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預案】【防暑】高溫中暑應急預案2(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8548
2023-09-27
8頁
30.88KB
1、高溫中暑應急預案一 . 高溫中暑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高溫中暑的起因1.1 高溫裝出爐作業、夏天露天作業,當作業人員在高溫(一般指室溫超過 35 )環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曬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且無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體內積蓄的熱量不能向外散發,以致體溫調節發生障礙,如過多出汗,身體失去大量水分和鹽分,容易引起中暑。1.2 在同樣的氣溫條件下,如伴有高濕度和氣流靜止,更容易引起中樞。此外,帶病工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也是高溫中暑的常見誘因。2. 高溫中暑的類型高溫中暑起病急驟,大多數患者有頭暈、眼花、頭痛、惡心、胸悶、煩躁等前驅癥狀。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現特點,中暑一般分為三類:表(一)2、高溫中暑分類病情表現特點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四肢無力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 37.5 ,如能及時離開高溫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后癥狀即可消失。輕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癥狀,同時通常表現為體溫在 38.5 以上,有面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等現象,并且呼吸及循環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和脈搏細弱而快等。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后,一般 4-5 小時內課恢復正常。重度中暑大多數患者是在高溫環節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頭痛、麻木與刺痛、眩暈、不安或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肢體不隨意運動等,皮膚出汗停止、干燥、灼熱而緋紅,3、體溫常在 40 以上。3. 高溫中暑的危害高溫作業、夏天露天作業環境中發生中暑一般為具有熱射病癥狀特點,由于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智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二 . 高溫中暑的救治原則1. 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搶救是否及時,如能及時發現及治療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發生及發展;2. 高溫中暑的救治原則是及時發現、就地處理、盡快搶救、預防為主、嚴防中暑后二次傷害。三 . 組織機構及職責1. 應急組織體系表(二)4、2 . 高溫中暑應急機構職責2.1 高溫中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2.2 在發生高溫中暑等威脅人身安全時間后,組長或組長委托副組長趕赴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2.3 負責逐級向公司報告事故及其處理的進展情況;2.4 負責布置有關部門安排人員頂替中暑人員的工作,保障工作的連續性;組織和提供應急和善后處理工作所需的物資和車輛;2.5 應急狀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3. 高溫中暑工作小組職責3.1 現場處置小組:在高溫中暑事件發生后,現場處置小組負責在應急領導小組的帶領之下,趕赴事發現場,按照現場救援方案,進行現場搶救及做好善后處理工作;3.2 后勤保障小組5、(辦公室):年初負責申報所購防暑降溫用品所需的費用預算,購置防暑降溫用品,定期發放防暑降溫用品,同時做好防暑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員工自我保護意識。四 . 高溫中暑的預防與預警1. 引發高溫中暑的危險源監控表(三)危險及有害因素分類危險源控制措施人的因素長時作業,過度疲勞體力負荷超限工作過程注意休息,同崗位人員加強配合,減小工作強度身體不適健康狀況異常及時請假休息或治療,杜絕帶病上崗工作物的因素高溫窯爐出爐溫度過高降溫時間長溫度太高,不宜出爐操作環境因素高溫窯爐出爐環境溫度過高作業場地溫度、濕度、氣壓不適加強員工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時做好防暑降溫物品的發放工作。管理因素防暑降溫物品未6、及時發放其他管理因素缺陷后勤保障部門時刻關注氣溫變化,及時做好防暑降溫物品的發放工作。2. 高溫預警分級2.1 高溫預警條件高溫預警信號分為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其中,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在 35 以上;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 24 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 37 以上;高溫紅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 24 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 40 以上。2.2 高溫預警方式、方法公司應充分利用廣播、公告欄、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或組織人員通知等方式,快捷、及時、準確地將各類預警信息及等級傳遞給各部門、各崗位人員。3. 高溫預警信息發布程序3.1 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氣象決7、定是否啟動高溫預警;3.2 預警啟動后,應急領導小組向各應急工作小組成員下達相關信息及工作指示,高溫紅色預警條件下需立即停止現場作業;3.3 局(分公司)各應急工作小組在應急領導小組帶領下開展應急籌備工作。五 . 信息報告程序1. 當高溫中暑事件時,當事人或工作伙伴立即按照相關流程,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及其他相關部門進行報告。2. 應急領導小組主要人員及聯系電話。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序號姓名崗位 / 職務聯系電話短號備注1安全主任2組長3副組長4副組長5副組長6現場處置7設備安全8行為安全9危化品安全3. 報告內容包括:中暑發生的時間、地點、初步原因、現場人員狀況、已經采取的措施等。4. 應急反應人8、員對外求援聯系方式4.1 應急領導小組主要人員及相關部門聯系電話(見表五)4.2 報警電話: 1224.3 急救中心: 120六 . 應急處置1. 響應分級1.1 先兆中暑:為級應急預案1.2 輕度中暑:為級應急預案1.3 重度中暑:為級應急預案2. 響應程序2.1 在高溫條件下,當事人或者現場的工作人員如果發現同伴出現先兆中暑或者輕度中暑癥狀時應迅速處理,立即采取急救。同時匯報高溫中暑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級應急預案,同時帶領或通知現場處置小組趕赴現場,組織處理相關事宜。2.2 如出現重度中暑,現場人員應迅速將中暑人員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急救,同時匯報高溫中暑應急領導小組,小9、組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級應急預案,同時帶領現場處置小組人員趕赴現場,組織處理相關事宜。3. 應急處置措施3.1 迅速將人員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3.2 用濕毛巾敷頭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若中暑者能飲水時,可給中暑者大量飲水,水內加少量食鹽;3.3 中暑者呼吸困難時,應進行人工口對口呼吸;3.4 若情況無好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外援;同時通知有關部門安排人員頂替中暑人員的工作,保障工作連續性;3.5 等待救援同時繼續開展施救。七 .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 負責人員后勤保障小組(辦公室)負責常用高溫中暑應急物資和防暑降溫物品的采購、管理以及發放工作。2. 物品清單急救擔架、消毒用品、急救物品(濕毛巾、清涼通氣藥品)及各相應常用防暑降溫藥品:如人丹、防暑六間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