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淺析“安全不是一個人的事情”(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8236
2023-09-27
5頁
14.35KB
1、淺析“安全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安全生產重于泰山”,大家也都知道“安全生產不得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不可逾越的安全紅線”。那么,各個行業類別的生產經營單位,尤其是危險行業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們,大家是否心里面清楚的知道,想要把安全做好,應該怎么抓?怎么管呢?其實,這是一個恒久不變的話題,各行業的“安全人”,在這條路上一直在不斷的探尋和摸索答案。通過近年來,絡繹不絕、時常發生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我也從案例中進行了學習和分析,個人認為,這些發生事故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危險生產行業,適合自己適用的安全管理模式并不建全,有的只是初見雛形,還不能有效的推廣實施,有的聘請專業安全機構來幫助建立和2、完善安全管理系統,但沒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有表無實”不符合實際,也很難有效的開展深入,而所有的生產經營單位卻有一個共同的安全生產方針,那就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也許會有干了多年、有著資深經驗的“安全人”會說“話雖簡單,但想要做到,何其難,難于上青天啊!”。那么,為什么會這么說呢?這其中不乏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撓因素,使個別生產經營單位只能在困境中求生存,但要如何排除這些問題呢,那就一定離不開解決班組的問題。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生產的最前沿陣地,班組里的工人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安全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持續發展。而班組通過組織開展行之有效、靈活多樣、內容3、廣泛的安全活動,不但可以警鐘長鳴,增加工人安全生產責任心,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還可以取長補短,提高技術素質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但長期以來,不少企業班組安全活動由于流于形式,內容單調,枯燥乏味,引不起職工的興趣,缺乏實效,造成班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生產責任心不強,日常存在麻痹、僥幸、省能等心理,出現問題手忙腳亂,難以應付,違章違紀,事故不斷,影響了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隊伍的穩定。所以,班組安全活動必定需要改進和加強。接下來,就個人觀點,考究以往多發生過安全生產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淺談兩點認識,想與大家一起分享、探討和交流。一、安全文化建設導向出現偏差,個別生產經營單位“上層4、建筑”方向性和決策性錯誤,以及“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的存在,比如“三管三必須”的落實和實施,各個職責部門責任不清,經常出現多個部門都可能有責任,但都又不想“引火燒身”的問題,那就會出現沒有人想管或都在以各自的標準來管,職工不知道聽誰的,到底怎么去干的問題;又比如“生產經營單位要全面投入安全設施,保障安全生產運行”,而生產經營單位實際上由于資金不足的原因,安全設施無法有效投入,使得職工認識上出現偏差,以為“原來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大部分精力靠管控好“人的不安全行為”,也是一樣可以搞好安全生產的,這勢必會造成一些人產生“管好人就是管好了安全”的錯誤觀點,安全設施的缺失投入不足靠加強人的安全管理,作5、業工具不符合安全條件,靠人來時刻注意風險大小的變化,注意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如果在安全設施投入不足或著說安全技術條件達不到安全要求的情況下,靠管人來管安全也不失為一種措施,而且管理方式方法運用得當,卻也有奇效,但想要管理好人,這是一門比較深的學問,不是誰都能把控得好的,人的方面存在思想差異,身體和精神狀態失常、認知和意識參差不齊等可能性,孰不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類因人的不安全行為而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竟達到了80%以上,根據安全管理原則“軌跡交叉理論”和“本質化安全理論”來說,只靠管人是根本行不通的,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形成,是單純的安全意識不足嗎?我想“有,但不全是”,通過這幾年對多方的接觸6、和交流了解到,工人都是肯吃苦耐勞的好工人,他們大多數都是“給我什么我就用什么,讓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總之,為了每月領到工資,為了養家糊口,必須“排除萬難”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那么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有沒有呢?答案也是肯定的,這是班組管理上出現了問題,班組長和作業負責人、以及作業監護人員是否熟知安全生產知識,是否達到安全生產管理的條件或能力,是否對每項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安全交底,是否將風險因素和安全措施告知作業人員并落實到位?是否達到了安全生產的條件,就要求工人從事生產作業呢?當然班組長也是職工,也要聽上級管理人員的,這一點也是至關重要不容忽視,各職能部門是否分工明確,各級責任人是否工作安排合理7、,各級管理人員負責業務工作內容是否明確,有無主次責任劃分和界定,即我們所說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嚴格落實和執行。二、安全活動缺乏主動意識,我們有心的朋友可以觀察一下,是否存在這種情況,發生事故較多的班組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對于安全活動基本上都是“等布置,靠安排”。怎么說呢,比如施工建設項目,等著上級安排培訓、等著上級來檢查資質、等著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安全檢查、靠上級領導安排各項計劃、靠上級領導安排再去檢查安全、靠上級要求再去完善安全記錄等等。我在安全交流網上和“安全人們”溝通時就曾經了解到,他們在日常進行安全檢查的過程中,就曾發現過類似的一些案例,比如施工單位作業負責人對建設項目所存在的風險8、和管控措施一概不了解,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要求,填寫各種作業許可票據,“照貓畫虎”式的編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可想而知,作為負責人,自己都不清楚,拿什么來培訓施工作業人員,拿什么來保障施工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他們所說的安全措施的內容,也只是經常說“大家要提高警惕,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已會小心謹慎,這個不用多說”,但是到底應該怎么注意安全?誰也不甚清楚,真的不用多說嗎?而現場安全監督檢查也不設置,當然,就算設置了,不客氣的說也只是個擺設,因為不知道管什么?怎么管啊?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從上到下各級人員的重視,尤其需要班組這一最基層的單位,最直接的管理人員做到盡職盡責,主動辨識作業人員9、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主動辨識現場的風險因素和制定切實有效的管控措施,主動的開展設備設施工器具的作業前檢查,主動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利用激勵方式鼓舞大家主動去辨識隱患進行整改,主動組織班前、班后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總結經驗改進不足,推廣正確有效的安全作業方式方法,主動根據作業風險因素開展有針對性的現場應急處置演練,提高全員各類事故風險的應急能力等。以上兩點,只是個人淺顯的認知,也只是蜻蜓點水不甚全面,還有許多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各行各業的“安全人們”來共同努力解決,總之,生產經營單位想要抓好安全必定要從管理好班組來做起,班組的執行力我們要看到,班組的困難我們要解決,班組的優缺點我們要分析指導,班組人員的生命安全要靠我們共同努力,切記!“安全”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最后,借用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里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對職能交叉和新業態新風險,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的原則及明確監管責任,各有關部門要主動擔當,不得推諉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