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作業人員工安全基本知識就事故防治培訓課件(3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7413
2023-09-26
39頁
2.14MB
1、,安全培訓課程,基本的電氣安全知識,前言,電氣安全工作中的人員劃分:“合格”和“不合格”人員“合格”人員是指人們通常認為的在電氣設施和設備的操作、施工和維修方面具有專業知識、受過培訓和富有經驗的人員。“不合格”人員是指他們從事的工作不屬于電氣方面,他們的職責使其工作非常接近電氣危險,但并未得到“合格”人員所經歷的專業培訓。,下面我們要了解觸電對人體的影響,有關電的危險,裝置內的電氣危險源,電氣事故發生的原因,防止電氣傷害的措施,以及關于電氣安全方面的方針和程序。,眾所周知,人體是導電的。電流流經人體后進入大地,對人體造成觸電事故。每年有許多工人因觸電而受重傷或死亡。據估計,每年一般工業行業因觸2、電死亡有1000多人,30000多人受傷。另外還有一些統計數字:99%的死者是男性64%的亡者死前年齡不到35歲。41%的人參加工作還不到1年。人們在家里,平均25小時有1人觸電死亡,而在工作時每天就有1人觸電死亡,引言,觸電對人體產生的影響要視電路的類型,電壓,電阻大小,電流流經人體的路線以及接觸持續的時間而定。通常50赫茲的交流電從手流到腳1秒鐘的觸電時間會產生以下后果:1毫安剛能覺察到(手指麻刺)925毫安對肌肉的自控中斷(手迅速麻痹,呼吸困難)75毫安心臟功能中斷(心室開始顫動)4安培心搏立即停止,觸電對人的影響,在電流強度為20毫安或以上時,就有可能會出現瞬間死亡。即使觸電的電流沒有3、流經致命的器官或神經中樞,也會出現體內的嚴重燒傷,在有時候,這樣的燒傷會導致以后的死亡,這類燒傷有三種基本的類型:電燒傷電弧灼傷熱燙傷,電燒傷是電流流經人體組織產生的結果,它造成對人體的傷害是因為當電能相當高時,人的身體無法把熱量散發,將人體組織灼傷。特別是這類電燒傷治愈是很慢的。另一方面,電弧灼傷是離人體很近的電弧產生的高溫造成的。這類燒傷與任何高溫引起的燒傷和水泡相類似。,最后,熱燙傷通常是皮膚接觸高溫電導體、導管或其它帶電設備的熱表面所引起的。觸電的人有可能同時受到這三種類型的燒傷。觸電還會經常引發二次傷害。這類傷害通常與因觸電,引起肌肉不自覺的反射而跌倒或碰撞。顯然,如果跌倒的話,也會4、引起死亡。,電氣事故通常與以下可能的三種因素中的一種或幾種有關:工作所用的設備和/或設施不安全。周圍環境造成工作不安全。(不安全的操作環境)工作過程不安全(不安全的操作)。大約有四分之三的電氣事故是因操作不安全引起的。,電氣事故的性質,通常,電氣設備和/或設施的不安全可從絕緣的磨損或裂開、連接松動或帶電的部件沒有接地等來識別。工作的周圍環境也有許多途徑可能成為電氣事故發生的原因。周圍含可爆氣體、腐蝕性氣體、多雨和/或潮濕的位置都是影響電氣安全的例子。,1.電氣事故特點2.電氣事故分類3.人身觸電事故 安全,以人為本!,電氣事故與人身觸電,危害大識別難涉及領域廣事故防護研究綜合性強,電氣事故特點5、,人身事故設備事故供電系統事故(可導致人身事故、設備事故、火災爆炸、大面積停電、異常帶電等)靜電、雷電、電磁場事故從技術層面上還可分為短路事故、漏電事故、誤操作事故等,電氣事故分類,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影響到心臟、肺部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電流引致的心室纖維性顫動是電擊致死的主要原因按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電擊又可以分為三種方式,人身觸電事故-電擊,電擊的三種方式:(1)單相觸電(2)兩相觸電(3)跨步電壓觸電,觸電類型和觸電方式,人體觸及一相帶電體的觸電方式稱為單相觸電。當帶電體為正常帶電體時稱為直接觸電;當帶電體為意外帶電體時,稱為間接觸電。,單相觸電,人體同時觸及兩個帶電導體(相線6、)而引起的電擊叫兩相觸電。由于兩相觸電時人體承受的是線電壓,因此比單相觸電危險更大(220/380V)。且多為直接觸電。,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是由于較大的事故接地電流引起的在接地體附近的地面上產生一個較高的電壓梯度而導致的人身觸電事故。,跨步電壓觸電,1.觸電電流大小2.觸電持續時間3.電流途徑4.電流種類5.人體阻抗6.健康狀況等,觸電傷害的影響因素,感覺電流:人體能感覺到的最小電流。通過大量實驗,發現對于工頻交流電,感覺電流僅為1 mA(男1.1,女0.7)左右。接觸大于此值的電流時,雖無直接危險但可能導致間接事故。擺脫電流:觸電后人能夠自主擺脫電源的最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平均男性16m7、A左右,女性10mA左右(50%)。少數人可達20mA以上(5%)。故20mA以上被認為是危險電流。致命電流:可導致人觸電死亡的電流。一般認為50mA左右即可引起心室顫動而導致死亡。,電流大小對觸電傷害的影響,觸電電流超過擺脫電流,時間越長,傷害程度就越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能量積累效應 50mAs可以作為臨界值。(2)與心臟周期有關 每個心臟周期之間有一段很短的間隙(0.10.2s),稱為心臟易損期,在心臟易損期,很小的電流即可引起心室顫動。(3)人體電阻下降 電流作用持續時間越長,因緊張出汗等原因會造成接觸電阻下降,導致電流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持續時間對人體觸電的影響,因導8、致觸電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通過心臟的電流引起的心室顫動。而試驗表明,當電流通過人體的不同部位形成通路時,流經心臟的電流比例差異很大,對電流途徑的研究具有實用意義。,電流途徑的影響,直流與交流:直流電流的觸電危險性遠小于交流電,容易擺脫,室顫電流也較大(300mA),故直流觸電事故比較少。頻率不同的交流電:觸電事故主要是工頻交流電觸電,同樣電流大小但頻率不同傷害程度也相差很大,實驗已表明最危險頻率恰恰就是我們接觸最多的工頻。,電流種類的影響,不同頻率電流的影響,不同頻率的觸電死亡率(動物實驗),在同樣的電壓和環境因素下,人體阻抗直接影響觸電電流的大小。I=U/Z人體總阻抗包括體內阻抗和皮膚阻抗,其中9、變化較大的是皮膚阻抗(受接觸面積、接觸壓力、接觸部位、皮膚潮濕程度等因素影響)。特別是皮膚被擊穿后,阻抗會急劇減小。為安全起見,一般將人體總阻抗按1000考慮,安全電壓按50V考慮。事故統計表明,每年610月5個月內發生的人身觸電事故占全年的70,皮膚電阻低是主要原因。,人體阻抗對觸電的影響,事故統計表明,身心健康狀況也對觸電和觸電后果有很大影響。一個人身心健康、精神飽滿,思想就集中,工作中就不太容易發生觸電,萬一發生觸電時,其擺脫電流也相對較大;反之,精神渙散,體弱多病者就容易觸電,后果也比健康的人會更嚴重。,健康狀況對觸電的影響,1.解脫電源 是觸電急救的關鍵,因為觸電時間越長,危險性越大10、。2.傷情判斷 觸電者解脫電源后,如果無太大的生理傷害,只需休息觀察。否則應就地進行緊急救護。3.心肺復蘇 當傷員呼吸或心跳停止,可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就地搶救。通暢氣管、人工呼吸、胸外按壓。4.必要時及時轉院。,觸電急救知識,1.電傷:局部傷害。包括電燒傷、電灼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等傷害。是由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對人體造成的局部傷害和表面傷害,其特點是電流很大,但電流并不流經人體。,電對人的影響方式,2.燒傷:當人體受電擊時,通過人體的電流可導致人體皮膚、肌肉或身體內部的器官被燒傷。因為電擊和燒傷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它們的保護方法可一并考慮。,電對人的影響方11、式,電流在不正常或有故障情況下可產生高溫,足以燃點附近物件,導致有火警及爆炸意外。主要原因有:1、電力超出負荷;2、絕緣體損壞、短路;3、電路接觸不良;4、電器或電線保養不足;5、通風欠佳等。,電對人體的影響方式,使用電動工具、電焊機、機械設備等設備(工具)前應先進行檢查,如有問題應停止使用。,用電安全,單相回路的照明開關箱(板)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所有照明燈具金屬外殼必須作保護接零,用電安全,在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溫、導電灰塵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4m的場所,應使用36V以下安全電壓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24V特別潮濕的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工作的照明12、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手持照明燈具應使用36V及以下獨立電源供電,用電安全,滅火注意事項,發生電氣火災后,應首先切斷電源,然后才能進行相應的滅火。電氣發生火災時不可盲目的進行滅火,煙氣太大及失火空間空氣狹小時杜絕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進行滅火。電氣滅火要使用1211、干粉、黃沙等滅火,發現有人觸電,要首先想辦法讓觸電人脫離電源,同時還要盡量減少觸電人在脫離電源時出現跌倒現象。如果觸電人脫離電源后,僅是神志不清,呼吸及心臟無異常,應使其平躺在環境較好空氣清新的處所,保持環境的安靜,將衣服解開,使呼吸通暢及血液循環不發生障礙,同時請醫生診治。,觸電急救措施,如果觸電人呼吸停上,在使其脫離電源后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若心臟也停止跳動,還應該進行胸外心臟擠壓以助其血液循環。事實證明,觸電人在脫離電源一分鐘內即開始施救,90%的觸電人都能救活;經過六分鐘才施救時,只有10%的才能救活;六分鐘后才施救的,能救活的寥寥無幾。,觸電急救措施,在低壓系統中,使觸電人脫離電源可采取的措施如下。(1)觸電人所觸及的電源必須切斷;(2)觸電人所觸及的電源插頭迅速拔下;(3)觸電人所觸及的電源是明敷設導線絕緣損壞,用絕緣物將導線挑開(4)觸電人是在梯子上觸電,特別應防止其脫離電源后造成摔傷;,觸電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