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培訓課件(2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2491
2023-09-28
26頁
5.78MB
1、應急預案編制培訓,一、總則,為確保在發生事故的緊急情況下能采取有序有效的救助措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阻止事態的蔓延和擴大,針對生產、生活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制定不同級別的事故應急預案。明確是什么事故的應急預案,是哪一級別的。,二、編制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注意事項,在重大危險源在事故分析的基礎上,就可著手進行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編制時應注意以下事項:,對每一個重大危險源都應該編制一個現場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企業應進行重大事故潛在后果的評估,對于一個只有簡單裝置的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可安排工人在一旁觀察并要求其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及時報告應急機構,由應急機構采取相應措施;,4.對于具有復雜設施的重2、大危險源,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就應更具體,應充分考慮每一個可能發生的重大危險,以及他們之間可能的相互作用,還應包括以下內容:(1.對潛在事故危險的性質和規模及緊急情況發生時的可能關系進行預測和評估;(2.制訂與場外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實施機構進行聯系的計劃,包括與緊急救援服務機構的聯系;,(3.在存在重大危險實施的危險源內外,報警和通訊聯絡的步驟;(4.任命現場事故的管理者和現場主要管理者,并確定他們的主要責任和義務;(5.確定應急控制中心的地點和組成;(6.在事故發生后,現場工人的行動步驟、撤離程序等;(7.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為規定。,7.企業應確保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所需的人員和3、應急物資等能及時、迅速達到或供應。,5.在存在危險設施的危險源內外,應制定事故現場的的工人應 采取的緊急補救措施。特別應包括在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采取的緊急措施,如緊急停車等。,6.預案應包含召集危險源其他部位或非現場的主要人員到達事故現場的規定。,應充分考慮一些可能發生的以外情況,如工人生病,節日和危險設施停止運行期間工人不在崗位時,應配備足夠的人員以預防和處理事故。,保證一旦發生事故以后有足夠的人員和應急物資以執行應急處理預案。,如需要外部應急服務機構幫助,應搞清楚這些服務機構到現場 開始進行搶救所需的時間,然后考慮在這個時間內工人能否抑制事故的發展。,三、應急處理預案在報警和通訊方面的要求4、,1.保證能夠將任何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通知所有有關人員,使他們做出相應決定。2.工人熟悉報警步驟,確保盡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發展。3.根據危險設施規模考慮是否建立緊急報警系統。4.需要安裝報警系統時,多處安裝,達到一定數量,保證報警系統正常有效工作。5.在燥聲嚴重的地方,安裝顯示性報警裝置,提醒在現場的工作人員。6.建立可靠的通訊系統。,四、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有關現場措施的規定,1.控制和遏制事故,防止事故擴大到附近的其他設施,減少傷害。2.保證在現場采取的措施和決定具有靈活性。3.規定怎么樣進行下列工作:(1.無關人員可沿著具有明確標志的撤離路線到達安全區。(2.專人記錄所有到達安全區的工人5、,并告訴應急控制中心。(3.控制中心專人核對達到安全區的事故現場和現場外人員名單。(4.由于節日、生病和當時現場人員的變化,依據當時的實際情況核對并更新應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單。(5.對工人情況進行記錄,包括姓名、工作單位、地址等,并保存在應急控制中心,還要定期更新。(6.在事故的適當時機,授權披露有關信息,指定一名高級管理人員作為該信息的唯一發言人。(7.在事故處理結束后,恢復生產中對進入現場的人員進行指導。,五、停止危險設施運行程序,應充分考慮復雜危險設施各個部分的內部關系,并制定緊急停止運行程序,必要時可將危險設施停止運行。,六、應急預案應具備的總體內容,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應急反應組6、織機構、參加單位、人員及其作用;應急反應總負責人,以及每一具體行動的負責人;列出本區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關機構;2-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3-通告程序和報警系統 報警系統及程序;現場24小時的通告、報警方式;與政府主管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以便應急指揮和疏散居民;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向公眾報警的標準、方式、信號等;,六、應急預案應具備的總體內容,4-應急設備與設施 可用于應急救援的設施,如辦公室、通訊設備、應急物資等;列出有關部門(武警、消防、衛生、防疫等部門)可用的應 急設備;與有關醫療機構的關系,如急救站、醫院、救護隊等;可用的危險監測設備;可用的個體7、防護裝備(如呼吸器、防護服等);,六、應急預案應具備的總體內容,六、應急預案應具備的總體內容,5-評價能力與資源 決定各項應急事件的危險程度的負責人;評價危險程度的程序;評估小組的能力;評價危險所使用的監測設備;6-保護措施程序7-預案的啟動和關閉條件 8-信息發布與公眾教育,六、應急預案應具備的總體內容,9-事故后的恢復程序10-培訓與演練 對應急人員進行培訓,并確保合格者上崗;每年培訓、演練計劃;定期檢查應急計劃的情況;通訊系統檢測頻度和程度;對現場應急人員進行培訓和更新安全宣傳材料的頻度和程度。,11-應急計劃的維護 每項應急計劃更新、維護的負責人;每年更新和修訂應急計劃的方法;根據演練8、檢測結果完善應急計劃。,六、應急預案應具備的總體內容,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現場事故管理人員的職責 評估事故的規模,決定需要內部或外部的應急機構;建立應急步驟以確保人員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的損失;在消防隊到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和滅火活動;安排受傷人員并尋找失蹤人員;,一)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及職責作為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一部分,企業應委派一名現場事故管理人員(如果必要,還應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處理事故。,1,在消防隊到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和滅火活動;安排受傷人員并尋找失蹤人員;安排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系點;在現場主要管理人員到來之前代理其9、職責;如有必要,應給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應能從穿著上容易辨認現場事故管理人員。,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現場主要管理人員的職責 判斷是否可能或已經發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應急服務機構幫助,并實施場外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在安全的地方,嘗試對危險設施進行直接操作、控制。繼續調查和評估事故的可能發展方向以預測事故的發展過程;指導對危險設施的全部或部分實行停運,并與現場事件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的工人配合,指揮在危險源現場的人員撤離;,2,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應重視所有事故造成的傷害;與消防人員、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監管人員保持密切聯系;在危險源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對難以解決的緊急10、情況做出安排;向新聞媒體公布權威信息;在事故緊急狀態結束之后,安排復原受事故影響地區的正常秩序。,2,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現場主要管理人員的職責,控制中心應能夠順利接收外部信息,具有向事故現場及現場外管理人員發送批示的能力。,二)應急控制中心企業在編制現場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中應考慮建立應急控制中心,應急控制中心負責指揮和協調處理緊急情況,保證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順利執行。其主要要求如下:,1,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一般情況下,控制中心應包括如下設施:數量充足的內線和外線電話;無線電和其他通訊設備;,2,重大危險源示意圖,圖中應注明:A.存放大量危險物質的地方;B.安全設備11、存放點;C.消防系統和附近水源;D.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統;E.重大危險源的進口和道路狀況;F.安全區;G.重大危險源的位置與周邊地區的關系。,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測量風速、風向的設備;個人防護和其他救護設備;企業名單表;關鍵崗位工人的地址和電話表;事故現場其他人員的名單,如承包者和參觀者;地方政府和應急服務機構的地址和電話。,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企業應考慮建立輔助應急控制中心,因為主控制中心也可能會因事故影響而癱瘓。,七、預案實施的主要人員和機構職責,3,4,企業應把應急控制中心設在較安全的地方。,企業進行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習必不可少的,通過演習可以驗證事故應急預案的合12、理性,發現與實際不符合的情況,應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八、應急預案演習與修訂,(一)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習進行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習主要應注意以下事項:(1)在演練過程中,企業應讓熟悉危險設施的工人、有關的安全管理人員一起參與。(2)一旦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編制完成以后,企業應向 所有職工以及外部應急服務機構公布。(3)與危險設施無關的人,如高級應急官員、政府安 全監督管理也應作為觀察員監督整個演練過程。,(二)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修訂企業應對在演習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對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完善。企業應在現場危險設施和危險物發生變化時及時修改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應把對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修改情況及時通知所有與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有關的人員。,八、應急預案演習與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