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區關子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2-2035年)(草案公示)(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0268
2023-09-27
14頁
3.78MB
1、天水市秦州區關子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2-2035年)草案公示關子鎮人民政府 空間發展戰略特色種植小鎮+現代三產融合發展園區+商貿物流基地“區域重點衛星城鎮,秦州西拓核心區域”1.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為秦州區關子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全部國土空間,土地總面積15290.10公頃,包括鎮域和鎮區兩個空間層次。規劃基期年為2021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期限為2022-2035年。2.發展定位關子鎮以林果、蔬菜、中藥材種植為基礎、以商貿、物流、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大力發展農貿集散、服務配套、旅游休閑、適度發展果品、藥材加工等產業。規劃關子鎮發展為2、秦州區工貿重鎮。依托良好的交通及區位條件,緊密結合秦州甘谷兩區,以新型工業及文化旅游資源為依托,承接城市產業轉移;以工貿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重點,最終打造功能明確、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的產業型衛星鎮。農業特色種植+特色農產品旅游業自然風光+特色景觀工業高速出入口+產業園區三區三線劃定圖 土地綜合利用1.生態保護紅線依據天水市“三區三線”劃定成果(2022年9月報部版),關子鎮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1432.32公頃,占天水市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的0.92%。生態保護紅線內禁止城鎮化和工業化活動,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2.永久基本農田依據天水市“三區三線”劃定成果(2022年9月報部版3、),關子鎮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為5234.83公頃。3.城鎮開發邊界依據天水市“三區三線”劃定成果(2022年9月報部版),關子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101.38公頃。規劃分區圖 土地綜合利用4.用途分區與管制規則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落實國土空間格局與全域要素配置引導要求,加強全域全要素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建立從功能引導到用地管控的用途管控機制。在關子鎮全域劃分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6個一級規劃分區。到2035年,關子鎮生態保護區面積為1432.32公頃,分布以及管控要求與生態保護紅線一致。生態控制區面積為6440.01公頃,4、占國土總面積的42.19%。農田保護區面積為5234.83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34.25%,在各村莊均有分布。到2035年關子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101.38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0.66%。村莊建設區面積為327.25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1.40%。5.國土空間用途結構調整到2035年,關子鎮農林用地略有下降,其中耕地面積減少,林地面積減少,園地面積減少,草地面積減少,減少原因主要為保證鄉鎮產業用地發展。建設用地中,城鎮用地適度擴大,城鄉建設用地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他建設用地相應增加,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落地。自然保護與保留用地面積略有減少,其中濕地面積略有減少,陸地水域面積減少,其他土地面5、積減少,關子鎮自然保護與保留用地占國土總面積的比例由2020年的1.07%調整到2035年的1.05%。土地綜合利用關子鎮土地利用規劃圖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關子鎮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四軸、四片區”的空間總體布局”聯動發展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以鄉鎮服務中心為核心,打造鎮區公共服務中心;四軸:以天定高速為主要對外聯系道路,形成鎮域城鎮綜合服務發展軸。以關子鎮上河片至高爐子村、岸峪村等形成生態旅游發展軸。以關子鎮與秦州區連接的天松公路為骨架,結合國道310形成區域聯動的城鎮活力交通發展軸。以關子鎮連接南山片區形成產業發展軸。四片區:結合區域條件和主體功能形成現代農業功能區、綜合服務功能6、區、生態旅游休閑區、生態涵養功能區。關子鎮鎮域國土空間格局圖 鎮村體系規劃關子鎮村體系規劃圖1.村鎮等級規劃綜合考慮關子鎮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產業布局、交通狀況等因素,未來關子鎮村鎮空間結構應形成以鎮區為依托,以交通體系為支撐,規劃形成依托鎮域交通體系,確定“一心、四軸、四點”的村鎮體系發展模式。鎮區、各節點分別承擔不同層次的職能。綜合關子鎮各村及鎮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各村人口規模與產業發展規劃,將鎮村規模等級劃分為:“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第一級:中心鎮即鎮區,包括關子村;第二級:中心村松樹村、西華村、嚴家河村、韓安村;第三級:基層村后溝村、劉家山村、梨堯村、馮集村、楊柳村、西宛村、朱槽溝村7、西溝村、唐家山村、潘石村、董家山村、岸峪村、藉源村、大灣村、寨子村、孫家坡村、流水村。鎮村體系規劃關子鎮村體系規劃圖2.村莊分類依據甘肅省村莊規劃建設導則(2020年5月),結合關子鎮各個村莊現狀調查分析,根據區位、交通、環境等因素對行政村劃分為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整治改善類和搬遷撤并類五類,推進鄉村振興。關子鎮域29個行政村中,城郊融合類4個、集聚提升類9個、其他類16個。村莊類型村莊名稱村莊個數集聚提升類石咀村、石川村、西華村、西溝村、朱堡村、七十鋪村、高爐子村、流水村、嚴家河村9城郊融合類關子村、松樹村、東川村、白石村4特色保護類撤并搬遷類其他類后溝村、劉家山村、梨堯村8、馮集村、朱槽溝村、楊柳村、西宛村、韓安村、董家山村、唐家山村、岸峪村、藉源村、寨子村、孫家坡村、大灣村、潘時村16合計29鎮域產業發展布局圖 產業發展規劃1.產業發展布局根據關子鎮產業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形勢,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優化提升現有產業,整合優勢產業,努力打造集聚發展、獨具特色的產業基地,形成“一心、五區”的產業發展格局。一心:以鎮區形成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四區:以特色林果業種植為主的下北山片林果種植區;以服務功能和商貿物流為主的工貿業綜合發展區;以農業耕作和農業鏈條延伸為主的特色農業種植區;以林草資源與旅游業發展為主的生態旅游發展區;以藉源林場為主的生態涵養保護區。產業發展規劃2.旅游9、產業發展思路規劃關子鎮形成“多點、四區、兩帶”旅游產業格局,實現鎮域內歷史資源保護與旅游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多點多個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點。分為歷史文化、現代旅游景點兩類,采取不同的發展策略,歷史文化資源點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繼承、發揚和開發,而現代旅游景點,利用現有資源進行創新的發展,形成新的旅游亮點。兩帶濱河旅游帶和生態農業觀光帶。四區以鎮區及周邊村莊內歷史資源為核心,結合小城鎮建設形成的一個歷史文化旅游區,鎮域東南部以玉陽觀為核心形成的一個歷史文化旅游區,鎮域西南以關子草原為核心形成的生態草原觀光區以及北部山區以林果業基地為核心形成的生態觀光農業景區。鎮域旅游系統規劃圖鎮區功能結構圖 鎮區規10、劃1.城鎮性質根據對關子鎮的歷史發展、現狀特點、區域資源條件、戰略地位的分析,本次規劃確定關子鎮性質為:天水市近郊產業型衛星鎮;產城融合示范區;以工業生產、服務配套、休閑旅游為主導產業的產業型城鎮。2.空間結構規劃堅持集約緊湊的布局模式,在研究現狀建設條件的基礎上,結合關子鎮的功能定位,規劃布局結構為“三軸、一心、兩區”的空間結構模式。三軸:沿310國道形成鎮區縱向發展軸線,沿天定高速形成橫向發展軸線,沿藉河沿線形成的濱水景觀軸。一心:在關子鎮鎮區形成綜合服務中心。兩區:道路和水系分割地塊,形成產業發展區和宜居生活區兩個片區。鎮區規劃鎮區用地布局規劃圖3.鎮區用地布局關子鎮城鎮開發邊界范圍東起11、七十里鋪村,西至石咀村,主要為關子村所在地。總規劃面積101.38公頃。規劃從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廣場用地六大類進行用地布局調整,優化鎮區用地性質,合理配置公服及基礎設施。生態修復類項目土地整治類項目產業發展類項目交通運輸類項目防災減災類項目公共服務類項目基礎設施類項目其他類項目 近期建設行動1.近期建設計劃以開發保護戰略重點為牽引,以“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規劃體檢評估和財政支出,統籌各相關實施計劃,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2.近期建設項目項目內容包括生態修復類項目、土地整治類項目、產業發展類項目、交通運輸類項目、防災減災類項目、公共服務類項目、基礎設施類項目、其他類項目。關子鎮人民政府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