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動火作業分析注意事項培訓課件(1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63409
2023-10-07
16頁
140.04KB
1、安全動火分析,一、安全分析意義 我公司生產特點高溫、高壓、易腐蝕、易燃易爆、易中毒。所以安全分析(防火、防爆、防毒)具有重要意義,分析結果準確與否關系到分廠及整個公司的安全,因此,要嚴格執行安全分析制度,確保安全生產。所以,對從事安全動火分析人員要做到:1.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高度的安全知識及強烈的安全意識。2.精通安全分析技術。3.對分析人員進行專門培訓。,二、安全分析分為三大類:,第一類 動火分析第二類 氧含量分析第三類 有毒氣體分析,根據下列情況,決定進行哪類分析:1.在容器外動火,容器內取樣只做第一類分析。2.人在容器內工作不動火,只做第二類和第三類分析。3.人在容器內工作且動火,一2、二、三類分析全做。4.另外,高空作業除分析動火處外,還應在動火區下邊或下風頭采樣 分析,以防火種飛濺,發生事故。,三、安全分析取樣,在容器、管道設備內取樣:1.取樣前必須了解管道設備是否經過置換(氣體管道設備要經氮氣置換),置換后方能取樣。2.在容器管道及法蘭間隙,用雙連球取樣(負壓),膠皮管用繩扎在竹桿上,插入深度在容器內2米以上,在管道法蘭間隙,或容器管道小空,則插入深度在1米以上,若是較大容器或較長管道,如氣柜、洗滌塔等插入深度應在4米以上,如確定無有毒、有害、窒息性氣體,人可進入容器內取樣,如有毒性氣體,必須戴上防毒面具才能進去取樣。,3.取樣要有代表性,考慮多種氣體密度,當被測氣體3、密度大于空氣時,取中、下部各一份氣體樣混勻,小于空氣密度時,取中、上部各一份氣體樣混勻。在不同深度采取有代表性的氣體樣品,特別要注意死角部位,如較大容器或較長管道死角,可單獨取樣分析,空間取樣:容器、管道設備外取樣,1.首先要了解動火點,在動火點周圍有哪些可燃氣體的管道和設備,有無泄漏,如有泄漏,待處理完畢后再取樣分析。2.要注意風向及動火點位置,有風時需在上風口取樣。了解上述情況后,再進行取樣,要注意動火點附近可燃氣體管道接頭處,3.必要時專門在接頭處取樣。高空動火,地面也要取樣分析。,四、安全分析注意事項,1.生產期間獨立系統(已清掃隔離的容器)分析結果2h內有效,作業中間隔兩小時以上未動4、火或分析后超過兩小時未動火作業則必須重新采樣分析。2.停工檢修的化驗分析分兩次進行,先做氧含量分析,待容器清掃工作完成后再做爆炸分析。與系統完全隔離且經過清掃后的容器設備分析結果檢修期間內有效。3.委托采樣單位的領導(或安全員)要帶領化驗員到現場,介紹現場情況(原工藝介質、置換吹掃介質、隔離盲板個數、位置、編號等),在采樣過程中要始終陪同。,4.未經吹掃置換干凈且未加盲板與系統隔離,不得采樣。5.采樣必須有兩個化驗員到現場,其中至少要有一人具有從事安全分析的經驗。6.分析人員到現場按規定著裝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遵守現場管理制度,確保自身安全。7.氣體分析樣品必須保留至安全分析結束,以備復查。,85、.取樣與動火間隔不得超過30min,如超過此間隔或動火作業中斷時間超過30min時,必須重新分析。9.取樣前需確定是哪一類安全分析。10.對于安全分析和一類動火分析應留樣半小時,特殊動火必須將樣品留至作業結束為止,以備復查。11.取樣所用球膽、容器和設備必須專用,取樣前必須置換干凈以防樣品污染。,12.分析所用儀器和設備必須處于完好狀態,保證分析及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13.分析儀器的靈敏度、準確度必須符合要求,應定期進行校正,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14.檢查取樣位置與動火證上所簽的地點是否一致,所取樣品能否代表動火地點的物料真實情況,否則拒絕取樣。,五、動火分析,動火分析實際上就是測定動火6、區內的可燃性氣體。根據危險程度分為,一類動火分析,二類動火分析和特殊動火分析。一類動火:在易燃、易爆崗位、設備、管道及周圍動火。二類動火:固定動火區和一類動火以外的動火。特殊動火:在處于運行狀態的易燃、易爆的生產裝置和罐區等關鍵設備和地區的動火。,我公司主要可燃氣體為甲烷、氫氣、一氧化碳、甲醇、石腦油及其它油類等物質、和一些不飽和烴類,它們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時極易爆炸,動火前必須經過分析合格后方能動火。可燃氣體含量0.5%可以動火,否則,不允許動火,常見可燃氣體爆炸極限見附表。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可燃氣體測爆儀和化學法進行分析。,可燃氣體含量的計算如果被測樣品是由單一的可燃氣體組成,則其含量7、可用下式進行計算。可燃氣體含量%=該氣體的爆炸下限,六、有毒有害氣體分析,設備內進行檢修或在有毒氣體排放濃度高的場所作業,需對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進行檢測。我公司目前涉及到有毒有害氣體有:一氧化碳、硫化氫、氨、二氧化硫、甲醇、苯酚等。需對其濃度進行檢測。常見的有毒有害氣體車間衛生標準參見附表。常用的檢測方法有:檢氣管法、化學吸收法、氣相色譜法。,七、設備容器內氧含量的分析,在設備容器內檢修時,首先要進行隔離,然后用氮氣和空氣置換,檢修人員進入時,檢測貯罐、人孔、容器及其它空間中的氧含量。要求設備容器內氧含量進塔入罐氧含量在18%22%范圍內,為此,從安全角度出發,要對設備容器內氧含量進行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儀器分析法和化學吸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