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縣永漢鎮油田村村莊規劃方案(2023-2035年)(草案公示稿)(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4534
2023-10-10
24頁
543.06KB
1、1龍門縣永漢鎮油田村村莊規劃(2023-2035 年)(草案)(公示稿)永漢鎮人民政府2023 年 9 月2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編制目的為貫徹落實黨的中共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指導油田村鄉村建設,促進統籌城鄉發展,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根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粵自然資規劃函【2019】1499 號)及廣東省村莊規劃編制基本技術指南(試行)的要求,特編制龍門縣油田村村莊規劃(2023-2035)(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主要作為油田村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第二條 2、規劃原則本規劃堅持分類推進,多規合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全域管控,節約集約;保護優先,突出特色;尊重民意,簡明實用等原則。第三條 規劃依據(1 1)法律依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年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年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12 年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 年修訂版)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 年修訂版)(2 2)部門規章部門規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的通知3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3、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3 3)政策文件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省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鄉村振興用地政策的補充意見(試行)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廣4、東省村莊規劃編制基本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實施點狀供地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通知廣東省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明確過渡期內村莊規劃有關政策的通知惠州市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管理指導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關于扎實做好全市示范村村莊規劃落實落地工作的通知(4 4)行業標準和規范行業標準和規范村鎮規劃編制辦法(試行)(2000 年)村莊規劃用地分類指南(村建201498 號)村鎮供水工程設計規范SL687-2014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338-2018農村公路建設標準指導意見GB501882007鄉村道路工程技術5、規范GBT51224-20174鄉村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標準村鎮規劃衛生標準GB18055-2000農村防火規范GB50039-2010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GB7959-87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廣東省村莊規劃編制基本技術指南(試行)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2016 年)惠州市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修編)(2016 年)美麗鄉村建設規范DB33T912-2014(5 5)上位規劃和相關規劃上位規劃和相關規劃龍門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龍門縣縣域鄉村建設規劃(2017-2035 年)龍門縣永6、漢鎮域總體規劃(2018-2035 年)龍門縣農村住房風貌管控指引(修編)第四條 規劃范圍本次油田村村莊規劃范圍總面積為 1798.36 公頃,包括李一、李二、李三、李四、李五、鐘山嚇、加義莊、大泉、東山、東埔、良新、良老、馬力山、社洞、葉屋、黃屋、王屋、何屋等 18 個村民小組。第五條 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 2023-2035 年,其中:近期到 2025 年,遠期到 2035 年。5第 二章 現狀概況第六條 村莊基本情況(1 1)區位區位交通交通油田村位于永漢鎮域東北部、南昆山西側,與龍華鎮交界。油田村對外交通發達,形成了高速(廣河高速、汕湛高速)、國道 G355(油田公路)、省道S1197、 二縱二橫發達的對外交通網絡。汕湛高速油田出入口位于村莊中部;村莊東側緊鄰廣河、汕湛高速互通立交;油田公路是通向南昆山生態旅游區的主要道路。(2 2)社會經濟社會經濟1)人口分布油田村 2022 年在冊登記總戶數 968 戶,戶籍總人口 4073 人,戶均 4.20人/戶,常住人口 3221 人(詳見表 2-1)。表 2-1 油田村現狀人口統計一覽表自然村組名稱自然村組名稱戶數戶數戶籍人口(人)戶籍人口(人)常住人口(人)常住人口(人)大泉69278196東埔41181135東山38174129何屋136838黃屋74323286嘉義莊90370308李一45177137李二41165125李8、三48213163李四411721326李五32134107良老198852良新3813789馬力山59251213社洞41160105王屋2411281葉屋96396342鐘山嚇159674583合計合計96896840734073322132212)經濟收入油田村 2022 年集體收入約 23 萬元。集體收入主要來源為農莊、出租商鋪、旅游產業等,村民收入主要來源為農莊、旅游業和外出務工。油田村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在南昆山溫泉旅游大觀園、碧桂園南昆大觀,莊加莊溫泉渡假山莊、大自然溫泉渡假山莊、昆山漂流等旅游景區的輻射帶動下,村民以農家樂為主題,紛紛辦起了農家飯館,并逐漸形成集“行、游、住9、食、購、娛”于一體的綠色旅游產業鏈。3)歷史文化現狀油田村嘉義莊古村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個有著 500 余年歷史的客家古村,具有保存完好的古圍屋建筑和村莊結構,是龍門農民畫的發源地,是龍門縣首個農民畫創作示范村。第七條 國土空間現狀油田村土地總面積為 1798.36 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為 1551.43 公頃,占總面積的 86.27%;建設用地面積 199.60 公頃,占總面積的 11.10%,其中村莊現狀建設用地面積為 65.71,總面積的 3.65%;未利用地面積 46.11 公頃,占7村土地總面積的 2.56%。第八條 人居環境現狀(1 1)農村住房)農村住房建設建設農村住房按10、自然村呈組團狀布局,新舊混雜宅基地面積在 80-120 平方米左右,傳統民居為單層磚木結構為主,建筑質量較差,普遍處于閑置狀態;新建民房以 3-5 層框架和磚混結構為主,建筑質量較好。當前村莊內的農房建設需求較為強烈。(2 2)村道建設村道建設油田村內交通現狀良好,村村通路,村道巷道基本硬底化,村道寬度一般為 4 米。(3 3)公用設施公用設施1)供水設施。全村已實現統一供水,水源為水源為永漢梅州水庫。2)排水設施。全村各村小組基本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存在污水滲漏問題。部分村小組(如良新)因排水渠和雨水管道過窄而造成水淹嚴重。3)電力設施。全村各村小組已實現電力全覆蓋,電壓穩定,能夠滿足村民日常11、生活用電。4)電信設施。目前村莊已經覆蓋手機信號,網絡也已接通,部分居民家庭已經接入有線電視電纜。5)燃氣設施。村中無燃氣設施,村民生活用氣大多采用瓶裝液化氣。6)環衛設施。全村各村小組已布置垃圾收集點,已初步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制。7)村莊照明。村莊部分道路鋪設路燈。8)停車設施。鐘山嚇、馬力山、良老、東山等村小組設有小型停車場,其余各村小組停車設施較為缺乏。9)公共廁所。大泉、東山、馬力山、嘉義莊等村小組設有公共廁所。(4 4)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油田村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較為完善,有村委會、小學、衛生站,基本滿8足村民教育醫療需求。1)辦公設施。村委為三層框架建筑,占地面積 230 12、平方米,建筑面部為600 平方米。內設有辦公室、會議室、服務中心,底層為商鋪,外設有宣傳欄,功能較為齊全。2)教育設施。村內設有油田小學,占地面積 12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800 平方米。3)文體設施。葉屋、黃屋、良老、良新等村小組設有文化室,鐘山嚇、李村、馬力山、大泉等村小組設有藍球場,缺乏健身設施。4)商業設施。村內商業設施主要農家飯館、酒店、民宿、全民超市等。5)醫療衛生設施。上花小組內有一處衛生站,靠近村委,基本滿足村民日常醫療需求。第九條 村民訴求(1)宅基地訴求油田村現狀村莊建設用地緊缺,新增宅基地需求較大,亟需 新增宅基地來滿足村民近遠期建設新房需求。(2)公共服務配套設13、施訴求各村小組普遍缺少文化室、圖書室、健身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3)市政基礎設施訴求道路、廣場普遍缺乏路燈,排污設施存在污水滲漏問題,部分村小組由于雨水渠及管道無法滿足排洪要求而造成內澇嚴重,部分道路過窄,缺少停車場、公共廁所、村內水塘缺乏護欄等。(4)產業發展訴求各村小組集體經濟普遍比較薄弱,對增加經營性用地愿望強烈,產業用地需求大。9第三章 村莊發展定位和目標第十條 村莊人口規模油田村 2022 年現狀戶籍人口為 4073 人,根據近五年戶籍人口的綜合增長率 8.02來測算油田村規劃近遠期的戶籍人口數:到規劃近期 2025 年,油田村戶籍人口數達到 4171 人,新增戶籍人口 98 人;到14、規劃近期 2035 年,油田村戶籍人口數達到 4412 人,新增戶籍人口 339人。第十一條 村莊發展定位和目標(1 1)發展定位)發展定位龍門縣特色營造型村莊;永漢鎮東部副中心、新鎮區現代服務中心、文旅融合體驗主題片區。依托區位交通和景(區)城(區)村(莊)三位一體的優勢,以山水林田果、鄉村特色文化、古村落等資源為依托,通過三產融合,與村域內旅游景區和服務項目形成差異化發展,建設以鄉村文化休閑度假、特色休閑農業旅游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型村莊。(2 2)發展目標)發展目標將油田村發展為景城村深度融合的鄉村振興標桿,“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水詩意棲居家園,集鄉村康養、文化休閑和旅游度假于一體的生15、態田園山水旅游村居。第十二條 規劃指標規劃指標屬性含約束性和預期性,約束性包括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等,預期性包括人口規模、公共服務設施用地10規模、基礎設施用地規模、戶均宅基地面積、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等。指標指標規劃基期年規劃基期年規劃目標年規劃目標年變化量變化量屬性屬性耕 地 保 有 量(公頃)114.57121.08+6.51約束性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101.64101.640約束性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公頃)66.3871.565.39約束性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模(公頃)1.803.291.49預期性基礎設施用地規模(公頃)0.10.170.07預期性戶 16、均 宅 基 地(平方米)587.091501.87預期性人均村莊建設用 地(平 方米)162.98162.190.79預期性11第四章 規劃內容第十三條 建設用地布局優化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726 號)和廣東省村莊規劃編制基本技術指南(試行)(粵自然資規劃函【2019】1786 號)等相關文件的要求,以“三調”確定的村莊建設用地 81.98 公頃作為油田村村莊建設用地總量進行控制,在不突破現狀村莊建設用地總量的前提下對油田村建設用地布局進行優化,為“百千萬工程”的實施提供土地資源要素保障。第十四條 村莊國土空間布局油田村土地利用規劃結構17、主要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包括城鎮建設用地)及未利用地三大類型。表 4-1 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地類基期年目標年規劃期內增減(公頃)面積(公頃)占比(%)面積(公頃)占比(%)村域總面積村域總面積1798.361798.361001001798.361798.361001000.000.00農用地小計小計1551.431551.4386.2786.271494.5183.10-56.9201 耕地0101 水田57.383.1951.542.87-5.840102 水澆地36.462.0334.161.9-2.300103 旱地35.771.9935.381.97-0.3902 園地0201 果18、園142.147.90122.066.79-20.080204 其他果園4.110.233.650.2-0.4603 林地0301 喬木林地1136.6063.201117.1662.12-19.440302 竹林地71.874.0065.803.66-6.070303 灌木林地5.190.295.160.29-0.030304 其他林地38.002.1137.272.07-0.731217 陸地水域1704 坑塘水面22.721.2621.131.17-1.591705 溝渠1.200.071.200.070.00建設用地小計小計199.60199.6011.1011.10259.5425919、.5414.4314.4359.94村莊建設用地小計小計66.3866.383.693.6971.5671.563.983.985.1806 農業設施建設用地060102 村莊內部道路1.320.071.680.090.3607 居住用地0703 農村宅基地56.833.1660.013.343.180704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用地0.140.010.160.010.020803 文化用地1.120.061.790.10.670804 教育用地0.350.020.790.040.440805 體育用地0.230.010.2309 商業服務業用地0901 商業用地2.250.136.410.36420、.1610 工礦用地1001 工業用地4.080.230.280.02-3.8511 倉儲用地1101 物流倉儲用地0.100.010.100.01014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403 廣場用地0.190.010.110.01-0.08區域基礎設施用地小計77.274.3080.324.473.0506 農業設施建設用地060101 村道用地4.870.274.420.25-0.4512 交通運 輸 用地1202 公路用地72.304.0275.734.213.4313 公用設 施 用地1302 排水用地0.020.000.021309 環衛用地0.050.000.051312 水工設施用地0.21、100.010.100.010.00其他建小計56.723.15107.665.9950.9406 農業設 施 建0602 種植設施建設用地0.280.020.320.020.0413第十五條 生態保護修復(1 1)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根據上位國土空間規劃,油田村村域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2 2)生態空間)生態空間本村生態空間主要由陸地水域以及生態公益林組成,生態公益林態主要分設用地設用地0603 畜禽養殖設施建設用地0.080.000.080.000.000604 水產養殖設施建設用地0.210.010.210.010.0007 居住用0701 城鎮住宅用地32.091.7872.3422、4.0240.2508 公共管 理 與與 公 共服 務 用地0801 機關團體用地0.210.010.210.010.0009 商業服 務 業用地0901 商業用地22.601.2633.261.8510.6610 工礦用地1002 采礦用地0.270.010.270.010.0015 特殊用地1504 文物古跡用地0.970.050.970.050.00未利用地小計46.112.5643.122.40-2.9904 草地0403 其他草地13.000.7210.060.56-2.9417 陸地水域1701 河流水面33.111.8433.061.84-0.0514布在村域四周,面積為 68023、.52 公頃。現狀基期年,生態用地面積為 713.63 公頃,占村域總面積的 39.68;至 2035 年,規劃生態用地面積 713.58 公頃,占占村域總面積的 39.68。(3 3)生態環境修復和整治)生態環境修復和整治本規劃通過對村域內油田河等河流進行河道治理、沿河的植物多樣性種植,從而來提升區域內的水域、林地等空間的生態保育功能,本區域涉及河道長度長達 14.55 公里,在全面提升油田村域河流生態功能的同時,結合村道網,打造綠道、碧道等生態網絡系統,突出其康養、休閑、游憩等旅游功能。第十六條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嚴格堅持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對耕地實施特殊保護和分類管理,合理保24、護和利用耕地資源,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1)(1)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落實上位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面積 101.64 公頃,與三調現狀地類核實后,基本農田保護區與其他地類無沖突。永久基本農田管控要求:永久基本農田管控要求:1)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2)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3)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湖造景、建設綠化帶;4)嚴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畜禽養殖設施、水產養殖設施和破壞耕作層的種植業設施。(2)(2)耕地保護耕地保護落實上位下達的耕地保有量 114.725、5 公頃。至規劃期末,油田村耕地面積121.08 公頃,達到耕地保護任務要求。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耕地管控要 求如下:1)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在不破壞耕作層 且不造成耕地地類改變的前提下,可以適度種植其他農作物和發展綜合種養;152)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嚴格控制占用耕地新增農村道路、畜禽養殖設施、水產養殖設施和破壞耕作層的種植業設施等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確有需要的按照“先進后出、數量不減、質量不降”的原則落實“進出平衡”;3)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非農業建設確有需要占用耕地的,嚴格按照“先補后占、占 一補一、占優26、補優、占水田補水田”要求落實耕地占補平衡。4)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種植草皮;不得違規超標準在鐵路、公路等用地紅線外,以及河渠兩側、水庫周邊占用一般耕地種樹建設綠化帶。第十七條 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1 1)鄉村歷史文化資源保護)鄉村歷史文化資源保護1)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筑依據龍門縣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嘉義莊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傳統風貌建筑: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筑的傳統風貌建筑主要是各村小組的祠堂。(2 2)鄉村歷史文化保護線劃定)鄉村歷史文化保護線劃定根據龍門縣級文物核心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劃線等相關要求,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筑重點保護范圍為文物本體,一般保護范圍為文物27、本體外墻向外延伸 3 米。油田村劃定核心保護范圍線一處,控制面積為 1.80 公頃。(3 3)活化利用策略)活化利用策略對閑置村落進行盤活,在保留原有傳統肌理及外觀,對建筑內部加固修繕,進行功能轉換,改造特色文化民宿,由原村民協同招商企業共同打理。16第十八條 產業發展空間安排(1)產業發展思路與目標緊抓環南昆山生態康養旅游度假區發展的機遇,以康養產業為導向,充分整合一二三產業資源融合發展,形成緊密的產業鏈,發展集鄉村康養、文化休閑和旅游度假于一體的生態田園山水旅游村居。一產康養農業二產農產品加工業三產以鄉村旅游綜合體為核心的旅游服務業、農產品貿易和物流業(2)功能布局一帶三片區一帶:文化休閑28、旅游帶西區:溫泉康養區中區:鄉村文化休閑度假區東區:山水休閑區第十九條 農村住房建設(1)布局安排現狀基期年,油田村農村宅基地面積56.83公頃,至 2035 年,油田村宅基地面積60.40公頃,占村域總用地 3.36%。根據油田村宅基地現狀和人口規模發展情況,現狀調整農村宅基地后,將原址不適宜新建宅基地的用地進行騰挪,主要在異地選址新建宅基地。(2)農房建設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每戶宅基地面積控制在 150 平方米以內。建筑層數不超過 5 層,總建筑高度不超過 16.5 米,首層層高不超過 4.2 米;巷道不小于 2 米,建筑退巷道不小于 1 米。新建房屋應符合村莊景觀風貌控制一,按照村29、民小組約定的建筑風格統一建設,現狀農房也應按照約定的建筑風格逐步統一改造。17第二十條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1 1)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油田村服務設施配套除服務村民的公共服務設施外,還需為鄉村旅游配套服務設施。表 4-2油田村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表設施類別設施名稱位置規模備注管理設施村委會鐘山嚇占地面積 230,建筑面積 600保留現狀,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駐村民警工作室、文化活動室、村民便利店教育設施油田小學葉屋占地面積 12000,建筑面積7800 保留現狀擴建醫療保健設施油田衛生站大泉占地面積 150,建筑面積150 保留現狀文體設施文化室各村小組包括小型圖書館、閱覽室等籃球場30、各村小組商業金融設施土特產、手工藝品、紀念品商店嘉義莊閑置房屋改造農貿綜合市場嘉義莊鄉村旅游綜合體配套項目旅游服務設施旅游廁所李村、鐘鐘山嚇等村小組旅游安全監控系統各村小組主要出入口18民宿各村小組利用閑置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文化活動廣場各村小組祠堂前空地改建,組織各類文化活動,展示鄉村特色文化和民俗風情旅游停車場大泉占地面積 1000新建(2 2)道路交通規劃道路交通規劃充分考慮油田村旅游發展需求,實施農村道路提檔升級工程,進一步完善村域道路網、交通設施系統。1)對外交通:村莊主要的對外交通為汕湛高速、油田公路(355 國道)、119 省道道。2)村內交通:油田村內部道路由村莊主路、村莊支路和31、巷道組成,呈樹狀分散。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實現硬底化處理。村莊主路:主要聯系各村小組的道路,按四級公路標準拓寬至 6 米,建筑物后退道路不小于 5 米。村莊支路:主要承擔各村小組內部交通,道路寬度不小于 3 米,建筑物后退道路不小于 1.5 米。巷道:道路寬度不小于 2 米。建筑物后退道路不小于 1 米。停車場:在嘉義莊附近設置旅游生態停車場,各自然村內部設置公共停車場,并配建新能源車充電樁;第二十一條 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1 1)洪澇)洪澇油田村防洪標準按照 50 年一遇設計,并對河道進行疏通整治,河岸堤防工程須達到 50 年一遇洪水標準,確保防洪安全。(2 2)消防)消防規劃油田村設置公共消火32、栓 18 處,每個村小組一處。村莊消防通道主要依靠鄉村各主要道路,規劃轉彎半徑不應小于 6 米。鄉19村基礎設施建設應嚴格控制消防防火間距,嚴格執行國家相應消防法規,保證消防 通道暢通。(3 3)疏散場地)疏散場地緊急疏散場地服務半徑不宜大于 500m,村莊人均疏散場地不宜小于 2。規劃將油田村綜合服務中心、健身廣場、公園、籃球場、學校等空曠場地作為緊 急避震疏散場所兼做疏散場地,并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標志。(4 4)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空間管制)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空間管制1)村民的宅基地建設須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區,村民生產建設活動應注意遠離這些區域。2)村莊建筑的規劃間距和通道的設置應符合村莊防災33、的要求,村道兩旁房屋建設要按照路寬要求退建;道路為消防通道,不準堆放谷物晾曬。3)任何人不得占用防災避險場所。4)禁止破壞村莊安全防災減災設施,并由專人定期檢查和維修。21第五章 近期行動計劃第二十二條 近期規劃年限近期規劃年限為 20232025 年。第二十三條 近期建設項目主要包括:生態修復和土地綜合整治、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歷史文化保護、產業發展等五大類項目。詳見下表:序號項目類型項目名稱空間位置規模()資金規模(萬元)資金籌措建設主體協作主體建設方式備注1生態修復整治堤岸整治鐘山嚇村小組河道長850m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清淤加固2農田整治3墾造水田434、拆舊復墾5歷史文化保護傳統建筑保護改造嘉義莊古村落18000納入鄉村旅游綜合體項目祠堂修繕各村小組自籌理事會6產業發展嘉義莊鄉村旅游綜合體嘉義莊村小組6500企業自籌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項目包括“原鄉牧歌”特色村寨、鄉村夜景燈光秀、啤酒美食音樂文化廣場、現代農業生態園、現代農貿綜合集散中心7基礎設施和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道路提檔升級工程村莊主路按四級公路標準拓寬至 6 米雨污管網工程良新、良老2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排水渠和雨水管道過窄停車場建設項目大泉100015村莊建設專項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配建新能源車充電22資金樁道路基礎及景觀提升各村小組5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35、村莊安全監控系統各村小組5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路燈亮化工程各村小組3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休閑公園項目李一李二、葉屋1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標準化公廁工程良新、葉屋、李村、王屋5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康體運動場建設項目各村小組2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四小園改造各村小組2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活動廣場整治各村小組50村莊建設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3油田村村莊規劃管制規則一、生態保護(1)有針對性地恢復土地上的植被,來達到保護裸露土地,保護周邊的生態環境的作用。(2)利用現有林地、植被,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功能36、的綠色開敞空間,統籌協調油田村生態屏障用地與生產、生活用地。(3)利用現有水域,起涵養水源以及進行小氣候調節等作用。(4)保護規劃區域生態用地,不得進行破壞生態景觀、污染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做到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二、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1)村域內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101.64 公頃,主要集中分布在油田村域中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2)村域耕地保有量 112.6722 公頃,不得隨意占用耕地;確實占用的,應經村民小組確認,村委會審查同意出具書面意見后,由鎮政府按程序辦理相關報批手續。(3)未經批準,不得在園地、林地及其他農用地、設施農用地進行非農建設活動,不得進行37、毀林開墾、采石、挖沙、采礦、取土等活動。(4)村域內設施農用地應按規定要求興建設施和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或變相將設施農用地用于其他非農建設,并采取措施防止對土壤耕作層破壞和污染。三、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村域內有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嘉義莊古村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和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規范等相關規范,包括核心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環境24協調區,分別從建筑布局、空間、高度、體量、比例、色彩、材料、質感、細部及自然環境等方面進行控制。進行規劃期間根據需要對現存祠堂、風水塘等進行修繕維護,沿襲和發揚歷史文化風貌,促進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四、建設空間38、管制規劃區域內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為71.56公頃。1.1.產業發展空間產業發展空間(1)經營性建設用地建筑密度需控制在 35%以下,新增工業用地容積率不低于 2.0,綠地率不高于 20%。(2)經營性建設用地調整應經村民小組確認,由村委會審查同意,逐級上報村莊規劃原審批機關批準。2.2.農村住房農村住房(1)劃定宅基地60.40公頃,新申請的宅基地,每戶建筑基底面積控制在120 平以內,應在劃定的宅基地建設范圍內建設,且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2)村民建房建筑層數不超過 6 層,建筑高度不大于 18 米,新建筑設計應充分考慮新舊建筑的結合,使新建建筑在材料、尺度、色彩上與整個39、鎮區的環境相結合,做到適宜的生活環境與該地段的環境特色相結合,保持老區的活力。鼓勵采用嶺南風格的民房設計方案。優先采用節能建材、本地生產的建筑材料以及當地民間常用的建筑材料。3.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1)不得占用交通用地建房,在村內主要道路兩側建房應退后 3-15 米。(2)村內供水由上南村水廠提供,污水處理設施包括生態氧化池、生活污水處理站,房屋排水接口需向村民小組確認后再進行建設。(3)垃圾收集點、公廁、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用地及綜合服務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衛生室、養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村民不得隨意占用。五、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1)村民的宅基地選址和農房建設須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區。25(2)村莊建筑的間距和通道的設置應符合村莊消防安全的要求,不得少于6 米,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應嚴格控制消防防火間距,嚴格執行國家相應消防法規,保證消防通道暢通,道路為消防通道,不準長期堆放阻礙交通的雜物;臨宅間小路直接設置出入口的住宅退讓道路邊線2.5 米,無出入口的住宅退讓道路邊線2 米。(3)學校、廣場等為防災避險場所,緊急情況下可躲避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