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作業安全生產管理培訓課件(3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63592
2023-10-07
33頁
476.73KB
1、機械設備作業安全,機械設備種類繁多,機械設備運行時,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進行不同形式的機械運動。機械設備由驅動裝置、變速裝置、傳動裝置、工作裝置、制動裝置、防護裝置、潤滑系統、冷卻系統等部分組成。,按照機械功能分類,一般分為加工制造型機械和運輸(運送)型機械。(一)加工制造型機械主要是改變原料物質的形狀,使原材料組成一個新形體或形狀。(二)運輸機械:主要是運送物品和原料。(三)車輛輸送機械:汽車、火車、廠內電瓶車、叉車、起重機械等。輸送產品多樣化,輸送地點比較靈活。,機械分類,設備工程的重要分類,1:排水工程2:冷 暖房工程3:廚房設備工程4:特殊工程 隔音防塵工程 放射能防止工程 拍攝廣播2、裝置工程 干燥裝置工程 其他工程,危險部位,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切、卷入等多種傷害。其主要危險部位如下:(1)、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2)、旋轉的軸,包括連接器、心軸、卡盤、絲杠和桿等。(3)、旋轉的凸塊和孔處。含有凸塊或空洞的旋轉部件是很危險的,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4)、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混合輥等。,(5)、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如輻條手輪或飛輪和機床床身、旋轉攪拌機和無防護開口外殼攪拌裝置等。(6)、接近類型,如鍛錘的錘體、動力壓力機的滑枕等。(7)、通過類型,如金屬刨床的工作臺及其床身、剪切3、機的刀刃等。(8)、單向滑動部件,如帶鋸邊緣的齒、砂帶磨光機的研磨顆粒、凸式運動帶等。(9)、旋轉部件與滑動之間,如某些平板印刷機面上的機構、紡織機床等,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特種設備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動重4、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起重機械作業的危險因素,1)起重機械在現代生產中應用很廣,從工礦企業到繁忙的港口、建筑工地以及鐵路樞紐,到處都有起重機械在那里承擔著成千上萬噸的物料搬運和設備安裝等任務。2)起重機械事故按其發生原因可分為擠壓事故、高處墜落事故、重物墜落事故、起重機械倒、折斷及傾翻事故、觸電事故、撞擊事故等。3)常見的起重機械對安全影響較大的零部件主要有吊鉤、鋼絲繩、滑輪和滑輪組、卷銅及制動裝置等。,起重機械危險的防護措施,1)起重機械應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裝5、置,包括:超載限制器、力矩限制器、上升極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極限位置限制器、運行極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調整和顯示裝置、幅度指示器、防止吊臂后傾裝置、極限力矩限制裝置、緩沖器、夾軌鉗、錨定裝置、回轉定位裝置等安全裝置。2)起重作業必須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并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司機操作。3)作業前要對制動器、吊鉤、鋼絲繩等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發現性能不正常時,應在作業前排除。4)作業時應按指揮信號進行,開車前應鳴鈴或報警,閉合主電源時,應把所有控制器手柄回到零位,作業結束時應將起重機秒定錨定。,5)起重機作業時,不能對運動機件進行檢查和檢修,不能在有載荷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6)吊運時,重6、物不能從人頭頂通過,吊臂下嚴禁站人。,7)起重機工作時,其各部件、機構,必須要與輸電線路保持一定安全距離。8)自行式起重機,工作前應將停機場地平整好,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9)起重機駕駛人員要求身體健康,凡患有色盲、雙眼視力在0.8以下,患有聽力障礙癥或癲癇病的人不能從事此項工作。,起重機駕駛人員要了解并保證做到“十不吊”:,超過額定負荷不吊。指揮信號不明、吊物重量不明、光線暗淡不吊。吊索和附件捆綁不牢不吊。行車吊掛重物直接進行加工不吊歪拉斜拽不吊。吊物上站人或有浮放物不吊。氧氣瓶、乙炔放生器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險的物品不吊。吊物有刃角不墊好不吊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吊。違章指揮不吊。,氣割7、機操作規范,1、操作人員應掌握本機性能特點,具有勞動局發放的氣割操作證。2、本機操作時須嚴格遵守氣割操作規范。3、使用本機前必須檢查氣路系統及割炬連接部位有否漏氣現象,如有漏氣,一經發現必須立即停止使用,并報上級主管,及時修復后再使用。4、操作者休息或長時間離開機器時,必須關閉電源,嚴禁無人操作或遠距離操作。,5、當被切割的鋼板安放在切割工作臺上后,適當調整割炬上手輪,使割嘴離開鋼板一定距離。6、氣割機使用完畢后,必須切斷電源,關閉氣源閥門,將管路內剩余氣體放完。7、氣割機附近,嚴禁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吸煙,嚴禁在氣割機及氣源附近使 用磨光機、電焊機等設備。8、乙炔(丙烷)與氧氣不能混放。9、8、使用氣割環境溫度在0-40,電焊機操作規范,1、操作本機的作業人員必須有電焊作業上崗證。2、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本機的操作程序、機器性能及特點。3、焊接前檢查焊接作業選取的電壓位是否正確。,4、檢查電纜接點是否松動,接地裝置是否有雜物。5、嚴格按照該設備的有關操作程序進行操作。a、焊接操作程序;b、焊機選位操作程序;6、焊接起弧后注意焊縫之形狀,適當調節焊頭高度角度,焊接邊度,焊接電壓、電流。7、每日下班前清理焊機的焊渣。,機械傷害事故案例,X年X月X日,某印刷廠一名女員工在印刷覆膜機上工作,低頭時不慎將頭發落入覆膜機轉輥上,被轉輥卷入,女工試圖用左手拽出,左手也被卷入轉輥之中,幸虧被身邊的工友發9、現將機械上的電閘拉下,并報119和120,消防隊員趕到現場進行搶救,整整花了兩個多小時,拆除設備部件及轉輥,將該女工的頭發和左手救出,被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搶救。頭皮縫合150多針,保住頭皮,但左手粉碎性骨折已被截肢。,近些年來,發生多期機械傷害事故,有的員工給齒輪加注潤滑脂被轉動齒輪擠下右手,有一名女工帶著圍巾開動鉆床不慎將圍巾一端掉在鉆頭被旋轉鉆頭纏卷圍巾將這名女工活活地勒死在鉆床上。還有一名女工從螺旋輸送機上跨越,不慎將人體卷入螺旋推進器,當場死亡,還有許多操作沖床員工不慎被沖床沖掉了手指和手掌,其他重大事故應急預案:,1)一旦發生其他事故,應首先向所在課的安全員、課長、車間領導報告,各10、車間立即組織施救,并根據事態的嚴重程度撥打119或120求救,需要就醫的,公司派車將受傷人員送往就近定點醫院醫治。各車間安全員或車間內勤向綜合管理部報告,由綜合部對事故情況進行現場拍照,進行工傷報案。各車間組織課、車間或公司人員召開事故現場分析會,制訂整改方案,報綜合管理部。2)一旦較大事故發生,應立即組織車輛轉運物資,公司車隊應迅速的將物資轉運到安全地帶,由專人看管。3)一旦特大事故發生,除本單位組織人員施救外,還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講明事故大小,受災情況如何等,取得政府救援。,機械危害的預防,現代工業生產中所用到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且各具特點,但也具有很多共性。因此可從機械設備的設計、制造11、檢驗;安裝、使用;維護保養;作業環境諸方面加強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1、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的預防措施,機械設備生產制造企業,要在設計、制造生產設備時同時設計、制造、安裝安全防護裝置,達到機械設備本質安全化,不得把問題留給用戶。具體要求為:,(1)設置防護裝置 要求是,以操作人員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為基準,凡高度在2m之內的所有傳動帶、轉軸、傳動鏈、聯軸節、帶輪、齒輪、飛輪、鏈輪、電鋸等危險零部件及危險部位,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對防護裝置的要求:a安裝牢固,性能可靠,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b適合機器設備操作條件,不妨礙生產和操作;c經久耐用,不影響設備調整、修理、潤滑和檢查等;d防護裝置本身不應給12、操作者造成危害;e機器異常時,防護裝置應具有防止危險的功能;f自動化防護裝置的電氣、電子、機械組成部分,要求動作準確、性能穩定、并有檢驗線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2)機器設備的設計,必須考慮檢查和維修的方便性。必要時,應隨設備供應專用檢查,維修工具或裝置。(3)為防止運行中的機器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4)機器設備應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能有效地制動。(5)機器設備的氣、液傳動機械,應設有控制超壓、防止泄漏等裝置。,(6)機器設備在高速運轉中易于甩出的部件,應設計防止松脫裝置,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裝置。(7)機器設備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2m以上時,應13、配置操作臺、欄桿、扶手、圍板等。(8)機械設備的控制裝置應裝在使操作者能看到整個設備的操作位置上,在操縱臺處不能看到所控制設備的全部時,必須在設備的適當位置裝設緊急事故開關。(9)各類機器設備都必須在設計中采取防噪聲措施,使機器噪聲低于國家規定的噪聲標準。,(10)凡工藝過程中產生粉塵、有害氣體或有害蒸氣的機器設備,應盡量采用自動加料、自動卸料裝置,并必須有吸入、凈化和排放裝置,以保證工作場所排放的有害物濃度符合TJ36-7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和GBJ4-73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的有關要求。(11)設計機器設備時,應使用安全色。易發生危險的部位,必須有安全標志。安全色和標志應保持顏色鮮明14、清晰、持久。(12)機器設備中產生高溫、極低溫、強輻射線等部位,應有屏護措施。(13)有電器的機器設備都應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觸電,同時注意防靜電。,2、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預防措施,(1)要按照制造廠提供的說明書和技術資料安裝機器設備。自制的機器設備也要符合GB5083-85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的各項要求。(2)要按照安全衛生“三同時”的原則,在安裝機器設備時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欄柵,安全操作臺等。(3)設備主管或有關部門應制訂設備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及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并貫徹執行。,3、加強維護保養,(1)日常維護保養,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生產中必須做到:班前、班后15、要認真檢查、擦拭機器設備的各個部位;按時、按質加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清潔、潤滑、良好。班中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機器設備,發生故障及時排除,并做好交接班工作。(2)一級保養,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配合,對機器設備進行局部解體和檢查;清洗所規定的部位;清洗濾油器、分油器及油管、油孔、油氈、油線等,達到油路暢通,油標醒目;調整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堅固各部位。(3)二級保養,以維修工人為主,在操作工人參加下,對設備進行針對性的局部解體檢查、修復或更換磨損件,使局部恢復精度;清洗、檢查潤滑系統,更換陳化油液;檢查、修理電器系統、安全裝置等。,4、改善作業環境,(1)作業場所的地面要平坦清潔,不應有坑溝孔洞16、等;不得有水漬油污,以防絆倒、滑倒。(2)機床設備的周圍,應留有必要的空間、通道,其間距須符合相應最小安全距離要求。最小安全距離可參照如下數字:機床側面與墻壁或柱子之間無工作地時,間距為400500mm;有工作地時,間距為10001200mm;機床之間無工作地時,間距為800mm;機床某一邊有工作地并有行人定期通過時,間距為1200mm;機床兩邊均有工作地時,機床之間間距為1500mm;機床兩邊均有工作地并有行人通過時,間距為1800mm;排成15(的自動機床的間距為600800mm,1、操作旋轉設備必須穿“三緊式”工作服,不能留長發(長發要盤在工作帽內),不能戴絨毛手套;2、操作機械設備要注意力集中,操作控制速度、壓力、溫度等指標時不要過快、過猛,忽快忽慢,不穩定操作,要先想好看準再操作;3、開動機械設備前,要對機械設備認真檢查,“點動試機”正常后,再正式開機操作。特別要注意安全防護裝置可靠;,安全提示,4、發現機械設備不正常時,要及時報告,由維修工維修好方可使用;5、不要開動不屬于自己操作的機械設備和停用查封的機械設備;6、危險崗位場所未經許可不要去;7、發現違章操作行為要制止;8、發現機械設備存在事故隱患要報告;9、要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