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預案】【爆炸】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編號2)-各類(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8559
2023-09-27
6頁
63KB
1、更多免費課件,關注公眾號:生產安全管理網。爆炸事故應急預案1 編制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目的爆炸事故的發生對人、財、物的損傷力是極大的,為了預防和控制潛在事故隱患和緊急情況,并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做出應急準備和響應,最大限度地減少爆炸事故發生和突發性事故發生時造成混亂或由于職責不清造成指揮失靈,延誤搶險時間,結合我部實際情況制定爆炸應急預案。2 組織機構指揮部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與總預案中人員分工相同。3 應急職責3.1 組織機構應急職責1 負責對爆炸事故進行風險評估。按照有關規定報請建設單位安全工程師、安全監理工程師共同對爆破等工程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級別鑒定。2 負責配置和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及時救2、援發生的意外安全事故。3 負責對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提供必要的物質和組織保障。4 組織安全檢查,定期分析施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隱患,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督促整改,負責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整改情況上報。5 負責在員工中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技能培訓,組織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3.2 相關人員職責詳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總預案)中3.1.2.2職責。4 應急事故識別4.1 氧氣,乙炔瓶爆炸的識別在整個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乙炔和氧氣,對鋼筋進行焊接,對模板進行焊接,對設備進行了焊接等。如果裝乙炔和氧氣內的鋼瓶儲存方法不當,使用不規范,極容易發生因氣體泄露而產生的氣瓶爆炸事故。因此,氧氣、乙炔瓶是重大危險源3、,要加強管理。4.2 鍋爐爆炸事故的識別鍋爐爆炸事故主要是操作人員違章作業易造成,如超過額定壓力,滿水事故,缺水事故。因此,防止鍋爐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是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訓,防止由于違章作業帶來的不期望后果。4.3 火工產品爆炸事故的識別火工產品爆炸事故主要是操作人員、火工產品保管人員違章作業、違規管理造成的,如爆破工沒用經過培訓上崗、或不熟悉相關規程使用炸藥,違規混運火工產品,不按規定要求存放火工產品等,均易發生爆炸事故。因此,防止火工產品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是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訓,防止由于違章作業帶來的不期望后果。5 應急管理1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要服從應急領4、導的指揮,參加應急救援的演練和培訓,熟練掌握演練過程,當得到事故報告后,根據演練的要求,進行應急救援。2 應急救援物資不得挪著他用,并備足應急救物資。3 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要不斷的學習,掌握應急救援的知識,為事故救援打下堅實基礎。6 應急程序和原則6.1 匯報程序1 通告程序1)現場:一旦由場內人員、操作人員或警衛人員發現緊急情況,要立刻用電話通知信息管理人員,確定應急級別,臨時擔任場內應急指揮,向經理部應急指揮、管理層和監理工程師通報,指揮部接到匯報后,按實施程序啟動應急反應組織。2)場外:根據應急類型、發生時間和嚴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規和標準必須向外通報。在應急指揮的指導下,通訊聯絡負責5、人按應急預案規定行動。3)公共信息:按法律、法規的要求向員工、公眾提供有關活動的信息。 新聞發布和事故報告:向報紙、電臺、電視臺發布,緊急事故和任何人員受傷的信息,只有以下人員有權發布:指揮長、副指揮長。 社區反應:項目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會對職位社區造成危險,指定的通訊負責人應該與當地安全生產主管部門、消防部門、衛生部門或環保部門保持聯系。他們應該得到對緊急情況的簡單介紹和任何必要的專門說明。2 緊急情況匯報流程圖緊急情況匯報流程圖經理部上級主管部門指揮部安全負責人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安全監理工程師經理部安全負責人如嚴重,撥打110、120等報警電話指揮部安質科經理現場/發現事故人總監理工程師指揮長6、3.13.6.2 應急救援程序應急救援程序圖報告設計單位加強監測調整應急處理方案、措施實施應急處理方案出現突發事件報告有關單位及部門報告業主報告監理工程師分析原因制定應急處理方案、措施實施應急處理方案觀察處理效果完成應急處理恢復正常施工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開始工作6.3 社會支援程序一旦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我部搶險救援力量不足或者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應立即向上級單位和相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救援隊伍進入本工地后,由指揮部副指揮長負責聯絡,引導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項。6.4 保護措施程序1當事故將危及施工現場人員、財產、周邊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時,由經理部宣布實施保護程序。2人員疏7、散:由經理部安全負責人組織應急保衛組首先對受安全威脅的人員進行疏散到安全地帶。3人員查點:由經理部安全負責人指定警衛人員對疏散人員進行查點。并對查點情況副指揮長匯報,副指揮長向指揮長匯報。4財產疏散:確保無受安全威脅的人員后,再對受安全威脅的財產實施轉移,轉移至安全地帶。5危險區進出管制:根據現場危險情況,設立警示或警告標示,只能由搶險人員進入,確保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6.5應急原則1 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2 防止事故擴散優先;3 保護環境優先。如果事故仍在進一步擴大,相關人員的生命受到威脅,但對救援人員的進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脅,則決不允許盲目采取救援行動,避免傷亡事故進一步擴大和8、二次事故的發生。要采取萬無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實施救援行動。7 應急響應1發生爆炸事故后,要立即掌握情況。不論現場何種局面,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現場傷亡情況,現場人員是否已安全撤離;是否還在進行搶險活動;有無火災與爆炸伴隨;現場的方向、風速;事故危及項目外的可能性。2報告與通報。在掌握事故情況,并判明或已經發現事故危及項目外時,應立即向有關單位或部門進行報告:報項目業主;報告*A1指揮部安質科;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及情況的緊急程度,按預案的應急級別發出警報。3組織搶救與搶險。制止危害擴散的最有效措施是迅速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擴展。同時,要熟悉事故設施9、和設備的性能,懂得搶險方法,必須組織盡早搶救與搶險。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傷的崗位職工,投入先期搶險,包括:搶救受傷害人員和在危險區域的人員,組織經培訓過的醫務人員搶救傷員,并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地帶;停止設備運轉、滅火、隔離危險區等;清點撤出現場人員數量,組織本單位人員撤離危險區;組織力量為前來應急救援的隊伍創造條件。8 應急狀態的解除1 指揮長是決定事故終止應急,恢復正常秩序的負責人。2 事故現場由保安人員執勤,事故現場的進入人員:拍照取證人員(包括上級調查人員)。未經授權的任何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以免破壞事故現場,給調查取證帶來困難。3 應急救援結束后,由指揮長宣布應急救援結束。9 培訓要求10、和演習9.1 培訓目的保證所有應急隊員都能接受有效的應急培訓,使他們熟悉報警,疏散路線,安全躲避場所等。9.2 基本任務鍛煉和提高隊伍在突發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或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后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9.3 培訓和演練包括內容1 基本目標2 日期、時間和地點3 參加組織4 模擬事故5 事故大約發展階段6 對訓練和演習進行適當的評價7 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個人防護措施;對潛在事故的辨識;事故報警;8 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等9.4 培訓目標使應急救援人員熟悉應急反應預11、案和程序的實施內容和方式;培訓他們在應急預案和程序中分派的任務;使有關人員知道應急反應預案和實施程序變動情況;讓應急反應和組織各級人員保持高度準備性。9.5 演練周期安質科在副經理的領導下,以半年為周期對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培訓并予以記錄。9.6 培訓要求在應急預案中分配應急職能崗位要結合有關人員以往的經驗、培訓以及日常工作。因此擔任應急反應組織某一職位的資格要符合管理部門分派的職位特點并接受一定的培訓。如下表所示:最低的應急反應培訓要求培訓職位 應急預案指揮協調應急通訊公共信息搜尋營救應急保衛醫療救護損失控制現場調查疏散撤離經理副經理值班主管安全員保衛人員技術人員維修人員班組長操作人員9.7 演練1 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培訓,合格者才能上崗。2 每月對應急救援人員的手機開通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兩次,一般安排在凌晨2點左右,以檢驗報警總機與反應機構的反應人員聯絡是否暢通。安全資料一站式,無限制下載,直達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