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安全通用培訓課件(47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2197
2023-09-27
47頁
203.04KB
1、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教案,第一講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主要內容,一、企業安全生產法規體系(下圖),(企業)安全生產法規體系,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要內容:1、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2、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3、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4、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5、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2、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6、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7、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8、安全生產法賦予員工的權力和義務:(一)企業員工的八項權力:(1)工傷保險權;(2)傷亡求償權;(3)危險因素和應急救援措施知情權;(4)安全管理的批評檢控權;(5)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權;(6)緊急情況下停止作業和緊急撤離權;,(7)安全生產建議權;(8)獲得正規勞動保護用品權。(二)企業員工的四項義務:(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和本單位的規章制度3、操作規程,服從安全管理;(2)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3)接受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具備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4)發現事故隱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立即報告。,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主要內容1、生產、經營、儲存、使用、運輸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化學品的單位,其主要負責人必須保證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國家標準的要求,并對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負責。2、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和儲存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和嚴格控制,并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實行審批制度;未經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3、生產、儲存、使用劇毒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4、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生產、儲存、使用其它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二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4、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堰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四、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一)事故等級劃分,(二)事故報告 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瞞報。1、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向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報告;2、單位主要負責人在5、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向安監局報告;3、安監局在接到事故單位報告后2小時內向上級安監局報告。,(三)事故調查1、事故調查組組成:政府組織(一般委托安監局)安監局、主管局(或鄉鎮)、公安局、監察局、總工會、檢察院等部門組成。2、事故調查“四不放過”原則(1)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2)事故當事人和群眾不接受教訓不放過;(3)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4)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從以下四個方面查找事故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哪些?(2)物的不安全狀態有哪些?(3)管理上的因素有哪些?(4)環境方面的原因有哪些?3、法律責任(1)不立即組織搶救;遲報或漏報事故;在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的,對主要負責人6、處上一年收入40%80%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謊報瞞報事故,破壞事故現場,轉移資金,銷毀證據,拒絕接受調查等,對事故單位處100萬500萬罰款,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其他責任人處上一年收入60%100%罰款。(3)事故發生單位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依照以下規定處罰款:一般事故:罰10萬20萬元;較大事故:罰20萬50萬元;重大事故:罰50萬200萬元;特大事故:罰200萬500萬元。,第二講 危險化學品及其危害,一、化學品指各類化學元素及由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無論是天然的或人造的。二、危險化學品化學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蝕性,對人員、設施、環7、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屬危險化學品。它存在于民用消費和工業化學品中。據統計,25%的工業化學品屬于有害的或危險的化學品。,三、危險化學品事故指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使用、運輸和處置廢棄化學品等過程中,由危險化學品造成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的事故。四、危險化學品分類(根據國家標準劃分)1、爆炸品;2、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3、易燃液體;4、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5、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6、有毒品;7、放射性物品;8、腐蝕品。,五、危險化學品特性1、燃燒性;2、爆炸性;3、毒害性;4、腐蝕性;5、放射性。六、你單位有哪些危險化學品?,七、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內容1、8、化學品及企業標識;2、成分組成信息;3、危險性概述;4、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6、泄漏應急處理;7、操作處置與儲存;8、接觸控制與個體防護;,9、理化特性;10、穩定性和反應活性;11、毒理學資料;12、生態學資料;13、廢棄處置;14、運輸信息;15、法規信息;16、其它信息。,八、工業毒性?;穼θ梭w的危害1、刺激;2、過敏;3、窒息;4、麻醉和昏迷;5、中毒;6、致癌;7、致畸;8、致突變;9、塵肺。,第三講 ?;分饕鹿实?預防和控制,一、危化品中毒、污染事故控制措施1、替代。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學品2、變更工藝。用先進安全的工藝方法代替落后危險的工藝方法。39、隔離。通過封閉,設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業人員直接暴露于有害環境中。,4、通風。是控制作業場所中有害氣體、蒸汽、粉塵最有效的措施之一。5、個體防護。防護用品是阻止有害物進入人體的最后一道屏障,防護用品本身的失效,意味著保護屏障的喪失。6、保持衛生。A、經常清洗作業現場,對廢棄物、溢流物加以適當處置,保持作業場所清潔;B、勤洗澡、勤換衣,防止有害物附著在皮膚上,并通過皮膚滲入人體。,二、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事故的預防。(一)防止火災、爆炸系統的形成1、替代;2、密閉;3、惰性氣體保護;4、通風置換;5、安全監測及連鎖。(二)消除點火源點火源種類如下:,1、明火;2、高溫表面;3、沖擊;4、摩擦;10、5、自燃;6、發熱;7、電氣火花;8、靜電火花;9、化學反應;10、光線照射等。(三)限制火災、爆炸蔓延1、阻火裝置;2、防爆泄壓裝置;3、防火防爆分隔;4、自動監測及報警。,第四講 安全管理基本知識,一、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疾病、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事故隱患:泛指生產系統中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作為及管理上的缺陷。危險:是系統中存在導致發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過了人們的承受程度。,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的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安全:指生產系統中的人員免11、遭不可承受危險的傷害。本質安全:指設備、設施或工藝技術含有內在的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生事故的功能。一般分為失誤安全、故障安全或二者的結合。安全生產管理:針對人們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運用有限的資源,發揮人們的,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行生產過程中人與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二、安全生產管理原理1、系統原理安全系統是疊加于生產系統之上,由人、設備、環境、管理制度等組成,以實現安全生產為目的的整體。組成:4M 即:人、機、管理、作業環境。,2、人本原理員工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主體,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須要員工的參與?,F代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員工對企12、業危險的認知與預防能力。運用人本原理原則動力原則物質動力、精神動力、信息動力運用人本原理原則能級原則(崗位、活動內容等)運用人本原理原則激勵原則,3、預防原理 通過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出現,使發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小。事故預防與控制基本原則:3E原則。E1安全工程技術。運用工程技術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包括維護、檢查)E2安全教育。通過教育,使員工掌握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樹立“安全第一”思想。E3安全管理。用行政、法律手段約束人的行為。,4、強制原理任何管理都帶有一定強制性。原因 a、事故損失的偶然性;b、人的僥幸心理;c、事故損失的不可逆轉性;d、安全管理13、的目的性。運用強制性原則安全第一原則,三、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主要內容一、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二、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三、保證安全生產投入四、安全教育培訓五、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六、日常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及事故報告七、重大危險源管理八、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九、應急救援及救援器材管理十、安全文化建設,第五講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 基本內容,一、危險目標的確定通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查清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場所、(設備、設施)地址,事故引發物,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及人員傷亡情況。,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人員組成,職責14、劃分及分級響應三、報警通信聯絡(人員、電話號碼等)四、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工藝處理措施五、人員緊急撤離和疏散六、隔離事故現場、建立警戒區,第六講 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中的缺陷有哪些主要表現?,一、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哪些?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2、安全裝置失靈;3、使用不安全設備;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體存放不當;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停留、作業;9、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等;10、注意力分散;11、不安全裝束;12、錯誤處理危險物品。,二、哪些現象屬違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操作前不檢查設備、工具和工作場所就進行作業;2、設備有故15、障或安全防護裝置缺乏,湊合使用;3、發現隱患不排除不報告,冒險作業;4、二人以上作業無統一指揮;5、新進廠工人、變換工種人員未經“三級安全”教育就上崗;,6、不聽從班組長和安全員指揮,圖方便作業;7、危險作業未經審批或雖審批但未認真落實安全措施;8、未經批準,擅自開動設備或使用機械;9、無關人員進入變電站、發電機房、氧氣站、乙炔站、液化氣站、煤氣站、空壓站、鍋爐房、油庫、油漆房、危險品庫等危險重點部位;10、在封閉廠房作業和值夜班、加班作業時,一人操作,無監護;,11、不穿戴防護品;12、人員行走時不走安全通道,不注意警示牌;13、用手直接接觸運轉設備;14、修理機械、電器或進入機器內工作,無16、人監護,不掛警示牌;15、未執行警示牌誰掛誰摘制度,其他人擅自摘牌合閘;16、隨意動用消防器材、滅火工具;17、在配電箱、板、柜和消防器材周圍堆放物品;,18、在有毒、粉塵作業場所進餐、飲水、吸煙;19、下班時未斷開電源、氣(汽)源,熄滅火種,重大隱患未在交接班薄上作記錄;20、物料放置、堆垛、排列不當;21、在車間內存放和騎自行車;22、在禁火區內吸煙或進行明火作業;23、未經職能部門許可,擅自進行動火、登高、接電源線等危險作業。,三、哪些行為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1、跨越運轉設備;2、設備運轉時跨越傳遞物件、觸摸或擦拭運轉部位;3、用手拉、嘴吹、壓縮空氣吹鐵屑;4、站在車頂裝卸或站在包裹下17、方裝卸;5、調整、檢查、檢修、清掃設備時未切斷電源,測量工件時未停車;6、工作過程突然停電,未及時關閉電源;,7、攀登吊運中的物件,以及在吊臂、吊物下通過或停留;8、機動車輛行駛時爬上、跳下、拋擲物品;9、超限(載荷、速度、溫度、壓力、液位、期限等)使用設備;10、啟動被查封、報廢的設備;11、任意拆除設備上的安全防護保險裝置;12、容器內作業未使用通風設備;13、高處作業時往地面隨意仍物品;,14、違反起重“十不吊”、高處作業“十不登高”規定;15、運貨電梯載人;16、車輛裝載超高、超長、超寬、客貨混裝;17、開動情況不明的電源或動力源開關、閘、閥等。,物的不安全狀態有哪些?1、防護、保險、18、信號等裝置缺乏或缺陷(無防護或防護不當);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設計不當,結構不符合安全要求;強度不夠;設備非正常運行;維修、調整不良);3、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無防護;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4、場地環境不良(照明不夠;通風不良;場地狹窄;場地雜亂;交通路線不安全;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地面不安全;儲存方法不當;溫度、濕度不當)。管理方面的缺陷有哪些?1、對物(含環境)的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設計、監測和不符合處置方面的缺陷;(不符合:任何與工作標準、慣例、程序、法規、管理體系績效等的偏離,其結果能直接或間接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的組合)2、對人的失誤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訓、指示、雇傭選擇、行為監測方面的缺陷;,3、工藝過程、作業程序的缺陷;4、用人單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負荷超限、無必要的監督和聯絡,禁忌作業等;5、對相關方(供應商、承包商等)風險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簽訂、采購等活動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6、違反工效學原理。如使用的機器不適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點。,環境因素有哪些?1、作業場所:無安全通道,間隔不足,配置缺陷,信號缺陷,標識缺陷。2、環境因素:采光,通風,溫度,壓力,給排水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