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蕭江鎮岱口村村莊規劃方案(2020-2021年)(公示稿)(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0659
2023-09-27
22頁
3.13MB
1、平陽縣蕭江鎮岱口村村莊規劃平陽縣蕭江鎮岱口村村莊規劃(公示稿)浙江乾成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2021年04月第一部分 文本目錄第一章 總則1一、規劃區位1二、規劃范圍1三、規劃依據1四、規劃原則2五、規劃期限2六、平面定位2第二章 現狀條件3一、社會經濟條件3二、現狀建設情況3三、發展條件綜合評價5第三章 村莊定位與發展規模6一、村莊定位6二、發展規模6第四章 居民點用地布局7一、用地布局7二、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規劃8第五章 村莊整治規劃9一、整治思路9二、民房建設控制9三、綠化環境整治指引12四、道路整治指引12五、村莊標志及小品設計指引12附件一:用地匯總表13第一章 總則一、規劃區位岱口村2、位于蕭江鎮大同社區,南面為蕭江社區,北接包岙村,西鄰曾山村。岱口村距離蕭江鎮中心城區約1公里。岱口村圖1.1 區位圖二、規劃范圍岱口村村域總面積約65.19公頃,本次規劃范圍為甬臺溫高速以北地塊,總面積38.17公頃。三、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修正)(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4)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國務院第116號令)(5)村莊規劃用地分類指南(建村201498號)(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7)農村防火規范(GB 50039-2010)(8)浙江省城鄉規劃3、條例(2010)(9)平陽縣域總體規劃(2006-2020)(10)平陽縣蕭江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局部圖)(11)平陽縣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修訂)(平政辦2014149號)(12)其他相關技術規范四、規劃原則1、以人為本的原則村莊規劃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村民需求,積極了解村民意愿,通過村民參與的方式形成可操作性較強的建設方案,激發村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用地布局和項目建設應充分考慮適用性、便民性,吸納村民意見,增強村民參與性。2、規劃先行的原則以生態優先、景觀優先、公建優先為準則,科學編制村莊發展規劃。注重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充分銜接,明確村莊生態、生產、生活用地界線4、,強化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確保規劃落地、項目順利實施。3、和諧發展、注重實效的原則保護村莊現有的環境特色,以提升當地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為首要目標,促使村莊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在優化環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做到經濟合理發展、資源高效利用。五、規劃期限本次規劃基準年為2019年,規劃年限為2020-2021年。在上位規劃不發生改變,村里沒有提出新的規劃要求時,規劃期限自動延期,直至新的規劃啟動修編調整。六、平面定位本規劃坐標系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第二章 現狀條件一、社會經濟條件岱口村隸屬蕭江鎮大同社區,本次規劃居民點總面積為38.17公頃。2019年末,岱口村戶籍人口15、198人。二、現狀建設情況1、現狀用地本次規劃以岱口村居民點為規劃對象,總用地面積38.17公頃,其中村莊現狀建設用地5.66公頃,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為47.25平方米;水域、農田等非建設用地32.51公頃。圖2.1村莊用地現狀圖村莊現狀用地構成主要為村莊居民點用地和農林用地。本次村莊現狀建設用地5.66公頃,其中村民住宅用地2.92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51.59%;村莊公共服務用地0.31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5.48%;村莊產業用地1.93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34.10%;村莊基礎設施用地0.50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8.83%。表2.1現狀用地統計表用地代碼用地名稱現狀用地面積(公頃)V村莊建6、設用地5.66V1村民住宅用地2.92V2村莊公共服務用地0.31V21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0.31V3村莊產業用地1.93V4村莊基礎設施用地0.50V41村莊道路用地0.50E非建設用地32.51E1水域13.87E2農林用地18.64總用地面積38.172、現狀道路和河流岱口村現狀對外交通主要依靠104國道,其余多為3-6米的村莊道路,基本能滿足村民日常出行。但整體上村莊道路的系統性較差,道路不等寬,且線位不順,局部存在安全隱患。現狀有溪流從村莊內部穿過,水體景觀較好。3、現狀基礎設施岱口村現狀生活用水來自蕭江鎮自來水廠,沉淀、過濾、消毒后供于農戶。基本滿足村莊使用需求,但垃圾收集等環衛7、設施不夠完善,亟待增加。4、村容村貌及民房建筑現狀岱口村建筑肌理較混亂,現狀環境一般,道路河岸綠化環境缺乏整理,缺少綠化景觀,農村生產設施堆放雜亂,活動設施匱乏。現狀村內大部分民房多為八、九十年代建造的一、二層磚木結構雙坡屋頂建筑,建筑布局無序,風格不統一,建筑質量較差,部分房屋的住宅環境、消防安全、通風、日照等條件不能滿足要求。而村莊近幾年新修建民房為三至四層磚混結構雙坡屋頂建筑,住宅條件相對較好。三、發展條件綜合評價1、優勢(1)岱口村由農田和鰲江圍合而成,溪流從村莊內部流淌,田、水自然環境條件較好。(2)岱口村內部資源豐富,發展前景良好。2、問題(1)村民點布局相對較為分散,現狀人居條件8、較差。村莊內部存在違章搭建構筑物,部分傳統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倒塌隱患;近代建筑形態比較普通和單一,建筑立面雜亂無章。(2)現狀村莊內部道路寬約3-5米,道路較狹窄,部分路段無法滿足雙向行車需求,不利于兩車交會。(3)村莊綠化環境雜亂,需對道路綠化、沿河綠化、庭院綠化等進行整治。第三章 村莊定位與發展規模一、村莊定位岱口村主要居民點位于城鎮規劃區內,以適量發展為主,對其發展規模進行一定的控制。二、發展規模1、人口規模岱口村現狀人口約1198人,隸屬蕭江鎮大同社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取蕭江鎮近幾年平均值6.8,根據公式Q=Q0(l+K)n式中 Q目標年,即2021年總人口數;Q0基準年總人口數,即岱口9、村現狀人口,Q0=1198人;K規劃期內人口的自然增長率(),K取6.8;n規劃年限(年),n取2年;計算得出目標年村莊人口為1214人,本次規劃按照1220人計。2、用地規模本次規劃范圍總面積約38.17公頃,村莊現狀建設用地面積5.66公頃,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為47.25平方米;規劃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為4.82公頃,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為39.51平方米。第四章 居民點用地布局一、用地布局岱口村規劃村民住宅用地4.21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87.35%;村莊公共服務用地0.10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2.07%;村莊基礎設施用地0.51公頃,占村莊建設用地10.58%。表4.1規劃用地匯總表用地代碼用地10、名稱規劃用地面積(公頃)V村莊建設用地4.82V1村民住宅用地4.21V2村莊公共服務用地0.10V21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0.10V3村莊產業用地V4村莊基礎設施用地0.51V41村莊道路用地0.51E非建設用地33.35E1水域13.87E2農林用地19.48總用地面積38.171、村民住宅用地(V1)規劃村民住宅用地4.21公頃,其中村內舊房居住地塊,按實際情況采用就地拆建的方式進行改造;位于道路兩側的住宅用地,其建筑物新建、改建和擴建需滿足平陽縣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修訂)(平政辦2014149號)中的建筑退讓道路紅線以及交叉口距離規定。2、村莊公共服務用地(V2)岱口村規劃村莊公共服11、務用地包括老年活動中心、宗教,總用地面積0.10公頃。3、村莊基礎設施用地(V4)規劃村莊基礎設施用地面積0.51公頃。4、非建設用地(E)(1)水域(E1):規劃水域面積13.87公頃。(2)農林用地(E2):規劃農林用地面積19.48公頃。二、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規劃1、公共服務設施結合村莊實際需求,合理布置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包括村委會等。其它非獨立用地的公共服務設施可結合村委會或住宅設置。2、基礎設施本次規劃村莊用水由蕭江鎮自來水廠供給,規劃村莊用電由蕭江變供電;村莊現有的污水處理設施,基本能滿足村內污水排放需求。規劃對道路交通方面,村莊內部主要道路沿原有路基拓寬至4-6米,以保證通車和消12、防安全需求。第五章 村莊整治規劃一、整治思路1、梳理對現狀村莊內部道路系統進行梳理,按車行道、步行道、宅間道路進行整治;工程管線盡量進行下地處理;對傳統院落空間進行重新梳理,恢復圍墻線,形成鄉村院落。2、清除重點對村內違章建筑、村民房前屋后違章搭建的儲藏室等有礙觀瞻的構筑物進行清理,保證整體環境的整潔。3、美化增加景觀節點,優化村莊入口景觀和標志;增加房前屋后的綠化;完善沿溪堤岸綠化;對“赤膊房”進行外墻粉刷,并利用圍墻和綠化進行視線遮擋。4、配套增加景觀小品建設,增加環衛設施、指示牌等配套服務設施。二、民房建設控制1、總體指標控制(1)建筑間距控制住宅間距應綜合考慮采光、通風、消防、防災、管13、線埋設、視覺衛生等要求。在舊住宅區建設單間式住宅,北側或西側為單間式住宅且層數在三層及三層以上的,南側或東側的擬建建筑與現有建筑的間距按照以下方法確定:a、擬建建筑高度超過14米的,建筑間距應當不小于自身建筑高度的0.8倍;b、擬建建筑高度在14米及以下的,建筑間距應當不小于自身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4米。c、其他經濟技術指標村莊規劃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參照平陽縣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修訂)(平政辦2014149號)執行。(2)建筑層數控制1、建筑的高度根據岱口村的村民住房改造需求及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村域范圍內村民新建、改建、擴建房屋時,可按需求安排“單間式住宅”或“公寓式住宅”14、,其中單間式住宅建筑檐口限高15米,建筑層數不宜超過4層。公寓式住宅建筑檐口限高24米,建筑層數不得超過6層。2、建筑高度的計算:平屋頂應按建筑物散水外緣處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層或女兒墻頂點的高度計算;坡屋頂建筑當屋頂坡度小于等于30度時按建筑物散水外緣處室外地面至屋檐口高度計算建筑高度,當屋頂坡度大于30小于等于45度時按建筑物散水外緣處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計算建筑高度,當屋頂坡度大于45度時按建筑物散水外緣處室外地面至屋脊的高度計算建筑高度,但下列突出物不計入建筑高度內:局部突出屋面的樓梯間,電梯機房,水箱間等輔助用房占屋頂平面面積不超過1/4;突出屋面的通風道、煙囪、裝飾構件、花15、架、通信設施等;空調冷卻塔等設備。(3)建筑后退紅線規定表4.1水域管理范圍表水域類型水域名稱河道等級水域管理范圍河 道鰲江市級河道自水面堤腳線以外10米/堤岸線以外10米岱口河縣級以下自水面堤腳線以外5米/堤岸線以外5米注:設岸河道管理范圍按堤岸線距離控制,設堤河道管理范圍按背水面堤腳線距離控制。表4.2建筑物后退道路紅線距離控制表道路等級道路名稱紅線寬度(m)后退距離(m)高 速甬臺溫高速3030國 道104國道6720其他道路村莊道路4-62注:公路后退距離計算按現狀公路用地外緣線為準,新建道路后退距離計算按實際施工外緣線為準。2、現狀建筑管理與控制(1)現狀建筑管理原則、村莊居民點建設16、控制范圍內規劃保留的現狀建筑允許原址拆建;、村莊居民點建設控制范圍內現有的用地或建筑物,即使與本村莊規劃不符也無須做出更正,但不允許予以任何擴建、改建、翻建,可在規劃新增住宅用地上進行新建;、村莊居民點建設控制范圍外的現狀建筑在不影響公共設施建設的前提下,經村委會許可,可進行原址拆建。(2)單間式住宅建設樣式參考 樣式一 樣式二(3)聯建式住宅建設樣式參考 樣式三 樣式四3、民房改造引導(1)屋頂現有村內公共建筑和民房為平屋頂的,在房屋結構許可、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鼓勵改為坡屋頂,新建建筑提倡優先采用坡屋頂形式,坡屋頂的具體形式結合村民需求確定,該村主要以雙坡屋頂為主,局部可采用披檐的17、形式,農房屋面選用灰色青瓦鋪設。(2)墻體新建農房建筑墻體宜采用白色涂料噴刷為主,局部可配以深色圖案,墻裙采用灰色涂料或青磚材質,整體以白色、淺黃色等淺色系為主。對現狀符合整體色調要求的瓷磚貼墻宜采用直接清洗、修補表面平整等整治方式,對現狀普通灰色砂漿墻面或未進行任何涂抹的紅色磚墻統一采用白色涂料進行整改,盡量不采用瓷磚貼墻的形式。(3)門窗門窗改造以實用性為前提,在滿足安全、采光、通風等性能要求下,宜采用現代工藝,提高保溫效果,盡可能采用保溫節能型門窗。門窗造型盡可能簡潔,注重增加美感,盡量不采用普通鋁合金門窗及鋼門窗,門窗整體色調以棕色等深色系為主。(4)欄桿欄桿的材料、色彩的選用應和建筑18、墻面相協調,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混凝土、青磚、木材等材料。三、綠化環境整治指引(1)沿河綠化沿河綠化宜保持原有生態岸線,體現鄉土特色,種植耐水性較強的喬木及水生花卉。喬木可選用水杉、垂柳等,灌木可選用蘆葦、菖蒲等。(2)路邊綠化路邊綠化采用喬木列植或喬灌木搭配的形式,路旁有農田的應以農作物及果樹等為主。(3)庭院綠化庭院內硬質鋪磚不宜采用大面積的水泥硬化,可搭配綠地或采用滲水型的地面鋪裝方式,增加庭院綠化面積,美化庭院環境,庭院圍墻不宜采用較高的實墻圍合,鼓勵采用通透式圍墻或綠籬的形式,圍墻材質宜就地取材,可選用木質籬笆、青磚矮墻、碎石矮墻等,搭配植物種植,體現鄉土特色。四、道路整治指引村19、莊道路盡可能利用原有的路基、閑置地,延續原有的路網格局。村莊內部主要道路路面寬度不宜小于6米,路面類型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的形式,水泥路面面層厚度不小于15厘米。村內2-3米的支路及宅間道路可選用塊石、卵石、青磚等材料,豐富路面鋪磚層次,不宜過多采用水泥路面。五、村莊標志及小品設計指引規劃設置村莊村石標志物。在村文化中心、公共活動場地等公共服務設施前都應設置明顯的標志,統一造型設計及色彩控制。村內宜結合村民生活需求,在公共場地統一設置休閑座椅及垃圾箱等便利設施,統一造型設計,體現村莊特色。附件一:用地匯總表用地代碼用地名稱現狀用地面積(公頃)規劃用地面積(公頃)備注V村莊建設用地5.664.82V1村民住宅用地2.924.21V2村莊公共服務用地0.310.10V21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0.310.10V3村莊產業用地1.93V4村莊基礎設施用地0.500.51V41村莊道路用地0.500.51E非建設用地32.5133.35E1水域13.8713.87E2農林用地18.6419.48總用地面積38.17 第二部分 圖紙01 村域范圍圖 02村莊用地現狀圖 03村莊用地規劃圖 04村莊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規劃圖 05村莊景觀風貌規劃圖4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