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 安裝過程 安全故事防范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9083
2023-09-27
8頁
54.50KB
1、建筑機械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工 程 名 稱: 型 號: 安裝單位(蓋章): 有限責任公司 編 制 人: 技術負責人 : 審 批 人: 日 期: 20 年 月 日 使用單位(蓋章): 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使用單位(簽字): 日 期: 20 年 月 日 塔吊安裝/拆卸過程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工程概況:1、 工程名稱: 2、工程地址: 3、承建單位: 4、監理單位: 5、建筑高度: 米6、建筑面積: 平方米; 地下 層;地上 層 7、機械類型:塔式起重機開工日期: 20 年 月 日 竣工日期: 20 年 月 日塔式起重機安裝過程安全措施塔式起重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大型施工機械,其安2、裝、拆卸和使用過程的安全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產和施工進度;為防止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采取防范措施。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QTZ80塔機使用說明書二、目的預防、控制和消除塔式起重機拆裝過程中的安全事故,保護公司員工的健康及權益。三、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四、防治對象 公司從事的塔式起重機拆裝作業人員。五、預防措施(一)安裝前的準備1、所選用的起重機械產品的生產單位必須具有生產許可證和產品的出廠合格證,以及安裝使用維修說明書等文件資料。2、起重機械安裝的3、施工單位應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格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3、起重機械設備的安裝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專業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4、起重機械設備在安裝前,安裝單位應根據施工現場情況編制專項安裝方案報分公司主管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后報送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和監理單位監理工程師審批認可后方可施工。5、起重機械設備在安裝前,應在施工作業的周邊必須做好隔離防護工作,劃定臨時警戒區,設置安全警示牌,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警戒隔離區域。6、安裝前,安裝負責人應向安裝人員進行安裝作業的安全技術交底,明確作業內容和安全注意事項。7、安裝人員應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等安全防護用品,嚴禁酒后作業。安裝4、人員應服從統一指揮,不得違章作業。8、作業前應全面檢查使用的專用索具、吊具是否安全可靠,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吊具或替代產品。 (二)防止高空墜落措施(1)塔機架設時架設安裝的操作平臺應在周邊安裝護欄,護欄掛上密目網,在第一節和操作層各設置一道安全平網,并拉結牢固,高空作業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帶。(2)安裝過程中嚴禁向下拋擲物件工具等,所使用的工具、零部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3)對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上崗前體檢,若發現身體狀況不能適應高空作業的,要及時更換合格人員。(4)嚴禁酒后作業、不準穿拖鞋、硬底鞋或赤腳上班。(5)嚴禁在垂直上下方交叉作業、高空作業時下方必須劃定范圍,設置警戒線和警示牌,并5、派專人監護。(6)在安裝過程中遇到突發的天氣變化,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做好加固后方可離開。(三)防止觸電措施(1)現場的起重機械用電應嚴格按照JC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2)機械用電采用TN-S接零系統,并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3)每臺起重機械應配置專用的開關箱,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裝置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0.1S。(4)塔機的總電源應設置短路保護及漏電保護裝置,電機的主回路應同時裝設短路、失壓、過流保護裝置。(5)架體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小于2m。(6)起重機械的金屬結構和所有的電氣6、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要做保護接零和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起重機械應設防雷裝置,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大于30。(7)現場電氣線路的設備必須由持證電工負責安裝和維修管理,嚴禁非電工人員隨意拆改。(8)在對設備電器進行維修作業時,維修人員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鎖好開關箱或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四)吊裝作業過程安全技術要求(1)汽車吊吊裝時必須嚴格按方案設定的起吊半徑及起吊高度吊裝,嚴禁超吊,必須設專人負責監管,汽車吊臂的仰角必須嚴格控制,每次吊裝由負責監管人員對起重臂上的刻度盤進行控制(由起重指揮、信號工負責)。(2)汽車吊行走的道路7、,必須平整、堅實、可靠;停放點必須平坦,進行吊裝作業時地面必須夯實,壓實系數0.9,支腳處鋪設2層枕木,面積為2m2m,嚴禁將支腳直接放在回填土層上。(3)起重機起吊構件嚴禁斜拉、斜吊、旋轉過猛,吊點夾角不少于30。(4)起吊構件時,應先吊離地面100mm,作起重機支腳傾覆邊穩定性校核,嚴禁超工況使用。(5)在四級風以上嚴禁吊裝作業。(6)綁扎構件的吊索、吊環、吊具必須良好,不能有超規范的缺陷作業,綁扎方法正確、牢固,以防吊索斷或構件滑落,使起重機突然失重吊臂大幅度擺動引致傾覆;并應每班檢查吊索、吊環、吊具的良好的情況。(7)吊車司機、起重指揮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作業,作業前由現場技術負責人進行8、安全、技術交底,檢查上崗證,交接班必須進行作業安全注意事項交底,嚴格按照交接班制作。(8)構件起吊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部門確定的吊點綁扎吊索,并采取措施使在起吊過程中不滑移,操作時,必須在統一指揮下,動作協調。(9)每班作業前必須對吊車工況進行全面檢查,每次起吊前,必須進行試吊,試吊高度1m以內,檢查設備是否正常轉動,吊點位置是否正確,吊具是否安全,吊車支腳是否下沉,在確保吊車沒有安全問題后方進行正式的吊裝作業。(10)為確保吊車平穩吊裝,需指揮人員1名,指揮人員應位于操作人員視力能力的地點,并清楚的看到吊裝全過程;起重機駕駛人員必須熟悉信號,按指揮人員的各種信號進行操作,不得擅自離開崗位。指9、揮信號應事先統一規定,發出的信號要鮮明、準確、及時、果斷。(11)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遇到4級以上大風、地面下陷應采取措施,將構件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后進行檢修或檢查。(12)每次吊裝工作開始前,汽車吊應進行試運轉,發現轉動不靈活或有磨損,應立即修理;經檢查汽車吊的性能完好后,相關人員書面簽字確認,方可開始吊裝,就位工作。(13)構件/標準節到達安裝高度就位后,擰緊螺栓時如在操作平臺上進行,四周應設有安全防護設施,否則應使用安全帶,如在梯子上進行,梯子應綁扎牢固并使用安全帶。(14)構件/標準節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只有連接確實安全可靠,才能松鉤或拆除臨10、時固定工具。設置吊裝區,禁止與吊裝作業無關人員入內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第一章 總 則一、編制目的為了有效預防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使應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學、高效地實施,特制定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編制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第373號令);(三)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三、搶險目標1、快速搶救受傷人員;2、快速疏散人員。四、工作原則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管理11、,條塊結合、以塊為主”以及項目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應急救援體系力求職責明確、規范有序,結構完整、功能全面,反應靈敏、運轉高效。五、應急區域范圍劃定(一)工地現場內應急區域范圍制定。建筑起重機械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二)工地場外應急區域范圍的劃定對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圍檔)外,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需要當地政府的協調,在事故(危害)發生后及時通報政府或相關部門,以確定應急區域和范圍。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組織及職責一、成立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組長: 電話: 副組長: 電話: 組員: 下設:通訊聯絡組負責人: 技術支持組負責人: 消防保衛組負責人: 搶12、險搶修組負責人: 醫療救護組負責人: 后勤保障組負責人: 二、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一)組長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重大安全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救助;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出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13、的分析和處理。(二)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三)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四)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14、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五)消防保衛組職責 火警電話:1191、事故引發火災,執行防火方案中應急預案程序。2、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3、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4、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六)搶險搶修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4、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七)醫療救治組 醫療救急電話:12015、1、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八)后勤保障組職責1、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第三章 應急響應一、事故報告(一)起重機械發生安全事故后,項目部應當按照事故報告的有關規定,立即報告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處、當地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最遲不超過1小時;特殊情況下,直接報告上一級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二)事故報告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系人16、聯系電話;發生地點及時間(年、月、日、時、分);設備名稱;事故類別;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三)事故報告流程(詳附表2)二、分級響應程序(一)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的項目部應當立即啟動本項目部應急預案開展自救。(二)當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時,應迅速逐級上報,請求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向當地政府管理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三、現場緊急處置工作程序及要求(一)對事故危害情況的初始評估。先期處置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后,應當盡快對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做出初始評估,包括事故范圍及事故危害擴展的趨勢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二)封鎖事故現場。嚴17、禁一切無關的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事故危險區域,開辟應急救援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故現場的社會治安和交通秩序。(三)探測現場危險源。根據發生事故的建筑起重機械的結構、特點以及所發生事故的類別,迅速展開必要的技術檢驗、檢測工作,確認危險類型和特性,制定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擴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響,并防止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四)建立現場工作區域。應當根據事故的危害、天氣條件等因素,設立現場搶險救援的安全工作區域。對特種設備事故引發的危險應當設立三類工作區域,即危險區域、緩沖區域和安全區域。(五)搶救受害人員。及時、科學、有序地開展受害人員的現場搶救或者18、安全轉移,盡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員的傷亡、減少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六)設立人員疏散區。根據事故的類別、規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時,應當果斷迅速地劃定危險波及范圍和區域,組織相關人員安全撤離危險波及的范圍和區域。四、現場緊急處置與指揮首先領導小組的組長或副組長 ,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碰斷的高壓電線,需查明觸電危險區域;如:建筑起重機械坍塌,需查明其構件部分是否有繼續倒塌的危險;查明情況后立即組織實施救援行動: 通訊聯絡組負責人 ,按職責規定負責上報事故情況,聯系“119”“120”搶救傷者等事宜。技術支持組、搶險搶修組負責人 ,按職責規定負責切斷有危險的電氣線路的電源。如果在夜間,接通19、必要的照明燈光,在排除繼續倒塌或觸電等危險的情況下,將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消防保衛組負責人 ,按職責規定負責安排人員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管理施工現場的大門,查驗進入施工現場人員的有效證件,對外來的相關人員注意禮貌用語。迅速查清事故現場目擊者和事故責任人。醫療救護組負責人 , 按職責規定負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如情況特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安排項目部的車輛將重度受害者盡快送到醫院。后勤保障組負責人 ,按職責規定負責保障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五、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的20、調查分析起重機械安全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市政府有關規定參加事故調查組,在進行救援的同時,開展事故調查和現場取證,進行事故分析。六、應急救援結束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時,現場指揮部根據應急救援實際情況,在報請公司和有關政府部門同意后,宣布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結束:(一)死亡和失蹤人員已經查清;(二)事故危害得以控制;(三)次生事故因素已經消除;(四)受傷人員基本得到救治;(五)緊急疏散人員恢復正常生活。第四章 后期處置一、善后處理(一)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后,必須由有質監部門核準的有資格的單位對特種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重新安裝。對嚴重損毀、無維修價值的,使用21、單位應當予以報廢。(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中,涉及到鄰近建筑物倒塌損壞的,應經建筑主管部門檢查并提出意見后,方可進行下一步修復工作。(三)事故應急救援結束后,項目部應當做好安撫、撫恤、理賠工作,盡快恢復受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二、事故調查報告項目部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事故調查工作組和公司的事故調查工作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問詢筆錄、提供相關資料等工作,協助完成事故調查報告。三、應急救援工作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項目部應當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第五章 保障措施一、應急救援的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表(詳見附表1)二、資金保障項目部應當做好事故22、應急救援的必要資金準備。應急救援資金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三、監督檢查項目部應當依照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每年對制定應急預案進行一次演練,并將演練情況上報公司主管部門。第六章 其它事項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救援組織體系示意圖 組長 副組長技術支持組消防保衛組搶險搶修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通訊聯絡組 附表 1資源、物資、裝備、信息保障表序號名稱用途序號名稱用途序號名稱用途1扳手清除障礙8鉗子清除障礙15溫度計測量體溫2撬棍支撐9絕緣剪清除障礙16手術剪清理黏結衣物3移動電話聯絡通訊10鐵鍬清除障礙17擔架救護4大型照明燈具照明11切割機清除障礙18手電筒照明5指揮旗指揮聯絡12鋼鋸清除障礙19擔車轉運傷員6繩索救護13急救箱消毒7鎬清除障礙14繃帶止血、包扎附表2事故報告流程受傷者或先發現事故的人安裝負責人或有關管理人員 施工項目部負責人 市公安部門110市勞動保障局 市總工會有關部門 集團企業部門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協調救援科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公司主管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