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培訓課件(5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7760
2023-09-26
53頁
340.54KB
1、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安全生產事故防范,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安全生產法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六條):(一)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二)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三)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四)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五)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六)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許可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生產2、培訓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設備設施的設計、制造、安裝、維修、儲運、經銷、使用、維護、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標準。危險性較大的生產經營場所的安全設施、安全通道、安全標志等應當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作業場所的生產性毒物、粉塵、噪聲、振動、高溫、輻射以及其他職業危害,進行定期檢測、評價。向從業人員公布,定期向有關部門報告。經檢測、評價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標準或者要求的,及時采取治理措施。,企業安全生產形勢與3、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完善了“安全第一、預防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六中全會把安全生產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納入社會管理范疇。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黨和國家已經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企業安全生產形勢與任務,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提出了現階段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工作要求和主要任務:嚴格企業安全管理。從進一步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及時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強化生產過程管理的領導責任、強化職工安全培訓、全面開展安全達標 等4、諸多方面做出了強制性的規定。,企業安全生產形勢與任務,建設堅實的技術保障體系。從加強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強制推行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加快安全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出臺了相關的強制性的規定。實施更加有力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屬地管理、加強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建設更加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加快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預警機制、完善企業應急預案,企業安全生產形勢與任務,嚴格行業安全準入 加強政策引導 更加注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實行更加嚴格的考核和責任追究,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1、法定代表人責任:(安全生產法)規定了6條建立健全本單位5、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2、分管負責人責任企業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和具體領導責任,協助企業主要負責人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其他負責人對其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承擔具體的領導責任,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3、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負責人責任: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做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對職責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其他人員,負責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6、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報告企業負責人,并提出處理意見。,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4、車間主任安全生產責任:保證安全生產法規、規程和企業規章制度在本車間貫徹執行;組織制定實施車間安全生管理規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組織對新工人進行車間級的安全培訓教育;組織安全技術考核,及時處理工人提出的意見;組織車間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保證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等處于完好狀態,并組織職工開展安全應急演練。,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5、班組長責任:組織職工學習并貫徹執行企業、車間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教育職工遵章作業;制止違章行為;組7、織班組安全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負責對新工人進行崗位安全教育;,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班組長責任:負責班組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組織力量消除,并報告上級;做好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檢查維護工作;督促教育職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用具,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6、崗位工人責任: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要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掌握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遵守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操作,精心維護設備,保持作業環境整潔;上崗必須按規定著裝,正確使用和妥善保管防護器具,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崗位工人責任:有權拒絕8、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發現事故隱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報 告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安全生產事故防范,造成事故的因素 主要是:“人”、“機”、“物”的因素,安全生產事故防范,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間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為 生理原因 機的隱患欠缺 心理原因環境的不安全狀態 技術不良 管理不良 教育欠缺,安全生產事故防范,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事故一般具有三種基本性質: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事故的再現性。從事故時間特征的角度分析,事故經歷:事故的孕育階段-事故的發展階段-事故的發生階段-事故損失階段。,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安全生產9、的效果與安全管理的水平與方式密切相關,而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與方式又往往受制于管理者的安全認識和方法。在現實的安全生產管理實踐中,有的企業領導是采取“亡羊補牢”憑經驗式的事后型管理,有的是采取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有的能推行本質安全化的預防型超前管理,有的能夠進行綜合治理,進行系統科學管理。顯然后者是應該提倡的安全哲學。,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從歷史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出安全哲學發展進程時 代 技術特征 認識論 方法論 工業革命前 農牧業及手工業 聽天由命 無能為力 17世紀至本世紀初 蒸汽機時代 局部安全 亡羊補牢20世紀初至50年代 電氣化時代 系統安全 綜合對策及系統工程20世紀50年10、代以來 宇航技術與核能 安全系統 本質安全化,預防型,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從安全系統的動態特性出發,人類的安全系統是人、社會、環境、技術、經濟等因素構成的大協調系統。無論從社會的局部還是整體來看,人類的安全生產與生存需要多因素的協調與組織才能實現。安全系統的基本功能和任務是滿足人類安全的生產與生存,以及保障社會經濟生產發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活動要以保障社會生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降低事故和災害對人類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響為目的的。,安全生產事故防范,人因失誤大量的事故數據統計表明,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設備和廠房的安全并不能完全杜絕事故,通過事故分析表明,生產中的大量事故是可以避免的,11、而在這些可以避免的事故中多數是由于人為錯誤造成的。來自歐、美的一些事故預防研究機構都認為90的事故是人為錯誤造成的,而其中70是可以由管理部門采取措施來防止的,因此,減少人為錯誤是企業提高安全生產管理的關鍵。要減少人為錯誤,首先要了解造成人為錯誤的潛在原因,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糾正措施。,安全生產事故防范,人為錯誤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類:疏忽、誤解、違章。疏忽:這種錯誤一般發生在注意力不集中或緊急情況下,結果沒能做到本來想做的事。誤解:這種錯誤是由于錯誤判斷所做的決定,信息不暢和缺少實踐經驗的操作引起的。違章:大部分是日常養成的不良習慣,也有的是采取不安全操作方法的蓄意行為。,安全生產事故防范,12、糾正各類人為錯誤的措施1、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2、改進設備的設計,對設施進行完善。(優秀的設計和完善的設施可以有效排除產生人為錯誤的潛在可能)。,安全生產事故防范,減少誤解類錯誤的主要措施:1、最有效的途徑是培訓。反復學習基本安全操作過程。從業人員定期接受安全培訓,培訓內容要包括不斷的實物示范和反復的實際操作,使安全操作成為作業者的“第二天性”,即成為下意識的行動。,安全生產事故防范,2、更新培訓內容,增加培訓次數。(實踐中,管理人員必須細心觀察個人和班組的操作行為,確定何時何地需要采取糾正措施)3、提供充足信息。設置安全警示標識、通報類似事故教訓信息,增加受到注意的機會13、。,安全生產事故防范,4、消除“知識欠缺型”錯誤慎重使用新上崗人員、指定專人應付可能的意外5、提高安全監督管理的能力。管理人員必須全面了解操作人員可能犯的各種人為錯誤以及引發的事故,幫助他們掌握全面的技能,并熟悉安全操作規程和標準、生產工藝流程。,安全生產事故防范,6、加強作業計劃的檢驗。技術人員必須經常檢驗作業計劃,檢查實際錯 誤和可能出現的錯誤,提出防范對策;同時還要注意保持信息暢通,便于作業人員執行計劃遇到困難時能及時向技術人員反饋信息。7、培訓后嚴格檢驗,擇優任用。了解參加培訓人員掌握安全規程的情況,并了 解他們是否完全懂得實際工作中的故障和風險。(建立培訓檔案),安全生產事故防范,三14、降低違章類錯誤發生的主要措施沒有簡便單一的途徑能夠減少這種明知故犯型的人為錯誤,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嚴監督,加大懲處力度。必要時也應修改生產工藝和設備的設計,減少違章機會。但首先應該了解這種違章行為的潛在動機,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安全生產事故防范,潛在動機一般有:1、低估實際風險。這是操作者在工作中很普遍的心理。(實際上,改變個人對待風險的態度也許并不太難,但改變態度并不等于改變了實際行動,因此,還要采取措施,利用改變了的態度改變其實踐中的具體行為),2、權衡風險認為得失相當甚至認為違章所得 的利益大于風險。很多人決定故意違章是權衡風險后以為得失得 當,所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15、讓工人相信,任何 違章所得利益都是不能抵消意外事故的風險損 失,可以強調以下兩個方面:,安全生產事故防范,一是加強風險觀念,包括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家庭影響、事業影響、身體傷害影響等,使人們對事故有所恐懼。二是加強個人的可見利益,個人評估時應包括安全操作,堅持安全生產的工人應得到很大尊重。,安全生產事故防范,3、來自上層的某些壓力迫使工人違章作業上層部門可能會過分強調生產問題,容易給人以更關心生產而不關心安全的印象。因此,管理部門應反復表明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和承諾,不斷對不符合安全規程的行為提出警告,并堅決采取糾正措施;同時還應切實獎勵堅持安全操作完成生產任務的人。,安全生產事故防范,4、同16、事的壓力迫使他們同樣違章作業人們很容易受單位其他人行為的影響,即使明知不對,“模仿”同事行為的想法仍很強烈,特別是新人;因此,新進的人員和學徒工最好編入有良好安全記錄的班組,或交給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強的師傅帶領。,5、圖省事以求省時省力人的惰性心里時常會讓操作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規定。例如:走捷徑、嫌麻煩。6、蠻干,安全生產事故防范,設備的因素設備的因素一般可歸納為六種原因:虛、實、泄、塞、串、咬1、虛設備強度不夠,部件不齊,重心不穩,儀表不靈等等。,安全生產事故防范,2、實超載,殘留,腐蝕,相碰。3、泄跑、冒、滴、漏4、塞堵塞5、串有毒有害物質互通,安全生產事故防范,6、咬 齒輪咬傷、皮帶17、絞傷、升降機擠傷、高速旋轉的砂輪破裂、拉緊的鋼絲繩突然斷裂 等等,安全生產事故防范,環境因素1、毒害。中毒、窒息、腐蝕2、著火、爆炸3、高溫、低溫4、粉塵5、輻射6、噪聲,安全生產事故防范,事故防范的手段事故防范的手段主要是從人的行為、組織制度和生產設施三方面入手。針對事故發生的三大直接原因:技術的應用,教育的原因,管理的原因。相應的防范對策為:技術教育法制的對策。技術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教育質量,而技術和教育水平提高了,才能實施健全的法制。,安全生產事故防范,1、技術的對策技術的對策應該著眼于在計劃之初,也就是在設計、規劃生產項目和機械設備、或工程時,就要認真探討潛在風險,預測發生某種風險18、的可能性,從技術上采取措施,解決防止這些危險的方法和途徑。為了實施有效的技術對策,應該全面了解有關生產工藝流程設計、材料物質、機械、裝置和設施的危險性質、構造及其控制方法。,安全生產事故防范,2、教育的對策對人的教育盡可能在工作之初進行,現在推行的“三級教育”、生產前教育、變換工種教育、危險作業專門教育、特殊工種的專門教育、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教育、安全管理人員教育以及危險行業的從業人員教育等等。以此來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生產認識,增強責任感,提高執行安全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推廣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能力。,安全生產事故防范,3、法制的對策法制的對策主要是建立在各種標準19、之上的。標準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還有是企業自己制定的,其中,國家標準是強制性的,其他叫推薦性標準。,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中規定了防止災害或事故應遵守的最低要求條款,法律、法規不可能規定上述三大對策中,首先提出技術對策。技術是基礎。,事故防范的策略,1、管理方面 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法定的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生產法規定6條,黑龍江省安全生產條例規定了9條”。,事故防范的策略,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召開安全會議,收集和匯總安全、危險的問題,研究和解決,布置 安全工作。在計劃、布置、檢查、驗收、評比生產的同時,同樣計劃、布置、檢查、驗20、收、評比安全生產工作。操作者的組合問題投入生產的設施、設備以及生產環境符合安全要求。,事故防范的策略,2、設備方面 實現安全裝置的可能。(探索采用保險裝置、警報、信號、自動保護等等)狀態的統一性。謀求作業區內狀態的統一,防止引起錯覺(統一指揮、調度)提供正確的信息(標志、標識、信號、聯絡),事故防范的策略,易接觸的危險設備,能隔離的隔離,能屏護的屏護,盡量實行遠距離操作。特種設備按照國家規定的制造、安裝、檢驗、修理和使用規定進行。,事故防范的策略,3、行為方面 生產經營單位應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 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小群體活動(班組),搞小組活動。培養人關心人的心理行為,探索“全員管理”模式,制定每個人的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事故防范的策略,以事故案例和深入分析一些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安全教育,使人對危險的感受性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