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市容環衛專項規劃方案(2020-2030年)(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0596
2023-09-27
10頁
547.10KB
1、臨渭區市容環衛專項規劃(2020-2030)簡要說明一、規劃編制背景2020年3月,經省政府同意、省住建廳、省財政廳決定在全省開展城市生活垃圾省級試點建設工作。按照“自愿申請、擇優試點、示范帶動、統籌推進、集中財力、務求實效”的原則最后確定渭南市臨渭區等9個區列為省級示范區。為了促進臨渭區各類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態,補齊城市短板,建設省級垃圾分類示范區,編制臨渭區市容環衛專項規劃(2020-2030)。二、規劃范圍本次專項規劃規劃范圍為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確定的主城區中心組團范圍,規劃范圍東起310國道、西至渭清路、南起漢馬2、街、華山大街、北至雙王大街,總面積約57平方公里。三、 規劃對象本次規劃對象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專項固體廢棄物.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單位和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為生活垃圾的廢棄物。專項固體廢棄物包括建筑垃圾、醫療垃圾、園林垃圾等。四、規劃目標規劃至2025年建成垃圾分類示范區,規劃期末全面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水平,建立完整的城市市容環境衛生體系。到2025年逐步推行垃圾分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100%,建成省級垃圾分類示范區;建立生活垃圾減量化機制及其鼓勵政策3、,生活垃圾減量化率達到1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垃圾收運車輛密閉化率達到90%;初步實現廚余垃圾單獨收運處理,廚余垃圾平均清運率達到80%,城市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城市市政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機械率達到80%,灑水沖洗率達到80%。到2030年,臨渭區生活垃圾減量化率達到20%;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10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50%;垃圾收運車輛密閉化率達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廚余垃圾平均清運率達到100%;城市市政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機械率達到90%,灑水沖洗率達到100%;全面完成規劃期范圍內的垃圾處理項目建設4、工作,重點落實規范化運營管理。五、生活垃圾清運量至2025年生活垃圾清運量為408.6噸/天,到2030年生活垃圾清運量為464.9噸/天。六、垃圾分類收運規劃規劃臨渭區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4類。1.分類內容按照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制定收運方案。2.分類方案本次規劃范圍內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生活垃圾分類的主體為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居民小區三類。按照生活垃圾“四分類”,統一配置標識易懂、規格適宜、設計美觀的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并設置垃圾分類引導指示牌和垃圾分類督導員。3.收運方案(1)可回收物采取直接收運模式,由再生資5、源回收企業或參與垃圾分類運營的單位,回收各公共機構、居民小區可回收物,定期運輸至可回收物分揀中心,進行再生循環利用。建設大件垃圾等可回收物分揀中心。(2)有害垃圾采取一次轉運模式,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相關企業投資建設有害垃圾配套投放、收集設施以及暫存點,專用車輛收運。(3)廚余垃圾采取直接收運模式,由臨渭區環衛部門采購專用車輛對各居民小區、公共機構食堂、餐飲門店的廚余垃圾定時進行收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居民小區的廚余垃圾統一收運至廚余垃圾處理廠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規劃對于部分有條件的居民區,使用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進行處理。(4)其他垃圾按照“焚燒為主、衛生填埋為輔”的要求,加快推6、進生活垃圾焚燒廠建。采取直運和轉運相結合,單位、居民小區的其他垃圾,由各產生單位委托具有生活垃圾收運資質的企業,運送至生活垃圾中轉站或處理場處置。街道果皮箱、垃圾桶的其他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運。(5)收運頻率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每日收集兩次、可回收物每兩日一次、有害垃圾每周一次、大件垃圾每兩日一次。(6)醫療垃圾管理規劃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至少每2天使用專用車輛到醫療衛生機構收集醫療廢物一次,并負責將醫療廢物運輸至渭南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處置。4.垃圾分類督導員近期提供垃圾分類投放指導,建立社區、街辦、區級垃圾分類三級管理網絡,設置垃圾分類督導員;規劃配置6名區級垃圾分類工作專職工作人員,各街7、道辦事處配備5名專職工作人員,社區按照每300戶配1名的比例配備。5.垃圾分類宣傳各居住小區結合小區公共設施建設1座小區級宣傳教育基地。結合區域建設公共設施和文化設施建成區級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展廳3座。七、環境衛生設施布局規劃1.垃圾轉運站規劃對勝利大街生活垃圾轉運站、車雷大街生活垃圾轉運站、渭南生活垃圾轉運站等3進行設備更換和規模改造提升,改造后勝利街、渭藍中轉站規模提升為100t/d,車雷大街中轉站規模提升至200t/d。渭蒲中轉站進行設備更換,處理規模為80t/d。畢家坡改造為二級垃圾轉運站,用于臨渭區城區及周邊鄉鎮二次轉運,設計為大型II類轉運站,設計處理能力700t/d。規劃新增10處8、垃圾轉運站,其中豐源、雙創園、故市、官道、孝義等5處中轉站,主要服務于周邊鄉鎮,設計處理能力均為100t/d。另5處中轉站依托原移動垃圾轉運站選址,規劃沙王、槐衙垃圾轉運站為小型V類,設計規模為30t/d,杜化路、陜鐵院垃圾轉運站為小型IV類,設計規模為60t/d。畢家坡垃圾轉運站為大型II類轉運站,設計規模為700t/d。本次規劃共設置2處密閉式分類壓縮點,利用現狀轉運站,未來逐步改造為密閉式壓縮點。2.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依托渭南市垃圾焚燒廠,選址華州區高塘鎮建設集生活垃圾填埋與焚燒、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泥處置、建筑垃圾處理處理功能于一體的固廢靜脈產業園。待馬家溝填埋場9、封場后,城市生活垃圾經源頭分類后進入中心城區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臨渭區不再新建垃圾處理設施。3.垃圾收集設施(1)可回收物分揀中心新建5處可回收物分揀中心,規劃可回收物分揀處理場,設計處理能力為300t/d,設計使用年限為30年。(2)有害垃圾暫存點規劃新建3處區級有害垃圾暫存點;規劃遠期渭南市建設一座市級有害垃圾暫存點,設計規模為15t/d,有害垃圾經暫存后全部運至禮泉危廢處置中心處理。(3)裝修垃圾垃圾處理中心規劃遠期渭南市建設一座裝修垃圾處理中心,設計規模50t/d,處理對象為生活源裝修垃圾。(4)大件垃圾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共設置4處,處置規模25噸/日。高塘靜脈產業園內建設一座50噸/日10、的大件垃圾綜合處置中心,包含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和分揀處理中心,占地10畝。(5)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廠保留現狀中心城區三座建筑垃圾處置場,作為渭南市區市級建筑垃圾消納設施,規劃遠期渭南市建設一座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廠,規模200萬噸/年,占地面積160畝。各鎮不再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廠。九、環衛公共設施規劃1.環衛廁所近期至2025年,規劃新增公廁共38座;遠期至2030年,規劃新增公廁共34座。新建公廁可與垃圾轉運站等環衛設施配套建設。2.環衛停車場、車輛清洗站規劃新建3處停車場。規劃近期新建6處清洗站,遠期不再新建清洗站。3.清掃、保潔人員休息場所臨渭區環衛從業人員近期約930人;,遠期約8911、0人。規劃新建環衛工人休息室26個。九、環衛清掃保潔規劃1.道路清掃保潔規劃中心組團市政道路機械化清掃率近期達到80%,遠期達到90%;灑水率近期達到80%,遠期達到100%。2.道路清掃規劃城市道路按保潔等級劃分為-級道路、二級道路、三級道路、四級道路。一級道路以高壓沖洗配合機械化清掃為主,人工保潔為輔;二級道路以機械化清掃為主,人工保潔為輔;三級、四級道路、人行道及背街小巷等以人工清掃為主。3.機械清掃車輛規劃規劃至2025年應配清掃車輛64輛,2030年臨渭區應配清掃車輛92輛。4.灑水車輛規劃規劃至2025年應配灑水車17輛,2030年臨渭區應配灑水車28輛。5.廢物箱(果皮箱)規劃劃至2025年應配廢物箱2074組,2030年臨渭區應配廢物箱4316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