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及危害因素辨識事故分析培訓課件(4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7822
2023-09-26
43頁
728.54KB
1、作業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知識,主要內容,一、安全生產管理概述,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1)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生產管理就是針對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發揮人們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是,減少和控制危害,減少和控制事故,盡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污染以及其他損失。安全生產管理包括安全生產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監督檢查、工藝技術管理、設備設施管理、作業環境和條件管理等,一、安全生產管理概述,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1)安全生產管理 安2、全生產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企業的員工,涉及到企業中的所有人員、設備設施、物料、環境、財務、信息等各個方面。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生產策劃、安全培訓教育、安全生產檔案等。(2)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 在生產過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一、安全生產管理概述,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2)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 事故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我國在工傷事故統計中,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將企業工傷事故分為20類,分別為物3、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藥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傷害等。事故隱患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一、安全生產管理概述,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2)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 在生產過程中,憑著對事故發生與預防規律的認識,為了預防事故的發生,可制定生產過程中物的狀態、人的行為和環境條件的標準、規章、規定、規程等,如果生產過程中不能滿足這些標準、規章、規定、規程等,就可能發生事故。危險是指系統中存在導致發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4、性超過了人們的承受程度。由此看出,危險是人們對事物的具體認識,必須指明具體對象,如危險環境、危險條件、危險狀態、危險物質、危險場所、危險人員、危險因素等。,一、安全生產管理概述,(2)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 一般用危險度來表示危險的程度。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危險度用生產系統中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嚴重性給出,即 R=f(F,C)其中 R危險度;F發生事故的可能性;C發生事故的嚴重性。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能量或其載體)或狀態(物的缺陷、人的失誤、環境因素)。,一、安全生產管理概述,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5、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在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中,作為舉例給出了爆炸性物質、易燃物質、活性化學物質和有毒物質等共142種物質生產場所和儲存區的臨界量。(3)安全、本質安全 安全,泛指沒有危險、不出事故的狀態。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產),是指不發生工傷事故、職業病、設備或財產損失。,一、安全生產管理概述,(3)安全、本質安全 沒有絕對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危險性低于某種程度時,人們就認為是安全的。安全性(S)與危險性(D)的關系:S=1-D,安全工作貫穿于系統整個壽命期間。本6、質安全是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含有內在的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兩方面內容:失誤安全功能:設備、設施和技術工藝本身具有自動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功能。故障安全功能:設備、設施或生產工藝發生故障或損壞時,還能暫時維持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為安全狀態。,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1、安全生產責任制,(1)目的和意義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生產經營單位崗位責任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目的,一是增強各級負責人員、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生產人員對安全生產的責任感;二是明確各級負責人員、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生產人員在安全7、生產中應履行的職責和應承擔的責任,以充分調動各級人員和各部門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確保安全生產。,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1、安全生產責任制,(1)目的和意義 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的重要意義:一是落實我國安全生產方針和有關安全生產法規和政策的具體要求;安全生產法第四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礦山安全法第二十條規定:“礦山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二是通過明確責任使各級各類人員真正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對預防事故和減少損失、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管理理論,20世紀50年代,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進入我國8、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事故致因理論、事故預防理論和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思想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評價、危險源辨識和監控、風險管理體系20世紀末,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一)事故頻發傾向理論 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事故頻發傾向理論。事故頻發傾向是指個別容易發生事故的穩定的個人內在傾向。事故頻發傾向者的存在是工業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數具有事故頻發傾向的工人是事故頻發傾向者,他們的存在是工業事故發生的原因。如果企業中減少了事故頻發傾向者,就可以減少工業事故。,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二)海因里希因果連鎖理論,1931年,美國的海因里希在工業事故預防一書9、中,闡述了工業安全理論,該書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論述了事故發生的因果連鎖理論,后人稱其為海因里希因果連鎖理論。,1,29,300,7000000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研究基礎:同種類型的事故,以及發生在同一人身上的事件,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海因里希把工業傷害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描述為具有一定因果關系事件的連鎖,即:人員傷亡的發生是事故的結果,事故的發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由于人的缺點造成的,人的缺點是由于不良環境誘發或者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造成的。,海因里希多米諾骨牌示意圖,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事故,傷害、財產損失10、,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海因里希將事故因果連鎖過程概括為以下五個因素: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傷害。他認為,企業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機械的或物質的不安全狀態,中斷事故連鎖的進程而避免事故的發生。,補充:博德(Bird)事故比率三角形:研究基礎:不同領域、不同事故類型1、不同的事故類型、不同的工作,其事故三角的比率是不同的2、產生嚴重事故的環境與產生小事故的環境是截然不同的,1,10,30,財產損壞事故,600,600,沒有明顯傷害的事故,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三)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能量轉移論),1966年,美國人哈頓(Hadd11、on)認為:人受傷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種能量的轉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體造成傷害的分類方法。哈頓將傷害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由于施加了超過局部或全身性承受限值的能量引起的傷害:主要指機械傷害。第二類是由于影響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換引起的傷害。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凍傷。哈登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產生傷害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取決于能量大小,接觸能量的時間和頻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存在危險有害物質、能量和危險有害物質、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險有害因素轉換為事故的根本原因。,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觸電事故發生示意圖,線路作業過程中,有現場危害因素識別與控制、施工方案確定、危險作業制度(作業許可、工作12、票等)、現場負責人安全監督人安全交底、作業前設置安全措施、作業中控制風險、工作時彼此協調作業等環節。,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2、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設置要求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置要求根據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置應滿足如下要求:(1)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設置也可以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2)除上述三類高風險單位以外且從業人員300人以下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要求(1)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13、,以及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配備專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2)除上述三類高風險單位以外且從業人員300人以下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配備專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也可以只配備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3、安全生產培訓教育,高危行業指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案例分析,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類。根據國家標準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1992)的規定,分為6大類:物理性危險、有害因素化學性危險、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險、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險、有害因素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其他危險、有害因素,三14、危害因素的辨識與案例分析,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標準(GB6441-1986),將事故類別分為20類。(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火災(5)觸電(6)淹溺(7)起重傷害(8)坍塌(9)高處墜落(10)透水(11)冒頂片幫(12)瓦斯爆炸(13)爆破 指爆破作業中發生的傷亡事故(14)火藥爆炸(15)鍋爐爆炸(16)容器爆炸(17)其他爆炸(18)灼燙(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傷害冒頂片幫:礦井、隧道、涵洞開挖、襯砌過程中因開挖或支護不當,頂部或側壁大面積垮塌造成傷害的事故。工作面、側壁坍塌稱為片幫,頂部垮落稱為冒頂,二者常同時發生。,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案例分析,運用安15、全系統工程的觀點進行分析(一)廠址:地質地貌、氣象、周邊環境、交通、消防等;(二)總平面布置:功能分區、防火和安全間距、風向、動力設施和儲運設施設置等;(三)道路及運輸:運輸、裝卸、人流和物流出入口等;(四)建筑物:耐火等級、疏散通道、消防設施等;(五)生產設備、設施和裝置:工藝設備、機械設備、電氣設備、特種設備等;(六)工藝過程:1、首先考慮工藝本身的危險性(查工藝淘汰目錄)與本質安全性設計;,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案例分析,2、工藝所涉及到的原材料及產品,以及工藝過程中涉及到的中間產品、副產品、廢棄物等;3、辨識典型的工藝過程或單元存在或固有的危險有害因素;(七)作業環境:毒物、粉塵、噪聲、16、振動、高溫、低溫、輻射等;(八)安全管理措施: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勞動組織方式、應急救援及日常安全管理等。,典型工藝(過程)危險因素說明,物料輸送 氣體 超壓 爆炸(安全裝置)靜電 火災爆炸(流速、接地)泄漏 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勞斷裂)火災、爆炸,液體 靜電(流速、接地)泄漏 中毒 火災爆炸(密封、防腐)固體(粉料)靜電 粉塵爆炸(流速、防靜電),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1、事故分級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17、經濟損失的事故。具體細分為三級:1)一般事故A級,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人以上輕傷,或者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一般事故B級,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傷,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輕傷,或者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一般事故C級,是指造成3人以下輕傷,或者10萬元以下1000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上述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2、事故報告(1)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全力以赴做好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18、現場、毀滅有關證據。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出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基層單位負責人。(2)基層單位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通知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并按照事故類別,同時報告相關業務管理部門。(3)發生一般B級和一般C級事故,事故所在單位立即上報油田公司安全環保處及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油田公司在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向中油集團公司安全主管部門報告。,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2、事故報告(4)發生一般A級事故,事故所在單位立即上報油田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及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安全管19、理部門立即向油田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公司總經理報告,油田公司在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向中油集團公司安全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報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門。(5)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事故所在單位立即上報油田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及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立即向油田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公司總經理報告,并在事故發生后30分鐘內,由油田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向中油集團公司總裁辦和安全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報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2、事故報告 一般C級事故由事故單位組織調查;一般B級及以上事故由油田公司安全、生產、技術、設備等有關職能部門和紀檢監察處、工會組成調查組,配合當地政府組織20、調查。發生事故后,無論事故級別大小,均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按以下程序逐級報告。即: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向基層單位負責人報告;基層單位負責人按照事故分類,向本單位安全主管部門報告,生產事故、設備事故、井噴失控事故同時向本單位生產及設備主管部門報告;事故單位安全主管部門按照事故分類向油田公司安全主管部門報告,生產事故、設備事故、井噴失控事故同時向油田公司生產、設備及井控主管部門報告;油田公司向中油集團公司及股份公司報告,不得遲報、漏報、瞞報。發生一般A級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同時報地方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責任事故現場人員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安監部門或負21、有安監職責的部門地方政府,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內容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的傷亡人數及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事故的補報,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分析1、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2、人的不安全行為 間接原因分析1、技術和設計上的缺陷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3、勞動組織不合理4、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7、其他,三、危害因素的辨識與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事故原因及過程的分析受到何種傷害受傷性質什么行為導致了傷害的22、發生不安全行為哪些有害物質條件或有害環境導致了傷害的發生不安全狀態什么物體或物質導致了傷害的發生致害物哪些物體或物質作為有害物質或有害環境引起不安全狀態發生起因物,三、危害因素辨識和事故分析實例,(1)某家具廠危害因素辨識 A家具生產公司,原有生產規模不能滿足目前市場的需要。為填補市場家具供應的不足,公司決定選擇新址建造新的家具加工基地。考慮到城市規劃、企業生產、銷售和成本方面的需要,公司決定選擇既方便運輸又方便物料存放的一開闊地作為新廠址。公司的具體論證方案如下:公司地址。A公司地處某市開發區,與某精細涂料有限公司相鄰,A公司以東10km的地方有一家生產甲醇的化工公司,該公司生產的甲醇主要通23、過A公司西側相鄰碼頭外運,之間通過鐵路專線運輸。為節省資金,A公司與精細涂料有限公司共同租賃了M公司的倉庫,A公司租用3000m2,用于儲存材料和產品,精細涂料有限公司租用了500m2,租賃倉庫歸使用方管理。A公司生產的家具遠銷全國各地,全部通過汽車運輸,由公司選定的通過OSHMS認證的運輸商承運。,1、危害因素辨識實例,三、危害因素辨識和事故分析實例,1、危害因素辨識實例,(1)某家具廠危害因素辨識公司的主要機械包括電刨、電鉆、電鋸、小型輪式起重機、叉車、運輸車輛等。主要的生產過程包括材料運輸和裝卸、木材烘干、型材加工、組裝、噴漆等。問:如果讓你對該論證方案進行危害因素辨識,按照事故分類,指24、出主要的危害因素及產生部位。,三、危害因素辨識和事故分析實例,1、危害因素辨識實例,(1)某家具廠危害因素辨識機械傷害。木材加工過程中使用電刨、電鉆、電鋸等的刨刃、鋸齒及旋轉部位的傷害,機械檢修過程的各種傷害,加工件造成的傷害等。觸電。電刨、電鉆、電鋸的漏電觸電,電動機械維修時誤操作觸電等。物體打擊。加工件飛出造成的打擊傷害等。起重傷害。起重過程中由于起重機故障、人員操作造成的起重傷害。火災。木材、油漆等造成的火災傷害,甲醇鐵路運輸事故引發火災。中毒和窒息。油漆、黏合劑等的揮發。車輛傷害。叉車、運輸車輛等造成的車輛傷害。其他爆炸。油漆等遇火源爆炸,甲醇鐵路運輸事故引發爆炸。,三、危害因素辨識和25、事故分析實例,2、事故分析實例,某日,某化工廠儲運處鹽庫發生一起重大觸電傷亡責任事故,6人觸電,其中3人死亡,3人經搶救脫險。當天上午,化工廠儲運處鹽庫10人準備上鹽,但是10米長的皮帶運輸機所處位置不利上鹽,工作人員在組長馮某的指揮下將該機由西北向東移動。稍停后,感到還不合適,仍需向東調整。當再次調整時,因設備上操作電源箱里三相電源的中相發生單相接地,致使設備外殼帶電,導致這起事故發生。事后分析,皮帶輸送機額定電壓為380V,應該用四芯電纜。而安裝該機時,卻使用三芯電纜。電源線在操作箱(鐵制)的入口處簡單地用縫鹽包的麻繩纏繞,并且很松動。操作箱內原為三個15A螺旋保險,后因多次更換保險,除后26、邊一相仍為螺旋保險外,左邊、中間二相用保險絲上下纏繞鉤連。中間相保險座應用兩個螺絲固定牢,實際只有一個,未固定牢致使在移動皮帶機過程中,電源線松動,牽動了操作箱內螺旋保險底座向左滑動,造成了中間一相電源線頭與保險絲和操作箱鐵底板接觸,使整個設備帶電。,三、危害因素辨識和事故分析實例,2、事故分析實例,這些工作人員為臨時工,經過私人介紹,倉庫同意到鹽庫干活,沒有按規定簽訂用工合同。簡單分析本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1)臨時工在移動設備時,未切斷操作箱上的進線電源。,(2)移動式皮帶機未按規定安裝接地或接零,也未安裝漏電保護器。,(3)對臨時工管理混亂。入廠的臨時工,沒有按規定簽訂用工合同,沒有27、進行上崗前各種安全教育。,四、基層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環節,1、特殊危險作業管理的有關規定 GY19/F7.7.11特殊危險作業安全許可管理辦法 中規定:3.3 公司專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本部門主管范圍內特殊危險作業的技術方案、安全措施等;負責審核施工單位制定的HSE工作計劃書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及風險削減措施;3.8 作業現場負責人對現場施工組織、人員分工、安全設施使用、風險削減措施的實施有效性及作業現場應急處置負責。3.9 作業現場安全監督員對作業許可證(作業票)審批、實施等全過程負督察責任。對出現的與管理級別、審批結果、安全措施等不符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良的作業環境等提出警告,并28、下令進行糾正。3.10 作業現場監護人對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應急器材使用的有效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采取的保護行為負責。,四、基層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環節,4.2.4 施工單位應根據特殊危險作業的危險程度派出現場負責人(現場監護人、安全監督人員)。如作業現場工作點多且比較分散時,施工單位應增加現場監護人和安全監督人員的數量。4.2.5 施工作業前,經審批的作業許可證(作業票)必須攜帶到現場。施工前,作業現場負責人(現場監護人、現場安全監督人員),應對風險削減和控制措施進行重新確認,必要時完善安全措施。4.2.7 作業許可證(作業票)應遵循“一處一次一辦”的原則。如遇人員、工藝、設備、環29、境發生較大變化,應由作業現場負責人下令停止施工,并上報項目主管部門或本單位,重新組織識別風險、完善控制措施,重新審批。4.4.2 施工作業前,現場負責人負責組織所有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及應急措施交底,所有人員應簽字確認,并按規定的要求進行施工作業。,四、基層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環節,2、危險作業制度的執行 危險作業許可證、安全作業票的辦理、審核、審批等手續;具體執行過程中,現場風險的辨識、控制措施的落實;作業人員在作業前對作業事項的確認等。突出問題:審批程序顛倒、負責人監護人監督人員變更等。3、現場負責人、安全監護人、安全監督人履職情況 根據GY19/F7.7.11特殊危險作業安全許可管理辦法中的規定,現場負責人、安全監督人、安全監護人應切實履行自身責任。基層作業現場存在負責人、安全監護人未能履行責任的現象。4、作業人員在施工中作業行為等因素 存在流動起重現場司索指揮不清;作業前未進行HSE檢查;未嚴格進行交接班等行為。5、承包商施工現場管理問題較多,應加強安全監管、落實責任,四、基層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環節,GB5082-1985 起重吊裝信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