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改擴建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創新成果匯報(4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7684
2023-09-26
43頁
7.14MB
1、xx大橋改擴建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創新成果匯報,一、項目概況,G109線中寧黃河公路大橋改擴建工程計劃工期2012年5月15日至2014年10月30日全面完工,工期約三年。路線全長3.516公里,全線橋梁1211米/3座,其中特大橋1128米/1座,中橋65米/1座,小橋18米/1座,涵洞4道。設分式立交2處,平交7處,擴建收費站1處。,二、項目安全管理目標,創建平安工地安全生產“零”事故、“零”傷亡。,三、主要內容,(一)加強“硬件”建設,完善配套設施為安全生產 提供硬件支撐,項目部組建后,按照寧夏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相關要求,并充分考慮到方便安全管理,按“工廠化”要求,對場地“集中規化2、集中建設、集中管理”。,區域內設置項目部集中辦公區,農民工集中生活區,標準的工地試驗室、混凝土集中拌和區,鋼構件集中加工區、鋼筋集中加工區,同時在每個施工作業區內修建標準板房,配備現場管理人員辦公室、值班室、材料庫及廁所。,施工區域內標準的農民工辦公室、值班室、材料庫,特別是根據項目特點,與生產區分開單獨設置農民工集中住宿區,板房全部采用內部填充不燃棉的彩鋼板進行搭設,每個宿舍配備單獨的漏電保護器、過載保護器、暖氣片等。,標準的6人住宿間,每個房間配備單獨的保護開關,同時配套設置了200m2工地培訓中心(農民工學校)、淋浴室、洗漱間、水沖廁所,集中供水、集中排水、集中取暖,最大可能的增加農民3、工生活的便捷性、舒適性,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安全生產工作當中。,寬敞的農民工學校,干凈、合格的廁所,項目部還設置了標準化的食堂,供農民工集中就餐,配備專門的消毒柜、蒸爐等,項目部設立專人負責食品采購,食堂工作人員全部通過體檢并取得健康證,保證了用餐安全。,場地的“集中建設、集中管理”利于各方溝通,加快了事情處理的速度,提升了管理效率,強化了治安保衛工作,方便了項目管理。,生產、生活區分開設置;從生產方面講,有利于生產集中,專業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使生產區的功能發揮最大;同時從生活方面考慮,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生產工人能夠獲得最安逸的休息調養,這樣做便又調動生產工人的生產積極性。,項目4、部引進了數控自動滾焊機、數控自動彎曲機及自動彎箍機等先進設備及鎖母型直螺紋套筒連接技術。,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改進施工工藝、優化施工工序,將粗活做細、細活做精,保證工程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小了勞動強度,減少了人員數量,降低了施工傷害風險。,項目部加強施工用電的管理,場地建設前即按照“施工臨時用電規范”及“標準化施工”要求進行電路規化、設置,整個區域均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所有的配電箱、開關箱均保證“一機、一閘、一箱、一漏”,每個區域均配備一名專業電工專職負責,持證上崗,對區域內的用電設備、電纜線路進行巡查、維修,有效的避免現場違規用電情況,開工至今,未發生一例用電安全事故。,現5、場配置標準的配電箱、電焊機、氧氣乙炔瓶固定位置放置,施工標準化的全面實施,涵蓋駐地建設、施工工藝、過程控制、項目管理等各個環節,引領工程建設從傳統、粗放型向現代、精細型轉變,規范了施工行為,促使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保障了安全。,(二)、強化“軟件”創新,推進安全管理 標準化、常態化,提升管理水平,項目部按標準化施工要求設立“五部二室”,新增“農民工管理辦公室”,各部門責、權分明,分工明確,細化了管理任務,提升了管理質量、管理效率,為項目安全管理帶來方便,1、深入開展制度創新建設,推進日常管理制度化。,項目部上場即組建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及各項規6、章制度;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安全生產獎罰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21項制度,全部落實到位;特別是針對現場制定更加細致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實施細則,下發至各施工隊伍,并按照此制度對各工隊進行檢查、評比、考核。,項目部于每月底召開全體安全會議,結合日常檢查情況對本月各施工隊安全生產情況進行考核,并將發現的問題附影像資料以ppt形式進行通報,會后下發給各施工隊伍,對照進行整改。,項目部在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上進行了創新,使其更加實際、更加有效,現將主要的創新點匯總如下:,(1)、機械設備實行“準入制度”項目部制定并實施“機械設備準入制度”,并建立專項設備檔案,各施工設備進場前,首先保證7、設備狀況良好,同時向項目部物資設備部、安全環保部提供齊全、完整、有效的證件,由物資設備部、安全環保部層層把關,會同證件頒發部門進行審核,確保真實、有效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使用;,進場后對每輛機械設備進行編號,機身粘貼物資標志牌,并確立“專人、專職”進行維修、保養,確保機械設備始終處在良好狀態。,機械設備標識牌,機械維修保養記錄,機械傷害作為施工現場常見的七大傷害之一,機械設備的不安全狀態為其最大的主因,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設備的老化等均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并在現場長期存在;因此全面推行機械設備的準入制度,經過項目部相關部門層層把關,配合日常專項檢查,能從根本上杜絕機械設備的不安全狀8、態,為項目生產工作提供安全生產的設施保障。,為保證施工現場負責人及專職安全員每天深入施工現場監督施工,項目部配備打卡考勤機,每天對施工負責人、專職安全員共17人進行早、中、晚三次考勤,杜絕不能跟班作業現象;,(2)、考勤制度及獎罰制度,下發獎罰制度,對未能進行跟班作業的施工負責人、專職安全員進行處罰,做的好的予以獎勵,保證“帶班在工點、解決在現場”落到實處,取得了良好成效。,(3)、大力推行班前講話制度及專項驗收制,上崗前班前講話,班前講話記錄,班前講話簡明扼要,是員工自我管理的一種方式,久而久之,員工們不僅可以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自保能力,還會增強員工之間的親和力、凝聚力,培養員工的團體精神。9、對重點環節如腳手架支架搭設、水上臨邊防護、泥漿池防護、深基坑開挖防護、掛籃高空作業防護等除嚴格自檢外,還需經監理辦進行專項驗收,現已開展了水上臨邊防護、泥漿池防護、深基坑開挖等6項安全設施達標專項驗收。,作業場所的安全防護配備到位,可以有效的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率,但施工單位為單純的增加施工進度,防護措施不到位、不完善即開始下步的施工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項目部會同監理單位聯合制定安全設施專項驗收制,從制度上明確職責,制定標準,不通過自檢及監理單位的專項驗收禁止從事下步施工作業,可以有效的杜絕施工單位“只管進度、不管安全”的錯誤思想,有效的保障安全生產順利進行。,2、創新工作方法,加強農民工管10、理服務,項目部設“農民工管理辦公室”專室專職負責農民工的管理,全心全意為農民工服務,包括每月定期組織2場電影、節假日組織娛樂活動,如K歌、籃球比賽、乒乓球賽、桌球賽等,極大的豐富了業余生活。,教育培訓,項目部組織 教育培訓,業主組織標準化學習,定期組織唱歌、看電影等娛樂活動,K歌比賽,看電影,集中設置農民工食堂,安排專人進行管理,食堂工作人員全部通過體檢并取得健康證,農民工進場即進行乙肝、肺結核等傳染病的檢查,防止傳染病的交叉感染,保證用餐安全。,加強進場人員的管理,項目部專門置購人員信息電子管控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嚴格按照“入場登記、教育培訓、考試及格、安排施工作業、出場登記”程序進行管理;11、,電子檔案對農民工人員進行管理,3、風險控制進行創新,確保風險可控、在控狀態,本項目開工前,進行了風險源辨識,并編制了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認真劃分本工程安全風險點,確立重大風險源,并通過由寧夏建設管理局牽頭組織進行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專家論證會。項目部針對評估報告中確定的安全重大風險點,制定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提前組織農民工進行安全技術培訓,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保證施工安全。,項目部現場施工中繼續對評估報告進行完善、補充,重難點、關鍵部位施工的技術方案堅持召開專家論證會論證通過后方開始施工,現已組織進行了鋼便橋施工、水下樁基礎施工、深基坑開挖等專項方案的專家論證通過召開專家論證會,眾人積思廣義,12、對原設計方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優化論證,完善疏忽的安全保障措施,降低施工風險。,4、創新監管體系,全面實施安全信息化動態管控系統,項目部按“信息化管理”要求,對項目部駐地內鋼筋加工場、鋼結構加工場、拌和站及大橋施工現場均安裝攝像頭,共8個攝像頭,進行全方位的監控。項目部安排有現場施工經驗的人員進行輪流值班,24小時不間斷,便于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同時對事故的追查,不文明行為的檢查、各安全隱患的排查,都起到了良好效果。,值班人員將監控發現的安全隱患、違章情況及時通知現場負責人,立即進行整改,由現場日常管理看來,各違規現象大幅降低,達到了信息化動態管控的目的。,視頻監控中心,監控到不戴安全帽違13、規情況,制定專門的監控臺帳,將日常監控到的違規、違章情況進行登記,月底對視頻進行回放,違規畫面進行剪切,納入月底評比考核當中,在全體安全會議上以ppt形式進行通報。現場的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知道有很多電子眼監視著,能夠自覺的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安全用品,能夠自覺的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機械設備,能夠自覺的按照施工工藝進行現場施工操作,不敢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工人們會形成一種勞動習慣,極大的提高了現場的安全質量管理水平。,總的來說,隨著以上幾個主要的安全創新點的順利實施,并結合傳統的安全管理經驗,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達到了“安全生產“零”事故、“零”傷亡”、“創建平安工地”安全管理目標要求,我項目部將在隨后的工程施工中繼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認真進行落實,把安全工作擺在一切工作的前面,做到將安全工作當做一號工程,從組織上、技術上、資金上、人員培訓上作為重點來抓;同時,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須依靠全員安全意識不斷強化、大家的共同參與,同時需要安全管理機制的不斷創新、安全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斷完善、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日益嚴峻的安全形勢。,謝 謝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