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1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4558
2023-10-10
19頁
5.48MB
1、安吉縣山川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2023年9月01規劃總則規劃目的規劃原則 落實上位規劃管控要求 明確各類用地功能布局 細化規劃實施管制規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新時期,圍繞浪漫山川品牌,打造省級旅游度假區、縣域東南門戶、山水旅游特色鎮,安吉縣山川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安吉縣山川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山川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2、制的重要依據。01規劃總則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期限:2021-2035年。其中:基期年2020年,規劃近期目標年2025年,遠期目標年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山川鄉鄉域范圍,總面積46.95平方公里,下轄山川村、九畝村、大里村、馬家弄村、高家堂村、船村村六個行政村。02定位與目標上位傳導要求空間格局構建“U型環繞、一心兩帶、五區聯動、全域美麗”的國土空間新格局 山川鄉屬于五區中的生態經濟區。山川鄉為特色鎮,其發展職能與定位為:省級旅游度假區、以運動拓展、康養度假為主導的山水旅游特色鎮。02定位與目標規劃定位依托山川鄉現有生態、人文資源優勢,圍繞浪漫山川品牌,打造省級旅游度假區3、縣域東南門戶、山水旅游特色鎮。發揮臨近杭州市區的優勢區位,發展以運動拓展和度假康養為主導的美麗經濟,借助合溫高速及山川出入口,促進山川融入杭州市區的一小時生活圈,打造杭州市后花園。省級旅游度假區縣域東南門戶山水旅游特色鎮到2035年,山川鄉常住人口規模達到0.4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5%。發展規模區域協同戰略02定位與目標鄉鎮發展策略浪漫山川打造之“四大戰略”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嚴格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推動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牢筑生態底線。底線管控戰略特色彰顯戰略品質發展戰略依托合溫高速,推動杭安交通一體化進程,融入“天山上”泛大余村景區,共建區域生態大網絡,謀求杭州旅游后花園。以特色4、山水資源為依托,以全域旅游度假區為抓手,發揮安吉旅游領頭羊地位,全力打造“浪漫山川”旅游品牌。開展全域景區功能打造,融入傳統文化,提高公共服務設施人均覆蓋率和人均用地指標,全面提升宜居宜游水平。03國土空間格局總體格局規劃突出山川鄉“山水林田”的空間特色,構建“一心一廊,兩軸多點三片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以鄉駐地為主體打造產業和公共服務核心。一廊:依托合溫高速形成生態景觀廊道兩軸:以Y023X313X333作為鄉域經濟發展主軸。以馬家弄秧田塢續目為旅游發展副軸。三片區:以生態涵養功能為主的西部生態片區和北部三村構成的北部發展片區、南部三村構成的南部發展片區。【構建“一心一廊,兩軸多點三5、片區”的國土空間總體發展格局】03國土空間格局山川村、大里村中心村九畝村、馬家弄村、船村村、高家堂村一般村【落實上位規劃村莊分級分類指引】鎮村體系整治提升類集聚建設類一般村中心村山川村、大里村集聚建設類九畝村、馬家弄村、船村村、高家堂村整治提升類落實三條基本控制線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實現耕地保護目標,落實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嚴格按照生態功能完整性原則和主體功能區定位,優先避讓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理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改善和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堅持保護優先、集約6、節約、緊湊發展,根據城鎮化發展需要,結合城鎮空間結構和布局優化,引導城鎮有序發展,提升空間利用效率,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落實生態保護紅線 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03國土空間格局03國土空間格局一廊:依托合溫高速南北向貫穿全鄉的生態景觀廊道;兩帶:依托鸕鳥溪和太平溪構成的濱水景觀帶;兩片:以天荒坪水源涵養片和鳳凰水庫水源涵養片構成的兩個重要片。多區:山體林地形成的多片生態涵養片區,發揮生態錨固功能。【構建“一廊兩帶兩點多區”的生態安全格局】生態空間03國土空間格局兩帶:依托鸕鳥溪、太平溪兩岸農用地資源,發展沿線農業產業,保障糧食安全底線。兩區:即北部農業發展區和南部農業發展區,均以糧食種植為主。7、多點:以多個糧食生產功能區為抓手,逐步擴展糧食功能區范圍,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農業空間【構建“兩帶兩區多點”農業空間格局】03國土空間格局城鎮空間【構建“一主一副四節點”空間結構布局】一主:以鄉駐地山川村為鄉域發展核心,輻射全向,重點輻射北部馬家弄村與高家堂村;一副:以大里村作為南部公共服務設施中心,鄉域副中心。四節點:以馬家弄村、高家堂村、船村村、九畝村四個一般村為發展節點,完善基礎服務設施。04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整治目標整治工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農業和城鎮空間為對象,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和土地整治,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構建數量8、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新格局,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建設用地整治 低效用地再利用 建設用地復墾農用地整治 涉及高標準農田建設 耕地功能恢復等工程生態修復 涉及森林提質改造 森林生態修復 水域生態治理05重要支撐產業發展休閑體驗田園大型旅游主體特色鄉村旅游農旅融合景區支撐運動拓展依托竹子、農莊、稻田等農業資源以云上草原大型景區發展為重點發揮生態和區位優勢,山水+運動+訓練05重要支撐歷史文化保護【完善“物質遺產-非物質遺產”歷史文化資源保護體系】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將非遺傳承與歷史建筑等保護利用相結合,并且強化人文歷史與旅游發展之間的聯系,與旅游、研學、會展、直播等多種業態相融合,實現歷史文化9、創新保護與傳承。古樹名木57棵市級1處縣級1處縣級文保單位3處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05重要支撐綜合交通借助合溫高速新建工程,山川交通區位大躍升。對外交通:規劃依托合溫高速形成對外交通主線,加強山川鄉與杭州市區的聯系、互動。并利用山川鄉高速出入口的便捷性,將山川鄉打造成為安吉縣的東南交通門戶。內部交通:依托縣道和鄉道串聯鄉域內各行政村,通過新建五彩共富路、聯網公路等逐步優化鄉村交通組織。【交通區位大躍升,全方位融入高速經濟圈】05重要支撐公共服務設施以社區生活圈服務理念為指引,打造”鄉級村級”兩級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到2035年,增加非遺體驗展示文化設施,完善文化館、展覽館、圖書館和綜10、合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實現行政村級文化設施全覆蓋。文 化體 育到2035年,增加室外健身場地,加強全民健身,擴大體育設施覆蓋率,實現村級體育健身設施全覆蓋。醫 療規劃完善村衛生室建設,加快縣鄉村醫療網絡一體化建設,形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室(村)”兩級醫療保健網絡。養 老到2035年,規劃依托“孝佰匯康養中心”、鄉敬老院等康養項目,完善以居家為基礎、以機構為特色、康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教 育到2035年,結合教育設施布點專項規劃,按照均衡布局原則,山川鄉布局小學1所,幼兒園2所。規劃期內新增幼兒園1所。規劃近期北部三村由高塢里水庫進行供水,南部三村為分散供水。雨污分流制,各村生活污水分片收11、集處理。新建110kv山川變,提高鄉域供電可靠性,規劃根據電力專項規劃落實高壓電力通道的建設和空間預留。規劃優先以現狀共享整合,利用現有站址,將原有基站根據需求情況進行改造升級,以滿足5G加載共享需求。規劃近遠期均采用液化石油氣作為主要能源,預計日用氣規模0.24萬Nm/h。以“村收集、鄉轉運、縣集中處理”原則建立垃圾處理體系,生活垃圾由鄉政府轉運至生活垃圾焚燒廠統一焚燒。至2035年,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05重要支撐市政基礎設施落實上位規劃,對接各類相關專項規劃,查漏補缺,夯實基礎設施“生命線”。06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實施保障依據批準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行編制和修改,不得違背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確保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保護任務、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等約束性指標、結構布局、空間控制線和重大設施落實。向詳細規劃傳導明確近期整體實施目標和重大項目工程,完善近期國土空間布局,建立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保障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有序開展。制定十四五實施計劃山川鄉涉及的6個詳細單元:各村均作為獨立的詳細規劃單元開展實用性村莊規劃的編制工作。包含山川村、大里村、馬家弄村、高家堂村、船村村、九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