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區平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2-2035年)(公示稿)(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0291
2023-09-27
13頁
1.36MB
1、1天水市秦州區天水市秦州區平南平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 22 2-2035-2035 年年)公示稿公示稿天水市自然資源局秦州分局天水市自然資源局秦州分局天水市秦州區天水市秦州區平南平南鎮人民政府鎮人民政府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2022023 3 年年 3 3 月月2天水市秦州區平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天水市秦州區平南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2-2035)(公示稿)(公示稿)一、指導思想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十九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有機融合上位主體功能區規劃、2、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各類空間性規劃,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結合平南鎮實際,實現基層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戰略性、全局性與規劃方案實施可操作性的有機統一,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科學支撐。二、規劃依據二、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版)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6.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8.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9.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3、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10.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942 號)1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12.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 號)13.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 201987 號)314.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和現狀評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8 號)15.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1 號)16.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4、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 號)18.國家、省、市、區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標準三、規劃原則三、規劃原則1.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2.綠色低碳、存量優化綠色低碳、存量優化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綠5、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嚴守生態紅線,劃定生態功能分區,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低影響開發模式,引導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打造生態文明城鎮、低碳城鎮。以資源約束為前提,控制城鎮開發強度,框定總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推動城鎮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提升式轉變。3.產城融合,鎮園一體產城融合,鎮園一體城鎮的發展應秉持宜居宜業的基本原則,將旅游服務功能、城鎮功能、生態功能融為一體。依托孫集青鵑山 4A 級景區和蘇灣民俗農莊田園綜合體建設,構建宜居宜業的發展格局。以中心鎮區為依托,實現產城融合發展。4.創新發展,多元驅動創新發展,多元驅動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6、動戰略。綜合運用海綿城市、低碳低沖擊等現代建設理念,積極探索城鄉建設的新模式、新理念,實現城鎮發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轉型。45.均等共享,以人為本均等共享,以人為本堅持民生優先,構建均等化、廣覆蓋、可持續的公共服務新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多元城鎮化發展路徑,擴大就業崗位,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四、規劃范圍四、規劃范圍本規劃分為鎮域規劃和鎮區規劃兩個層級。其中鎮域規劃范圍包括平南社區、孫集社區、王坡社區、大柳樹社區、落地社區、白莊社區、下集社區、蘇灣社區 8 個社區,以及萬家莊、處關、于家莊、韓家山、高樓、趙家窯、三聯、何家山、關同、富陽、丁家川、百姓、劉家溝、梨樹、顧店、邢山、松林7、公主、瓦資、上溝、黑林 21 個行政村,總面積 95.62 平方公里。鎮區規劃范圍為兩個片區,分別是東部的孫集片區和鎮域中部平南片區(鎮政府所在地)。五、規劃期限五、規劃期限本次規劃基期年為 2021 年。規劃期限為 20222035 年。其中近期規劃期限為 20222025 年,遠期規劃期限為 20262035 年。六、總體定位六、總體定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旅游業和商貿服務業,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城鎮綜合服務水平,增強輻射和帶動能力。依據上位規劃及自身發展條件,明確平南鎮發展定位和區域職能:發展定位:天水市生態旅游強鎮、生態宜居示范小鎮。城鎮8、職能:青鵑山生態旅游景區、鎮域行政商貿文化中心。七、發展目標七、發展目標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高國土開發質量和效率出發,做優增量,盤活存量,注重內涵提升、開發提質,制定各階段城鎮發展目標。從創新、協調、綠色、宜居、集約等方面制定發展目標。5八、總體格局八、總體格局以平南鎮自然資源稟賦、自然地理格局和區域優勢為基礎,落實生態、農業、建設等重要保護發展區域和廊道,明晰開發保護區域、軸帶以及重要節點,按照上位規劃要求,綜合目標定位、產業發展方向和鎮村空間格局,確9、定平南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為為“兩心兩軸四片區”?!皟尚摹敝赋擎偩C合服務中心、城鎮服務副中心;“兩軸”指依托 G247 國道的特色農旅發展軸和南北向的休閑農業發展軸;“四片區”指綜合服務片區、特色農業發展示范片區、生態休閑觀光片區和高效設施規模農業片區。6九、國土空間用途結構調整九、國土空間用途結構調整本次規劃中預留不超過 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保障居民居住、教育等公共設施以及必要的鄉村文旅設施、農村新業態等用地需要。十、鎮村體系格局十、鎮村體系格局規劃形成中心鎮區一社區一一般村三級鎮村等級結構體系。統籌新區與舊區、生活區與生產區、建設空間與生態空間的關系,以中心村建設為基礎,做強做大10、中心鎮區、帶動基礎村建設。7第一級:中心鎮區,是鄉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規劃人口規模在 2500人以上。第二級:社區,規劃人口規模在 1500-3000 人之間,資源優渥、產業富足,經濟較發達,本次規劃為平南社區、孫集社區、王坡社區、大柳樹社區、落地社區、白莊社區、下集社區、蘇灣社區 8 個社區。第三級:一般村,規劃人口規模在 1500 人以下,主要包括萬莊、處關、于莊、韓山、高樓、趙窯、三聯、何山、關同、富陽、丁川、百姓、劉溝、梨樹、顧店、邢山、松林、公主、瓦資、上溝、黑林 21 個行政村。8十一、產業體系構建十一、產業體系構建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產業資源,吸收帶動更多的農戶參與,正真11、走出一條以“合作社+貧困戶+服務+市場”為模式的發展路子。同時大力扶持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實現多元化產業化經營模式互為補充和支撐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依據產業發展趨勢,結合產業發展現狀,提出“旅游興鎮”的發展思路,構建“一心一軸一帶、三節點多片區”的鎮域產業發展總體格局。一心:位于平南鎮區,為產業綜合服務中心;一軸:生態旅游觀光軸;9一帶:設施農業發展示范帶;三節點:以王坡村為核心的農耕產業節點,以蘇灣為核心的田園休閑產業節點以及以劉家村為核心的中藥材產業節點;多片區:生產生活服務區、農耕特色鎮區、田園綜合體示范區、烏龍頭種植加工區、連翹種植區以及中藥材種植區。十二、鎮區用地布局規劃十二12、鎮區用地布局規劃“十四五”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由增量擴張轉變為存量更新,平南鎮鎮區在新增建設用地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以控制增量、盤活存量為發展思路,通過居住用地有機更新、宅基地提升改造、建設用地在開發、配套設施完善等措施優化鎮區用地布局,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鎮區集中,提升城鎮整體環境和宜居水平。101.城鎮住宅用地布局城鎮住宅用地布局城鎮住宅用地主要布局在鎮區中部,農村宅基地布局在鎮區南部。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布局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布局用地主要布局在鎮區平南片區,包括機關團體用地、文化用地、教育用地、醫療衛生用地、社會福利用地。113.商業服務業用地布局商業服務業用地布局用地均勻分布13、在鎮區中部以及平南街道兩側。4.物流倉儲用地布局物流倉儲用地布局規劃倉儲用地布局在鎮區孫集片區南側。5.公用設施用地布局公用設施用地布局公用設施用地包括排水用地、供電用地、郵政用地、環衛用地、水工設施用地。6.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布局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布局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主要包括公園綠地、防護綠地以及廣場用地。十三、基礎保障體系規劃十三、基礎保障體系規劃1.停車場規劃停車場規劃靠近主要服務對象,結合平南片區鎮政府所在地、青鵑山旅游景區規劃社會公共停車場。此外,各功能用地內均按相應指標配建停車場,形成點面結合、布局合理的停車服務網絡。2.給水工程規劃給水工程規劃規劃鎮政府駐地水源為大門水廠。給水14、管道采用環狀布置方式,主干管徑為 DN150,支管管徑 DN100。3.排水工程規劃排水工程規劃污水工程規劃污水工程規劃現狀平南鎮區南側有污水處理廠一處,規劃對其提高處理規模,完善處理設施,在孫集片區規劃一處污水處理設施,滿足孫集片區鎮區建設發展需要。雨水工程規劃雨水工程規劃規劃雨水管溝結合地形敷設,就近排入附近水體和周邊農田。規劃期內應逐步建設完善鎮區雨水管網系統,加快雨水管網建設速度,加大服務區域,使服務面積與鎮區建設速度相適應。4.電力工程規劃電力工程規劃平南鎮鎮區以35KV 變電站作為主供電源,10KV 輸電線呈放射狀接入平南鎮,形成以 10kV 電壓等級為電源的主網架結構,鎮區有一處15、變電站,用于將 10kv輸電轉化為 220v 或 380v 供電,滿足鎮區正常供電。125.供熱工程規劃供熱工程規劃結合規劃區目前的經濟現狀和實際需求,規劃仍采用分散供熱的措施進行供熱,廢棄燃煤取暖,采用電力取暖。遠期天然氣通達后,擇優選擇適合本地的供熱方式力爭實現集中供熱或區域性聯片供熱,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6.燃氣工程規劃燃氣工程規劃鎮區孫集片區規劃供熱燃氣站一處,天然氣氣源引自秦州區氣門站。中壓燃氣干管枝狀布置,管徑 DE150 和 DE50,采用鋼管或 PE 管。燃氣管道應盡量敷設在人行道下,并應滿足安全防護距離要求。7.環衛工程規劃環衛工程規劃公共廁所:結合公園綠地、停車場、主要道路16、兩側、集中居住區、公建布置,主要街道 500 米左右,一般街道 800 米左右設置一座,平南片區共設置 4 座,孫集片區共設置 3 座。垃圾轉運站:結合環衛站規劃日處理能力 12 噸垃圾中轉站 1 處,位于平南鎮區北部。垃圾收集點:鎮區生活垃圾采用分類袋裝收集方式,平南片區共設置生活垃圾收集點 5 處,孫集片區共設置生活垃圾收集點 5 處。轉運車輛:配置垃圾轉運車輛 3 輛。十四、國土綜合整治十四、國土綜合整治1.1.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在鎮域范圍內,穩步推進增綠和復墾整理,統籌集體建設用地騰退減量和生態用地穩步增加。以農用地整治為重點,合理引導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改善平南鎮鄉村生產生活條件。加17、強農用地管理和整理。全面實施耕作層剝離再利用,著力改善耕作條件,增加耕地士壤有機質含量,提高補充耕地質量。對中低產田進行改造,通過改土培肥等措施,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提高高產穩產基本農田的數量。發揮環境基礎優勢,力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多途徑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平南鎮農用地整理包括: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整理和高標準農田建設。2.2.建設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引導宅基地從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地質災害區和生態保護區內有序退出,13落實拆舊斑塊借助增減掛鉤手段,周轉建設用地指標,用于保障農民聚居點建設和鄉村發展用地;剩余用地可用于保障建設用地和農林發展用地。3.3.綜合整治重點區綜合整治重點區整合生態修18、復、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治內容,劃定全域綜合整治重點區。4.4.生態修復生態修復保護原生林地,加強公益林保護保護原生林地,加強公益林保護平南鎮推動實施荒山生態育林,鎮域內大于 25以上耕地,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1.30 公頃。促進生態公益林的保護,禁止確保生態公益林保存率。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工程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工程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修復,因地制宜提出生態修復措施,堅持精準施策,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目標;要聚焦加強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主要任務,重點抓好源頭治理,加強動態監測管控,因地制宜建設親水生態岸線,推動水生態資源的經濟、社會、民生和生態效益同步提升。推動農村環境治理,補齊環境設施短板推動農村環境治理,補齊環境設施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應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更有針對性的安排、更加規范的方式,完善政策舉措、健全體制機制,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從基本達標邁向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