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土建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及安全技術要點PPT(3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58126
2023-09-27
39頁
596.54KB
1、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技術要點,引言,隧道施工存在著坍塌、涌泥涌水、瓦斯(不明氣體)爆炸或燃燒、火工品爆炸、觸電、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傷害、車輛傷害、塵毒危害等多種危險有害因素的高風險施工項目。隧道工程具有發生各類事故的概率和頻率較高,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較嚴重的特征。因此,隧道施工安全是當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隧道施工安全要堅持“靠科技保安全,靠結構保安全,靠質量保安全,靠綜合治理保安全”的管理原則,做到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嚴格管理,規范作業。,概述,一、施工安全組織二、施工安全控制三、施工用電安全管理四、空壓站安全技術管理五、專項安全技術施工方案六、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防護措2、施,一、施工安全組織,一、施工安全組織,(一)隧道施工中應本著“安全、有序、優質、高效”的指導思想,按照“保護圍巖,內實外美,重視環境,動態施工”的施工原則組織施工。要深刻領會其指導思想和施工原則的內在涵義。,一、施工安全組織,(二)開挖方法要根據地質條件,斷面的不同,可采用“全斷面法”、“臺階法”(1 2 3)、“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1 2 3)、“交叉中隔壁法”(1 2 3)、“雙側壁導坑法”(1 2 3 4)等開挖方法。不良地質段必須以安全質量為前提,以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斷面尺寸、隧道埋深、機械設備、工期要求、經濟和技術可行性等因素而確定。,一、施工安全組織,(三)3、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履行審批手續。重點工序、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等危險性較大工程,要單獨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施工方案,并有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或請專家論證,經有關單位或專業技術領導審核批準后組織實施。,(四)施工過程中要把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納入到開挖全過程監控,把圍巖監控量測納入到施工工序,建立以地質預測預報為先導,以圍巖監控量測為依據的信息化施工管理體系,實施動態施工管理,做到巖變我變,控制圍巖及支護體系變形,防止塌方,確保安全。,一、施工安全組織,一、施工安全組織,(五)鐵道部發布的行業標準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401.1-2003(J259-2003)、集團公司4、安質部編制的培訓教材隧道施工安全質量控制和鐵路隧道施工作業要點手冊等安全質量技術書籍,都是必修課,務必認真學習,全面掌握,付諸實施。,(六)隧道施工單位的領導層、管理層、作業層的全體人員都要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必須認真學習隧道施工安全技術知識和安全常識,做到懂技術,會管理,掌握工藝標準,明確安全質量規定,嚴格落實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防護措施,杜絕盲目蠻干行為,從而達到控制風險,降低風險,減少各類事故損失的目的。,一、施工安全組織,二、施工安全控制,二、施工安全控制,(一)洞口開挖(1、2)1、隧道洞口段多數地質條件差,且地表水匯集,施工難度較大。施工前要結合洞口地質5、情況和洞外場地及相鄰環境情況,對附近的井泉、池沼、水庫、河流進行調查,科學地進行工藝設計,制定完善的進洞方案,由項目總工程師或專業工程師向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等相關人員進行施工技術和安全技術交底,在人員、設備、材料、機具、作業環境滿足本工序正常作業的要求時組織施工。,2、洞口邊、仰坡必須做好截、排水工程,洞口位于山體匯水點或標高較低時,必須采取防止洪水倒灌措施。3、洞口邊、仰坡、端墻處的土石方開挖,地質不良時,開挖前根據設計需要采取預加固措施。如:采用抗滑樁、鋼管樁(大管棚1、2)、地表注漿等方法對洞口地表進行加固處理。開挖后要對松動的土體、巖層進行支護。邊、仰坡以上山坡如有松動危石必須立即清除6、。(圖 1 2)4、洞口段30m開挖時,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要輪流跟班作業,現場把關,確保安全進洞。,二、施工安全控制,(二)洞身開挖1、針對、級圍巖而言,應遵循“短進尺、弱爆破、少擾動、強支護、實回填、嚴治水、勤測量、緊襯砌”的施工原則,緊湊施工工序,做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樹立不塌方就是安全,就是進度,就是效益的觀念。2、臺階開挖時,不論二臺階或三臺階施工,其臺階間的距離不宜超過6米。(圖1 2),二、施工安全控制,3、不良地質段開挖及施工時,要做到“三緊跟”。即:初支緊跟、仰拱緊跟、二次襯砌緊跟。一是初期支護要緊跟開挖斷面,其拱架的焊接質量、支立的間距尺寸、支立的穩固性(立柱不得置于虛碴和7、活動石塊上)、連接的牢固性、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厚度以及錨桿的長度等都要符合設計的要求,初期支護背后不能有空腔,空腔不能用雜物填塞,必須用同標號混凝土填充密實,確保初期支護結構與圍巖密貼。二是仰拱緊跟,使初支及時封閉成環,使其形成整體的受力系統,保證結構安全。仰拱施工應超前拱墻襯砌,仰拱及填充施工應分別全幅澆筑。鐵道部規定仰拱距掌子面距離:級圍巖90m,級圍巖50m,級以上圍巖40m或設計要求(超者處扣3分)。三是二次襯砌要及時施作,距掌子面距離、級圍巖200m,級圍巖(具備襯砌條件)120m,、級圍巖(具備襯砌條件)90m(棧橋圖 1 2),二、施工安全控制,4、拱架支腿安裝時,拱墻的開挖斷面8、宜小不宜大,拱架的榀數宜少不宜多,一般以兩榀為宜,支腿安裝宜快不宜慢;級以上圍巖 拱下兩側邊墻錯開開挖,邊墻拱架支腿錯開安裝,以保護拱架整體受力性能。(圖 1 2),二、施工安全控制,5、超前地質預測預報隧道施工應通過超前地質預測預報,預知開挖面前方不良地質體的位置、規模和性質,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以避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發生,為優化、完善變更設計,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地質信息依據。,二、施工安全控制,(1)預報的內容地層巖性:特別是對軟弱夾層、破碎地層、煤層及特殊巖土的預測預報。地質構造:特別是對斷層、節理密集帶、褶皺軸等影響巖體完整性的構造發育情況的預測預報。不良地質:特別是溶洞、暗河9、人為坑洞、放射性、有害氣體及高地應力等發育情況的預測預報。地下水:特別是對巖溶管道水、富水斷層、富水褶皺軸及富水地層等的預測預報。,二、施工安全控制,(2)預報的目的(或需提供的信息)通過對圍巖級別及其穩定性的預報:預知開挖面前方的圍巖類別與設計是否吻合,并判斷其穩定性,隨時提供修改設計、調整支護類型、及開挖后確定二次襯砌時間的建議等通過對斷層及其破碎帶的預報:預知斷層的位置、寬度、產狀、性質、充填物的狀態,是否為充水斷層,并判斷其穩定程度,提出施工對策。通過對不良地質及災害地質預報:預知開挖面前方一定范圍內有無突水突泥、巖爆及有害氣體等,并查明其范圍、規模、性質,提出施工措施或建議。通過對10、水文地質的預報:預知洞內突涌水量的大小及其變化規律,并評價其對環境地質、水文地質的影響。,二、施工安全控制,(3)預報的要求以上從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的內容和目的可以看出,通過這種手段,可以預知開挖面前方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安全風險的大小、風險的大小、風險的出現時間和持續時間,做到心中有數,及時采取施工對策和安全技術措施。因此,要求施工單位根據工程設計情況,滿足預報的手段和頻次,采取不同的預測預報方法(TSP法、地質雷達法、物探法等),把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工作納入到隧道開挖的全過程監控,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限度。,二、施工安全控制,6、圍巖監控量測(圖 1 2)監控量測要區別于施工測量,施工測量主要是隧道11、的中心點、輪廓線、標高、斷面等項內容。而監控測量是在隧道施工過程中,使用專用儀器和工具對圍巖和支護結構受力、位移變形、凈空收斂、拱頂下沉、地表沉降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觀測,并對其穩定性、安全性進行評價,據此對施工方法、結構支護參數進行調整的工作。此項工作對工程技術、質量管理、特別是安全監控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量測斷面布置和量測頻次要符合設計要求。,二、施工安全控制,(三)現場布局的四條原則1、現場布局要合理。現場的管線、輔助房屋、設備設施等要根據地勢地貌及現場情況,統籌考慮,合理安排,避免自然災害的威脅。2、洞內外道路要暢通平坦。要符合交通和排水的要求。3、機械物料擺放堆碼整齊有序。要符合12、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的要求。4、整體布局要有利于施工組織和安全生產。(洞外現場布置,應盡量避免擾動山體坡腳,如必須擾動應采取穩妥措施進行加固,防止滑坡),二、施工安全控制,(四)洞內作業的安全防護1、管線的架設。洞內的風水管路設在一側,其中通風帶在上,風水管在下;供電線路設在另一側,其中照明線在上,動力線在下。2、作業臺架防護。鉆孔作業、噴錨作業、掛防水板作業、襯砌臺車作業的臺架應牢固可靠,滿鋪底板,不得留有孔洞(設孔洞須有蓋),臨邊部位應設置0.8-1.2m的護欄。,二、施工安全控制,3、噴錨作業防護。(圖)(1)定期檢查電源線路和設備的電器部件,確保用電安全。(2)施工中要經常檢查輸料管、接13、頭的磨損情況,當有磨損、擊穿或松脫等現象時要及時處理。(3)施工中檢修機械或設備故障時,必須在斷電、停風條件下進行。檢修完畢向機械設備送電送風前必須事先通知有關人員。(4)當采用加大風壓處理堵管故障時,要先關機將輸料管順直,緊按噴嘴,噴嘴前方不準站人,疏通管路的工作風壓不得超過0.5MPa。(5)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正進行噴射的作業區,噴嘴前嚴禁站人。,二、施工安全控制,4、個體防護。洞內作業人員的安全帽、噴射手的防塵口罩、風槍手的防振耳塞、焊工護目鏡、絕緣護品、作業人員工作服等個人防護用品必須按規定配發和正確使用。5、洞內通風。洞內必須保證足夠的通風時間和通風量,減少粉塵滯留時間,降低粉塵濃度14、。保持良好的施工環境,嚴防塵肺病發生(三次體檢)。,二、施工安全控制,6、消煙凈化。洞內要避免和盡量減少汽油車行駛。以柴油為動力的機械車輛應在其排煙管口處安裝消煙除塵凈化裝置,以減輕對洞內空氣的污染。7、貫通段防護。當兩相對工作面接近貫通時,兩端施工應加強聯系,互通情況,統一指揮。當一端爆破時,另一端人員要撤至安全地帶。當兩個開挖工作面的距離剩下15-20m時,應從一端開挖貫通,不得兩端同時作業。,二、施工安全控制,8、爆破作業安全。(1)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組織爆破作業,落實爆破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和“卡死”制度,爆破工必須持證上崗。(2)爆破作業過程中必須填寫現場爆破記錄,詳細記錄火工品的領取15、數量、使用數量、剩余退庫數量,并由爆破員、工班長、安全員簽字確認,將剩余火工品退回庫房,嚴格進行火工品使用的過程控制。任何時候,任何場所,嚴禁將炸藥和雷管混放。(3)開挖爆破后要及時通風消煙除塵,待炮響15分鐘后,由爆破員進入爆區進行驗炮,如有盲炮需填寫驗炮記錄,并采取可靠措施進行處理。(4)掌子面或其它作業面裝炮作業時,嚴禁同時進行拱架焊接或其它動火作業或邊作業邊吸煙。(5)火工品庫按有關規定嚴格管理,“儲、運、用”三證齊全,看守警戒到位,制度健全落實,帳目清楚,帳物相符。物資和安質部們每月檢查對帳一次。,二、施工安全控制,9、防坍塌檢查。對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檢查,要著重檢查洞口段是否有開裂變16、形情況,邊、仰坡是否有開裂變形、危石或滑塌現象;查交叉口、斷層處、破碎帶、淺埋段、溶洞支護段及其它圍巖軟弱地段是否有裂紋變形現象;要把圍巖松動、不密貼、掉碴、流泥流沙、明顯的裂隙變化、水系變化、初支有明顯的可見噴射混凝土開裂、掉塊、錨桿的松弛或錨桿墊板的壓緊或變形、鋼支撐的扭曲變形,都可作為隧道圍巖與支護穩定性的危險信息,必須認真細致進行觀測。如這些跡象變化速度快而明顯,可作為坍塌的前兆來研究施工安全對策,盡快處理。,二、施工安全控制,10、瓦斯隧道施工安全要素。(1)使用防爆型電器設備、機具材料(高瓦斯以上隧道和井巷施工要求防爆型與防靜電型并用)。(2)嚴格控制火源火種。(主要從安全管理制度17、入手)(3)定時檢測瓦斯濃度。一是專職瓦檢員持證上崗,實行“一炮三檢”制和隨時檢測;二是安設檢測儀24小時監測,隨時掌握瓦斯濃度。(4)確保通風時間和通風量,降低瓦斯濃度。在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在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加強通風,待降到0.5%以下后再施工。(技術措施:如超前探孔、抽放措施等),二、施工安全控制,三、施工用電安全管理,三、施工用電安全管理,嚴格按照用電的規程規范和管理制度認真落實。重點強調:要實行“三項五線制”供電,三級配電兩級保護,特別是各作業平臺上的照明、工作行燈要使用36V安全電壓。電線不得與鐵器或防水板接觸,嚴防混電觸電或烤著防18、水板(碘烏燈)。尤其要加強掌面和砼襯砌作業處的施工用電管理,防護措施必須到位。,四、空壓站安全技術管理,四、空壓站安全技術管理,空壓站是向隧道輸送一定壓力空氣的動力站房。在空壓站內,壓縮機將空氣壓縮成一定的氣體存儲到儲氣罐中,這時儲氣罐就成了一個具有爆炸危險的容器。在壓力容器爆炸事故中,壓縮空氣罐發生事故的為數不少。如果空氣儲氣罐質量低劣或檢驗保養不及時而導致帶病運行,將存在較大危險性。,五、專項安全技術施工方案,五、專項安全技術施工方案,對洞口段、破碎帶、貫通點等重點部位或工序工藝,要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施工方案,并經審批后實施。在進行正常的安全技術交底的同時,由工程技術人員針對審批的專項安全技19、術施工方案,對作業層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六、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防護措施,六、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防護措施,(一)洞內外的各種標識、安全標志、警示、宣傳鼓動、燈箱、圖版等要齊全到位,設在醒目處,起到直觀教育的效果。(二)洞內外機械設備的管理制度要健全落實,從使用、行走、維修保養等方面都要落實到人頭,明確責任,嚴格管理。(三)落實隧道施工的“十個強制性控制環節”,其中是誰的工作由誰來辦,就由誰來負責,有問題就追究誰的責任。(四)落實隧道施工的“卡死”制度。,(五)加強勞動紀律。要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和習慣性違章及盲目蠻干現象,嚴格遵守進洞須知。洞內作業不得有亂接電源、不戴安全帽、打鬧、休息時睡覺等違紀現象。(六)堅持文明施工。盡量做到工完場清,工完料凈,物料堆碼牢固整齊有序,克服隨意性。(七)落實旁站員制度,做到全程管理,全程監控,違章違紀 有人管,防護措施必須辦,達到井然有序,安全生產。,六、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防護措施,結束,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