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鎮海區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方案(2021-2025年)(1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4530
2023-10-10
17頁
284.98KB
1、 1 寧波市鎮海區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為推動“十四五”時期全區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根據寧波市鎮海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國家、省、市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精神,制定本規劃。一、發展環境(一)“十三五”時期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間,全區檔案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檔案工作“三個走向”根本遵循,成功創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成為浙江省首批業務建設示范檔案館,區檔案館榮獲全省檔案系統先進集體榮譽,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2、多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區檔案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黨管檔案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機構改革精神,實行局館分設,檔案行政管理職能劃入區委辦,并掛檔案局牌子,單獨設立檔案管理科,專門核定區委辦副主任、檔案局局長領導職數,在確保區檔案館機構級格不降、編制不減、參公性質和人員身份不變的基礎上,新增了內設科室,推動檔案行政管理和檔案館事業發展“一盤棋、雙加強”。2 檔案工作服務中心大局更加有力。認真貫徹執行區委、區政府和上級檔案部門的重大決策部署,主動對接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區委深化“三個年”專項行動等中心工作,不斷完善檔案收集范圍和進館標準。建立重點項目檔案業務指導提前介入機制3、,推進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檔案專題數據庫建設,完成機構改革檔案工作管理,扎實做好撤村建居、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等檔案工作。依法治檔能力明顯增強。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檔案法,依托“互聯網+監管”平臺,扎實開展行政執法常態化“雙隨機”抽查監管和年檢工作。將檔案培訓納入全區干部教育培訓計劃管理,舉辦全區檔案崗位培訓班 5 期。積極組織檔案“七五”普法宣傳,全社會檔案意識不斷增強。檔案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編制鎮海區民生檔案分布與查閱指南,完善民生檔案服務系統,成功創建市、區級公共服務窗口文明單位,宣傳普及“掌上查檔”小程序、“異地查詢、便民服務”和長三角區域查檔“一網通辦4、”等查檔途徑,提供查檔出證服務 1.2 萬人次。檔案文化建設成效明顯。加強“黨建+檔案”文化精品建設,“鎮從海上來檔案史料陳列展”成為鎮海黨員教育體驗線。舉辦百年輝煌 鎮海印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檔案展等重大重要主題展覽 5 個,出版的嘉靖定海縣志點校、乾隆鎮海縣志點校榮獲省級優秀編研成果三等獎。新增陳祖 3 煜院士、王復才等知名人士檔案 224 卷,開設“鎮海檔案”微信公眾號,積極開展“雄鎮蘭臺”檔案志愿服務。檔案基層基礎不斷夯實。區檔案館通過首批浙江省示范檔案館評價。全區通過省級目標管理認定 30 家,通過省級規范化數字檔案室認定86家,其中通過省級示范數字化檔案室認定13家,5、區級機關單位檔案管理規范化認定實現全覆蓋。加強檔案資源建設,常態化開展“三合一”制度編制,完成新一輪檔案接收進館,“十三五”期間區檔案館依法接收進館檔案 32642 卷 160383 件,館藏檔案總量比“十二五”末增長 45%。檔案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成功創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升級改造檔案信息資源區、鎮、村“三級共享”服務平臺,向基層推送民生檔案 32 萬件。實現檔案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館藏檔案數字化率達 95%以上,建立民生檔案專題庫 32 個,建立地方古籍文獻數據庫。建成“最多跑一次”電子文件統一管理平臺,全區行政權力事項電子文件歸檔率 96%以上。建成鎮海區電子檔案移交接收系統,全面推6、行電子公文歸檔及移交接收工作。檔案安全體系日臻完善。強化檔案實體安全,建立館庫安全管理制度及館內崗位安全職責,落實庫房“專人定責、雙人雙控”的管理措施。強化檔案信息安全,建立館內數字化加工項目定期安全檢查制度,通過檔案信息系統安全二級等保。完成區檔案館實體檔案智能管理系統建設,建立行政中心集中檔案庫房管理新模式,落實檔案數據異地備份制度。強化檔案安全監管,開展全 4 區檔案安全專項檢查和風險隱患大排查行動。(二)面臨的形勢與挑戰“十四五”時期,檔案作為戰略性信息資源、基礎性文化資源的價值日益凸顯,對各項事業的支持作用越來越明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的重大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對檔7、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為新時代檔案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新階段新起點上推動檔案事業創新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提供了強大政治動力。區委高度重視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學習貫徹落實工作,區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我區貫徹落實舉措,要求全面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推動全區檔案工作邁出新步伐、呈現新氣象。同時,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高水平構建整體智治體系,檔案工作面臨傳統檔案管理向數字化轉型的巨大挑戰,迫切要求檔案工作加快數字賦能,推動檔案工作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性變革。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區檔案工作還存在一些制約高質8、量發展的觀念障礙、技術瓶頸和人才短板等問題,檔案工作服務中心大局、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還要進一步增強,檔案工作整體開放程度和現代化水平亟待進一步提升。面對機遇和挑戰,必須增強“重要窗口”意識,找準檔案事業改革發展創新的方位,進一步銳意進取,努力開創嶄新局面。5 二、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書記袁家軍考察省檔案館時提出的檔案工作“六個好”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踐行新時代“9、五大歷史使命”,堅持以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為根本遵循,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以保管好利用好紅色檔案、記錄好留存好新時代奮斗歷史為主線,全面推進檔案治理、資源、利用、安全體系建設,全面融入“整體智治”,為鎮海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科創強區、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貢獻檔案力量。(二)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牢黨管檔案和“檔案工作姓黨”的政治屬性,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檔案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檔案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記為民服務的檔案工作宗旨,進一步推進檔案資源共建共治共享,擴大檔案開放,優化檔案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0、堅持全面依法治檔。以更強的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協同推進 6 檔案工作,加強依法治檔、依法治館,不斷提高檔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堅持服務中心大局。始終把檔案工作置于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中去謀劃和推進,在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保障大局中發揮檔案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堅持推進數字化改革。主動融入數字化改革,突出“數字賦能、整體智治”,推動檔案工作與新技術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檔案管理和服務數字化水平,爭創制度新優勢,形成發展新勝勢。堅持守牢安全底線。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防控,壓實安全責任,嚴格執行檔案安全制度,認真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確保檔案實體和信息安全。(三)發展目標到 2025 年,基本11、建成黨的領導全面加強、依法治理成熟定型、檔案資源豐富優化、開放利用普惠共享、安全更為穩固可靠,與鎮海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檔案事業發展新體系,為建設檔案強區打下堅實基礎。檔案依法治理能力明顯提升。黨管檔案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檔案工作責任制有效落實,依法治檔、依法履職能力進一步增強,區直單位、鎮(街道)檔案工作省級規范化率均達到 100%,全社會檔案意識顯著提升。檔案工作整體智治全面推進。全面融入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加快檔案資源和檔案管理 7 數字化轉型,推進檔案工作質量、效率、動力變革,全區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 100%建成省級規范化數字檔案室。檔案基層基礎建設12、不斷夯實。檔案基礎業務水平顯著提升,檔案工作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更加明顯,持續加強民生檔案資源建設。堅持為黨建檔,以打造“重要窗口”、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為主的檔案資源更加豐富,到“十四五”末館藏檔案資源增長 40%以上,檔案資源體系更加完備。檔案開發服務效能大幅提高。積極引入數字化手段,提高檔案分類管理效率,便于進一步開發利用。檔案利用服務更加便捷高效,檔案開放力度顯著增強,檔案資源跨區域、跨部門共享程度明顯提高,檔案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明顯提升。檔案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檔案安全風險防范和應急管理能力顯著提升。檔案館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 2.0 13、認證,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防范體系更加完備。檔案文化活力展示更加豐富。檔案文化編研、教育宣傳影響力持續提升。檔案人才培養激勵機制更加完善,檔案干部職業精神更加彰顯、職業能力持續增強、職業形象更加優良。三、主要任務(一)推進檔案治理體系建設,打造依法治檔示范區1.健全檔案管理體制機制。堅持黨對檔案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建立和落實檔案工作責任制,推動形成區委領導、委辦(檔 8 案局)負責、局館協同、各方齊抓共治的檔案工作格局。推動各單位將檔案工作納入考核評價內容,建立健全檔案工作督查檢查考核機制。加強協作協同,探索社會力量參與檔案事務合理模式。2.嚴格檔案執法、強化普法。構建檔案行政執法閉14、環工作體系,全面落實檔案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利用“互聯網+檔案監管”平臺,開展遵守檔案法律法規、履行法定職責等情況常態化監督檢查。加強執法力量配備,探索建立與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協調工作機制。制訂和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新修訂檔案法宣貫,加強檔案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增強全社會檔案意識。3.加強基層檔案工作監管。規范基層檔案制度落實,強化基層檔案工作保障,提升基層檔案治理能力,全面實施新一輪區級機關單位檔案業務建設評價,高標準完成檔案工作服務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省級整體試點,建立“村檔村管、鎮(街道)統管、區級監管”三級檔案管理機制,形成上下貫通、齊抓共15、管、緊密協作的三級聯動檔案工作網絡,推進檔案信息資源三級共享服務助力鄉村振興。4.創新檔案監督指導方式。探索檔案數字治理新模式,開展線上指導、視頻會議、線上培訓等在線檔案監督指導,實施檔案工作智能監管工程,提升檔案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健全機關檔案監督指導工作機制,完善檔案主管部門與系統主管部門協同配合的專業檔案管理機制,建立企業分類監督指導體系,逐步 9 探索實施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館(室)分類別分層次的監督指導模式。引導非國有企業、社會服務機構規范建檔,探索對檔案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指導方式。加強“三重一大”檔案的監管工作,強化對重點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督指導。(二)推進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打16、造電子檔案資源管理示范區5.加大檔案資源收集力度。持續加大檔案依法接收工作力度,科學規劃進館檔案擴面擴類,全方位收集反映“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檔案資源,全過程收集“重要窗口”以及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中形成的各類檔案資源。做好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的歸檔、接收和征集工作,推進轉制國有企業、撤銷行政村檔案進館。區檔案館完成新一輪檔案進館工作,持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鎮海記憶”等相關特色檔案資源以及影像檔案、口述檔案的征集采集工作。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參與檔案資源建設,向檔案館捐贈或委托保管檔案。6.加快電子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立足檔案資源數字化變革,加強檔案數字資源規劃管理,堅17、持“存量數字化、增量電子化”,強化電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逐步建立以數字資源為核心的檔案資源體系。積極開展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數字資源收集,推進網頁信息、社交媒體、新聞報道等數字資源的采集。豐富完善館藏重點檔案數據庫,新增一批民生檔案數據化專題庫。全面開展電子檔案移交接收工作,實現電子檔案應收盡收。10 7.建設“一件事”改革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加強民生檔案建檔指導,推動各涉民部門建立健全檔案工作和主要業務活動的融合機制,抓好“一件事”改革辦件的檔案管理,有序推進民生檔案電子化歸檔和管理。重新梳理全區民生檔案種類,建立全區民生檔案建檔指導目錄;以群眾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為主線,高質量推進民18、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強化民生檔案接收進館,到“十四五”末,區檔案館民生檔案數量占館藏總量達到 40%以上。(三)推進檔案利用體系建設,打造檔案開放服務示范區8.加快推進檔案依法開放。落實新修訂檔案法關于檔案開放工作有關要求,健全完善檔案解密和開放審核機制,實現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探索應用人工智能輔助,利用檔案信息化成果,全面完成館藏滿 25 年檔案的開放審核,加快推進館藏檔案向社會開放。9.增加檔案利用供給。積極開展檔案數據治理和專題數據庫建設。探索建立重大活動、突發事件應對活動相關檔案利用的調度機制,及時精準為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優化檔案利用環境,規范簡化檔案利用審核19、程序,全面提升檔案服務質量。持續加強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動異地查檔工作提質增效。加快檔案數字資源向部門共享,有序推進開放檔案數據向移交單位共享,全面推行“機關查檔直通車”。持續增加“鎮海掌上查檔”、檔案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檔案資源門類,實現 50%以上民生檔案可網上利用,促進檔案服務均等化、標準化,讓檔案事業發 11 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10.強化檔案服務民生。強化民生檔案資源建設,督促有關單位做好涉及民生的檔案資源規范建檔工作。加強與專業主管部門的協調,健全重要民生檔案接收進館機制。建設統一規范的民生檔案數據標準體系,開展重要民生檔案專題數據化建設,提升民生檔案數據質量。繼續深化推進長20、三角地區民生檔案“異地查檔、便民服務”,推進跨館、跨平臺民生檔案在線申請與電子出證。加快檔案信息資源服務數字化改革,持續推進檔案公共服務覆蓋鎮(街道)、村(社區)黨群(便民)服務中心,實現數字檔案管理和服務區域全覆蓋。(四)推進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打造檔案全域防控示范區11.加強檔案館室安全保障能力。持續開展檔案館、室兩級檔案安全風險排查自查,全面加強檔案庫房安全管理。進一步落實檔案安全管理責任追究制度,推動存在安全隱患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室實施庫房新建或改造,加強檔案安全設施設備的配備和更新。全面落實檔案館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重點建立健全檔案庫房日常管理制度,推動檔案館、室實現精細化管理。21、12.強化檔案實體安全保護能力。嚴格落實檔案安全責任制,在移交接收、數字化外包、利用服務等過程中強化安全措施;加強檔案流動過程監控管理、檔案搶救修復以及外包服務安全監管,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實施村級重要檔案報備制度,加強對村社組織換屆、村社規模調整檔案交接的監督管理,及時完成撤村 12 建居、機構撤并單位檔案實體處置工作。13.提升數字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加強檔案信息基礎設施設備和軟硬件安全建設,健全檔案信息系統安全保密防護體系,提高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應急處置能力。健全檔案信息審查制度,開展檔案網站的日常監控和防護;加強電子檔案長久管理,完善檔案異地異質備份機制;加強檔案安全宣傳教育。(五)推進數22、字化轉型升級,打造檔案整體智治示范區14.加強檔案工作數字化改革。推進檔案信息化融入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和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綜合運用。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納入本區域信息化發展規劃,保障檔案信息化建設依法開展。以“三張清單”為抓手,全面梳理檔案工作核心業務,加快檔案核心業務數字化管理,推動檔案工作服務“一件事”集成改革。建設區域檔案工作智能監管應用,推行檔案工作網絡化、指數化監管。到 2025 年,建成檔案業務基礎數據庫,基本實現核心業務網上協同,數字化協同工作場景廣泛應用,檔案工作整體智治格局全面形成。完成村社區重點檔案數字化,發揮檔案數據在社會治理中的23、基礎支撐作用。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檔案信息、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編研,使檔案數據信息各個要素形成內在聯系,充分發揮檔案信息資源作用,滿足群眾對檔案資源的需求。15.推進數字檔案館(室)迭代升級。強化頂層設計,持續推進檔案管理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加快檔案數字資源整合應用 13 和系統迭代升級,完成區域數字檔案管理服務一體化子系統建設,升級改造局域網館藏業務系統。全面對接政府數字化轉型改革成果,聚焦“掌上辦事”、“掌上辦公”,改造“最多跑一次”電子文件管理平臺。建設檔案數據多場景應用系統,開展多渠道檔案數據化出證服務,努力實現事項辦理、電子歸檔和電子出證閉環管理。建設檔案行政工作智能監管一體化應用,推24、行檔案工作網絡化、指數化監管。聚焦數字鄉村、未來社區建設,引導基層數字建檔,推進村(社區)檔案工作數字化管理,村社區 100%建成數字檔案室。16.加強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貫徹落實電子文件歸檔相關規定,建立健全電子文件歸檔、電子檔案移交相關制度。強化各領域電子文件歸檔管理,將電子文件歸檔功能納入黨政機關電子政務項目立項基本條件,切實推動來源可靠、程序規范、要素合規的電子文件以電子形式單套制歸檔。優化電子檔案管理流程,高質量推行區協同辦公系統電子公文單套制歸檔,不斷完善政務服務事項電子文件歸檔工作,逐步開展其他業務系統電子文件單套制歸檔。推進企業事業單位電子文件單套制歸檔從會計系統向管理25、系統、工程技術系統、科研系統等更廣泛領域推廣,積極推進發票電子化歸檔工作,促進各類電子文件應歸盡歸。(六)推進檔案文化建設,打造紅色檔案宣傳示范區17.加強紅色檔案傳承。積極挖掘鎮海作為革命老區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中形成的紅色檔案資源。建立珍貴紅色檔案名錄,14 加大紅色檔案保護、整理和開發力度,建設紅色檔案專題數據庫,打造“鎮海紅色記憶”檔案文化品牌,用好用活紅色檔案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深入挖掘檔案資源中蘊含的紅色文化、商幫文化和“四抗”文化內涵,進一步發揮紅色檔案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18.打造檔案文化精品。深挖館藏檔案史料,提升檔案史料編研能力,圍繞重大事件、重要人物26、等,深入挖掘珍貴檔案文獻遺產的歷史文化內涵。整合力量,加強合作,運用展覽出版、新媒體傳播等方式,打造“鎮海記憶”系列檔案文化品牌。19.推動檔案文化傳播。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抗戰勝利 80 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重大紀念活動,以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少年群體為重點開展檔案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發揮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積極探索數字檔案編研,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推動檔案文化價值傳播。通過“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等平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四、專項行動“十四五”期間,瞄準檔案事業發展目標,聚焦檔案事業重點發展任務,并綜合考慮與“十三五”項目建設相銜接,我區將著力開展新時代“三個地”27、和“重要窗口”檔案資源建設、檔案多跨場景應用、檔案優質高效服務、檔案安全強基、檔案文化品牌建設、基層檔案全域提質等“六大專項行動”。1.開展基層檔案全域提質專項行動。全面實施新一輪區級機 15 關單位檔案業務建設評價,建成一批模范檔案室,區直單位、鎮(街道)檔案工作省級規范化率均達到 100%,村(社區)檔案工作省級規范化率均達到 90%。全面完成檔案工作服務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省級整體試點,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密切配合的長效工作機制。建立非公企業檔案工作協作組制度,培育“兩新”組織建檔示范點 2 家,引導行業協會、商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規范建檔。2.開展新時代重要檔案資源建28、設專項行動。研究制定新一輪檔案進館工作計劃,“十四五”末,館藏總量增長 40%以上。加大檔案資源跨領域、跨區域、跨層級整合力度,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數字化改革、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等重大戰略檔案專題庫。3.開展數字檔案館(室)迭代升級專項行動。建設智慧檔案館,加強檔案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實現檔案管理智能化,爭創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先行區。全面開展示范(規范)化數字檔案室建設,全區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 100%建成省級規范化數字檔案室。到“十四五”末,新增電子檔案占新增檔案數量的 60%以上,館(室)藏傳統載體檔案實現電子目錄全覆蓋,保管期限30 年(長期)以上檔案 100%數字化、29、50%數據化。4.開展檔案優質高效服務專項行動。加大館藏到期檔案開放審核力度,依法依規落實期滿 25 年檔案開放要求。到“十四五”末,通過網站或其他方式向社會公布開放檔案目錄,穩步推進開 16 放檔案全文上網工作。檔案查詢利用服務覆蓋 100%鎮(街道)和村(社區)。繼續推進長三角地區民生檔案“異地查檔、便民服務”網上辦、掌上辦,基本實現檔案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可及。5.開展檔案安全強基專項行動。構建檔案行政執法檢查、安全風險評估、安全自查等一體化、常態化的檔案安全檢查工作體系,到“十四五”末,實現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檔案安全檢查全覆蓋。區檔案館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2.0認證。開展30、館藏重要檔案數字資源異地備份、村(社區)檔案數字資源區檔案館備份。6.開展檔案文化品牌建設專項行動。推出一批檔案文化精品,編輯出版圖說鎮海,編印“雄鎮蘭臺”,點校出版古代文獻。綜合運用展覽陳列、新媒體傳播等方式,舉辦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檔案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檔案展等活動。打響鎮海記憶、“檔案+黨建”等鎮海檔案文化品牌,推進檔案文化走進農村文化禮堂、學校思政課堂等。五、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是推動檔案事業創新發展的根本保證。各鎮(街道)、各單位黨委(黨組)尤其是“一把手”要更加重視,將檔案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全面落實檔案工作責任制。檔案主管31、部門要建立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評估和督查機制,加強對本規劃 17 實施的組織、協調和督導,確保規劃順利實施。(二)落實經費保障。各鎮(街道)、各單位要將檔案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加大對檔案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與檔案工作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檔案保護和開發專項資金對重大項目、重點任務的資金支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檔案事業的發展,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檔案工作。(三)強化人才保障。突出政治引領,統籌抓好檔案局和檔案館兩支隊伍建設。加強政治能力建設,注重檔案干部隊伍可持續發展,打造作風實、戰斗力強的“蘭臺鐵軍”。加強干部實踐鍛煉,有針對性地開展檔案行政執法監管、檔案館業務、檔案室工作、檔案服務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充分發揮職稱制度對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的激勵作用,對接省“115”檔案人才工程建設,大力開展檔案工作人員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四)強化檔案宣傳。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積極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唱響“檔案聲音”,對服務中心工作、社會民生、事關檔案事業發展大局的重大項目、重點任務、重要成績等進行全方位宣傳展示。向社會普及檔案知識,增強全社會檔案意識和檔案法治觀念,爭取各級領導干部和社會各界對檔案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營造良好的檔案事業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