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安全操作規程(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7933
2023-09-27
11頁
20.46KB
1、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安全操作規程一、 壓力容器 安全 操作規程 :1. 保證新購置的壓力容器具有辦證所必須的歸檔資料。2. 確保壓力容器的修理、改造、安裝時,承擔單位的資格應符合相關規定。3. 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監察機構進行安全技術和崗位操作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4. 熟悉本崗位壓力容器的技術特性、系統結構、工藝流程、工藝指標、可能發生的事故和應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會 ”,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結構、懂用途;會使用、會維修、會排除故障。5. 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超溫、超壓運行。6. 壓力容器發生下列異常現象之一時,操作員應 立即采取急停,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處理措2、施并及時向生產主管、生產經理和 EHS 相關人員報 告:a) 壓力容器工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壁溫超出允許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b) 壓力容器的主要受壓元件發生裂縫、變形、泄漏等缺陷。c) 安全附件失效。d) 接管、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e) 發生火災直接威脅到壓力容器安全運行。f) 過量充裝。g) 壓力容器的壓力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h) 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發生嚴重振動,危及安全運行。7. 正常開機前 機組及容器需檢查主電源是否正常,是否均在可送電或可聯動,安全附件、裝置是否符合要求,機組容器管道接頭、閥門有否泄漏。檢查機組控制中心內各數據是否有報警或預警顯示3、,如有報警必須在故障修復后才能按復位鍵。8. 機組及容器開啟后檢查微電腦控制中心的顯示檢查冷凝器系統進出口溫度和壓力,壓縮機排氣溫度。檢查蒸發器或冷凝器傳熱管是否有臟堵或結垢的跡 象。工作中應嚴格控制工藝條件,觀察監測儀表或裝置,附件,嚴防容器超溫、超壓運行,做好機組運行記錄。9. 機組及容器工作中,應定時、定點進行巡回檢查 (每4小時至少一次) 。對安全閥、壓力表、測溫儀表、緊急切斷裝置及其它安全裝置應保持齊全、靈敏、可靠。相關巡檢,定檢、調試的記錄應齊全,并做好歸檔工作 。 二、 壓力容器專職 ( 或兼職 ) 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度1 . 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部門關于設備管理和壓4、力容器安全的規定,加強法制觀念,自覺按章辦事。2 . 負責編制壓力容器選購計劃,參加驗收檢查,安裝質量驗收及試車等工作。3 . 參與編制本企業壓力容器使用管理規章制度,協助工藝生產部門制定生產操作規程。4 . 做好壓力容器使用的注冊登記、建卡、建檔及技術資料整理、歸檔和有關統計報表統計上報工作。5 . 編制壓力容器的檢驗、維修、保養等計劃,并具體落實實施,檢查或參與安全附件的校驗工作。6 . 及時做好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變更工作。7 . 做好壓力容器使用管理定期檢查工作,并認真填寫檢查記錄。8 . 參加壓力容器事故的調查、分析并配合EHS人員及時做好設備事故的統計上報工作。三、 壓力容器操作 工崗5、位責任制度根據本公司 壓力容器 使用的實際情況, 操作 工崗位職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 根據國家相應法律規定,必須持證上崗。2. 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精心操作,確保 壓力容器 的安全運行。3. 認真做好 壓力容器 、輔機及安全附件的維護保養工作,以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轉。4. 認真及時填寫 壓力容器日常 運行 記錄表 ,字跡端正清晰,內容真實。5. 對任何有害 壓力容器 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應拒絕執行。并及時報告上級領導或鍋爐安全監察機構。6. 努力學習業務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技術水平。7. 發現 壓力容器 有異常現象危及安全時,應采取緊急停 機 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負責人。四、 壓力容器 設6、備維護保養制度壓力容器 維護保養的周期、內容和要求如下: (具體操作方法請先閱讀 其 使用說明書)1. 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分為外部檢驗,內外檢查和耐壓試驗三種。2. 內外檢驗:安全狀況等級為1、2級,每六年至少一次;安全等級為3級,每三年至少一次。3. 耐壓試驗:每六年至少進行一次耐壓試驗。4. 安全閥必須每年校驗一次;新購進的安全閥應經校驗后才能使用。5. 壓力表至少每半年校驗一次;新購進的壓力表應經校驗后才能使用。經檢驗后的壓力表應有合 格證鉛封;必須是經計量部門批準的單位和人員進行檢驗。6. 低壓容器的壓力表精度不低于2.5級,中壓以上容器不低于1.5級。7. 壓力表盤直徑不得小于 107、0毫米 ,表盤刻度極限值應為容器最高工作壓力的1.5-3倍,最好 2 倍。裝設位置應便于操作人員觀察,且避免受高溫高,凍結級震動的影響。五、壓力容器 巡回檢查制度壓力容器操作 工每班完成正常操作外還應完成以下巡回檢查內容:1. 壓力容器的 壓力、溫度是否正常?2. 空壓機 是否正常?3. 冷干機 工作狀況 以及風機運轉 是否正常?4. 排 風機運轉是否正常? 5. 排污和管道有無滲漏等異常情況?6. 各類儀表及自控裝置是否正常?7. 壓力容器 本體受壓部件有無滲漏、變形等異常情況?8吸干機是否按要求開機,工作是否正常?9各過濾器和油水分離器排水閥是否正常工作?10室外儲氣罐的壓力及排水閥是否正8、常?11. 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不能單獨完成的或者不能立即完成的工作應尋求幫助或報告值班主管或請示生產經理,并記錄詳細情況備案。六、 壓力容器工作場所 清潔衛生制度1 . 壓力容器 設備、環境應做到清潔、明亮,工具、備品備件應做到擺放整齊。2 . 壓力容器 設備、內外環境衛生區的責任區域,做到每班定時清掃整理。3 . 廢水、廢油及其 它 固廢按規定處理。七、壓力容器故障及常見事故應急處理措施1. 超壓的應急處理方法與步驟:(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根據具體操作方案,操作相應閥門及排放裝置,將壓力降到允許范圍內;(2)立即通知設備管理部門查明原因,消除隱患;(3)超壓情況可能會影響相關設備安全使用9、,應立即繼續降壓、直至停車;(4)檢查超壓所涉及的受壓元件、安全附件是否正常;(5)修理或更換受損部件;(6)詳細記錄超壓情況,受損部件的修理、更換情況。2. 超溫的應急處理方法與步驟(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根據具體操作方案,立即操作相應閥門,噴淋裝置將溫度降到允許范圍內;(2)立即通知設備管理部門查明原因,消除隱患;(3)超溫情況可能會影響相關設備安全使用,應立即繼續降溫、降壓、直至停車;(4)檢查超溫所涉及的受壓元件、安全附件的外觀、變形等安全狀況;(5)修理或更換受損部件;(6)詳細記錄超溫情況,受損部件的修理、更換情況。3. 異常聲響的應急處理方法與步驟(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立即觀察設備10、壓力、溫度等運行參數是否正常;(2)立即通知設備管理部門查明原因;(3)原因不明應立即降壓、直至停車;(4)檢查異常響聲所涉及的受壓元件、安全附件的外觀、變形等安全狀況;(5)修理或更換受損部件;(6)詳細記錄超溫情況,受損部件的修理、更換情況。4. 異常變形的應急處理方法與步驟(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根據具體應急預案,操作相應閥門,立即降壓停車;(2)通知設備管理部門查明原因;(3)對變形部位進行檢查;(4)修理或更換變形受損部件;(5)詳細記錄超壓情況,受損部件的修理、更換情況。5. 泄露的應急處理方法與步驟(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根據具體應急預案,操作相應閥門,立即降壓停車;(2)通知應急人11、員救援隊伍、設備管理部門;(3)撤離現場無關人員,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通報120急救電話,救助傷員;(4)切斷受影響電源,做好消防和防毒準備,防止泄漏的易燃易暴介質爆炸;(5)封閉泄漏現場、將泄漏設備與周圍相連系統斷開;(6)堵塞泄漏部位,將設備內介質倒入備用容器;(7)通知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檢驗機構;(8)查明泄漏原因,修理、更換受損部件;(9)詳細記錄泄漏情況,受損部件的修理、更換情況;(10)應注意泄漏物質對環境的影響,妥善處理或者排放,重大泄漏應及時向公眾公布,必要時作好疏散工作。6. 異常震動的應急處理方法與步驟(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根據具體應急預案,確認振動源,并予以消除;(12、2)有可能造成設備損傷的,應停車檢測。八、 壓力容器 的 事故處理1. 對事故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應以書面形式報告 生產經理和 EHS專員。2 . 發生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后必須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3 . 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a) 事故發生單位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b) 事故發生地點、時間(年、月、日、時、分);c) 事故設備名稱;d) 事故類別以及事故概況;e) 人員傷亡、經濟損失。4. 必須實事求是地向事故調查組提供有設備及事故的情況,如實回答事故調查組的詢問,并對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負責。5. 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向上級報告事故,并協13、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6. 事故發生部門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做到事故發生原因不查清楚不放過、有關人員沒有接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措施不放過、以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九、 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設備技術檔案是正確使用壓力容器的主要依據。它可以使壓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員全面掌握壓力容器歷史的和當前的安全技術狀況,了解壓力容器運行規律,防止壓力容器事故的發生,每臺壓力容器均應按有關規定建立檔案。壓力容器的技術檔案應包括容器的原始技術資料、安全裝置技術資料和容器檢修使用情況記錄資料和使用登記資料等。(一)、壓力容器的原始技術資料容器設計資料:設計總圖;主要受壓零部件圖;設計或使用說明書等;容器制14、造安裝資料:產品制造竣工圖紙;產品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產品監督檢驗證書;安裝驗收資料。(二)、安全裝置技術資料1 . 安全裝置技術說明書2 . 安全裝置檢驗或更換記錄資料(三)、容器使用情況記錄資料1 . 容器運行情況記錄2 . 容器檢驗和修理記錄,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報告。(四)、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資料1 . 壓力容器注冊登記表2 . 壓力容器使用證十、 壓力管道 安全 操作規程1 . 壓力管道在使用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落實各項安全措施。2. 凡操作壓力管道的人員必須熟知所操作壓力管道的性能和有關安全知識。非本崗人員嚴禁操作。值班人員應嚴格按照規定認真做好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交接班應將設備及運行15、的安全情況進行交底。交接班 時 要檢查管道是否完好。3. 壓力管道本體上的安全附件應齊全,并且是靈敏可靠,計量儀表應經檢驗合格在有效期內。4. 壓力管道在運行過程中,要時刻觀察運行狀態,隨時做好運行記錄。注意壓力、溫度是否在允許范圍內,是否存在介質泄漏現象,設備的本體是否有肉眼可見的變形等,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并報告(壓力表、安全閥等要定期手動排放一次,并做出記錄)。常規檢查項目如下:4.1 各項工藝指標參數、運行情況和系統平穩情況;4.2 管道接頭、閥門及管件密封情況;4.3 保溫層、防腐層是否完好;4.4 管道振動情況;4.5 管道支吊架的緊固、腐蝕和支撐以及基礎完好情況;4.6. 管16、道之間以及管道與相鄰構件的連接情況;4.7 閥門等操作機構是否靈敏、有效;4.8 安全閥、壓力表、爆破片等安全保護裝置的運行、完好情況;4.9 靜電接地、抗腐蝕陰陽極保護裝置完好情況;4.10 其它缺陷或異常等。5 . 在 每次 停氣又重新供氣時,應檢查管道及連接的分氣缸、閥門等是否完好。送氣時,供氣閥門應逐漸開大到正常,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壓力。 6. 停空壓機前應先停吸干機:短時間停氣,只需按停機器即可;長時間停氣,需在按停吸干機后,將吸干機進出閥門關閉,開啟旁通,并開啟泄壓閥將罐體壓力釋放至零。之后再進行空壓機停機操作。7. 檢修管道時應關閉水氣閥門,泄壓降溫后再作業。作業中人員要避開閥門、管口等,防止燙傷等傷害。參考文件 :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辦法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