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治療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及安全管理培訓課件(4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8029
2023-09-27
40頁
794.54KB
1、高壓氧艙的安全管理培訓,在高壓氧治療中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有兩大類:氧艙設備安全與醫療安全。,設備安全,火災停電閥門失靈測氧儀失靈空調故障等,火災,據不完全統計,自1965年至2008年期間,全國共發生氧艙安全事故32起,死亡69人,傷12人,其中火災事故30起。,2006年9月24日中午12時許,吳忠市紅十字醫院高壓氧艙發生不明火災事故,造成2人死亡。,2008年6月20日上午8時許,商洛市中心醫院一單人純氧艙突然意外著火,導致一名正在做高壓氧治療的患者被燒身亡。同年3月投入使用,燃燒或火災的條件,引火源:明火火種、火花、靜電、自燃火種、高溫物體引起的物質燃燒可燃物艙內的裝飾材料:艙內所使用的2、油漆、涂料等、空調機外殼塑料制品、吸排氧的軟管和面罩易燃、艙內座椅的靠背,坐墊等均系布制材料、病人使用褥墊,衣服等助燃劑(氧氣)。三者缺一不能發生燃燒或火災。,燃燒或火災的條件,人為因素氧艙的設計、制造和安裝中存在嚴重安全缺陷。氧艙安全管理不到位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高壓氧艙火災的特點,由于氧艙環境密閉、空間小,高濃度、高分壓氧、高氣溫和低濕度等特殊條件下引起的火災有如下特點:引燃快;燃燒劇烈;艙壓急劇增高;火焰可自行熄滅;燃燒不均勻;艙內人員逃生困難。,氧艙火災防范對策,(1)氧艙單位的領導和從業人員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安全。(2)3、對入艙人員(包括患者、家屬及陪艙的醫務人員)應事先交代入艙注意事項,進行安全教育,取得他們理解與合作,(3)認真做好入艙人員的安全檢查。嚴禁將火柴、打火機或手爐等物品帶入艙內。嚴禁帶入電子類物品:如收錄機、手機、電子玩具、電動玩具、摩擦慣性玩具、磁性物品等。嚴禁將一些易燃物質帶入艙內,如松節油、香水、花露水、風油精、摩絲發膠及油性大且易揮發的各種化妝物品、酒精、汽油等。嚴禁將油脂或沾污油脂的物品入艙。更換純棉衣物和被褥(單人純氧艙),(4)艙內所有電線接頭及電器元件與導線的連接必須采用焊接連接,并應裹以絕緣材料,各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艙內電線必須用金屬保護套管。安裝好以后,均應經過絕緣試驗,不4、漏電、不產生火花。所有電器開關一律安裝在艙外。(5)氧艙照明必須采用外照明、冷光源。(6)艙內嚴禁有明火、電器火花、機械火花、靜電火花等,禁止在艙內使用電風扇、電熱取暖器、電動呼吸機等。,(7)注意預防靜電。能產生靜電的服裝、臥具不進艙。人體、艙體內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4。氧氣濕化可減少靜電。長發者宜適當加濕;禁止在艙內梳妝。純氧艙內床墊用防靜電或防燃布作外套,目的是為了更好導走人體身上的靜電。為防止昏迷或二便失控的患者尿床,可使用一次性紙尿墊或棉布類墊單,不可用不導電的橡皮單包裹床墊,否則將使防靜電布失去作用。,(8)高壓管路,供排氧管路系統禁用油脂涂擦。(9)艙內應備有消防設備,如放5、置水桶、沙桶、清水滅水器、水噴淋裝置等。(10)嚴格執行操艙規程氧艙操艙人員應在崗在位;一絲不茍,認真操作。開啟進、排氣和供、排氧閥門時動作要輕柔緩慢,以免突然開啟形成噴射性氣流沖刷管壁產生靜電。選用質量良好的吸氧面罩,正確佩戴,防止氧氣泄漏。,嚴格執行治療方案,控制壓力吸氧時程。控制艙內的空氣濕度在7075%左右。正確使用測氧儀,全程監控艙內氧濃度,多人艙內氧濃度應23%時必須通風換氣。檢查供氧管道及閥門有無漏氧:“一看二聽三查找”一看氧氣壓力表;二聽有無“咝咝”的漏氧氣聲;三查找定期用肥皂水涂抹閥門、接頭等部位尋找漏氧氣部位。,(11)做好氧艙及配套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定期檢驗,確保氧艙全6、部儀器儀表設備均處于良好狀態,消除隱患。禁止在荷壓、荷電情況下,在艙內仍有患者正在治療時進行維修。,醫用氧艙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制度,(1)保證各艙室正常開艙使用所必備的條件。(2)保證氧艙所屬系統設備正常運行所必備的條件。(3)保證壓縮空氣系統和供氧系統所規定的壓力值及儲氣量。(4)定期對動力機械系統添加或更換潤滑油,對空調裝置添加制冷劑。(5)操作人員應嚴守崗位,巡視設備運行情況。,醫用氧艙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制度,(6)設法排除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7)對儲氣罐、油水分離器、空氣過濾器等定期進行排污處理。(8)開機及停機時應檢查各閥門開關位置是否正確。對氧艙應急排氣閥手柄應經常拉動檢查,防止7、銹死。(9)經常擦拭設備,保持清潔,不得留有油污及水滴。(10)壓力表、安全閥等應按期送檢。,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第五十二條 一年期定期檢驗包括以下內容:(一)安全閥和壓力表的校驗;(二)測氧儀的工作可靠性;(三)氧濃度超標報警裝置靈敏、可靠性;(四)管路常開(或常閉)閥的動作情況;(五)應急排放閥動作情況;(六)自動操作系統的手操機構動作情況;(七)應急電源及應急照明系統完好情況;(八)空氣過濾器濾材;,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九)測試艙體與接地裝置的連接情況及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十)電氣設備接線情況;(十一)供氧、供氣系統完好情況;(十二)艙門及遞物筒密封圈是否老化(失效);(十三)觀察8、窗和照明窗有機玻璃的狀況(發現有老化銀紋,或醫用氧艙升壓次數達到5000次,或使用時間達到10年的,應及時更換);(十四)其它需維護的設備按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檢查。,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第五十三條 三年期定期檢驗包括以下內容:(一)一年期的定期檢驗內容;(二)按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規定的檢驗周期和內容,對配套壓力容器進行檢驗;(三)對未配置饋電隔離變壓器的醫用氧艙,按GB12130的規定,檢查電源輸入端與艙體之間的絕緣情況;(四)消防和應急呼吸裝置(如設置)。,火情緊急處理原則,沉著果斷1、多人艙艙內火情:迅速關閉供氧、供氣閥門,切斷總電源開關。迅速打開水噴淋裝置滅火或打開滅火器滅火。迅速9、打開排氣閥、操作安全閥手柄及艙外緊急排氣閥應急排氣,根據艙型力爭1-2.5min內快速減至常壓。,多人艙艙內火情設法迅速打開艙門,救出艙內人員。通知醫院相關科室進行搶救。如發生減壓病應設法加壓救治。立即如實報告上級。保護現場。查清起火事故原因。及時總結并向當地市衛生局、質檢局、公安消防局和高壓氧質控管理委員會報告。以上規則應定期(至少每6個月1次)進行演練。,2、機房火情:立即啟動滅火裝置,用沙筒或滅火器滅火。一切荷壓容器立即卸壓。迅速關閉一切電器電源。火勢大則應立即報警,并確保消防通道暢通。向院領導匯報,保護好現場,查明事故原因。及時總結并向當地市衛生局、質檢局、公安消防局和高壓氧質控管理委10、員會報告。以上規則應定期(至少每6個月1次)進行演練。,3、氧氣間火情:立即用沙筒或滅火器滅火。迅速關閉所有氧氣瓶閥,盡快將氧氣瓶移至安全地點。向119報警,向院領導匯報。保護現場,查明原因。,治療中意外停電的處理原則,立即啟用備用電源,確保應急照明、通訊、呼救裝置正常。通知患者不要驚慌。若很快可恢復供電(半小時以內),可繼續治療,若暫時不可恢復(大于半小時),應立即減壓出艙。若在加壓過程中且電動加壓閥無法關閉,應立即關閉儲氣罐氣源。查明停電原因,若存在電路安全隱患,及時排除。,閥門失靈的處理原則,控制臺上加壓閥失靈則應立即關閉儲氣罐氣源閥門,若儲氣罐氣源閥門無法關閉,應據具體情況打開排氣閥、11、緊急卸壓閥及安全閥減壓。(注意升壓及減壓的速率,預防急性減壓病、急性氣壓傷)控制臺上減壓閥失靈,應觀察降壓速率,適度打開加壓閥,預防預防急性減壓病、急性氣壓傷,并作好救治準備。,測氧儀失靈的處理原則,加壓時測氧儀失靈或無法定標,為確保治療安全,應停止治療,減壓出艙。檢修排除故障后方可開艙治療。穩壓吸氧階段測氧儀失靈,若失靈前艙內氧濃度低于23%,可注意換氣,繼續治療;若失靈前艙內氧濃度高于23%,應停止治療,減壓出艙。減壓階段測氧儀失靈可繼續減壓出艙。,空調發生故障的處理原則,主要是夏季根據GB/T12130-2005標準,高壓氧治療時艙內溫度應控制在1826范圍,溫度變化率應不大于3/min12、。若加壓時空調故障,應停止加壓,待故障排除,再開艙治療。若穩壓吸氧時空調故障,可通過加大通風換氣控制溫度低于26,可繼續治療,若通風換氣不能起效,應終止治療,減壓出艙。若減壓時空調故障,可繼續減壓。,醫療安全,高壓氧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發生1、呼吸、心臟驟停2、氣壓傷,如氣顱、肺部氣壓傷、中耳氣壓傷、鼻竇氣壓傷及內臟氣壓傷(如胃、十二指腸穿孔)3、氧中毒4、減壓病 5、腦血管意外,特別是腦出血6、癲癇發作7、其它意外等,原因分析,1、醫療告知工作不到位。2、忽視患者病情復雜性及高壓氧治療的風險性。3、高壓氧治療時艙內缺少醫務人員陪艙。4、患者或家屬對高壓氧的療效缺乏正確認識。5、高壓氧工作人員13、為追求經濟效益 而進行的不當宣傳。,對策,強化法律觀念,依法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完善高壓氧治療知情同意書及各類醫療文書。嚴格掌握高壓氧治療適應證及禁忌證,做好各項輔助檢查工作,把握進艙時機。遵守消毒隔離制度艙內藥品準備掌握入艙前病人情況加強陪艙制度發生并發癥后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氧艙內并發癥的應急處理,1、氧中毒(1)應首先停止向該病人供氧,摘除面罩,吸艙內壓縮空氣,并加強通風換氣,降低艙內氧濃度。(2)若艙內壓力0.15MPa,一般脫離吸氧環境,氧中毒程度不再加重,可常規減壓出艙。(3)若艙內壓力0.15MPa,在脫離吸氧環境同時,應盡快派人入艙,進行止驚治療。,氧中毒(4)氧驚厥發生后14、,必須嚴密觀察病人呼吸狀況,避免呼吸不暢(如喉痙攣或屏氣等)而導致肺氣壓傷。在治療過程中,禁用吸入性麻醉劑。做好護理工作,防范病人外傷及咬傷舌頭等。切不可在驚厥狀態下進行減壓,以防發生肺氣壓傷。氧驚厥控制后可盡快減壓出艙。(5)視病情對癥治療。(6)留院觀察。,2、肺氣壓傷(1)預防是關鍵。進艙人員應遵循氧艙醫務人員的指導,在艙內嚴禁屏氣,對咳嗽劇烈的暫緩減壓。嚴格掌握氧壓時程,預防因氧驚厥導致肺氣壓傷發生。(2)若病人聲帶痙攣,導致嚴重呼吸困難時,應立即進行氣管插管(或切開);緊急情況下可先作環甲膜穿刺,保證氣道通暢。(3)對有張力性氣胸病人,可請胸外科醫師進艙作胸腔引流術。緊急情況下可用粗15、針頭于氣胸側鎖骨中線上第二肋間穿刺放氣,并留置,然后減壓出艙。出艙后病人收治入院,按常規處理。停止高壓氧治療。,肺氣壓傷(4)氣胸合并氣體栓塞:在艙內處置好聲帶痙攣和氣胸后,有條件的立即進行再加壓治療,無條件的立即減壓出艙轉送加壓艙治療。再加壓治療需有醫護人員陪艙搶救。對伴有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者,在艙內必須同時進行急救處理。再加壓治療須正確選擇加壓治療方案,選用既能治療減壓病又能治療肺氣壓傷的加壓治療方案。,減壓結束,病人出艙后在艙旁觀察24小時,病情緩解可轉入病房治療。(5)單純氣體栓塞,處理聲帶痙攣后立即進行再加壓治療。(6)常規對癥治療。,3、減壓病(1)對疑似及診斷明確的減壓病,應及時向有治療減壓病條件單位的專家咨詢治療方案,及時再加壓治療。(2)重癥減壓病,應邀請潛水醫學專業人員會診處理。,4、艙內治療時意外發生心跳、呼吸驟停(1)無醫護人員陪艙,應緊急卸壓出艙進行心肺復蘇;有過渡艙的應盡快通過過渡艙進艙搶救。(2)有醫護人員陪艙,應立即按心肺復蘇常規就地搶救;可延長高壓氧治療時間,出艙后送病房繼續治療。,5、艙內治療時腦血管意外(1)嚴格掌握高壓氧治療的禁忌證。(2)一旦出現腦血管意外的癥狀,應立即穩壓。待經處置病情穩定后酌情緩慢減壓出艙。出艙后立即請有關科室醫師會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