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區玉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3-2035年)(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0318
2023-09-27
18頁
9.28MB
1、天水市秦州區玉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3-2035)公示材料一、規劃編制背景1、規劃地位: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是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重要一環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文),明確提出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國土空間規劃。鄉鎮作為我國行政區劃的重要基礎單元,在協調城鄉關系、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求: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2、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2、戰略要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是實現新型城鎮化,推動鄉村高質量振興的重要條件3、成果應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是鄉鎮空間建設管理的重要依據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是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的法定依據,著重體現落地性、實施性和管控性,突出土地用途和全域管控,對具體地塊的用途作出確切的安排,對各類空間要素進行有機整合,充分融合原有的土地利用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1、規劃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強化權威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3、公平、更可持續。統籌發展與安全、開發與保護、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城鄉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利用,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空間,引導村民適度聚居,激發鄉村活力;堅持“多規合一”,加強與上位規劃和專項規劃銜接,以更高站位謀劃國土空間布局,不斷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鄉村全面振興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空間基礎。二、規劃總則2、規劃原則(1)底線約束、剛性管控嚴格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的剛性管控要求和約束性指標,并做好對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保障規劃管控要求的自上而下傳導。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促進城鄉發展由外延4、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強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著力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實現自然資源全域全要素管控。(3)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發展階段,以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抓手,統籌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空間供給,提升人居環境品質,促進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空間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高品質生活,構建和諧城鄉關系。(4)因地制宜、有序發展尊重地方自然、5、經濟、社會和城鄉發展現狀,充分認識自然與人文稟賦,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自然山水格局,延續文脈,突出地域特點、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建設富有活力的特色城鎮和有文化底蘊、有田園鄉愁的美麗鄉村,因地制宜開展規劃編制工作,科學有序統籌布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4)著眼實施,共建共治加強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充分聽取公眾意見,發揮市場配置和政府引導作用,推進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強化規劃實施的時間維度概念,統籌利用建設用地與非建設用地資源,確保近期實施可管控,同時也為后續規劃實施預留條件,確保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的可實施和城鄉發展的可持續。3、規劃期限規劃6、期限與上位規劃保持一致,為2023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2035年。二、規劃總則4、規劃范圍玉泉鎮地處秦州區城郊,東與麥積區花牛鎮相鄰,南與皂郊鎮接壤,西與太京鎮和中梁鎮相連,北與麥積區渭南鎮毗鄰,2022年底全鎮戶籍總人口34529人。玉泉鎮被中心城區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北片區現轄13個行政村,南部區域現轄14個行政村。鎮域總面積74.84平方公里。5、技術路線二、規劃總則基礎研究基礎研究統一底圖底數統一底圖底數鄉鎮基本特征鄉鎮基本特征雙雙評價評價規劃背景和規劃背景和思路思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調查調查社會社會經濟調查經濟調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和戰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和戰略綠色7、永續的生態格局空綠色永續的生態格局空間間統籌協調的區域和城鄉統籌協調的區域和城鄉發展格局發展格局牢筑底線牢筑底線宜居共享的環境和服務宜居共享的環境和服務體系體系安全韌性的支撐保障體安全韌性的支撐保障體系系產業提能產業提能設施便民設施便民品質提升品質提升國土整治生態修復國土整治生態修復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文化保護傳承文化保護傳承城鄉風貌城鄉風貌規劃傳導和實施機制規劃傳導和實施機制規劃傳導規劃傳導近期行動近期行動政策機制政策機制區縣傳導總詳傳導總專傳導工程行動治理行動主體功能區政策土地管理動態維護“三線三線”統籌統籌生生態態保保護護紅紅線線永永久久基基本本農農田田城城鎮鎮開開發發邊邊界8、界生生態態空空間間農農業業空空間間城城鎮鎮空空間間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格局優化優化區區域域協協同同發發展展產產業業空空間間格格局局城城鄉鄉空空間間格格局局生生態態空空間間格格局局農農業業空空間間格格局局目標戰略目標戰略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格局專項指引專項指引實施保障實施保障災害災害影響影響與安與安全防全防護控護控制制線線重要重要基礎基礎設施設施和廊和廊道控道控制線制線歷史歷史文化文化資源資源保護保護控制控制線線三、現狀概況氣候特征玉泉鎮地處中緯內陸,四季分明,日光充足,干旱少雨,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1,最大日較差24.2,年平均日照時數1888.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38.4毫9、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8月最多。鎮域最高點位于玉泉鎮曹家崖村,海拔1667米,最低點位于孫家坪村,海拔1121米。河流水系玉泉鎮沿藉河兩岸分布,境內河流有羅玉河、呂二溝、水家溝、南溝河等一級支流,河流沿地形高低,匯聚于藉河,穿城而過。資源玉泉鎮緊鄰天水市老城區,周邊分布有大量歷史遺存,區域內現有文保單位13處,包括國保級文保單位玉泉觀、省級文保單位南郭寺,縣級文保單位李廣墓、皇城堡、老君廟等。產業玉泉鎮作為秦州大櫻桃主產區,一產全年總產值24796萬元,其中林果業和蔬菜種植占比較高,分別為63.18%和31.36%;二產發展緩慢,無規模以上企業;由于玉泉鎮緊鄰中心城區,憑借良好的區位,現已10、初步形成以承接城區休閑、近郊采摘為主的休閑農業。銜接天水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等上位規劃及相關要求,憑借城郊優勢,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緊抓現代旅游及農業產業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強“城鎮村”融合,高起點謀劃,最終確定片區發展定位為:以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為主的秦州區城郊農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城市功能重要拓展區;文旅休閑新高地農業秦州大櫻桃為主導的全區特色農副產品主產區;制造業以農業為基礎,圍繞秦州經濟開發區延伸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業附加值;旅游業以南郭寺、玉泉觀、花舞南山等特色資源,重點發展城市休閑、生態觀光為主的鄉村旅游業;現代農業+工業加工基地+生態旅游觀光四、規劃發展定位與目標發展11、戰略四、規劃發展定位與戰略目標牢筑底線 錨固綠色安全本地和要素管控,實現價值轉換。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科學避讓地質災害風險,強化應急避險和安全防護場所設施布局,構建安全韌性國土空間,維護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生態財產安全。產業提能“中心城區鎮村”融合,推動綠色產業創新示范。依托中心城區,以園區建設、科技教育創新發展為動力,聚焦農工融合發展,加快打造秦州經濟增長極。把握片區的農業特色,深入挖掘片區文化內涵,打造以農事觀光、文化體驗和健康休閑為特色的旅游精品。設施便民 公服均等,設施共享,共建城鄉生活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反映群眾訴求,統籌區域空間12、和資源配置。高標準、高規格配套設施,以中心城市中心村一般村進行配置。保護鄉土氛圍,建設有人情味的鄉土社會。品質提升 加強生態修復,對地質災害、森林植被、水生態等進行修復保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用地、建設用地進行整治。全盤統籌安排盤活總量。保護特色文化資源并合理利用。對人居環境進行提質改造,風貌品質提升。發展目標近期:到202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線管控初見成效,良田沃土得到有效保護;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依托暖河灣都市產業園區推動制造業基本形成;憑借區位、資源優勢,休閑農業和生態觀光持續發展;公共服務能力增強。遠期:到2035年城區與村莊聯動發展,區域協作水平得到極大提升,資源13、配置與要素流動更加合理高效,實現產業集群發展、企業集中布局,建成高效節約集約的資源利用體系;城鄉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宜居宜業宜游構想成為現實。國土生態安全格局、現代農業格局、城鎮開發格局全面優化,形成主體功能明顯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依托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高效帶動片區一體化發展;鎮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全面實現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鄉村人居環境品質明顯提升,鄉村地域特點、文化特色和時代特征全面彰顯,鄉村宜居水平持續提高。四、規劃發展定位與目標空間底線管控統籌生態、農業、城14、鎮三大空間,加強三條控制線,建立全域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護紅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管控體系,強化土地用途制和空間管制。1、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根據省廳下發的“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2519.96公頃,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322.89公頃。2、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紅線總面積320.14公頃,主要為秦州區繡經山省級森林公園。3、建設空間與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429.31公頃。五、建格局總體格局構建“一核、兩心、三軸、六片區”的國土空間總體結構。一核:位于秦州老城片區,承擔行政、商貿和文化旅游中心職能,提供文旅、商業、金融、行政辦公、居住休閑等綜合服務。兩心:以15、中梁空港城、秦州經濟開發區為主的產業服務中心。三軸:城市發展軸、南絲路城鎮發展軸、鎮域發展軸城市發展軸:是指沿藉河河谷地區形成的城鎮、產業集聚發展帶。對接蘭西、關中城鎮群,加強沿河谷地區城鎮、產業的統籌布局,推進天水主城區、三陽川新區、甘谷城區、秦安城區及周邊城鎮的一體化發展,打造天水都市區。南絲路城鎮發展軸:是指沿十天高速、天平高速交通走廊形成的南連西部大通道,串接隴南市、天水中心城區、秦安縣、平涼市多個重要城鎮的城鎮發展帶。鎮域發展軸:沿羅峪溝和規劃的鄉道Y003,形成的貫穿南北的鎮域發展軸線。五、建格局六片區:分別為四個特色產業發展區、兩個生態保育區,形成以林果種植、傳統農業種養相結合的16、產業片區;南北兩山生態環境顯著提升,初步形成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主導的近郊休憩區。用地布局依據發展定位與目標,明確國土空間用途結構優化方向。以提升生態功能為重點,嚴格控制各類建設用地占用生態空間;以保護優質耕地資源為重點,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控制各類建設占用農業空間,保障耕地規模;以保障農業生產和民生設施為重點,合理滿足新增建設用地需求,加大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力度,制定土地空間用途結構調整表。六、優布局用地類型面積(公頃)比例(%)耕地1439.44 19.23%其中永久基本農田332.89 4.45%園地1132.30 15.13%林地3854.40 51.50%草地81.64 1.09%濕地22.17、32 0.30%農業設施建設用地143.60 1.92%建設用地794.93 10.62%其中城鄉建設用地712.89 9.53%其中城鎮建設用地429.31 5.74%村莊建設用地283.58 3.79%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用地82.04 1.10%陸地水域15.00 0.20%合計7483.63 100.00%鎮村結構規劃建立“中心城區中心村基層村社區化管理村莊”四級鎮村體系,形成“1+3+9+15”的結構體系,即1個中心城區,3個中心村、9個基層村、15個社區化管理的村莊。六、優布局等級名稱中心城區秦州老城區(含鎮區)中心村(3個)馬蘭村、棗園村、李關灣村基層村(12個)曹家崖村、皇城村、李18、官灣村、劉家莊村、馬蘭村、石馬坪村、孫家坪村、王家坪村、閆河村、鹽池村、楊何村、棗園村納入社區化管理村莊(15個)冰凌寺村、東十里村、東團莊村、七里墩村、天水郡村、左家場村、玉泉村、蓮亭村、王家坪村、王家磨村、暖河灣村、西團莊村、西十里村、煙鋪村、徐家山村產業發展規劃形成“一軸兩帶、三區、多節點”產業結構。一軸:依托城鎮發展軸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互通南北的的產業帶動軸線。兩帶:沿羅峪溝、南溝河形成的產業發展帶,沿羅玉溝片區重點發展以櫻桃種植、采摘為主的農業+休閑為特色的新型農業;依托秦州經濟開發區,完善農業深加工類型,提升農業附加值。三區:依托農業產業類型及特色,形成林果種植區、特色農產品種植區19、南北兩山休憩區。多節點:依托臨空產業園、秦州經濟開發區、秀金山農業產業園、羅峪溝櫻桃市場為節點,帶動周邊村莊產業的發展與轉型。六、優布局設施配套根據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等相關規范要求,銜接秦州區已批的專項規劃,構建“城區級鄉村社區級”兩級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構建覆蓋全域、共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城區級公共服務中心:主要承擔城區綜合服務功能,形成核心片區的城市級公共中心,推進城區30分鐘生活圈建設,打造面向轄區城鄉范圍提供普惠優質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的公共服務中心,滿足周邊社區化村莊發展需求。鄉村社區級服務中心:根據村莊布局指引,以行政村為單位配置基礎性公共服務設施,打造鄉村20、社區15分鐘生活圈,承擔各鄉村社區生活圈基本生活服務功能。對于未來納入社區化管理的村莊,近期保留村莊現有公共服務設施,遠期隨著城市進程按照城市規劃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六、優布局交通體系1、加強區域交通布局,優化對外交通體系機場:中梁機場高速鐵路:寶蘭客運專線、規劃的平天隴高鐵、蘭漢十高鐵、天隴鐵路連接線站場:規劃的暖河灣火車站。2、完善區域公路網體系,優化公路客貨運樞紐高速公路:保留現狀連霍高速、天平高速國道:國道247線(天巉公路)、國道G316省道:保留省道S307,將縣道X441(天松公路)提升為省道S531、規劃新增南北兩山鄉村振興道路。縣道:完善城區與機場片區交通體系,規劃新增縣道X521、09(機場南路)鄉道:優化南部山區路網體系,規劃新增鄉道Y003。快速路:機場快速路、北山快速路公路客貨運樞紐:天水西客站、長途汽車站、西湖車站。六、優布局3、強化城區與周邊村莊的聯系結合城市路網體系,加強羅峪溝與中梁空港城、南部村莊與秦州經開區之間道路聯系,構建鎮域內完善的村莊交通體系。4、完善村莊內部交通設施結合現狀閑置地等低效用地,預留獨立占地停車場19處,以滿足未來村莊及鄉村旅游發展需求。品質提升農村居民點建設:結合省廳下發的“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對于納入城鎮開發邊界內的15個村莊,按照城市要求進行規劃管理,對于城鎮開發邊界外的12個村莊,嚴格控制宅基地面積,建筑層數不大于2層,建筑高22、度不大于12米。人居環境整治:村莊生活垃圾處置率達到95%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全面消除黑臭水體,預留好基礎設施用地。風貌控制:規劃嚴格保護村落經過風貌,形成梯田環抱、林田相依的山地村落聚落形態。六、優布局庭院整治效果示意圖庭院整治效果示意圖庭院入口整治示意圖庭院入口整治示意圖村莊入口景觀示意圖村莊入口景觀示意圖河道整治示意圖河道整治示意圖公共空間整治示意圖公共空間整治示意圖近期建設計劃1、近期建設計劃以開發保護戰略重點為牽引,以“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規劃體檢評估和財政支出,統籌各相關實施計劃,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2、近期建設項目項目內容包括生態修復類項目、國土綜合整治類項目、產業發展類項目、交通運輸類項目、防災減災類項目、公共服務類項目、基礎設施類項目、其他類項目。七、重傳導生態修復類項目國土綜合整治類項目產業發展類項目交通運輸類項目防災減災類項目公共服務類項目基礎設施類項目其他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