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及拆除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培訓課件(55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7479
2023-09-26
55頁
5.15MB
1、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培訓,第一節 高處作業安全防護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第一節 高處作業安全防護 一、高處作業概述 二、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一、高處作業概述(一)高處作業概念(二)高處作業分級(三)高處作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四)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一、高處作業概述(一)高處作業概念 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都稱為高處作業。(二)高處作業分級 1、高處作業四分區:作業高度在25m;515m;1530m;30m以上。,(二)高處作業分級,直接2、引起墜落的九大客觀因素:1、陣風風力6級以上;2、超過高溫作業分級標準規定的高溫作業;3、氣溫低于10C的室外環境;4、場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5、自然光線不足,能見度差;6、接近或接觸危險電壓帶電體;7、擺動,立足處不是平面或是只有很小的面積,致 使作業者無法維持正常姿勢;8、搶救突然發生的各種災害事故;9、超過體力搬運重量限值標準規定的搬運,(二)高處作業分級,不存在九大客觀因素影響的高處作業分級 級高處作業:作業高度在25m;級高處作業:作業高度在515m;級高處作業:作業高度在1530m;級高處作業:作業高度在30m以上。當存在九大客觀因素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因素時,則上述高處3、作業分級相應提高一個一個等級。,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三)高處作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高處墜落事故是“五大傷害”之首,約占近年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45.52%(四)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臨邊洞口防護設施不到位;腳手架搭拆存在隱患 垂直運輸機械安裝拆卸違章操作 違章乘坐吊籃或鋼絲繩斷裂、停靠裝置失效 模板支撐系統失穩坍塌 工人未經培訓或違章操作 安全審查責任制不落實或安全管理不到位,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二、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一)高處作業的法規要求(二)高處作業的基本安全要求(三)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要求,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二、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一4、)高處作業的法規要求 高處作業施工必須遵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一91要求。(二)高處作業的基本安全要求 P186,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二)高處作業的基本安全要求1、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三)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要求 1、臨邊作業安全防護 2、洞口作業安全防護 3、攀登作業安全防護 4、懸空作業安全防護 5、操作平臺作業安全防護 6、交叉作業安全防護,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二、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三)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要求 1、臨邊作業5、安全防護“五臨邊”:通常是指坑、槽、溝邊、陽臺、料臺、挑臺邊、檐口、屋面、樓層邊、斜道、樓梯口和梯段邊、井架、施工電梯和腳 手架邊等。,(三)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要求 1、臨邊作業安全防護(1)檐口(屋面)邊、陽臺邊、樓板邊防護要求,檐口、陽臺、樓層樓板 的四周應滿設防護欄桿。防護欄桿的高度不低于 1200mm,水平桿兩道,豎桿間距不大于1800mm。欄桿下設不低于180mm的 擋腳板。欄桿內掛密目安全網。(密目安全網的密度要求是不低于2000個/cm),1)屋面臨邊防護要求,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要高于1.5m,并加掛安全立網。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26、)陽臺臨邊防護要求,陽臺欄板應隨層安裝,不能隨層安裝的,必須在陽臺臨邊處設兩道防護欄桿,用密目網封閉。,3)樓層臨邊防護要求,建筑物樓層鄰邊四周,未砌筑、安裝維護結構時,必須設兩道防護欄桿,立掛安全網。,(2)坑、槽、溝邊防護要求,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基坑、槽、溝時:距坑槽邊500mm處設周圈防護欄桿。防護欄桿高度不低于1200mm,設兩道水平桿,立桿間距不大于1800mm欄桿外掛密目安全網,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二、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三)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要求 1、洞口作業安全防護“四口”:通常指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 洞口、出入口。,1、洞口作業安全防護,(1)樓梯口防護要求,7、樓梯口在扶手處應設兩道防護欄桿,高度不低于1200mm,豎桿間距不大于1000mm。樓梯口處應設照明設施,確保通行所需的光線照度。,(1)樓梯口防護要求,樓梯踏步及休息平臺處,必須設兩道牢固防護欄桿或立掛安全網。回轉式樓梯間支設首層水平安全網,每隔四層設一道水平安全網,(2)電梯井口防護要求,電梯門洞處,應用1416鋼筋制作柵欄門,并予以牢靠固定。柵門高度不低于1200mm,豎向鋼筋間距不大于150mm。電梯井內(管道豎井內)首層和首層以上每隔兩層(不大于10m)支設一道水平安全網,網應封閉嚴密。網邊與井壁周邊間隙不得大于20mm,網底距下方物體(或橫桿)不得小于3m。施工層應搭設操作平臺,并8、滿鋪跳板。電梯井內不得做垂直運輸通道和垃圾通道。,(2)電梯井口必須設高度不低于1.2米的金屬防護門。電梯井內首層和首層以上每隔四層設一道水平安全網,安全網應封閉嚴密。,電梯井道內搭設水平安全網,定型安全防護門,施工電梯防護門,施工電梯防護門,外用電梯的防護棚,(3)預留洞口,樓板短邊尺寸為2.5cm-25cm的洞口,必須設堅實的蓋板蓋沒,并能防止挪動移動。樓板邊長為25-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固定蓋板,保持四周擱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樓板上的預留洞在施工過程中可保留鋼筋網片,暫不割斷,起到安全防護作用。,(3)預留洞口,邊長為501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網格,9、并在上面滿鋪腳手板。也可采用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20cm。邊長大于150cm以上洞口,四周除設防護欄桿外,洞口下面設水平安全網。,1.5米1.5米以下的孔洞,用堅實蓋板蓋住,有防止挪動、位移的措施。1.5米1.5米以上的孔洞,四周設兩道防護欄桿,中間支掛水平安全網。結構施工中伸縮縫和后澆帶處加固定蓋板防護。,管道井和煙道必須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防止人員、物體墜落。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必須設置固定式防護門或設置兩道防護欄桿。結構施工中電梯井和管道豎井不得做為垂直運輸通道和垃圾通道。因施工需要臨時拆除洞口、臨邊防護的,必須設專人監護,監護人員撤離前必須將原防護設施復位10、。,窗口的防護,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應設置開關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護門,門柵網格的間距不應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護欄桿,下設擋腳板。,下邊沿至樓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臺等豎向洞口,如側邊落差大于2m時,應加設1.2m高地臨時護欄。,結構施工的后澆帶處必須加固定蓋板防護。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處,應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需設紅燈示警。,后澆帶,(4)通道口,采用腳手架鋼管搭設一定高度的防護棚。棚頂須鋪滿厚度不低于50mm的腳手板。兩側須設防護欄桿,與棚頂連接。其1200mm以下高度設兩道水平桿,豎桿間距不大于1800mm。通道口兩側內掛密目安全網。,建筑物出11、入口必須搭設寬于出入通道兩側的防護棚,棚頂應滿鋪不小于5厘米厚的腳手板。通道兩側用密目安全網封閉。多層建筑防護棚長度不小于3米,高層不小于6米,防護棚高度不低于3米。,在施工程與社會道路或民房相鄰以及鄰近施工區域內對人或物構成威脅的場所應支搭防護棚。,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二、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三)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要求 3、攀登作業安全防護 攀登作業:是指借助登高用具或設施,在 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3、攀登作業安全防護,在2米以上高度從事支模、綁鋼筋等施工作業時必須有可靠防護的施工作業面,并設置安全穩固的爬梯。梯腳底部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的上端應有固定措施。立梯工12、作角度以755為宜,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踏板上下間距以30cm為宜,不得有缺檔。梯子如需接長使用,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1處。連接后梯梁的強度,不應低于單梯梯梁的強度。作業人員應從規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陽臺之間等非規定通道進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車臂架等施工設備進行攀登。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二、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三)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要求 4、懸空作業安全防護 懸空作業:是指在周邊臨空狀態下進行的 高處作業。,4、懸空作業安全防護,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它安全設施。懸空作業13、用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應經過技術鑒定或驗證方可使用。構件吊裝和管道安裝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的規定 P193(4)模板支撐和拆卸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的規定 P193(5)鋼筋綁扎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的規定 P193(6)澆筑離地2米以上的框架、過梁、雨篷和小平臺時,應設操作平臺。,5、操作平臺作業安全防護,移動式操作平臺的搭設,應遵循專業技術人員按相應技術規范編制并經批準的技術方案。該方案應進行穩定計算,并采取措施,減少立柱的長細比。操作平臺的面積不應超過10m,高度不應超過5米。裝設滾輪的移動式操作平臺,其輪子與架體的聯結應牢固可靠。架體底端離地面不得超過80mm。,14、5、操作平臺作業安全防護,操作平臺的次梁(桿)的間距不應大于0.40米,臺面應滿鋪30mm厚度以上的木板,并固定牢固。操作平臺的臨邊應設防護欄桿兩道,高度不低于1.2米,立柱間距不大于1米,并設180mm高的擋腳板。應設置登高扶梯。,6、交叉作業安全防護,交叉作業:是指在施工現場的上下不同層次,于空 間貫通狀態下同時進行的高處作業。交叉作業的防護要求:原則是支模、粉刷、砌墻、腳手架拆除等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P195-196 五條,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 一、拆除工程施工準備 二、拆除作業安全管理 三、拆除工程施工的安全技術15、要求,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 一、拆裝工程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二)現場準備(三)物資準備(四)組織準備,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一、拆裝工程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 1、拆除工程多為老舊建筑,一般甲方很難交出原建筑物圖紙,易發生安 全事故。因此必須熟悉被拆除建筑(構筑),弄清楚建筑物結 構設計、施工、水電及管線情況。2、執行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47-2004)3、調查拆除工程周邊情況。4、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方案并應組織專家論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 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中已將建筑物、構筑物拆除工程列入超過一定 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16、范圍。明確規定:“施工單位應當 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編制專項方案;對于超過一定規模 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 論證”5、對進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交底。,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一、拆裝工程施工準備(二)現場準備 1、清除拆除范圍內的物品。2、疏通運輸道路,備好施工用水用電 3、切斷被拆除建筑物的水、電、燃氣、暖氣、管線等。4、檢查周邊環境,對可能受影響的危舊房必要時采取 臨時加固措施。5、發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險區設置警戒標識。,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一、拆裝工程施工準備(三)物資準備 1、機械設備、工具;2、爆破器材;3、危險品17、倉庫。(四)組織準備 1、編制應急救援預案;2、配置應急救援器材。,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 二、拆除作業安全管理(一)拆除施工安全基本要求 P200-202 24項要求 1、拆除施工嚴禁立體交叉作業。2、施工單位應對從事拆除作業的人員依法辦理意外傷 害保險。,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 二、拆除作業安全管理(二)拆除工程環保要求 1、防揚塵;2、防噪聲擾民;3、防火。,第四章 特殊作業過程安全技術管理,第二節 拆除工程安全技術 三、拆除工程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一)人工拆除方法 P203-206(二)機械拆除方法 P206-2018、8(三)爆破拆除方法 P208-211,(一)人工拆除方法,特點:拆除人員在現場,高處作業危險性大;勞動強度大,速度慢.人工拆除順序原則:“自上而下,先次后主”,(二)機械拆除方法,特點:無需作業人員直接接觸作業點,安全性好;施工速度快,減少擾民時間;作業揚塵較大,必須采取濕式作業。適用范圍:混合結構、框架結構、板式結構等高度不 超過30米的建筑物和各類基礎和地下構 筑物。機械拆除框架結構建筑物的順序:必須按樓板、次 梁、主梁、柱子的順序進行施工。,(三)爆破拆除方法,特點:爆破拆除是一次性解體,所以揚塵和擾民較少。適用范圍:混合結構、框架結構、鋼混結構等各類超 高層建筑物及各類基礎和地下構筑19、物。從事爆破拆除施工的企業,必須經當地公安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發給火工品使用許可證后,方可到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爆破拆除和拆除面積大于1000m的拆除工程,應編制安全施工組織設計。,(三)爆破拆除方法,爆破作業程序:1、編寫施工組織設計2、組織爆破前施工3、組織裝藥接線4、安全防護5、警戒起爆1)由安全員根據設計的警戒點、警戒內容安排警戒人員。2)由項目經理指揮,安全員協助清場,警戒人員到位。3)零前五分鐘發預備警報,開始警戒,起爆員接雷管,個警戒點匯報 警戒情況。4)零前一分鐘發起警報、起爆器充電。5)零時發令起爆。6、檢查爆破效果7、破碎清運,(三)爆破拆除方法,爆破拆除注意事項 1、爆破器材必須向當地有關部門申請爆破物品購買證,到指定的供應點購買。嚴禁贈送、轉讓、轉賣、轉借爆破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