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培訓課件(7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7752
2023-09-26
70頁
4.57MB
1、小微企業安全生產基礎管理,一、培訓達到的目的,解決部分企業安全生產“不會管”、“管不好”的問題。解決企業安全管理不規范的問題。解決已達標企業安全標準化不持續的問題。推進小微企業“先升級后達標”。全面提升全市工業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二、法律政策對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 有關要求 1、明確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2012年頒布的安全生產法第三條:“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修改為:“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體現在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中,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2、”2、明確了企業安全標準化工作。2012年頒布的安全生產法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將第四條修改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3、增加了企業把安全生產納入考核內容。新修訂安全生產法第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等內容。“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相應的機制,加3、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位。”,4、增加了安全費用提取的規定。新修訂安全生產法第二十條:“有關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的有關支出。安全生產費用在成本中據實列支。5、強制要求企業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以及礦山應當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鼓勵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聘用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6、賦予安全監管部門采取停電等強制措施。新修訂安全生產法第六十七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作出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決定,4、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現實危險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采取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等方式,依法強制生產經營單位履行決定。通知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7、加大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處罰力度。2012年頒布的安全生產法規定:對企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先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給予處罰。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規定:只要企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責令企業限期整改,可以給予處罰;逾期未整改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最低1萬元的罰款。,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5、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堅持依法依規生產經營,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促進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體現在政策法規當中,2、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的意見(國發【2011】40號):(四)指導思想。以強化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重點,以事故預防為主攻方向,以規范生產為保障,以科技進步為支撐,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三、小微企業安全管理現狀,(1)小微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家族式”管理情況突出。(2)安全生產投入少,硬件設施存在安全隱患6、。(3)安全職責不明確,管理不規范,未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4)安排的安全管理人員不懂法、不懂安全管理知識、不會查和發現不了安全隱患。,(5)對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不認真,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危險源員工不知曉。(6)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違章指揮、違反操作規程、違反勞動紀律“三違”現象嚴重。如何劃定小微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工業。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從業人員300人及以上,且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為中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及以上7、,且營業收入300萬元及以上的為小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夯實小微企業安全管理基礎的思路:第一,實施“對標管理”。參照冶金等工貿行業小微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梳理出安全管理內容,劃分安全管理單元,建立一套安全管理臺賬,形成較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第二,逐項落實到位。逐項落實各安全管理單元的工作內容,做到內容完整、符合實際、持續有效。,第三,完成安全達標。按照已建立的安全管理體系,持續運行3至5個月,在運行中不斷改進安全管理工作,當運行情況良好且生產現場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時,向所在安監部門提出達標申請。已達標企業也要對照安全管理單元內容,切實整改安全8、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四、小微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基礎內容,劃分為十個安全管理單元: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 安全生產投入 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培訓 生產設備設施 作業安全 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 危險源管理 職業衛生 應急救援、事故管理,第一單元 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主要管理內容:1、制定本公司的安全生產目標。如:重傷、工亡事故為零,千人負傷率控制在1以下;逐步改善作業場所環境,減少職業危害,職業病發病率為0;重大消防、廠內交通事故為0;全員安全教育率100,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率100;事故隱患整改及時率100;重大火災事故為0;觸電事故為0;為考核提供依據,第一單元 9、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2、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3、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或機構提供安全管理。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必須設置相對獨立的安全管理機構,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不少于企業員工總數的2%(不足50人的企業至少配備1人),車間以下可根據工作需要設置兼職安全員。,第一單元 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要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配備至少1名安全管理人員。冶金、有色、建材、輕工、機械、紡織行業企業,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要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按照冶金、有色、建材不少于企業人數的3、輕工、機械、紡織不少10、于從業人數的2的比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要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人員,車間以下再根據工作需要配置兼職安全員。委托企業以外安全技術人員或機構的要簽訂委托協議。,第一單元 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4、企業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或者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必須以公司文件進行設置或任命,要賦予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人員“一票否決權”(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年活動新要求)。5、設置安全管理機構網絡圖并上墻(圖表寫清負責人姓名)。,第一單元 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6、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對落實責任情況進行考核。建立健全公司各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如:總11、經理、副總經理、各部室負責人、車間主任、班組長以及各工種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生產職責經公司分管領導審核、總經理批準后,以公司文件頒布實施。公司總經理與副職、副職與分管部室、部室與車間、車間與班組每年要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第一單元 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目標責任書。制定公司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細則,完善考核內容,每年或半年一次對公司所有人員進行考核,下發的考核文件和考核表冊等歸入本單元檔案。實施員工安全績效工資制度,安全績效工資不低于員工收入的25%40%(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年活動新要求)。,第一單元 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第二單元 安全生產投入,主要管理內容:1、確保本公12、司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須的資金投入,并記錄和保存各類安全生產費用檔案資料。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 要求,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儲存、化工、冶金、有色、機械制造、建材、醫藥行業按比例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安全生產費用在成本中列支。,第二單元 安全生產投入,制定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產費用使用臺賬,每季度或半年復印一次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財務報表,歸入本單元檔案。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職業衛生“三同時”的相關資料全部歸入本單元檔案。建立安全設備設施、勞動防護用品登記臺賬,并定期更新。安全設施分類.doc 建立勞動防護用品發放記錄臺賬,13、并定期更新。2、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并對受傷員工賠償到位。建立企業員工繳納工傷保險憑證臺賬。安全費用登記臺賬.doc,第三單元 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主要管理內容:1、識別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定期更新,并發布其清單。通過網絡等渠道識別和獲取,形成電子文本。建立識別和獲取的法律法規、標準清單(附樣表)。法律法規、標準的符合性評價記錄,及時消除違法現象和行為(公司每年一次)。,第三單元 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2、制定和完善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發放到相關工作崗位,并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考核。根據公司實際,組織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各崗位的操作規程。由公司分管領導組織各部室14、車間負責人對制定的規章制度和各崗位操作規程進行審核,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發布實施(裝訂成冊,封面要明確編制單位、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和發布時間)。,第三單元 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對發布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特別是對崗位工人要進行操作規程培訓并考核,培訓和考核記錄歸入本單元檔案。公司應當每年組織對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進行修訂,并保存修訂記錄。凡是公司采用新工藝、新設備和設置新崗位的,要依照公司識別和獲取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及時補充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第四單元 教育培訓,主要管理內容:1、制定企業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并以文件下發,明確培訓內15、容,避免培訓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培訓計劃要包括“三項崗位人員”取得和換發安全資格證和特種作業證內容。將各級安監部門文件要求的內容納入培訓計劃。根據公司車間、班組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時間、培訓對象、授課人等內容。,第四單元 教育培訓,2、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三項崗位人員)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三項崗位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設備作業證等。分別建立安全管理人員教育培訓臺賬、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臺賬(附樣表)。將“三項崗位人員”取得的資格證歸入本單元檔案。,第四單元 教育培訓,3、企業應當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確16、保全員培訓率、考核率達100%。新員工必須經過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附樣表)。對公司全體員工,公司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并為參加培訓的員工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附樣表)。,第四單元 教育培訓,公司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在投入前應當及時對相應操作工人進行崗位安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檔案(附樣表)。操作崗位工人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應當進行車間、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積極組織車間、班組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培訓活動,確保所有員工都能經常性的接受安全方面的知識。培訓教育臺賬.d17、oc,第四單元 教育培訓,4、企業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負責安全教育培訓的部室要及時收集整理教育培訓資料,認真填寫員工教育培訓檔案,保留員工培訓和開展安全活動的影像資料。在公司醒目位置張貼安全提示語,設置安全宣傳欄等,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及時歸檔公司、車間、班組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的各類資料、圖片等。,第五單元 生產設備設施,主要管理內容:1、對廠區安全方面的要求(確認符合性)廠區的建筑物,廠區內的建筑物,應按規定設置防雷設施,并定期檢測,確保防雷設施的完好有效。廠內休息室、浴室、更衣室應設在安全區域,各種操作室、值班室不應設在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的危險區域。,第五單元 生產設18、備設施,生產企業車間、倉庫與員工宿舍布局、耐火等級及防火分區應滿足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要求。危險性作業場所,必須設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兩個;門窗應向外開啟;通道和出入口應保持暢通,并設有安全通道的指示標志。按規定配置消防設備設施,做到位置合理、標志明顯,并定期檢驗有效,維護保養到位。,第五單元 生產設備設施,2、對設備設施安全方面的要求。(確認符合性)危險化學品庫、油庫、油罐等重要設備設施應設置有可靠的安全設備設施,并有相應記錄臺賬(附樣表)。如:造紙企業使用液氯、冷庫使用液氨、乳品企業使用鹽酸等。建立主要設備設施檔案記錄,包括:主要設備設施出廠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等(附樣表)。,第五單19、元 生產設備設施,吊具、電氣設施、電氣線路、動力配電箱、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鍋爐、工業氣瓶、起重機、廠內機動車、電梯、各類機床、焊接設備等都應當符合國家、行業標準,滿足安全條件。關鍵裝置(儲罐、萬向充裝管道、防火堤、燃和有毒氣體報警裝置、靜電接地、自動化控制系統、循環水失壓報警等裝置)符合國家標準,且保持完好。,第五單元 生產設備設施,3、設備設施運行管理。建立設備設施檢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主要設備設施、特種設備銘牌完整,并設置“設備管理責任人、維護人”標示牌。在大的檢修作業前,要制定檢修方案,明確檢修項目、檢修負責人、檢修人以及檢修安全措,第五單元 生產設備設施,施,確保檢修順利完成。檢20、修作業相關資料歸入本單元檔案。所有報警等安全設施不得隨意停用。4、特種設備設施的檢驗檢測。建立特種設備設施臺賬(附樣表)。按照有關規定,對壓力容器、鍋爐、起重等特種設備定期進行檢驗檢測,確保安全使用。有效檢驗檢測報告歸入本單元檔案。設備設施臺賬.doc,第六單元 作業安全,主要管理內容:1、劃出非崗位操作人員行走的安全路線,非經允許,禁止與生產無關人員進入生產操作現場。2、作業區域地面平整,坑、壕、池應當設置蓋板或護欄。3、各類設備、電氣設施和線路周圍不得有存水和易燃物、防止漏電傷人和引起火災事故。,第六單元 作業安全,4、制定吊裝、動火、斷路、高處作業、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盲板抽堵、設備21、檢維修等危險作業管理制度,并執行作業審批許可,開具安全作業票,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才能作業。開具的安全作業票全部歸入本單元檔案。,第六單元 作業安全,5、為從業人員配備與工作崗位相適應的的勞動防護用品。制定勞動防護用品購買、發放制度,監督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購買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建立勞動防護用品發放記錄。對從業人員進行防毒面罩、空氣呼吸器等個體防護用品正確使用的培訓。對不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人員應當給予處罰。,第六單元 作業安全,6、在各種危險、危害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志、告知牌、公告欄、警示說明等。設置安全標志時,應避免出現內容相互矛盾、重復的現象,盡量用22、最少的標志把必需的信息表達清楚。,第六單元 作業安全,7、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拉閘斷電,并采取開關箱上鎖等措施;驗電、放電;各相短路接地;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和裝設遮攔。,第六單元 作業安全,8、對承包方和租賃方的安全管理。對承包建設工程項目、生產經營項目和租賃企業場所、設備的單位,嚴格審查其安全生產條件和相應資質,不符合規定的不得承包和租賃。對符合規定的承包方和租賃方,必須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安全管理職責。安全管理協議以及外來承包、租賃方的相關資質證明歸入本單元檔案。企業應當將外來承包的項目一并納入本企業的安全管理范圍,同時檢查23、同時督促整改。企業要統一協調管理同一作業區域內的多個相關方的交叉作業。,第七單元 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主要管理內容:1、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必須明確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目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檢查頻次等內容。2、編制安全檢查表。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編制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包括:綜合檢查、專業檢查、日常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第七單元 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3、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或檔案。企業在安全檢查后對檢查出的問題或隱患必須及時下達隱患治理通知書,要確定責任人、治理措施、完成時間、驗收人員。并按時對治理的情況進行驗收,確保形成閉環管理,對沒有按時完成的治24、理任務要分析原因,明確處理意見,制定臨時安全措施,并要跟蹤完成。隱患整改通知.doc,第七單元 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立即整改的隱患。,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解除的隱患,第七單元 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公司組織或車間組織,查出事故隱患,并登記建檔,一般隱患,向車間、班組下達整改通知書,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重大隱患,制定治理方案,組織整改,責任人整改結束,書面申請驗收,進行復查驗收,復查合格的,復查方和整改方簽字。,第八單元 危險源管理25、,主要管理內容:1、組織開展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確保各類危險有害因素、風險點得到有效控制(落實主體責任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工作方案,明確分管領導、責任部室、人員工作職責。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流程:以車間為單位,組織全體員工查找設備設施、工作場所危險有害因素(附樣表)收集各車間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表,組織車間主任以上管理人員逐項分析、篩選,形成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臺賬對辨識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評估分級(附樣表)針對每個危險有害因素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第八單元 危險源管理,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工作必須扎實有效,確保所有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完整、不漏項。企業應當每年組織一次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識別新的26、危險有害因素。企業應當將危險有害因素(風險點)辨識結果作為培訓內容,要求所有員工能知曉本崗位的危險有害因素及防范措施。企業按照車間或崗位制作公示牌,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公示。,第八單元 危險源管理,2、切實抓好重大危險源的日常安全管理。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企業要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0號)有關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建立完善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其得到執行。重大危險源中儲存劇毒物質的場所或者設施,設置視頻監控系統。,第八單元 危險源管理,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27、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定期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設施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進行檢測、檢驗,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第八單元 危險源管理,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和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應急措施。險化學品企業應當在重大危險源所在場所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重大危險源告知牌,寫明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辦法。3、必須完善重大危險源檔案資料。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0號)第二十二條共10項內容,第九單元 職業衛生,主要管理內容:1、建28、立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度和管理制度。2、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分析本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并向當地縣(市、區)安監局行申報備案。3、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場所進行檢測,結果以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牌的形式進行公示,檢測結果存入職業衛生檔案。4、企業為有職業危害因素崗位的員工建立員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5、新招員工必須進行崗前體檢和離崗前體檢。,第九單元 職業衛生,6、職業病按法規規定視同工傷,治療費用由工傷保險進行報銷。保存所有職業健康體檢的檔案資料,歸入本單位檔案。7、企業必須依法為員工配備職業健康防護設施。如配備防毒口罩、面具;有粉塵產生的場所設置降、除塵設施,為員工配備防塵口罩、面具等;存29、在噪聲的場所為員工設置隔音設施、防噪耳塞等。8、建立職業病防護設施臺賬。職業危害檔案.doc,第十單元 應急救援、事故管理,主要管理內容:1、對事故應急救援方面的管理要求。依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的規定,編制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企業根據本單位實際確定專、兼職應急隊伍,配備應急物資、急救箱等。定期組織員工對應急預案進行桌面演練或現場演練,檢驗演練效果,并適時修改完善預案。演練相關資料檔案要及時歸檔。,第十單元 應急救援、事故管理,2、對事故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事故管理制度。建立事故登記臺賬,對發生的30、每一起事故要及時、如實登記在冊。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及時進行調查處理,調查事故發生的經過,分析事故原因,處理相關責任人,落實整改措施。調查處理過程及結果應當在企業進行公示,便于讓企業其他人員吸取事故經驗和教訓。事故調查、處理的文件、資料歸入本單元檔案。,所以主要負責人 一要管人員;二要管現場;三要管設備 如果 人員有不安全行為 現場有不安全因素 設備有不安全狀態 那么 說明管理不力 所以:事故發生的最終原因是管理不力轉變觀念:1、管理一流的企業有一等的安全 2、管理二流的企業有二等的安全 3、管理三流的企業有三等的安全,但是人員那么多,場所那么多,設備那么多,應該怎么管理?1、分擔責任建立安全生產責任 2、規范行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保障有力安全投入充足 4、重在落實監督檢查 安全管理四辦法,謝 謝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