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處置方案】【急救】燒傷急救事故事件現場處置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9677
2023-09-27
8頁
40.39KB
1、更多免費課件,關注公眾號:生產安全管理網。燒傷急救現場處置方案編1 事故特征1.1 危險性分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1)電弧灼傷:皮膚炭化發硬,紅腫。(2)火焰灼傷:皮膚起泡、干結。(3)高溫汽、水燙傷:皮膚發工、脫皮、起泡。(4)化學品灼傷:皮膚燒傷、起泡、脫皮。事故征兆及發生條件:個人防護用品缺失,高溫部位缺少隔離或防護,違規操作工器具,違規使用化學品等。1.2 事故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序號部位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或裝置1精制區泵房電設備引起的著火,化學物品泄露引起的灼傷2分離區泵房電設備引起的著火,化學物品泄露引起的灼傷3反應區泵房電設備引起的著火,化學物品泄露引2、起的灼傷4醚化區泵房電設備引起的著火,化學物品泄露引起的灼傷5辦公區用電設備漏電引起的著火灼傷1.3 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危害程度及特征1.3.1可能發生的季節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發生。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度灼傷損傷最輕。灼傷皮膚發紅、疼痛、明顯觸痛、有滲出或水腫。輕壓受傷部位時局部變白,但沒有水皰。度灼傷損傷較深。皮膚水皰,水皰底部呈紅色或白色,充滿了清澈、粘稠的液體。觸痛敏感,壓迫時變白。度灼傷是指皮膚全層灼傷。灼傷表面可以發白、變軟或呈黑色、炭化皮革關。破壞的經細胞可使灼傷局部呈鮮紅色,偶有水皰,灼傷區的毛發容易拔出,感覺退減。度灼傷區域一般沒有痛覺,因為皮膚的神經3、末梢被破壞。度灼傷是指除皮膚全層灼傷外,還傷及皮下組織如肌肉、骨骼等,也稱為毀損性灼傷,修復難度大,恢復時間長。1.4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1.4.1用電設備有漏電現象;1.4.2 動火前未做好防護措施;1.4.3 管線泄露;1.4.4作業人員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使用不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1.4.5 作業人員精神狀態不佳;1.4.6蒸汽管線泄露未處理。2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2.1 應急組織機構成立事故應急現場處置指揮小組,組織人員如下:組 長:車間主任副組長:車間副主任、車間安全員成 員:車間干部、當班人員(事故發生時,如組長不在,由副組長任組長)2.2應急組織職責:2.2.1組長負責事故發生4、時的生產指揮工作,采取緊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擴大,負責組織指揮全班人員進行觸電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并對觸電人身傷亡事故發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預想,以及觸電人身傷亡事故發生后的匯報和觸電人身傷亡事故升級擴大的報警。2.2.2 負責及時、準確地將緊急事故發生的性質、發生的時間、發生的地點向應急指揮小組或應急辦公室匯報,并根據指揮部命令果斷采取有效措施展開事故處理工作。2.2.3 加強與集控中心的調度聯系,及時、準確匯報現場事故情況,并根據其調度指令嚴格執行有關操作。2.2.4 當班人員負責根據組長的指揮,進行現場救援所需相關設備的倒閘操作。2.2.5 全面記錄事故發生和事故應急處理經過。25、.2.6組織現場恢復工作,盡快恢復受影設備正常運行。2.2.7 參與事故預案演練和預案的修訂工作。3 應急處置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點與報警時的必要信息擊目者發現事故發生要第一時間進行高聲呼救,同時撥打或要求其他目擊者撥打應急電話,向應急指揮小組報告事故的相關信息。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前期的應急處置工作。3.2 應急處置相關程序3.2.1 事故報警程序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當班班長,班長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生產部當班調度、本單位負責人,由當班調度、單位負責人將事故信息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相關部門,應同時撥打120報警求救。3.2.2 應急措施啟動程序事故發生后6、,應迅速將事故信息報告現場處置指揮小組,現場處置指揮小組接到報警后;各成員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對警情做出判斷,確定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后,應急響應程序要及時啟動。3.2.3 應急救護人員引導程序應急救援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后,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偵查、分析、評估,制定救援方案,各應急人員按照方案有序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3.2.4擴大應急程序事故超出現場處置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經現場應急指揮小組組長同意,立即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請示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重大事故發生現場第一目擊者呼喊,向崗位一操報告崗位一操向班長報告班長電話向車間主任報告7、車間主任向生產部和公司領導報告事故程度判定公司領導向當地安監部門報告事故報告流程見圖一: 圖一:事 故 報 告 流 程 3.3 應急處置措施3.3.1.1高溫灼傷(燒傷、蒸汽燙傷、開水燙傷、電弧灼傷):受傷者或傷勢較輕,應立即至就近水源處,用干凈緩和冷水沖洗傷口,然后去項目部醫務室,由現場醫務人員檢查后確定是否送醫院防治。3.3.1.2化學灼傷:受傷后應首先將浸有化學物質的衣服迅速脫去,并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盡可能除去創面上的化學物質。生石灰和濃硫酸灼傷時,應先用干布擦凈,再用水沖洗,以免遇水后產熱,加重灼傷。磷燒傷時應用水可濕布將磷與空氣隔絕,以免磷繼續燃燒。禁用任何含油質的敷料包扎,以免增8、加磷的溶解和吸收,發生嚴重的磷吸收中毒。3.3.1.3若傷勢嚴重是,現場人員應大聲呼救,同時報告現場負責人。3.3.1.4現場負責人到達現場后立即組織現場人員將受傷者轉移到安全地點,同時報告現場處置小組和醫院。 3.3.1.5項目部醫務人員應立即趕往現場,到達現場后對灼傷部位進行處理后立即送醫院救治。3.3.1.6若傷勢特別嚴重或受傷人數較多,現場處置小組必須立即到現場組織搶救工作,并撥打120急救電話求援。現場醫務人員對傷者進行現場急救處理。3.4現場簡單醫療急救3.4.1若被熱力燒傷后應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濕敷或浸泡傷區可以減輕燒傷創面深度并有明顯止痛效果寒冷環境中進行冷療時須注意傷病員保暖和9、防凍3.4.2無論何種原因使燒傷合并其損傷如嚴重車禍、爆炸事故時燒傷同時合并有骨折、腦外傷、氣胸或腹部臟器損傷均應按外傷急救原則作相應緊急處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開放氣胸制止大出血簡單固定骨折等再送附近醫院處理3.4.3傷員脫離事故現場后應注意對燒傷創面保護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創面一般不涂有顏色藥物(如紅汞、紫藥水等)以免影響后續治療中對燒傷創面深度判斷和清創對淺度燒傷水皰一般不予清除大水皰僅作低位剪破引流保留泡皮完整起到保護創面作用3.4.4燒傷后傷病員多有不同程度疼痛和躁動應給予適當鎮靜、止痛3.4.5燒傷病傷后2天內由毛細血管滲出加劇導致血容量不足,燒傷面積超過一半應立即輸液治療。因為休克很快10、就會發生無條件輸液治療時應口服含鹽飲料不宜單純喝大量白開水以免發生水中毒3.4.6如遇嚴重燒傷者應立即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請求增援3.5報警方式及報告相關內容要求3.5.1 報警內容事故報告人員在向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報告事故時,應報告如下情況:發生事故的單位、地點、位置、時間、人員受傷情況、典型癥狀、處理情況、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斷、事故發展趨勢和聯系電話等有關內容。3.5.2 報警電話生產部調度室:2169111 車間主任:2169089車間安全員:2169321 急救電話:120 相關應急聯系人員電話見附件。4 注意事項4.1應迅速脫離火場,如有衣物著火,應迅速脫去燃燒的衣服,或就地臥倒打滾壓滅火11、焰,或以水澆來火焰。切忌站立呼喊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頭面部及呼吸道損傷。4.2熱液燙傷,應立即將被熱液浸濕的衣服脫去。用剪刀剪開脫去衣物,防止粗暴的動作將創面表皮大片撕脫。4.3使用冷水沖洗衣,并用干凈的物品包扎灼傷區域,防止感染。4.4燒燙傷后,受損的皮膚已經失去表皮的保護,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凍傷。4.5燒燙傷后呸要立刻涂抹藥膏,應用清水沖洗降溫后再涂抹藥膏。4.6聯系醫療單位救治時必須以就近為原則;4.7如傷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之后才能接近進行救援,避免救援者發生事故;4.8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設置臨時照明燈,以便于搶救;4.9注意保護現場,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安全資料一站式,無限制下載,直達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