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油脂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培訓課件(2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7833
2023-09-26
28頁
537.04KB
1、油料油脂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山東棗莊油廠浸出車間發生特大爆炸事故案例,事故類別:浸出車間發生特大爆炸事故發生時間:1999年7月19日發生地點:山東棗莊油廠浸出車間傷亡情況:死5人,傷6人嚴重級別:特大爆炸安全事故,事故經過:1999年7月19日,山東棗莊制油廠日處理大豆600噸生產線浸出車間正在生產中,由于浸出器胚片料水份過高,浸出器內部的下料出現搭橋情況,造成生產無法正常進行。這時,車間操作人員打開人孔進行清料工作排除故障。在操作過程中,溶劑汽體從打開的人孔中大量散發,蔓延到整個浸出車間,最后擴散到浸出車間的外圍。由于浸出車間緊靠豆粕打包房車間的入口,溶劑氣體迅速蔓延到豆粕2、打包車間內部。此時,豆粕打包車間的操作人員正在進行打包作業。由于打包操作人員的腳踏開關不是防爆開關,打包操作人員在腳踏開關時產生明火花,產生的火花頃刻點燃了空氣中的可燃性溶劑氣體,引起火災。火焰瞬間蔓延到浸出車間直至引燃浸出器,造成浸出器爆炸。最后引發重大惡性事故,事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事故原因分析:1、管理者缺少法律常識,安全意識淡薄。廠房設計建筑時浸出車間和打包車間相毗鄰,沒有合理間距,中間也沒有任何有效隔阻。而且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和應急救援設施。甚至連最起碼的消防器材也沒有配備齊全,致使火災一旦發生,根本無法控制火情。這些人為因素嚴重違反了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也是導致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3、浸出車間進行故障排除的工人違章操作,在發現溶劑外泄時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致使浸出器周邊的溶劑蔓延到禁區外面。是引發火災的誘因。3、浸出禁區沒有任何警示標示,工人也沒有絲毫防患意識,尤其粕庫和浸出車間相連,必須有明顯的標識指示,禁止、限制溶劑等易燃易爆液體、汽體外泄。時刻提示工人合理操作,事故防患意識淡漠是事故的其他原因。,事故的后果:現場作業人員共11人,其中5人死亡,6人受傷,無一幸免。事故給11個家庭帶來無法挽回的痛苦;浸出器以及浸出車間的重要設備全部損壞報廢,浸出車間的廠房和粕庫的廠房,嚴重的損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多萬元。給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事故發生后,工廠停產一4、年多,才得以修復恢復生產。,吸取的教訓:浸出油廠的新建和改造、擴建,絕不可忽視安全和防火的規范要求;不要只顧眼前利益。當初投資時的某種眼前利益因素,日后可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影響和經濟損失,要牢記“曲突徙薪”的故事,防火重于救火;每一個生產參與者要增強安全意識,在使用和操作時發現有建筑物和設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時,要堅決提出予以整改,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的概念。保證人身和財產的安全。,預防措施:設計、規劃油廠時,要嚴格按照建筑防護規范具體要求進行布置,不得擅自違反建規的規定;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必須符合專業部門的要求,并經其檢測后,經允許方可使用。堅持經常檢查,保證設施、設備的使用常態有效;5、對員工的安全教育要貫穿于工廠作業的全部過程。對參與生產的操作、維修作業的每一個員工,要扎實有成效地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使員工熟悉、理解、領會、掌握操作作業現場的環境、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要領,要規范地遵循安全技術規程。杜絕違章作業;按規范要求,安裝和使用防爆電器;浸出禁區和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嚴禁帶入和使用下列物品:第一、火柴、打火機、非防爆型手電筒、非防暴型應急燈、閃光燈、BB機、手機、照相機、錄像機等其它能產生爆炸或火花的物品;第二、能產生靜電的針織面料的服裝、帽子等;第三、能摩擦起火的帶鐵釘的鞋,可移動的鐵制工作臺、座椅、非防爆工具等。,【案例2】山東新良油脂有限公司大豆筒倉埋人事故案例6、,事故類別:大豆筒倉埋人事故發生時間:2007年8月31日發生地點:山東新良油脂有限公司大豆筒倉傷亡情況:死亡2人嚴重級別:較大安全事故,事故經過:2007年8月31日,山東新良油脂有限公司筒倉內存有大量大豆,由于夏季氣溫很高,在貯存的大豆堆中個別部位產生搭橋和結塊現象,需派人員進入倉內進行清理作業。企業派出兩名臨時工人進入筒倉。兩名作業工人在沒有攜帶任何安全設施情形下進入倉內(既沒有系安全帶,也沒有配安全繩)。就在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搭橋、結塊的大豆突然出現塌方,其中一名工人即刻被大豆侵吞掩埋,另外一名工人看見同伴被埋,馬上上前施救,沒想到大豆再次從身體上方傾注下來,就這樣,兩名工人一下子7、全被埋沒在幾十噸中的大豆堆中。事故發生后,救援人員把出料口割開,將大豆放出,可此刻那兩名工人早已窒息身亡。,事故原因分析:1、安全生產制度不健全。不按照規范實施作業行為。進入危險區域作業,沒有安全監護人和救援措施方陪同的前提下,盲目進行作業;2、生產管理松懈,安全生產措施落實不到位。進倉時沒有限制區域許可證手續,導致操作人員在沒有佩戴任何安全設施,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就進倉作業。3、沒有安全隱患存在的意識。進倉前沒有測量倉內氧氣含量就進入倉作業。導致短時間內人員窒息而死。,事故的后果:1、2人死亡;2、直接經濟損失數十萬元。,吸取的教訓:進入筒倉內的所有作業都不能忽視;糧油企業國內筒倉人身傷亡事故8、率占糧油企業的總事故率的比例最大;要規范臨時工進入筒倉作業的標準,這些人的綜合素質相對低一些,更要注意安全。,預防措施:建立健全筒倉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進入筒倉作業等業務活動,無論是倉內是否存有糧食,都要填寫入倉或進入限制區域審批單;進入筒倉前作業,必須對筒倉內進行安全評估和檢測倉內測量倉內氧氣含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入內作業;凡屬進入倉內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和防護繩,最好是安全帶和防護繩都是雙的。防護繩的一端要拴在倉外一個牢固的固定地方,以防拉斷;進入筒倉作業,筒倉外或在筒倉內要有監護人員和安全員看守,以防不測;筒倉適當的 設置一些防護設施(安全網、清倉機等)和急救措施。,【案例3】9、廣東省東莞市富之源飼料蛋白開發有限公司筒倉大豆火災案例,事故類別:筒倉儲存大豆火災事故發生時間:2006年10月24日30日發生地點:廣東省東莞市富之源飼料蛋白開發有限公司傷亡情況:無嚴重級別:較大的安全生產事故,事故經過:2006年10月,廣東省東莞市富之源飼料蛋白開發有限公司剛剛投產不到一年的加工大豆2000噸/日生產線,在生產加工中,企業從巴拉圭(或烏拉圭這塊產地)進口一船大豆,到港時間大約在8月末,卸船后通過江船運到工廠,進入筒倉儲存待加工。截止到10月24日,還剩下1萬多噸的原料生產車間正在加工,在從筒倉出料到生產車間時,操作人員發現出倉的大豆有焦糊粒。經匯報領導后檢查,發現筒倉內的10、大豆已自燃。但由于筒倉內的氧氣含量有限,此刻沒有產生火焰。工廠為了降低損失,減少大豆燃燒,決定將筒倉的側門打開,找到火源以便進行撲救,可是沒想到自燃的大豆遇到空氣后馬上產生了明火,火勢迅速加大。這場大火從24日燃燒到29日,直到把筒倉內的大豆清理出去才將火撲滅。,事故原因分析:對原料特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分析。進口大豆的含油量高達21左右,并且大豆中的未熟粒比以往的大豆多,大豆平均水分不高;對客觀條件缺乏必要的預測和警惕。從國外裝船到國內卸車,途經的都是高溫天氣,入筒倉的大豆本身溫度就高,裝卸船時有各別部位被雨淋或漏雨,入倉后局部會容易產生高溫,加上入倉后遭遇的又是廣東一年中最高氣溫的酷暑,鋼板11、倉經日光照射后,倉內會產生很高的溫度;糧溫監測措施不到位。入倉后的大豆,沒有堅持經常觀察,進行糧情分析,尤其是筒倉內沒有設糧情檢測設施(電子測溫等檢溫設備)對糧食溫度沒有監測。致使大豆溫度一升再升引發自燃;新工廠,各方面的經驗欠缺和相關制度、措施未健全;導致火災后果發生后措手不及。,事故的后果:近4000噸的大豆燃燒,筒倉被燒毀。直接損失達1千萬元。,吸取的教訓:筒倉入倉后的大豆要注意糧情檢查,尤其是夏季鋼板廠儲存糧油;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糧油霉變在一定的范圍內會產生高溫,當糧溫達到極限時,內部油脂如果含量較高的,就會產生自燃。,預防措施:入倉的原料,要做好原始質量登記,全面掌握入倉12、糧油的質量情況,以便及時的分析糧情情況;裝卸船要注意防雨,發現有漏雨、雨淋的要單獨保管和處理;入倉的大豆,要堅持糧情“三級檢查”制度,隨時掌握糧情的變化情況;發現糧溫升高、入倉儲存太久的要及時進行加工或倒倉、清倉等,保持糧溫在安全的范圍之內(一般糧溫不能高于外溫,入秋和入冬要考慮到前段的糧溫,根據糧溫的情況也可能會高于外溫是正常的);筒倉內要設置電子檢溫和糧情監測系統,堅持天天檢查糧情;加強專業技術的學習,提高糧油保管知識的水平,及時的分析和處理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案例4】益海阿克蘇分公司廠區酸化油車間油罐發生爆炸事故案例,事故類別:酸化油車間油罐爆炸事故發生時間:2010年3月26日上午113、0時許發生地點:益海阿克蘇分公司廠區酸化油車間傷亡情況:3人死,6人傷嚴重級別:重大爆炸安全事故,事故經過:2010年3月26日,益海阿克蘇分公司酸化油車間正在停產檢修,車間內油腳罐停機前尚存部分棉籽油油腳。檢修時江蘇常熟某公司正對酸化油車間的工藝進行部分改造施工。上午10時許,正在益海阿克蘇分公司廠區酸化油車間施工的江蘇常熟某公司施工人員,在焊接一根通往酸化油車間的鹽析油腳罐的管線時,由于管線內存有大量溶劑汽體遇明火即刻引發起火,火焰迅速從管線內燃燒到鹽析油腳罐后,致使鹽析油腳罐燃燒爆炸。,爆炸現場的照片,事故原因分析:施工人員違章操作。施工人員沒有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更沒有對施工現場進14、行安全評估和溶劑汽體的測量。尤其是通往鹽析油腳罐的管道閥門是打開的,火焰燃燒經過閥門后到鹽析油腳罐;棉籽油生產管理混亂,經常出現違章操作,致使棉籽毛油的殘溶含量嚴重超標。殘溶含量較高的毛棉籽油經離心機分離后產生的油腳殘溶仍然很高。再因天氣氣溫較高,溶劑揮發出來的汽體,滯留在鹽析的油腳罐內,當火焰在管內燃燒通過未關的閥門后,燃燒到油腳罐內。由于油腳罐內的溶劑濃度到達了爆炸的含量,燃燒后即刻產生爆炸。領導安全意識淡泊。企業的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說到嘴上、寫到紙上,沒有真正落地實處;沒有同施工單位簽訂安全保證協議,進廠施工人員沒有進行安全培訓;施工單位的安全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安全生產的責任和措施15、均不到位;,事故的后果:火災撲滅后,消防官兵對失蹤人員和事故現場進行全面清理,在倒塌的油罐罐體下找到2具失蹤人員遺體;隨后在距爆炸油罐(直徑約4米多)大約100米外的倉庫內發現另外1具失蹤人員遺體。有6人在火災中燒成重傷,被送往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救 治,6人均為重度吸入性損傷,呼吸道被高溫酸化氣體灼傷,頭、面、頸、雙手等暴露部位二度至三度燒傷,其中兩人還有骨折。爆炸現場致使3人死亡,6人重傷;酸化油車間嚴重損壞。直接損失數百萬元。,吸取的教訓:外來施工人員和進入工廠的維修維護等服務人員的安全不容忽視,并且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率相對較高,因為施工現場的管理相對較薄弱,外來施工人員的人員素質、文化程16、度、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都參差不齊,施工現場和施工環境的危險評估易被忽略,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尤為重要。外來進入本廠的人員安全事故,不要以為與本工廠無關。所有在工廠發生的安全事故工廠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安全生產要做好組織落實、制度落實、監督落實,不能抱有僥幸心理;,預防措施:外來施工或進入工廠服務工作的人員,要納入工廠安全生產的統一管理,必須執行本廠的各項安全制度和緊急救援預案,確保在廠內施工的全面安全;對外來施工或進入工廠服務工作的人員,必須簽訂安全保證協議;外來施工或進入工廠服務工作,要進行安全培訓和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廠內施工作業;對于進入廠內的施工人員,要填寫作業審批單,要有負責人17、部門經理和具體聯系人簽字后,有專人監督安全和管理方可進行施工;對于進入工廠的外來施工人員的危險作業,要嚴格按照本工廠的各項安全制度進行管理(如動火令、高空作業、地下隱蔽工程作業等安全制度管理),并要嚴格的監管和配備相應的保護設施、應急救援措施等,要有明顯的警戒標志和保護;號召和動員員工,對于進入場內施工和服務的外來人員,都要做好安全監管,保護人身和財產的安全;對進入廠施工和服務的外來人員作業,作業部門要對工作環境進行安全檢查,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如切斷水、電、蒸汽源、油管線及其它、開關等,確保施工、作業的安全。,通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企業生產線上無小事,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輕者致殘、重者付出生命的代價。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