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運營公司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7948
2023-09-27
16頁
59.96KB
1、XX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企業文件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A版0次)目 錄1 總則62 引用標準或文件63 術語和定義64 職責75 工作程序及內容96 附則137 附表13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1 總則1.1 本文件適用于XX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營公司)范圍內的所有特種設備管理及在本公司范圍之內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1.2 為了加強公司所屬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規范、強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管理,預防特種設備事故,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促進公司發展,制定本制度。1.3 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節能環保、綜合治理的原則。1.4 公司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利和義2、務向安全技術部舉報涉及特種設備安全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違法行為,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2 引用標準或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5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九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201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49號)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2000年6月29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3號令)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與使用管理規則(質技監局鍋發200157號)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40號)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四川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90號)機3、電類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規則(試行)(國質檢鍋2003251號)四川省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98號)質檢總局關于修訂的公告(2014年第114號)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安監總局令30號)XX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2013年7月29日XX市人民政府令第179號)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GB/T 31821-2015)3 術語和定義3.1 特種設備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規定的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本公司特種設備的種類、類別、品4、種以設備設施部定期發布的運營公司特種設備目錄為準。3.1.1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容積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內直徑(非圓形截面指截面內邊界最大幾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3.1.2 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5、于0.1MPa(表壓),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且公稱直徑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稱直徑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壓力小于1.6MPa(表壓)的輸送無毒、不可燃、無腐蝕性氣體的管道和設備本體所屬管道除外。3.1.3電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等。3.1.4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額定6、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機,或生產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裝卸橋),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機;層數大于或者等于2層的機械式停車設備。3.1.5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是指除道路交通以外僅在工廠廠區等特定區域使用的專用機動車輛:如叉車等。3.2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作業種類與項目目錄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統一發布。3.3 特種作業: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7、業。特種作業的范圍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特種作業目錄規定。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0號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特種作業有: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制冷與空調作業及安全監管總局認定的其他作業等。3.4 特種作業人員: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4 職責4.1 設備設施部4.1.1 負責公司特種設備的歸口管理。4.1.2 負責組織編制特種設備的檢修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技術文件符合有關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國家、行業標準。4.1.3 負責組織建立特種設備臺賬(格式參見附表1),接收設備移交時產生的各類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文件資料并存檔。4.18、.4 確定設備歸口管理中心和維護工作界面;定期發布運營公司特種設備目錄;對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和修理進行技術指導,對設備定期檢驗、維護保養狀況、修理質量、各部門特種設備臺賬及安全技術檔案完善情況等進行檢查、監督和考核。4.1.5 牽頭負責特種設備大修和技術改造。4.1.6負責配合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工作。4.2 安全技術部4.2.1 負責公司特種設備、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度,強化特種設備、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督促各部門履行職責。4.2.2 負責特種設備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制度的編制與修訂。4.2.3 建立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特種設備9、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4.2.4 對各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狀況、特種設備檢驗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取證和日常教育培訓工作等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4.2.5 牽頭制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督促相關特種設備維修部門及使用部門定期進行應急演練。4.2.6 負責組織特種設備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統計和上報等工作。4.2.7 負責配合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工作。4.3 新線部4.3.1 負責公司特種所建項內特種設備的建設管理或協調。4.3.2 組織、指導、協調新線特種設備安裝、驗收、接管等工作。4.3.3 負責收集歸檔所建項內特種設備設計、制造、安裝、試驗、監督檢驗、使用注冊登記等設備移交前各10、階段產生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所要求的各類文件資料。4.4 財務部 負責特種設備的購置、維保、定期檢驗等相關財務預算的管理。4.5 人力資源部4.5.1 負責組織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取證、復審、考核和持證上崗等工作,并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登記表(格式參見附表2)。4.5.2負責建立運營公司特種作業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檔案。4.5.3負責提報運營公司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取證的年度預算。4.6 客運部負責車站商業區域接口處電梯界面劃分,并牽頭簽訂協議,明確相關責任。4.7 維護保養部門4.7.1 負責所屬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及巡視檢查工作,保證特種設備運行質量,并做好記錄。4.7.2 11、負責建立、更新、補充所屬特種設備的臺賬及安全技術檔案,制定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規范相關作業行為。4.7.3 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應急演練,并做好記錄。4.7.4 對所屬特種設備維保及運行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對超過國家、地方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等規定停用時間的特種設備做好現場標識。4.7.5 負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日常培訓及管理工作,建立本部門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登記表(格式參見附表2)。4.7.6 負責上報特種設備維保資金計劃。4.7.7 負責按規定周期進行申報并協助特種設備12、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在用特種設備的年度檢驗工作,特種設備檢驗合格證書的張貼工作,對于停用的特種設備及時向原使用注冊登記機關辦理停用手續。4.7.8 負責配合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工作。4.8 使用部門4.8.1 負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日常培訓及管理工作,建立本部門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登記表及本部門管段特種設備臺賬。4.8.2 對特種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運行不正常時,按照使用操作規程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4.8.3 對日常使用狀況、運行故障和事故等進行記錄、存檔并向維護保養部門報告,負責對檢驗、檢查提出不合格項進行整改。4.8.4建立崗位責13、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措施及使用操作規程,定期應急演練,并做好記錄。4.8.5 負責配合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年度檢驗工作。4.9 黨群工作部負責特種設備的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4.10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4.10.1按照國家規定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并按照規定定期年(復)審,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獨立操作。4.10.2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掌握安全生產知識,熟練本崗位的操作知識的技能。4.10.3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14、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5 工作程序及內容5.1 特種設備安裝、驗收、注冊和使用5.1.1特種設備的安裝、監督檢驗、使用注冊登記、驗收等工作由建設單位組織完成,移交后隸屬運營公司管轄的使用、維護、定期檢驗等工作由運營公司負責。5.2 特種設備移交5.2.1 當特種設備經驗收合格后,運營公司新線部牽頭組織特種設備移交工作,設備設施部、安全技術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設備維護保養部門等參加。5.2.2 設備移交時應注意不僅對設備完好程度、使用注冊登記手續和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等進行檢查驗收,還應按清單核對現場實際數量、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完整情況等,無使用注冊登記手續或未通過監督檢驗的特種設備不得移交,15、新線部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細化特種設備移交時的必備條件。5.2.3 移交時新線部應按公司相關規定對所建項目內特種設備資料檔案進行收集,并移交設備設施部歸檔保存。5.3 特種設備定期檢驗5.3.1 各設備維護保養部門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制定特種設備年度檢驗檢測計劃,按檢驗計劃提前編制資金需求計劃報財務部。5.3.2 設備維護保養部門應在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到期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并協助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完成定期檢驗工作。5.3.3 定期檢驗合格后,設備維護保養部門負責辦理特種設備檢驗合格證,并及時歸檔保存設備定期檢驗所產生的資料,以及及時更新特種設備臺賬相應資料16、。5.3.4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須由設備維護保養部門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整改,經重新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5.3.5 嚴禁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有效期的特種設備投入使用。5.4 特種設備日常保養、維護和使用5.4.1 設備維護保養部門應嚴格按檢修規程、安全技術規范、年度檢驗檢測計劃等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并填寫相關保養、維護記錄表。5.4.2 設備設施部對設備的日常保養和維護工作進行技術指導,設備維護保養部門完成日常保養和維護工作,并做好檢查記錄。5.4.3 當保養維護過程發現設備有故障或隱患時,由設備維護保養部門安排維護;特種設備大修、改造時應由選取具17、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維護或改造;完成大修、改造后,設備設施部牽頭組織對設備維護結果進行驗收,驗收合格方可使用;設備維護保養部門應保存相關維護、改造記錄。5.4.4 設備設施部、安全技術部和人力資源部應對特種設備的檢驗、使用、維護、操作人員持證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通知設備維護保養部門或使用部門進行整改;設備維護保養部門在規定時間完成整改后通知發現部門進行再次檢查,確保問題徹底解決。5.4.5 在對特種設備進行保養維護、檢查時,亦需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以免上述裝置、儀表影響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行。5.4.6設備設施部、設備維護18、保養部門、使用部門應逐臺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見附錄4)。 應當包括以下內容:a) 特種設備的技術文件、圖紙、設計、安裝(使用)說明書、強度計算書、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書、監督監檢證明書以及安全保護裝置的型式試驗合格證明、使用登記證明、使用維護說明、制造單位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b) 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檢測記錄及所出具的記錄、報告資料等,以及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c) 特種設備修理方案、實際修理情況記錄及有關技術資料;d) 特種設備改造方案、圖樣、材料證明書、施工質量檢驗記錄報告等技術文件;e) 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況記錄、故障記錄,事故記錄和處理報告;f) 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19、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g) 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h) 特種作業操作人員臺賬、資格證及安全培訓記錄等資料。I)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及演練記錄等資料。5.4.7 特種設備使用部門應建立特種設備操作規程上墻制度,并對特種設備逐臺建立用檢表,涵蓋該類型特種設備的檢查項點、檢查內容、檢查要求以及使用記錄等。5.4.8特種設備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超過1次定期檢驗周期的,維修保養單位應當封存,并設置警示標志,在30日內到原使用登記機關辦理停用手續;重新啟用的,應當辦理啟用手續。5.5 特種設備報廢5.5.1 當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20、故隱患,無改造、維護價值,或者超過國家標準與技術規程有壽命期限要求,特種設備維護保養部門應填寫特種設備報廢申請單(格式見附表3),向設備設施部提出報告,經設備設施部現場審核,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報廢。5.5.2 特種設備報廢后,由維護保養部門向負責該特種設備注冊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報告并辦理注銷。5.6 特種設備相關資質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5.6.1 從事電梯、起重機械改造、維修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的單位,必須取得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護許可證,并在許可的范圍內從事相應工作。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必須取得電梯維護的資格許可。5.6.2 從事特種(設備)作業、管理的人員應經考核合格分別取21、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員證,嚴禁無證上崗、無證操作。站務人員應保證每班至少有一個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證,綜合機電中心電扶梯專業人員、設備設施部特種設備管理人員需取得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證。5.6.3 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組織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參加國家培訓、考核,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并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登記表。操作者取證后,方可從事相應的特種作業。運營公司各崗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作業取證標準詳見附表5運營公司各崗位特種(設備)作業取證標準。表中未列其他崗位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部分人員需取證的,按公司相關規定申報,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安排培訓、取證事宜。報考人員在報名后半年內22、未通過考試取得證書的,報名費用由員工自行承擔。5.6.4 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人員必須參加定期復審。5.6.5 特種作業操作證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不得偽造、涂改、轉借或轉讓。5.6.6 設備維護保養部門和使用部門負責本部門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及資格證的管理工作,按附表2格式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情況登記表。5.6.7 設備維護保養部門和使用部門應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作業安全教育和培訓,以確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作業安全知識。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教育培訓記錄保存期為年。5.6.8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安全23、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5.6.9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5.6.10 電梯應設置專職安全人員,其他特種設備設置兼職安全人員,專(兼)職安全人員要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負責人。5.6.11特種作業人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2)經社區或者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體檢健康合格,并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器質性心臟病、癲癇病、美尼爾氏癥、眩暈癥、癔病、震顫麻痹癥、精神病、癡呆癥以及其他疾病和24、生理缺陷;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具備高中或者相當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具備必要的安全技術知識與技能;5)相應特種作業規定的其他條件。5.6.1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從事特種作業或特種設備作業,否則按有關規定對用人中心、部門和作業人員進行處罰:1)沒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無證上崗的,按照無證操作處罰;2)未按規定接受復審或復審不合格的,按照無證操作處罰;3)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的; 4)弄虛作假騙取特種作業操作證的,按照無證操作處罰;5)經確認健康狀況已不適宜繼續從事所規定的特種作業或特種設備作業的。5.7 緊急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理5.25、7.1 設備維護保養部門應制定應急措施和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預案。5.7.2 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使用部門必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排險、救援,保護事故現場,防止災害擴大,并按公司相關規定立即上報。5.8 特殊規定5.8.1 電梯5.8.1.1 電梯技術檔案應包括:電梯出廠時附有的制造企業關于該電梯產品或者部件的出廠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裝箱清單等出廠隨機文件;安裝記錄和驗收資料;作業、常規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記錄;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報告;設備及人身事故記錄;設備和問題評價等。5.8.1.2 出廠合格證上除標有主要參數外,還應當標明驅動主機、控制柜、安全裝置等主要部件的型號和26、編號。門鎖、安全鉗、限速器、緩沖器等重要的安全部件,必須具有有效的型式試驗合格證書。5.8.1.3 維護保養部門應建立電梯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內容至少包括:電梯安全操作規程;電梯維護、保養、檢查和檢驗制度;電梯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電梯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電梯作業人員和維護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制度等。5.8.1.4 綜合機電中心應與電梯委外單位簽訂維護保養合同。維護保養合同應當明確維護保養的內容和要求、維護保養起止日期和頻次、故障報修和應急救援等內容。5.8.1.5 電梯(含直升電梯、自動扶梯、輪椅牽引機)使用部門的管界劃分為:正線車站電梯為各車站,OCC B棟(控制中心)為調度指揮中心、紅花27、堰車輛段A、B棟電梯為后勤中心,紅花堰車輛段物資庫電梯為物流中心,其他場段電梯為該場段地盤管理中心。5.8.1.6 站務人員、綜合機電中心生產調度對電梯運營情況應做到24小時監控,發現電梯緊急報警裝置啟動時,即時響應乘客被困報警,做好安全指導工作,并在乘客被困報警后分鐘內通知維護保養單位采取措施實施救援。車站自動扶梯換向載客運行前,車站應通知維護保養部門組織檢查確認后方可投入使用。5.8.1.7 站務人員應正確操作自動扶梯、無障礙電梯、輪椅牽引機等設備,并積極引導乘客正確使用,避免出現使用自動扶梯、無障礙電梯、輪椅牽引機等設備搬運貨物及直接用水沖洗等現象。5.8.1.8 電梯出現故障、發生異常28、情況或者存在事故隱患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做好警戒工作,控制電梯操作區域,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同時通知電梯維修保養單位對電梯進行全面檢查。電梯經排除故障、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繼續使用。5.8.1.9 電梯發生故障時,需停止電梯運行時間超過24小時以上的,電梯維修保養單位應在電梯顯著位置張貼公告(含電梯停止運行的原因和修復所需時間)。5.8.1.10 電梯發生事故時,相關中心、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組織排險、救援,保護事故現場,并按照運營公司事故(事件)處置相關規定執行。5.8.1.11電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設備設施部組織委托電梯檢驗、檢測機構開展電梯安全技術評價,根據評價意見作出電梯重大修理、改造29、或者更新的決定:(1)電梯故障頻率高,不能正常使用的;(2)電梯曾遭受水浸、火災、雷擊、地震等災害影響的;(3)電梯需要移裝的。5.8.1.12綜合機電中心對異地開展電梯維護保養的單位,應當督促其將相應資質證明告知XX市特檢院。委外電梯維保單位不得將維護保養業務轉包、分包。5.8.1.13車站等公共場所的電梯,應當配備具有運行參數采集和實時監測功能的裝置。5.8.1.14 輪椅牽引機參照電梯進行管理。5.8.1.15 在用電梯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5.8.2 起重機械5.8.2.1 起重機械技術檔案應包括:起重機械出廠時附有的制造企業關于該起重機械產品或者部件的出廠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裝箱30、清單等出廠隨機文件;安裝記錄和驗收資料;作業、常規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記錄;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報告;設備及人身事故記錄;設備和問題評價等。5.8.2.2 出廠合格證上除標有主要參數外,還應當標明主要部件的型號和編號;起重機械的超載保護等安全裝置,必須具有有效的型式試驗合格證書。5.8.2.3 維護保養部門應建立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內容至少包括:起重機械司機守則;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起重機械維護、保養、檢查和檢驗制度;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和維護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制度等。5.8.2.4使用部門在使用前,應嚴格執行用前檢制度,檢查合格,方31、可使用。5.8.2.5 在用起重機械的定期檢驗周期為兩年。5.8.3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5.8.3.1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技術檔案應包括: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出廠時附有的制造企業關于該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出廠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備品配件和專用工具清單等出廠隨機文件;作業、常規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記錄;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報告;設備及人身事故記錄;設備和問題評價等。5.8.3.2 出廠合格證上除標有主要參數外,還應當標明車輛主要部件(如發動機、底盤等)的型號和編號。5.8.3.3 維護保養部門應建立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內容至少包括: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司機守則;32、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操作規程;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維護、保養、檢查和檢驗制度;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駕駛員和維護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制度等。5.8.3.4使用部門在使用前,應嚴格執行用前檢制度,檢查合格,方可使用。5.8.3.5 在用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5.8.4 壓力容器5.8.4.1 壓力容器技術檔案應包括:壓力容器安裝質量隨機文件;在用壓力容器檢驗報告書;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作業、常規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記錄;三大附件計量、檢測合格證;設備及人身事故記錄;設備和問題評價等。5.8.4.2 安裝質量隨機文件包括:安裝時附33、有的制造企業關于該壓力容器的圖樣(總圖、安裝圖和主要受壓部件圖)、受壓元件的強度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安全閥排放量的計算書、鍋爐質量證明書(包括出廠合格證、金屬材料證明、焊接質量證明和水壓試驗證明)、壓力容器安裝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煙風阻力計算書、受壓元件重大設計更改資料、備品配件和專用工具清單等隨機文件。5.8.4.3 維護保養部門應建立壓力容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內容至少包括: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壓力容器維護、保養、檢查和檢驗制度;壓力容器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壓力容器司爐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制度等。5.8.4.4 壓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3年內進行首次定期檢驗34、,以后的檢驗周期由檢驗機構根據壓力容器的安全狀況等級,按照以下要求確定:(1)安全狀況等級為1、2級的,一般每6年一次;(2)安全狀況等級為3級的,一般3至6年一次;(3)安全狀況等級為4級的,需監控使用,其檢驗周期由檢驗機構確定,累計監控使用事件不得超過3年;(4)安全狀況等級為5級的,需對缺陷進行處理,否則不得繼續使用。5.9 考核凡違反本標準有關條款者,將按照XX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安全生產考核辦法等相關制度給予處罰,若其行為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則依法追究其責任。6 附則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由運營公司安全技術部負責解釋。7 附表1.表01,特種設備臺賬。2.表02,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登記表35、。3.表03,特種設備報廢申請單4.表04,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存放位置表5.表05,運營公司各崗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取證標準15附表1 特種設備臺帳 制表: 序號類別品種公司編號出廠編號型號技術參數制造單位注冊登記單位注冊登記證號檢驗合格證號證書類型檢驗結論檢驗周期(天)上次檢驗日期下次檢驗日期起用日期當前位置使用部門負責人維保部門負責人附表2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登記臺賬 序號姓名身份證號中心(部門)從事崗位作業類別準操項目證書編號發證機關培訓天數有效期領證日期復審日期附表3特種設備報廢申請單報廢申請部門:申報人:請求辦理時間:填表時間:報廢設備名稱型號數量購置時間管理員簽名報廢理由申請36、部門意見(報廢理由、處理意見): 另附報廢清單(可手工寫)簽名: 設備維修保養部門審核意見:簽名: 設備設施部審核意見:簽名:主管領導審核意見:簽名:報廢物品處理說明:備注:憑此單辦理報廢手續及賬卡注銷手續。附表4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存放位置表 序號安全技術檔案名稱存放位置設備設施部安全技術部人力資源部設備維修保養部門使用部門1特種設備強度計算書、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書、監督監檢證明書以及安全保護裝置的型式試驗合格證明、使用登記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2特種設備技術文件、圖紙、設計、安裝(使用)說明書、使用維護說明、制造單位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3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檢測記錄及所出具的記錄、報告資料37、等,以及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4特種設備修理方案、實際修理情況記錄及有關技術資料;5特種設備改造方案、圖樣、材料證明書、施工質量檢驗記錄報告等技術文件;6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況記錄、故障記錄7特種設備事故記錄和處理報告;8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9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10特種作業操作人員臺賬、資格證及安全培訓記錄等資料11特種設備臺賬12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及演練記錄等資料注:存放打“”附表5運營公司各崗位特種作業取證標準序號崗位職系安全管理資格證電工作業(高壓)電工作業(低壓)進網證鋁熱焊探傷證高處作業制冷與空調作業電梯安全管理消防證備注1公司管理人員管理公司領導班子、副總工、安全技術部管理人員2安全質量管理業務技術專職安全工程師3自動化檢修工技工工班長4接觸網工技工5供電綜合工技工6低壓供電檢修工技工7通風空調檢修工技工8給排水檢修工技工9屏蔽門檢修工技工10電扶梯檢修工技工11軌道檢修工(探傷)技工12軌道檢修工(線路)技工13值班員客運14值班站長客運15電力調度客運16值班主任客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