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安全教育、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防治措施培訓講義(4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7407
2023-09-26
40頁
3.50MB
1、用電安全教育培訓講義,事故案例分析,2013年8月9日下午5時許,北京朝陽公園酷迪寵物樂園泳池發生漏電,正在泳池內的兩只寵物狗被電死。為了救狗,一對年輕夫妻先后下水,年僅26歲的男主人觸電身亡。,事故發生的原因:從調查情況上來看,有一個異物堵塞了機電設備造成本起漏電事故。但是從直接原因來看,整個漏電設備未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是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原因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隱患排查和電氣安全崗位職責未落實。,用電安全教育培訓主要內容,安全用電的重要性,01.用電安全的嚴峻形勢,根據國內外有關資料統計表明,在工傷事故中,電氣事故在12類的人身傷害中占第六位。觸電死亡人數約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5%2、左右。事實上世界每年因電氣事故傷亡人數不下十萬人。我國每年觸電事故傷亡人數達萬人。美日等發達國家20-40億度電,死亡1人。我國1.5億度電,死亡1人。,根據統計,電氣引起的火災占全部火災的25%以上,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安全用電的重要性,02.歷年火災事故情況,據公安部消防局統計顯示,2011-2016年,我國共發生電氣火災52.4萬起,造成3261人死亡,兩千余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92億余元。2017年4月26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三年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5月3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召開視頻會議,動員各地區、各部門、各有關單位全面開展電氣火災3、綜合治理。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時間從2017年5月開始至2020年4月結束。,2012年電氣火災發生4.9萬起,占火災總體比例的32.2%;2013年11.6萬起,占比29.7%;2014年10.2萬起,占比27.4%;2015年10.5萬起,占比30.1%;2016年9.4萬起,占比30.4%;2017年一季度2.4萬起,占比29.8%。,安全用電的重要性,03.事故案例(電氣火災無處不在),2010年8月28日下午2時50分許,沈陽市鐵西區萬達商業廣場售樓處發生火災。據沈陽市政府提供的數據,火災造成9人死亡,9人受傷。據初步調查,火災原因為售樓處一樓大廳內的沙盤模型電路故障引發火災。,安全用電4、的重要性,04.落實安全用電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用電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安全用電工作的領導,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用電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建立健全用電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電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電氣設備使用管理;電氣設備用具管理;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管理;電氣事故報告及處理;變配電運行維護和管理;臨時用電審批等,在各地安監局安全檢查中發現部分生產經營單位缺乏用電安全管理,電氣管理人員配備不足,電氣管理職責不明確,設備設施隱患突出等問題。,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1.觸電定義及對人體危害,作用機理:電流通過人體時破壞人體內細胞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現為生物效應。電流作用人5、體還包括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應。電流生物效應表現為是人體產生刺激和興奮行為,使人體活的組織發生變異。電流熱作用,電流經過人體的血管、神經、心臟、大腦等器官將因為熱量增加而導致功能障礙。電流化學效應使人體內液體物質發生離解、分解破壞。電流機械作用使機體各種組織產生蒸汽,乃至發生剝離、斷裂等嚴重破壞。,作用征象:小電流通過人體,會引起麻感、針刺感、壓迫感、打擊感、痙攣、疼痛、呼吸困難、血壓異常、昏迷、心律不齊、窒息、心室顫動等癥狀。數安電流以上通過人體能導致嚴重燒傷。小電流電擊使人致命的最危險、最主要原因是引起心室顫動。心室顫動時心臟每分鐘顫動1000次以上,但幅值很小,沒有規則,血液實際上中6、止循環,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1.觸電定義及對人體危害,觸電定義及電流大小、時間影響:什么是觸電?觸電是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帶電體,電流通過人體造成的。人體也是導體,電流對人體的危害性跟電流的大小、通電時間的長短等因素有關。當通過人體的電流為20毫安時,人手就很難擺脫帶電體。當通過人體的電流達到100毫安時,短時間內人就會窒息致死。當通過人體的電流達到50毫安以上時,對人將是致命的。,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1.觸電定義及對人體危害,根據電流大小分為三個等級:感知電流:在一定概率下,通過人體引起人有任何感覺的最小電流(有效值)稱為該概率下感知電流。擺脫電流:在一定概率下,人觸電后能自行擺脫帶電體的最7、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不超過 10mA)。室顫電流:通過人體引起心室發生纖維性顫動的最小電流稱為室顫電流。(最危險的觸電)人體對電流反響一覽表:,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1.觸電定義及對人體危害,傷害程度與電流持續時間的關系:通過人體電流的持續時間愈長,愈容易引起心室顫動,危險性就愈大。這主要是因為:(1)能量積累。電流持續時間愈長,能量積累愈多,心室顫動電流減小,使危險性增加。(2)與易損期重合的可能性增大。在心臟周期中,相應于心電圖上約0.2S的T波這一特定時間對電流最為敏感,被稱為易損期,電流持續時間愈長,與易損期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電擊的危險性就愈大。(3)人體電阻下降。電流持續時間愈長,人8、體電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使通過人體的 電流進一步增加,危險性也隨之增加。,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1.觸電定義及對人體危害,電流途徑、種類: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不同,對人體的傷害也不同。如果電流通過心臟,就會引起心室顫動,進而中斷血液循環,導致死亡。電流通過中樞神經,會引起中樞神經失調而導致死亡。電流通過人的頭部會使人立即昏迷,如果電流過大,就會對人的大腦造成傷害,甚至死亡。電流從左手到胸部心臟的流通路徑較短,這是最危險的電流途徑。從手到手或從手到腳也是很危險的電流途徑。從腳到腳的電流途徑雖然危險性較小,但可能因痙攣而摔倒,導致電流通過全身造成二次觸電事故。,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1.觸電定義及對人9、體危害,傷害程度與電流種類的關系:100Hz以上交流電流、直流電流、特殊波形電流都對人體具有傷害作用,其傷害程度一般較工頻電流為輕。(1)高頻電流的危險性可以用頻率因數來評價。頻率因數是指某頻率與工頻有相應生理效應時的電流閾值之比。某頻率下的感知、擺脫、室顫頻率因數是各不相同的。(2)直流電流的效應。直流電流與交流電流相比,容易擺脫,其室顫電流也比較高,加之直流電的使用遠不及交流電,因此,直流電擊事故很少。對于直流電流而言,以腳部為正極向上流徑人體的電流效應與以腳部為負極向上流徑人體的電流效應有時存在很大的差別。(3)特殊波形電流的效應。特殊波形電流最常見的有帶直流成分的正弦電流、相控電流和多10、周期控制正弦電流等。(4)電容放電電流的效應。這里討論的電容放電電流指持續時間(即電容放電時間常數的3倍)小于 10ms的短持續時間脈沖電流。由于作用時間短暫,不存在擺脫閾值問題,但有一個疼痛閾值。電容放電電流的感覺閾值和疼痛閾值決定于電極形狀、沖擊電量和電流峰值。注:工頻電流就是50Hz交流電,高頻電流每秒變化大于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2.觸電事故種類、方式及規律,觸電種類:電對人體有哪些傷害?電對人體的傷害,主要來自電流。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可分為兩種類型:電傷和電擊。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或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的局部傷害,如電灼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等。電擊是電11、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人的心臟、神經系統、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傷害。,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2.觸電事故種類、方式及規律,觸電事故方式:觸電的方式:按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觸電可分為四種情況:(1)單相觸電(2)兩相觸電(3)跨步電壓觸電(4)接觸電壓觸電,1、單相觸電(1)中性點不接地系統的單相觸電 理想情況下,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由于觸電電流不能構成回路,通過人體的電流為零,不會出現觸電現象,如圖1所示。,圖1:單項觸電理想情況,圖2:單項觸電實際情況,實際情況下,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發生單相觸電時,觸電者會死的很慘。多數情況下,強大的觸電電流會將人體燒焦。,電氣安全基礎12、知識,02.觸電事故種類、方式及規律,(2)中性點接地系統的單相觸電如圖3所示,在三相四線制(380/220V)電源電路中,觸電電流的路徑為:從電源火線通過人體、大地、接地體、變壓器中性點再回到電源火線,構成了回路。假如人體電阻按1K計算,人體承受的電壓幾乎是電源的相電壓220V,則通過人體的電流大約220mA。這個電流遠遠大于致命電流,因此這種觸電情況是十分危險的。,圖3:中性點接地系統中單相觸電,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2.觸電事故種類、方式及規律,2、兩相觸電指人體同時接觸帶電設備或線路中的兩相導體時,電流從一相導體經人體流入另一相而發生的觸電。如圖4所示,此時,加在人體上的電壓為線電壓。通13、過人體電流的大小與系統中性點運行方式無關。,假如仍在三相四線制(380/220V)電源電路中,人體電阻按1K計算,則通過人體的電流可達380mA,足以使人死亡。,注:一般在干燥環境中,人體電阻大約在2k左右;皮膚出汗時,約為1k左右;皮膚有傷口時,約為800左右,圖4:中性點接地系統兩相觸電,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2.觸電事故種類、方式及規律,3.跨步電壓電擊當帶電體有接地故障時,有故障電流流人大地,電流在接地點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人在接地點周圍,兩腳之間出現的電壓即為跨步電壓。由跨步電壓引起的電擊事故為跨步電壓電擊。,圖5:跨步電壓點擊,4.接觸電壓觸電人體接觸不同電位的兩點時所承受的電位差14、稱為接觸電壓。當設備絕緣擊穿接地,離接地體愈遠設備對地電壓愈小、人體觸及設備外殼時受到的接觸電壓愈大。注:在同一電源回路中,某一點的電勢,相對于該回路的另一點的電勢的差值,就是電位差(電壓)。,電氣安全基礎知識,02.觸電事故種類、方式及規律,觸電規律1、觸電事故季節性明顯,69月事故最多;2、低壓觸電事故多;3、攜帶式設備和移動式設備觸電事故多;4、電氣連接部位觸電事故多;5、錯誤操作和違章作業造成的觸電事故多;6、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地域觸電事故各不相同,安全電壓一般情況下,36v以下的電壓是安全的,但是在潮濕的環境中,安全電壓是24v,特殊的甚至在12v以下。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15、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典型事故案例,一、違章作業-觸電死亡,1、事故經過:2002年5月17日,某電廠檢修班職工王某帶領張某檢修380 V直流焊機。電焊機修后進行通電試驗良好,并將電焊機開關斷開。王某安排工作組成員張某拆除電焊機二次線,自己拆除電焊機一次線。約17:15,王某蹲著身子拆除電焊機電源線中間接頭,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過程中意外觸電,經搶救無效死亡。,安全用電小常識,典型事故案例,一、違章作業-觸電死亡,2、原因分析:王某已參加工作10余年,一直從事電氣作業并獲得高級維修電工資格證書;在本次作業中王某安全意識淡薄,工作前未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在拆除電焊機電源線中間接頭時,16、未檢查確認電焊機電源是否已斷開,在電源線帶電又無絕緣防護的情況下作業,導致觸電。王某違章作業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工作組成員張某雖為工作班成員,在工作中未有效進行安全監督、提醒,未及時制止王某的違章行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該公司領導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認識不足,存在輕安全重經營的思想,負有直接管理責任。,3、防范措施: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現場工作人員執行規章制度的監督、落實,杜絕違章行為的發生。工作班成員要互相監督,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企業的規章制度。完善設備停送電制度。加強職工的技術培訓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安全意識,讓職工切實從思想上認識作業違章的危害17、性。,典型事故案例,二、安全措施不全-電除塵內觸電,1、事故經過:2003年5月31日2時30分,某電廠電除塵運行人員發現:3號爐三電場二次電壓降至零,四個電場的電除塵器當一個電場退出運行時,除塵效率受到一定影響。由于在夜間,便安排一名夜間檢修值班人員處理該缺陷。在檢修人員進入電除塵器絕緣子室處理3號爐三電場阻尼電阻故障時,由于僅將三電場停電,造成了檢修人員觸電,經搶救無效死亡。,安全用電小常識,典型事故案例,二、安全措施不全-電除塵內觸電,2、原因分析:運行人員停電操作存在嚴重的隨意性,且僅將故障的3電場停電,安全措施不全面。檢修人員違反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規定,在沒有監護的情況下單人在帶電場18、所作業,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觸電。運行班長在檢修人員觸電后,應急處理和救援不當。不是立即對所有電場停電救人,而是打電話逐級匯報,延誤了搶救時間。,3、防范錯施:緊急缺陷處理時,必須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檢修人員方可進行作業。并嚴格執行工作監護制度。對工作場所可能發生的觸電危險情況,進行作業前應開展危險點分析。對職工加強應急處理和救援的教育。事故發生后,應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級匯報。,常見問題解析,01用電安全(電氣箱柜),1、觸電危險性大或作業環境較差的場所,應安裝封閉式箱柜。2、配電板(箱)應用不可燃材料制作。3、柜體內外整潔、完好、無積塵、積水和雜物;4、板(箱)以外不得有裸帶電體外露。5、19、箱柜體插座連接正確,并配有漏電保護器,必須安裝剩余電流保護裝置的設備和場所:(1)屬于I類的移動式電氣設備及手持式電動工具;(2)生產用的電氣設備;(3)安裝在戶外的電氣裝置;(4)臨時用電的電氣設備;(5)其他需要安裝剩余電流保護裝置的場所。6、應留有足夠的安全工作空間和通道。7、落地安裝的配電箱,室內應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應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底座周圍應采取封閉措施,并應能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箱內。,常見問題解析,02用電安全(配電室),1、通往室外的門應向外開。高壓間與低壓間之間的門,應向低壓間方向開。配電裝置室的中間門應采用雙向開啟門。2、長度大于7m的配電室應有2個出口20、。當配電室的長度超過60m時,應增設一個中間安全出口。當變配電所為多層建筑時,應有一個出口可通向室外樓梯的平臺。3、門、窗、電纜溝應當設置防水設施和擋鼠板;出入口應設置高度不低于400mm的擋板。4、變壓器、高壓開關柜、低壓開關柜操作面地面應鋪設絕緣膠墊。5、配電室通道上方裸帶電體距地面的高度不應低于2.5m;當低于2.5m時,應設置遮攔或外護物。6、室內環境整潔,物品擺放整齊有序,無雜物及無關物品存放。7、低壓/高壓作業配備的安全用具齊全,并按期檢測。8、安全用具應妥善保管。9、用電單位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配電室應安排專人全天值班。,常見問題解析,03用電安全(變壓器),1、露天或半露21、天變電所的變壓器四周應設不低于1.7m高的固定圍欄(墻)。變壓器外廓與圍欄(墻)的凈距不應小于0.8m,變壓器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0.3m,相鄰變壓器外廓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m。2、設置于變電所內的非封閉式干式變壓器,應裝設高度不低于1.7m的固定遮攔,遮攔網孔不應大于40mm40mm。3、變壓器無異常響聲、異常振動;瓷瓶、套管等定期維護,保持清潔完好,瓷瓶和套管表面無積塵、無污染物沉積、無裂紋、無破損。,常見問題解析,04用電安全(配電系統),1、進入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源,如果使用TN型電源系統,應為危險場所中的TN-S型,即在危險場所中,中性線與保護線不應連在一起或合并成一根導線,從TN-22、C到TN-S型轉換的任何部位,保護線應在非危險場所與等電位連接系統相連。2、在同一配電系統中,嚴禁將一部分外露可導電部分進行保護接地,而將另一部分外露可導電部分進行保護接零。,常見問題解析,04用電安全(配電系統),常見問題解析,04用電安全(配電系統),三種配電方式:TN-S系統、TN-C-S系統、TN-C系統使用范圍TN-S可用于爆炸、火災危險性較大或安全要求高的場所,宜用于獨立附設變電站的車間。也適用于科研院所、計算機中心、通信局站等。正常工作條件下,外露導電部分和保護導體呈零電位最“干凈”的系統。,TN-C-S宜用于廠內設有總變電站,廠內低壓配電場的所及民用樓房。,TN-C可用于爆炸、23、火災危險性不大,用電設備較少、用電線路簡單且安全條件較好的場所。,常見問題解析,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1.絕緣是防止人體觸及帶電體,用絕緣物把帶電體或人封閉起來。例如瓷、玻璃、云母、橡膠、木材、膠木、塑料、布、紙和礦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絕緣材料。,常見問題解析,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2.屏護即采用遮攔、護照、護蓋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高壓設備不論是否有絕緣,均應采取屏護。,3.間距就是保證必要的安全距離。在低壓工作中,最小檢修距離不應小于0.1米安全距離的意義: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安全間距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電壓的高低、設備運行狀況和安裝方式。,常見問題解24、析,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4.接地和接零接地 電氣裝置或其它裝置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大地的連接叫接地。接地分為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目的:利用接地裝置足夠小的接地電阻,降低故障設備外殼可導電部分對地電壓,減少電流的目的。(01)工作接地在正常和故障情況下為了保證電氣設備可靠運行,必須將電力系統中某一點接地,這種接地稱工作接地。作用:是使中性點經常保持零電位。電力系統中性點接地方式:1.中性點直接接地 2.中性點非直接接地(不直接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常見問題解析,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02)保護接地將在故障情況下可能出現危險對地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等外露可導部分通過接地25、裝置與大地可靠連接,這種電氣連接稱為保護接地。接地應用范圍供、配電系統中的下列設備和部件需要采用接地保護:(1)電機、變壓器、斷路器和其他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構架;(2)電氣設備的傳動裝置;(3)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繞組;(4)屋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或鋼筋混凝土構架;(5)配電盤、保護盤和控制盤的金屬框架。,保護接零:就是把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電網的零線緊密地連接起來。應該注意,零線回路中不允許裝設熔斷器和開關。(TN-C系統),(03)裝設接地線的有關規定對可能送電到停電設備的各線路,均應裝設接地線,并將三相短路。在已斷開電源的設備上作業時應將設備兩側饋電線路斷開26、并接地。長度大于10m的母線,其接地不少于兩處。裝設接地線時必須先裝接地的一端,再裝接設備的一端。裝接設備的一端時,應先將設備放電。拆、裝接地線時應使用絕緣棒,并戴絕緣膠手套。,常見問題解析,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5.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為了保證在故障情況下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應盡量裝設漏電流動作保護器。漏電保護器是一種當人體發生單相觸電或線路漏電時能自動切斷電源的裝置。它既能起到防止直接接觸觸電的作用。又能起到防止間接接觸觸電。,常見問題解析,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6.采用安全電壓安全電壓是指人體較長時間接觸而不致于發生觸電危險的電壓。它的內涵有三點:一是采用安全電壓可以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二是不同的用電環境,安全電壓數值不同;三是安全電壓必須由特定的電源供電。我國規定的安全電壓是交流42V、36V、24V、12V、6V五個等級,直流安全電壓上限是72V。,凡手提照明燈、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燈,如果沒有特殊安全結構或安全措施,應采用36伏安全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