都清楚,熟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是規范化執法的前提條件。同時,執法檢查時能夠抓住主要內容,掌握主要的檢查方法也很重要。在正式開始講課之前,我們來共同重溫一下安全生產法和黑龍江省安全生產條例中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2、,即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法定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的規定。,重溫安全生產法,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六條):(一)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二)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三)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四)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五)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六)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重溫黑龍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第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九條):(一3、)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二)建立健全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三)組織制定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四)組織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五)保證安全生產資金足額投入并有效使用;(六)保證生產經營場所的設備設施符合安全生產要求;(七)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安全生產隱患;(八)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九)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講 座 目 錄,一、企業領導依法履職(一)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情況(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組織 制訂情況(三)安全生產投入情況(四)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情況(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訂和實施情況,二、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三、安全管理檔案4、四、安全教育培訓五、作業場所六、防護設備和勞動防護用品七、從業人員八、職業健康,關于現場安全檢查的理解,現場安全檢查:又稱安全生產檢查或安全檢查,是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特點,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定期性、監督性的管理活動,也是促使單位在整個生產活動的過程中,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執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按章作業、依法辦事。安全檢查主要是通過實地觀察、測試、分析、研究,制訂消除或控制事故隱患的預防措施。,關于現場安全檢查的“六查”,1、查思想,檢查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尤其是領導干部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程度,看是否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2、查領導,檢查領導是否5、履行了其安全職責。3、查現場,看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被執行、落實,各級人員的職責是否得到履行。4、查隱患,檢查現場是否還存在對安全生產產生影響的各種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5、查制度,檢查是否建立健全了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的各項安全生產制度。6、查管理,檢查單位是否采取了適應的管理辦法,是否建立健全了相關安全管理機構,配備了相應的管理人員。,關于安全檢查的分類,1、定期檢查。一般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形式來實現的。2、綜合檢查。3、專業(項)檢查。對某個專項(如現場施工用電、防塵防毒、消防等)問題或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問題6、進行的單項定性檢查。對危險較大的在用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環境條件的管理性和監督性定量檢測檢驗則屬于專業性安全檢查。,4、日常檢查。采取個別的、日常的巡視方式來實現。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進行經常性的預防檢查,能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消除,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5、季節性檢查。針對氣候特點(冬季、暑季、雨季、風季等)可能給安全帶來危害的安全檢查。如礦山行業汛期前進行的防汛安全檢查,電力行業進行的春季、秋季安全大檢查。6、節假日期間檢查。7、整改復查。,重點掌握安全檢查方法步驟,1、實地觀察。深入現場,憑借直覺,依靠經驗實地查看(看、聽、嗅、摸、查等方法),看一看環境和外觀有無變化,聽一聽設備運轉是否正7、常,聞一聞有無有害氣體溢出,摸一摸溫度是否異常,查一查危險因素等。2、聽匯報。3、個別訪談。4、查閱文件、記錄等資料。5、召開調查會、座談會。,重點掌握安全檢查程序,1、示證,即出示證件,說明來意。2、聽取匯報、介紹。3、巡視檢查作業場所、作業環境,實施現場檢 查,尋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隱患、事故征兆 等,必要時使用儀器測量。4、查閱與現場檢查內容有關的文字資料(內業是 佐證)5、詢問現場人員。6、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或處理意見。7、發出執法文書。,第一部分 企業領導依法履職,第一部分 企業領導依法履職,企業領導依法履職主要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履行職責的情況。主要負責人是指對生8、產經營活動具有指揮權、決策權的人,如:*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廠長(經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個體工商戶業主;*其他類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規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有六項,黑龍江省安全生產條例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有九項。(企業負責人應掌握)可以通過以下五方面情況檢查,檢查企業領導依法履職情況:,(總目錄中已列出)五個方面是:(一)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情況(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組織 制訂情況(三)安全生產投入情況(四)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情況(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9、訂和實施情況,(一)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立健全情況,主要檢查內容(責任制)健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包括從主要負責人到職工的各級從業人員的安全責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員管理體系,做到“人人有責”;還應包括各級職能部門、科室的安全責任,形成橫向的安全工作管理體系,做到“事事有人負責”;同時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考核體系,明確考核要求、考核辦法、獎懲等內容。不同人員、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應按照主要負責人的職責進行細化和分解,一般應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檢查、隱患整改、事故報告、遵守安全規章和從事本崗位工作安全要求等內容。,常用檢查方法(責任制)*直接詢問主要負責人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職責;*調閱安全生產10、責任制的文本,判斷生產經營單位是否 建立了安全生產責任制;*查看責任制內容是否包括全體從業人員,重點查看主要負責人、主管安全生產(經營)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職工和重點崗位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內容;*查看責任制內容是否全面、合理,是否能反映本崗位安全工作的需求;*現場詢問從業人員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責任;*檢查責任制的落實情況;*是否建立了配套的考核系統,是否按期考核,有無獎懲措施等。,(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和操作規程組織制定情況,主要檢查內容(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生產經營單位都應組織制訂以下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應急處置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制度;安全生11、產檢查制度;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設備和設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險作業管理制度;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獎勵和懲罰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值班制度;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管理制度;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女工和未成年工管理制度;通勤車船安全管理制度;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注:結合單位實際情況,不涉及的內容,不必制訂相應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同時,還應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和安全生產特點,制定不同工種和作業崗位的操作規程。,常用檢查方法(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調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確定是否制定了上述12、基本的管理制度,制度內容是否全面、合理;*調閱操作規程,確定其范圍是否包括了各個重點崗位和工種,內容是否全面、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詢問主要負責人或安全管理人員關于制度規程的制定、修改和實施情況,確定制度是否認真落實;*調閱有關安全教育、檢查等的臺帳,檢查制度規程的落實情況;*詢問從業人員是否清楚規章制度的內容;*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操作規程的實際演練,檢查規程的落實情況。,(三)安全生產投入情況,主要檢查內容(安全投入)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投入專項資金用于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治理消除隱患,保障安全生產。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有:*事故隱患治理費用;*安全技術措施資金;*安全設備設施的更新、維護費用;*勞動13、防護用品購置制度的費用;*勞動條件改善的費用;*為員工全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用。*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專門的安全投入 管理臺帳,內容包括:安全投入計劃或 項目,資金的審批、項目實施情況等。,常用檢查方法(安全投入)*詢問主要負責人安全投入的總體情況;*調閱安全投入的管理臺帳或財務部門關于安全生產投入情況的賬目、票據,核實是否真正投入了資金;*詢問安全管理人員有關購買安全設施、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繳納工傷保險費等的具體情況,明確安全投入是否達到了安全管理的實際需要;*現場查看安全投入的實施情況。,(四)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情況,主要檢查內容(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組織進行經常性的14、安全檢查,對檢查出的安全問題和隱患落實整改方案及防護措施,確定整改責任人員、資金、時間等,確保及時消除隱患。安全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安全檢查和 隱患治理的制度、臺帳、對檢查及 整改工作進行系統化管理。,常用檢查方法(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詢問主要負責人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判斷其是否認真履行 了工作職責;*調閱安全檢查和治理的制度、了解開展工作的程序及要求等;*調閱安全檢查臺帳,全面了解檢查開展的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達到了制度規 定的要求;*調閱隱患治理臺帳并對隱患治理進行現場檢查,判斷是否認真進行了整改。,(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制訂和實施情況,主要檢查內容(預案編制和實施)應急救援預15、案應包括以下方面內容:明確了應急救援組織,有相關人員名單 并進行了職責分工,有通訊聯絡方式;描述了生產經營單位的概況,對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了分析,識別出可能存在的事故及其部位和形式;針對識別出的事故編制了應急救援措施,內容應包括報警、現場處理、傷員醫療急救、警戒、危險物品轉移、廢棄物處置等;,確定了預案的啟動、關閉條件;明確了應急救援的設施、設備;明確了應急演練的時間、程序要求;明確對預案修訂的要求;對預案進行分級管理,明確向社會求援的程序步驟。生產經營單位應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演練,制定演練計劃,及時進行總結和修訂工作,并做好演練記錄。,常用檢查方法(預案編制和實施)*詢問主要負責人或安16、全管理人員應急預案編制和演練的情況;*調閱應急預案及其演練記錄,檢查其內容是否完善,演練是否到位;*詢問相關人員是否掌握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現場演練應急預案的步驟。,第二部分 安全管理機構設置 和人員配備,二、安 全 管 理 機 構 設 置和人員配備,主要檢查內容(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安全組織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按照安 全生產法的要求,應該滿足以下條件: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 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 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 理人員;,除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17、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外的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常用檢查方法(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詢問相關人員或調閱有關資料,明確生產經營單位是否屬上述高危行業和從業人員數量,確定其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情況是否符合要求;*對高危行業和其他行業、大中型生產經營單位要調閱安全管理資料,判斷是否配備了足夠數量的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來滿足安全工作的需要;,*查看危險化學品、礦山、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是否持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安全資格證等資格證明,并詢問安全管理人18、員相關的安全知識,判斷其是否具備了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詢問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確定是否屬于專職。,第三部分 安全管理檔案,三、安全管理檔案,主要檢查內容(安全管理檔案)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健全以下基本的安全管理檔案: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檔案;安全生產檢查和隱患整改檔案;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設備和設施的安全管理檔案;,危險作業管理檔案;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管理檔案;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檔案;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檔案。注:結合單位實際情況,不涉及的內容 不必建立相應的管理檔案。同時,還應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和安全生產特點,制定不同工種和作業崗位的操 作規程。,常用檢查19、方法(安全管理檔案)*調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確定是否制定了上述基本的管理制度,制度內容是否全面、合理等;*調閱操作規程,確定其范圍是否包括了各個重點崗位和工種,內容是否全面、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詢問主要負責人或安全管理人員關于制度規程的制定、修改和實施情況,確定制度是否認真落實;*調閱有關安全教育、檢查等的臺帳,檢查制度規程的落實情況;*詢問從業人員是否清楚規章制度的內容;*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操作規程的實際演練,檢查規程的落實情況。,第四部分 安全教育培訓,四、安全教育培訓,主要檢查內容(安全教育培訓)生產經營單位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應定期開展以下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20、訓工作:單位負責人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新員工三級教育;特種作業人員上崗 培訓和復審;,變換工種教育;轉崗、復工教育;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安全教育;從業人員的經常性安全教育;生產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其他培訓教育。,常用檢查方法(安全教育培訓)*調閱安全教育制度,查看教育內容、形式等規定是否全面、合理;*調閱安全教育臺帳,檢查培訓是否按制度開展,是否進行了全員培訓,培訓內容是否全面,培訓是否達到學時要求等;*檢查安全考核的開展情況,是否真正進行了安全考核,有無試卷,對不合格者的處理情況;,*現場抽查從業人員是否掌握教育培訓內容;*檢查企業負責人、安全管21、理人員是否取得 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檢查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有特種作業資格 證。,關于“三級教育”培訓內容,廠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車間(分廠)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本車間安全生產狀況和規章制度,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班組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生產設備、安全裝置、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關于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誤區,教育級別不全教育教育時間不夠 新入廠員工廠級培訓24學時8學時322、天教育內容陳舊教育形式單調 觀看車間現場視頻、培訓實驗室模擬操作、安全事故案例培訓、安全小品排演教育走過場,第五部分 作業場所,五、作業場所,主要檢查內容(作業場所)為保證從業人員安全健康,預防和減少事故,檢查中應依據相關標準和規范對工作環境進行以下方面的檢查: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噪聲、光污染、振動、高溫等)的控制消除情況;廠址、作業區的布置是否合理;建筑物的距離是否符合通風、采光、防火要求;各種儀器、儀表是否選用合理、靈敏可靠、易于辨識;建筑物的結構強度、耐火等級、通風、照明、防火、防水、防靜電等是否合理;,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危險物品的儲存;作業環境內辦公和工作設置、設備布局是否合理23、;車間通道是否暢通;安全標志、標識的設置;電動升降機安全鉤和限位器;設備的屏護和傳動裝置的防護罩(網);除塵和通風換氣是否良好;臺階、地面、梯子、通道、護欄是否按人機工程要求設計;現場作業秩序是否按規程組織進行。,主要檢查方法(作業場所)*對危險物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等進行現場檢查;*使用儀器測量安全距離、噪聲、高溫和防靜電等情況;*調閱有關設計資料,對工作環境的總體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確認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產法關于作業場所合理布局,第三十四條(廠房、辦工區與生活區布局)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員工宿舍保持安全距離。生產經營場24、所和員工宿舍應當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禁止封閉、堵塞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員工宿舍的出口。,安全色與安全警示標志(紅色),紅色表示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標志、機器、車輛上的緊急手柄及禁止人們觸摸的部位。禁止標志是不準或制止人們的某種行為。如禁止用水滅火、禁止拋物、禁止靠近等。,安全色與安全警示標志(黃色)黃色表示警告、注意。用于警告標志。如廠內危險機器和坑池邊周圍警戒線,行車中線,安全帽等。警告標志是使人們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如注意安全、當心爆炸、當心落物等。,安全色與安全警示標志(藍色),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用于指令標志。如必須戴個人防護用具,道路上指引車輛和行人25、行駛方向的指令。指令標志是必須遵守的事項。如必須戴防護鏡、必須加鎖。,安全色與安全標志警示(綠色),綠色表示提示、安全狀態、通行。用于提示標志。如車間內的安全通道,車輛和行人的通行標志,消防設備和其它安全防護設備的位置。提示標志是示意目標的方向。如安全通道、太平門等。,第六部分 防護設備及 勞動防護用品,六、防護設備及 勞動防護用品,主要檢查內容(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依據規范標準對生產經營單位勞動防護設備和用品的配備、使用情況,進行以下方面檢查:,配備勞動防護設備、用品的種類和數量;配備勞動防護設備、用品的質量和標準;勞動防護設備、用品發放臺帳和記錄;從業人員使用和穿戴勞動防護用品情況;勞26、動防護設備、用品的檢查和維護情況。,常用檢查方法(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調閱勞動防護設備、用品的購買、發放記 錄,對照現有工種確定是否配備齊全;*到庫房檢查勞動防護設備、用品的質量,確定是否為定點正規廠家產品,檢驗標志 和合格證是否齊全;*現場檢查從業人員是否正確使用和穿戴勞 動防護設備、用品;*詢問從業人員是否掌握勞動防護設備、用品的檢查、維護方法。,介紹安全帽質量辨識方法,一是看安全帽是否貼有防偽的監檢證。黑龍江省實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每一件合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都貼有省護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制作的綠色的不干膠監檢證(帶有“LA”字母)。二是看有沒有“三證”,即省技術監督部門27、發的生產許可證、省護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發的監檢合格證、出廠時的產品合格證。另外,安全帽分為礦用、建筑用、野外用幾種,應根據不同行業實際需要,選用合適的安全帽。,第七部分 從業人員,七、從業人員,主要檢查內容(從業人員)對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操作情況進行現場檢查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是否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危險作業時,如動火、登高作業 等,是否采取了可靠的安全防護 措施,是否經過安全部門的審批;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是否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身 體精神情況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常用檢查方法(從業人員)*現場檢查人員操作具體情況;*調閱危險作業審批記錄,確定是否經過審批并采取了防護措施;*現場28、檢查特種作業人員證件;*詢問作業人員是否掌握操作規程內容。,第八部分 職業健康,八、職業健康,主要檢查內容(職業健康)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是 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的配備情況;生產布局的情況,應符合有害與 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配套的衛生設施情況;設備、工具和用具等設施符合保 護從業人員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常用檢查方法(職業健康)*調閱職業健康制度(13項);*調閱衛生、環境部門的檢測報告,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是否有效控制;*詢問作業人員,了解作業現場危害因素的實際情況;*現場檢查防護設施的工作情況和衛生設施的設置情況等;*調閱有關設計資料,了解生產布局的具體情況。,29、先進經驗(之一),江蘇淮安“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一個方法”: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三種機制”: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動態管理機制 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持續改進機制 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系統評價機制,他山之石,先進經驗(之二),白國周在日常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組管理方法,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六個三”:即三勤、三細、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談、三提高。“三 勤”勤動腦、勤匯報、勤溝通“三 細”心細、安排工作細、抓工程質量細“三到位”布置工作到位、檢查工作到位、隱患處理到位“三不少”班前檢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復查 不能少“三必談”發現情緒不正常的人必談、對受到批評的人必 談30、每月必須召開一次談心會“三提高”提高安全意識、提高崗位技能、提高團隊凝聚 力和戰斗力,他山之石,“白國周班組管理法”雖然是一種方法,但其內在卻潛藏著令人折服的精神光芒,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精神追求。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秉遵安全第一理念,執守安全管理制度,任何情況下都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堅決做到不安全絕不生產。二是生產過程中注重質量,盯住細節,勤于檢查,抓好落實,時刻注意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三是刻苦學習,鉆研技術,言傳身教,帶領工友努力成為開拓掘進的行家里手和技術能手。四是堅持以人為本,親善求和,以人性化管理和親情感召凝聚工友思想意志,努力形成安全生產的整體合力。五是20多年始終如一,持之以恒,盡職盡責,在崗位上書寫奉獻,在平凡中創造奇跡。,結束語,贈言,與大家共勉:細節決定成敗 思路決定出路 態度決定高度,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