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技能訓練培訓課件(32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63629
2023-10-07
32頁
3.02MB
1、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技能訓練,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技能訓練,第一節 下井參觀熟悉井下作業環境,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技能訓練,第五節 自救器及其使用,第四節 井下緊急撤退訓練,第三節滅火器的使用,第二節常風危險因素識別,3,2,1,4,第一節 下井參觀熟悉井下作業環境,一、熟悉安全出口每個生產礦井必須有2個能行人的通到地面的安全出口,出口的間距不小于30m.井下各開采水平、各個采區、各個采煤工作面都 必須至少有2個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要保特暢通,與通到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連接。,二、熟悉路標在井下岔道口或拐彎處有路標。路標上標明了巷道名稱、長度以及用箭頭指明去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人員必須熟悉通道安全出口路標。2、,三、熟悉避災路線 煤礦井下巷道交錯縱橫,十分復雜,工作場所也很分散。井下人員必須熟悉井下的避災路線。避災路線是當井下發生事故災害時人員撤退的路線。避災路線都掛有路標,路標上標有出井的方向,只要沉路標所指的方向就能出井。,四、熟悉井下的信號設備 井下有各種信號,如燈、鈴、笛等聲光信號。這些信號有工作信號和安全信號。它是保證工作聯系和安全生產所必需的重要手段。每個礦井的信號都有明確的規定。提升運輸一般都用紅、綠燈和電鈴做信號。此外,發生災害時有報警報信號,如瓦斯報警斷電儀的報警信號、設備啟動和停止的聯絡信號、爆破前的口哨、喊話報警信號等。在井下聽到這些信號,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撤到安全地點。井下人3、員必須聽從信號指揮。,五、熟悉井下安全標志 井下安全標志按其功能分為禁止標志路標、銘牌、提示標志、指導標志等。每個井下工作人員都要熟悉和理解各個安全標志含義,按標志指示行動。,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六、熟悉井下的電器設備 井下的電器設備繁多,結構復雜,難以掌握,操作這此設備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特有安全操作資格證才能操作。所以對井下工作人員有如下要求。1、不許隨意破壞井下防爆設備的防爆性能,不許拆除各種保護裝置和帶電挪動設備。2、井下中央變電所、中央水泵房、采區絞車房、采區變電所等機電硐室,非工作人員不得擅入。3、井下電攬吊掛在巷道側幫上,人走在巷道中,不許手抓電攬。,熟悉井下作業環境,七4、熟悉采掘工作面井下采掘工作面是煤碳生產的工作聲所,四周都是巖石和煤炭,頭頂是支護的頂板。八、熟悉避難硐室避難硐室是供遇難礦工在事故進無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設施。分為永久避難硐室和臨時避難硐室兩種。九、熟悉礦井通風設設礦井通風設施主要有三類:1、隔斷風流的設施2、通過風流的設施3、調節風流的設施,熟悉井下作業環境,一、瓦斯爆炸事故常發地點的辨識瓦斯是賦存于煤巖體中的氣體,隨掘進、采煤工作的進行而釋放于采掘空間。由于瓦斯密度很小,相對密度僅為0.554,在低風速時會積聚于巷道上部空間。所以,井下任何地點都可能發生瓦斯爆炸,應時刻注意瓦斯濃度變化。其易積聚的地點是:1、采煤工作面的上偶角、采代區邊界5、處、采煤機切割部附近。2、頂板冒落的空洞內、低風速巷道頂部、停風的盲巷。3、拙進工作面的偶角、掘進機切割頭周圍。4、工作面遇構造造帶時要特別注意瓦斯的變化。,第二節 常見危險因素識別,二、煤與瓦斯突出隱患的辨識(一)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 瓦斯突出的危害是嚴重的,會造成人員窒息死亡,引起瓦斯燃燒或爆炸,破壞通風系統;突出的煤巖能堵塞巷道,埋人,推翻礦車和設備,破壞支架和設備。當煤與瓦斯突出時都有明顯的預兆當發現預兆時,現場工作人員必須立即撤離現場,帶好自救器,迅速撤到安全地點1.無聲預兆(1)煤層結構變化,層理紊亂,煤層厚度變化、傾角由小變大,由濕變干、光澤暗淡,頂底板出現新斷層、波狀起伏(2)工6、作面壓力增大,煤壁外鼓。(3)瓦斯涌出量增大,或忽大忽小,工作面氣溫變冷2.有聲預兆(1)響煤炮(深部巖層或煤層的破裂聲)、掉砟聲、支架折斷聲(2)有時還可聽到氣體穿過含水裂縫的嘶嘶聲。發現任何預兆都要特別警惕,及時報告,立即撤出危險區躲避。突出礦井的井下人員必須攜帶隔離式自救器。,(二)煤與瓦斯突出的常發環節 在采掘工作面都會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以掘進工作面發生居多,一般發生在斷層帶、破碎帶、煤層厚度變化帶、褶曲等地點,爆破或機械破碎煤巖環節中 三、礦井火災事故隱患的辨識(一)煤自燃火災預兆人能直接感覺到的現象有:(1)視力感覺:霧氣、“掛汗”。(2)氣味感覺:煤油、汽油、松節油或焦油氣味出現7、。這是煤自燃火災最可靠的預兆,而且說明煤自燃已經發展到相當的程度(3)冷熱感覺:煤溫、巖溫、氣溫以及災區流出的水的溫度明顯升高。一句話,感覺熱。(4)疲勞感覺:人體感覺不適,感到頭痛、悶熱、憋氣、疲乏、四肢無力等。其原因是空氣中缺氧,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加所致上述現象中只要出現一個,就應立即撤出災區,不能有任何延遲.,(二)煤自燃火災常發地點主要發生在斷層附近,采煤工作面的進風、回風巷,切眼,停采線附近,煤柱附近,破碎的煤壁,煤巷冒高處,假頂工作面,密閉墻內,溜煤眼,聯絡巷,浮煤堆積處等地點。四、頂板事故隱患的辨識 頂板冒落前有各種明顯的預兆,主要有下列幾點。1.響聲 頂板壓力增大時,會出現頂8、板巖石斷裂聲、活柱下縮聲,特別是木支柱的劈裂聲更明顯 2.掉砟 頂板嚴重破碎時,出現頂板掉砟現象,掉砟越多,說明頂板壓力越大,越危險。3.片幫 冒頂前煤壁或巷道幫所承受的支承壓力增加,煤變松軟,片幫比平時增多,甚至還有煤(巖)的壓出和突出。,4.裂隙 旦出現新的裂隙或裂隙加寬加深時,就有冒頂的可能 5.漏頂 破碎的偽頂或直接頂,在大面積冒落之前,有時會因背頂不嚴或支架不牢出現漏頂現象。漏頂后,支架棚梁托空,支架松動,當石繼續冒落時,就會出現大面積冒頂事故。6.脫層(離層)頂板將要冒落時,往往會出現頂板脫層現象,就是下層巖石與層巖石脫層,敲幫問頂時能聽到空洞聲。當老頂冒落時,將發生沒有預兆的大面9、積冒頂或切頂事故,那是很危險的。7.淋水增大8.瓦斯及各種有害氣體濃度增大上述現象出現其中之一,就要特別注意冒頂發生,應立即撤出,五、礦井水災隱患的辨識(一)礦井突水預兆 1.煤壁“掛汗”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時,由于水滲透到采掘工作面形成水珠,特別是新截切面潮濕明顯。2.煤壁“掛紅”這是因為礦井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滲透到采掘工作面呈暗紅色水銹。這說明是老空水,其中有鐵質。3.空氣變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時,氣溫突然變低,煤壁發涼,人一進去就有陰涼感覺,時間越長越明顯。4.出現霧氣 當巷道內溫度較高,積水滲透到煤壁后,引起蒸發形成霧氣,5.“嘶嘶”水叫 井下高壓水向煤巖裂隙強烈擠壓,兩壁摩擦而發出10、“嘶嘶”水叫聲,這種現象說明即將突水。6.底板鼓起 這是底板承受壓水(或積水區)作用的結果 7.水發渾斷層水和沖積層水常出現淤泥、沙,水渾濁,多為黃色。8.出現臭味.老空水一般可聞到臭雞蛋味,是因為老空中有害氣體增加所致。9.淋水加大 這是因為頂板裂隙加大,積水滲透到頂板上。10.片幫冒頂 這是由于頂板受承壓水、含水層(或積水區)水作用的結果。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發現上述透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地點的人員。,(二)突水事故易發地點(1)接近水淹井巷、老空、老窯的地點;(2)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溶洞、陷落柱的地點;(3)接近水文地質復雜地11、區,并有出水征兆的地點;(4)接近灌漿區域,可能出水鉆孔的地點;(5)打開隔離煤柱放水的地點;(6)接近可能與河床、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近的斷層破碎帶【案例】1997年1月31日9時54分,安徽省淮南礦務局某礦掘進工作面,因對老空積水情況掌握不清,認識不足,原資料提供的迎頭位置與老巷最小距離為12m,實際僅為6.1m,結果掘透老空,突水達50m3,沖出煤45m3,死亡3人,重傷2人。,安排從業人員對MFZ/ABC8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進行操作練習一、準備工作 干粉滅火器若干(最好每人一個)場地選在室外寬敞地帶。周圍無可燃物、危險物。盛火用金屬容器燃燒材料用木材和柴油。點火器材用長把火炬12、棒。首先由教員介紹滅火器型號、性能、使用范圍和使用做滅火操作演示。并MFZ/ABC8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性能:滅火級別為4A144B;內裝滅火劑是磷酸二氫銨(含量46%)、硫酸銨(含量32%);使用溫度為-2055;水壓試驗壓力為2.6MPa;驅動氣體為氮氣,壓力為1.5MPa;滅火劑重量為80.16kg;噴射距離4.5m;有效噴射時間15s;可用于撲滅普通固體材料火、可燃液體火及氣體和蒸氣火,但不能撲滅帶電物質火。,第三節 滅火器的使用,二、操作使用方法及要求拔掉保險銷,按下壓把,對準火焰根部掃射。由參加操作訓練人員從滅火器存放地提取到滅火地點進行滅火,直到火熄滅為止。,。,三、注意事項(1)13、滅火器應放在干燥、無腐蝕氣體的場所,不可靠近火源不可曝曬或碰撞。(2)經常檢查滅火器內部壓力,發現壓力表指針低于邊緣線應補充驅動氣體,一年進行一次維修(3)拆卸滅火器前,必須進行卸壓(4)滅火器的維修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在重新充裝前應做水壓試驗,四、操作正確與否評判(1)右手握著壓把,將滅火器提取到滅火現場,共10分。其中:提取滅火器部位合適5分;以正確方向迅速到達現場5分。(2)左手除去鉛封,右手拔掉保險銷,共20分。其中:除去鉛封10分;拔掉保險銷10分。(3)右手提著壓把,左手握著噴管,共30分。其中:雙手分工合理10分;壓把提好10分;噴管握好10分(4)在距火焰23m處站住,右手用力14、壓下壓把,左手拿著噴管左右擺動,噴射干粉覆蓋燃燒區,共40分。其中:站立位置正確10分;噴射方向正確10分;火焰熄滅10分;滅火后留下觀察余火10分(5)若成對演練,滅火有效并安全,可最高另加10分以上五項合計,60分以下者為不及格;6070分的為及格7080分的為良好;80分以上為優秀。不及格的要重練,直至及格為止,自救器是一種輕便、體積小、便于攜帶、使用方便、作用時間短的個人呼吸裝置,當井下發生事故災害、出現有害氣體時,供人員佩戴而防止中毒或窒息。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案例】1997年11月13日19:30,安徽省淮南礦務局某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遇險人員中8人會正15、確使用自救器而脫險逃生,另外44人因不會正確使用自救器而被CO毒害死亡。自救器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類一、過濾式自救器1。使用條件當CO濃度不超過1.5%,O2濃度不低于18%時,可連續使用4060min。它是一次性的,打開以后不能再用第二次,有效期為35年。,第五節 自救器及其使用,2.原理內裝高效能干燥劑(吸收潮氣)、CO觸媒劑氧化銅(CuO)和二氧化錳(MnO2)。3。使用方法(要求在30s內完成操作)(1)扳斷封口條。(2)拉開封口帶。(3)脫掉上部外殼。(4)取出過濾器。(5)咬口具。(6)上鼻夾。(7)戴頭帶(8)戴礦帽 4.使用注意事項(1)發生事故時應立即戴上,不可等待,以免貽誤16、時機。(2)使用中發熱時不要取下,屬正常現象。(3)不要忘了上鼻夾。(4)有唾液不可吐出,應吞咽下去(5)只能在CO條件下使用,別的氣體不能用。,二、隔離式化學氧自救器 1.使用條件不受限制。為一次性,有失效期。2.原理內裝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和碳酸鈉 3.使用方法(要求在30s內完成操作)(1)扯開封口帶(2)分盒。(3)拉開啟動裝置。(4)套背帶。(5)咬口具。(6)上鼻夾。(7)綁腰帶。(8)綁頭帶。,4.使用注意事項(1)扔掉上部外殼,下部外殼留用。(2)咬口具前將氣囊吹鼓。(3)升溫為正常,不可因發熱而取掉口具。(4)行走不可驚慌,呼吸要均勻。(5)不到安全地點,不可取下口具,牢記使用時間(6)保管時遠離火源、熱源等15m以上,三、隔離式壓縮氧自救器 1.使用條件不受限制。2.用壓縮氧氣供氧,可反復使用將其中用于吸收CO2的Ca(OH)2更換和重新裝上,氧氣即可再次使用。3.主要供救護隊員使用(1)帶時挎在肩膀上。(2)用時,先打開外殼封口帶扳把。(3)打開上蓋,左手抓氧氣瓶,右手用力向上提上蓋,此時氧氣瓶蓋開關即自動打開,將主機從下殼中拖出。(4)摘下礦帽,挎上挎帶。內(5)拔開口具塞,咬上口具,牙咬牙墊。(6)上鼻夾,開始呼吸。(7)呼吸時按動補給按鈕,約12s氣囊充滿后即停止(使用中發現氣囊空、供氣不足時,按上述方法操作)。(8)掛上腰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