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賬】電鍍企業安全風險清單(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9469
2023-09-27
3頁
14.59KB
1、5 電鍍企業安全風險清單序號場所/環節/部位較大危險因素易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據責任人(一)劇毒品使用車間1車間布局布局不合理導致事故后果擴大中毒和窒息其它爆炸(1)劇毒化學使用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2)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分開,高毒作業場所與其它作業場所隔離。使用有毒物質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352號)第11條2自動電鍍線電鍍槽體氫氣聚集而發生爆炸,通風不良導致中毒和窒息中毒和窒息其它爆炸(1)自動電鍍生產線應設有槽液快速循環和溢流的措施,防止氫氣聚集。(2)鍍槽應設置抽風凈化裝置。(3)對于酸洗槽應在附近設置沖洗、噴淋裝置。電鍍生產裝置安全技術條件(AQ52、203)第5.7條3鍍槽導電與電源裝置電氣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導致過載等故障,引起觸電、火災觸電火災(1)直流輸出的額定電壓宜不小于鍍槽最高工作電壓的1.1倍,若生產工藝需要,整流器的電壓冗余應滿足鍍槽沖擊負荷的要求。直流額定電流值應不小于計算電流值(電流密度與每槽最大施鍍面積的乘積)。需要沖擊電流時,整流器應根據沖擊電流值及電源設備短時允許過載能力來確定。(2)整流器的外殼應安全接地。電鍍生產裝置安全技術條件(AQ 5203-2008)4槽液配置槽液配置方法不當引起飛濺和爆炸灼燙其它爆炸(1)槽液混合作業時,添加的新槽液應緩慢加入,同時進行充分攪拌。(2)鍍液配置和調整時,應先將固體化學品在3、槽外溶解后再慢慢加入槽內。電鍍生產安全操作規程(AQ5202)第7.2、7.5條5設備設施布局防止將酸帶入氰化鍍槽內形成劇毒氰化氫氣體中毒和窒息氰化鍍槽與酸液槽不準相鄰或背靠設置,氰化鍍槽與酸液槽的鍍后清洗槽不準合用。電鍍生產安全操作規程(AQ5202)第6.5、10.1條6職業健康管理未提供適當的勞動防護用品導致操作人員健康受到損害中毒和窒息其它傷害操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再進入電鍍操作崗位。在有毒氣體可能逸出的場所,所有電鍍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工作服、膠靴、手套;溶液配置或調整、運輸和使用酸堿溶液等場所,操作人員應戴長膠裙、護目鏡和乳膠手套;在設備維護時,清洗陽極板時應戴耐酸耐堿手套,并防止4、極板的金屬毛刺和碎片刺傷皮膚。所穿戴的防護用品不應穿離工作場所。電鍍生產安全操作規程(AQ5202)第8.5條(二)劇毒品儲存場所1電鍍危化品儲存電鍍危化品儲存不當,無通風措施,導致火災、中毒和窒息火災中毒和窒息(1)滅火方法不同、相互反應的危化品應分庫、分柜、分架和分堆存放。(2)庫房的耐火等級不得低于二級,門窗應向外開啟, 并應設置良好的通風設施。(3)儲存酸、堿或其它具有強腐蝕性液體的設備、儲罐應采取防溢出、防滲漏等措施,并設置事故排放裝置及報警裝置。(4)鉻酐應遠離火種、熱源, 避免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接觸; 包裝必須密封,切勿受潮。(5)劇毒品嚴格執行雙人、雙鎖、雙帳、雙領和雙人用5、等措施。毒害性商品儲存養護技術條件(GB17916-2013)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15603-1995)(三)消防1滅火器配置發生火災時,因滅火器配置不符合要求,使火災爆炸危害擴大火災其它爆炸(1)應根據場所內的物質及其燃燒特性,以及可燃物數量、火災蔓延速度、撲救難易程度等因素選擇不同類型的滅火器。(2)應根據滅火器的最大保護距離設置數量,并符合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的規定。(3)應設置在明顯、且便于取用的地點,并不得影響安全疏散。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安全出口設置安全出口設置不足或通道堵塞,緊急情況時人員無法及時疏散火災其它傷害(1)廠房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GB50016-2014表3.7.4的規定。(2)每座倉庫的安全出口應不少于2個,倉庫內每個防火分區通向疏散走道、樓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個。(3)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保持暢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第3.7.4/3.8.2/3.8.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