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表】非煤礦山地下開采安全檢查表(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60037
2023-09-27
7頁
128KB
1、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一證照安全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營業證照,爆炸物品儲存使用許可證,礦長、法人代表及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管理資格證,是否齊全并在有效期限內查看證件二安全機構及人員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工作人員(不少于3人)。有下發的文件查看有關文件資料三規章制度*1.安全生產責任制。包括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管理部門、重要崗位(提升運輸、供配電、水泵房、主扇風機房、炸藥庫)的安全生產責任制。齊全、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查看有關文件資料2.安全生產有關制度。(1)安全生產責任制度;(2)安全目標管理制度;(3)安全例會制度;2、(4)安全檢查制度;(5)安全教育培訓制度;(6)設備管理制度(指主提升機、絞車、主扇、壓風機、電機車等);(7)危險源管理制度;(8)事故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9)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10)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11)事故管理制度;(12)應急管理制度;(13)安全獎懲制度;(14)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 (15)職業危害(粉塵、有毒有害氣體等)預防制度。齊全、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查看有關文件資料3.作業安全規程。包括掘進迎頭和采礦工作面作業規程。每個掘進頭和每個采場都有作業規程并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查看有關文件資料4.操作規程。主提升機司機、絞車操作工、爆破工、金屬焊接(切割)工3、信號工、通風工、電工、礦井泵工、安全檢查工、尾礦工、機動車司機必須有操作規程。齊全、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查看有關文件資料地下開采非煤礦山安全檢查表 (機構、制度方面)地下開采非煤礦山安全檢查表(投入、培訓、圖紙方面)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一安全投入*提取和使用安全技術措施專項經費皖安監綜2008176號文件規定提取和使用查看有關財務報表、臺賬二安全培訓*1.礦山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分管安全、生產、技術的負責人資格證書有安全資格證書,且在有效期內查看全部證書2、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資格證書有安全資格證書,且在有效期內查看全部證書3、各種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有安全資格證書,且在有效期內4、按一定比例抽查證書4、職工培訓情況培訓時間和內容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查看培訓計劃、記錄及考核結果三圖紙資料*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和工程地質圖)、礦山總平面布置圖、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上和井下對照圖、通風系統圖、提升運輸系統圖、供配電系統圖、防排水系統圖、避災線路圖有具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的圖紙,且圖紙的設計、審查、校核、批準等手續齊全。抽查圖紙資料地下開采非煤礦山安全檢查表(檢測、評價、應急救援方面)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一檢測檢驗人員提升設備、尾礦庫、排土場、爆破器材庫等易發生事故的場所、設施、設備,有登記檔案和檢測檢驗記錄。有登記檔案和檢測檢驗記錄查看文件資料及記錄二5、安全評價*依法進行安全評價具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評價,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查看評價報告及整改記錄三應急救援*1、有透水、冒頂片幫(特別是大面積冒頂)、中毒窒息及墜井等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齊全、并符合有關規定查看有關文件資料2、建立專職或兼職應急救援組織,也可與鄰近的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簽訂救護協議,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有文件,器材、設備齊全查看有關文件資料及器材、設備地下開采非煤礦山安全檢查表(地面生產系統有關資料)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一供配電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檢查、維修,檢漏裝置必須靈敏可靠檢查項目檢查時間井下自動保護裝置檢查每季一次主要電氣設備絕緣電阻測定6、每季一次井下全部接地網和總接地網電阻測定每季一次高壓電纜耐壓試驗、橡套電纜檢查每季一次新安裝和長期沒運行的電氣設備,合閘前應測量絕緣和接地電阻投入運行前檢查維修周期符合要求查看資料二通風1、井下各用風地點風速、風量和風質必須滿足安全規程要求符合規程要求查看檢測記錄等資料*2、井下炸藥庫和充電硐室,要有獨立的回風道,井下所有機電硐室必須供給新鮮風流符合規程要求查看圖紙 資料*3、開采與煤伴生、共生的金屬與非金屬礦床的通風條件,應當符合煤礦開采有關安全規程要求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查看資料三提升運輸主提升機定期檢驗有定期檢驗報告,且在檢驗有效期內查看資料四防排水*1、礦井井口的標高必須高于當地歷史最7、高洪水位一米以上,并有防止地表水進入井口的措施符合規程要求查看設計 資料*2、對接近水體而又有斷層通過或與水體有聯系的可疑地段,必須有探放水措施符合規程要求查看有無探放水作業規程和探放水記錄五爆破作業*爆炸物品的儲存、購買、運輸、使用和清退登記制度符合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規定。查看資料六保安礦柱*按設計規定,保安礦柱、巖柱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開采符合設計要求查看圖紙資料地下開采非煤礦山安全檢查表 (地面生產系統現場)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一空氣壓縮機*安全閥、壓力調節器、斷水(油)保護裝置和信號,空壓機和風包的溫度保護裝置安全裝置齊全、動作可靠,溫度符合規定要求查看現場二通8、 風必須建立完善的通風系統有主扇,有相同規格和型號的備用電機,有測量風壓、風量、電流、電壓和軸承溫度的儀表,有每班對扇風機運轉情況檢查的記錄查看現場及運轉 記錄三提升運輸*1、斜井提升運輸有必要的擋車裝置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2、豎井提升運輸防過卷和防墜等安全保護裝置齊全有效查看現場3、提升運輸信號齊全、靈敏、可靠,安全標志齊全齊全有效查看現場4、提升設備必須有能獨立的工作制動和緊急制動的系統,其操作系統必須設在司機操作臺裝置齊全、動作可靠查看現場5、提升鋼絲繩定期檢測記錄。提升鋼絲繩的檢驗,應使用符合條件的設備和方法進行,檢驗周期應符合下列要求: 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9、起,每隔六個月檢驗一次;有腐蝕氣體的礦山,每隔三個月檢驗一次; 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第一次檢驗的間隔時間為一年,以后每隔六個月檢驗一次;檢測周期符合規程要求,懸掛時安全系數必須符合安全要求。查看現場6、豎井提升容器之間、提升容器與井壁或罐道梁之間的最小間隙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罐道和井梁布置容器與容器之間容器與井壁之間容器與罐道粱之間容器與井梁之間備 注 mm罐道布置在容器一側20015040150罐道與導向槽之間為20罐道布置在容器兩側木罐道20050200有卸載滑輪的容器,滑輪和灌道梁間隙增加25鋼罐道15040150罐道布置在容器正門木罐道20020050200鋼罐道2001510、040150鋼絲繩灌道450350350設防撞繩時,容器之間最小間隙為200地下開采非煤礦山安全檢查表 (地下生產系統現場一)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一安全出口*1、礦井的每個生產水平(中段)和各個采區(盤區)至少有兩個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并與直達地面的出口相通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2、提升豎井作為安全出口時,必須有保障行人安全的梯子間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3、井口及行人巷道要有明顯的安全出口標志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二空氣壓縮機空氣壓縮機的位置,安全閥、放水閥和釋壓閥壓縮機和風包分別設在兩個空氣流通的硐室。安全閥、放水閥和釋壓閥齊全,動作可靠查看現場三供配電1、井下所有電氣設備及11、其金屬外殼、電纜的配件、金屬外皮等都應有接地保護,禁止接零或中性點直接接地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2、井下所有作業地點、安全通道和通往作業地點的人行道,都應有照明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四通風防塵*1、掘進工作面和通風不良采場必須安設局部通風設備局扇位置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2、廢棄井巷應設柵欄和標志,防止人員進入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3、井下炸藥庫和充電硐室,要有獨立的回風道,井下所有機電硐室必須供給新鮮風流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4、鑿巖必須采取濕式作業。濕式作業有困難的地方應采取干式捕塵或有效防塵措施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提升系統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連接裝置、防墜器、罐耳、罐道、阻車器、罐座、搖臺(12、或托臺)、裝卸礦設施、天輪和鋼絲繩,以及提升機的各部分,包括卷筒、制動裝置、深度指示器、防過卷裝置、限速器、調繩裝置、傳動裝置、電動機和控制設備以及各種保護裝置和閉鎖裝置等,每天應由專職人員檢查一次,每月應由礦機電部門組織有關人員檢查一次;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將檢查結果和處理情況記錄存檔。地下開采非煤礦山安全檢查表(地下生產系統現場二)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檢查結果一提升運輸*1、斜井提升運輸必須設常閉式防跑車裝置和必要的擋車裝置。裝置齊全有效查看現場2、提升運輸信號齊全、靈敏、可靠,安全標志齊全。裝置齊全有效查看現場二防排水1、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山,必須在井底車場周圍設置防13、水閘門。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2、對接近水體而又有斷層通過或與水體有聯系的可疑地段,必須有探放水措施。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3、井下主要排水設備及排水管路的型號和數量符合規程的要求。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三爆破作業1、爆破前必須有明確的警戒信號,與爆破無關的人員必須撤離作業地點。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2、爆破后,爆破員必須按規定的等待時間進入爆破地點,檢查有無冒頂、危石、支護破壞和盲炮,如有以上現象應及時處理,經當班安全員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作業地點。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四采掘作業1、井巷支護和采場管理能保證作業場所安全。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2、井巷斷面能滿足行人、運輸、通風和安全設施、設備的安裝、維修及施工的需要。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3、豎井與各中段的連接處、天井、溜井和漏斗必須有標志、照明、護欄或格篩、蓋板等防墜措施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五消防措施井下中央變電所,爆破器材庫等有消防制度,消防器材充足且在有效期內。符合規程要求查看現場,抽查有關記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