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火災案例分析、疏散逃生知識及法律法規培訓課件(38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64588
2023-10-10
38頁
7.01MB
1、消防安全,安全知識培訓課程,目錄,一、火災案例,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165人遇難。,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靜安區膠州路728號公寓大樓火災,58人死亡。,2015年5月26日,河南平頂山魯山縣康樂園老年公寓火災事故38人死亡。,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爆炸后引起火災119人遇難。,4,二、消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XX省消防條例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滅火器配置驗收及檢查規范等,5,重要法律法規條款,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2、職責:(一)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實行嚴格管理;(三)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記錄;(四)對職工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6,重要法律法規條款,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對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 完整準確,存檔備查;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3、火災隱患;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7,重要法律法規條款,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8,(一)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二)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三)違反規定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四)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的義務,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重要法律法規條款4、,9,三、消防設施、安全標志簡介,1.煙感探測器,2.溫感探測器,3.消防噴淋頭,10,4.消防應急燈,5.火災聲光警報器,6.手動報警器,7.安全出口指示燈,三、消防設施、安全標志簡介,11,四大類安全標志,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提示標志,12,常見消防標志,常見消防標志,14,四、火災分類和簡易滅火器材使用,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B類火災液體火災C類火災氣體火災D類火災金屬火災E類火災帶電火災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火災,15,常用簡易滅火器材,一般易燃固體(如木材、紙張、布片等)初起火災,可用水、濕棉被、黃沙、水泥粉、石灰粉等撲救。,16,常用簡易滅火器材,易燃、可燃液體初起火災5、撲救。當液體燃燒時局限在容器內,如油鍋、油桶著火,可用鍋蓋、鐵板、濕棉被等滅火,不宜用黃沙、水泥、爐渣等以免溢出。對于流淌液體火災,可用黃沙、泥土、石灰粉筑堤并覆蓋滅火。,可燃氣體(如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乙炔等)火災,在切斷氣源后明顯降低壓力的情況下使用濕麻袋等滅火,不能切斷的,嚴密防護維持穩定燃燒。,對于需遠離熱源體的人、物來說,滅火毯是一個最理想和有效的外保護層,并且非常容易包住表面凹凸不平的物體。,滅火毯,特別適用于家庭和飯店的廚房、商場、船舶、汽車、民用建筑物等場合的漸變初始滅火工具。,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水基型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不適用于在有精密儀器設備的場所6、或博物館等處,殘存的干粉不宜清除且有腐蝕性。,四、火災分類和簡易滅火器材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于在有精密儀器設備的場所或博物館等處,泡沫滅火器適用于一般的液體火災(B類)。,推車式滅火器,推車式二氧化碳滅火器,推車式干粉滅火器,20,五、火災疏散與逃生,火場逃生基本方法,1、熟悉環境,確定逃生路線,每到一地點應首先了解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情況,以及滅火器、報警器的位置,以防萬一,只有警鐘長鳴,養成習慣,才能處險不驚,臨危不亂。,2.爭分奪秒,迅速撤離 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包圍,千萬不要遲疑,要立即逃離著火區,設法脫險,切不可延誤逃生時機。,21,3.毛巾保護,防止煙氣中7、毒 火災中人員傷亡 80以上不是直接與燃燒物接觸所致,而主要是由于窒息或被有毒煙霧熏死。,五、火災疏散與逃生,4.利用通道,疏散逃生 根據火勢情況優先選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進行逃生。如果樓梯間只是充滿煙霧,可采取降低姿勢手扶欄桿的方法迅速而下。用濕衣服、濕床單、濕毛毯等將身體裹好,從煙火中沖過去逃生。消防電梯是火災時供消防員救援使用的電梯。,22,5.結繩滑行自救 當確認各條通道己全部被濃煙烈火封鎖住時,可利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罩等連結成繩,被困人員逐個順繩沿墻緩慢滑到地面或較低樓層。在實施時要注意連接處一定要結扎牢固以防負重后松脫或斷裂。6.按8、疏散標志引導進行逃生被困人員看到公共場所的墻面上、頂棚上、門頂處、轉角處設置的太平門”、“安全通道”、疏散方向箭頭等消防標志時,迅速按照標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離逃生,切忌低頭亂跑。,五、火災疏散與逃生,23,火災逃生注意事項,(1)不能因為驚慌而忘記報警。進入高層建筑后應注意通道,警鈴、滅火器位置,一旦火災發生,要立即按警鈴或打電話。延緩報警是很危險的。(2)高層逃生選擇避難層。(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貴重物品而延誤時間,更不要返回火場取物!起火后,如果不要盲目從高處窗口往下跳。發現通道被阻,則應關好房門,打開窗戶,設法逃生。(4)當被大火困在房內無法脫身時,要用濕毛巾捂住鼻子,阻擋煙氣侵襲9、,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設法報警呼救。(5)不要乘普通電梯逃生。高樓起火后容易斷電,這時候乘普通電梯就有“卡殼”的可能,使疏散失敗。(6)不要在濃煙彌漫時直立行走。大火伴著濃煙騰起后,應在地上爬行,避免嗆煙和中毒。,24,六、消防安全管理,1.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由公安機關報人民政府備案,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商場(市場),賓館(飯店),體育館(場),醫院、學校,廣播電臺、電視臺,客運車站碼頭;服裝、制鞋等勞動密集型生產加工企業;城市地下鐵道地下觀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筑和城市重要交通隧道,糧、棉、木材百貨等物資集中的大型倉庫和堆場,國家和省級等重點工程的施工現場。2.消防安全10、重點部位:(需制定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員,設置明顯防火標志,加強檢查,及時消除隱患)(1)容易發生火災的部位,如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化工生產、噴漆、烘烤、電焊、氣焊等危險場所,油罐區、易燃易爆物品倉庫液化石油氣儲備站、氧氣站乙炔氣站,汽車加油站等(2)發生火災后對消防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部位,如與火災撲救密切相關的變配電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發電房、通訊設備機房,生產總控制室等(3)人員或物資集中的部位;性質重要的部位,貴重儀器設備室,檔案資料室等。,25,3.消防安全重點工種人員:(提高人員的業務水平)A/B/C易燃易爆設備操作員,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員,以及在操作中違反操作規程有可能11、造成火災事故的崗位,如電工、木工等。,六、消防安全管理,26,單位一般員工的消防安全職責,六、消防安全管理,1.明確各自消防安全責任,執行消防安全工作規程,預防火災。2.保護消防設施和器材3.發現火災及時報警4.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5.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應當立即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6.接受單位組織的消防安全培訓,做到懂基本消防知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27,1.宣傳教育和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一)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二)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三)有關12、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四)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2.單位應當組織對新上崗或轉崗的員工進行崗前消防培訓。3.單位對在崗員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的內容還應當包括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消防安全培訓,28,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其他單位可以根據需要組織防火巡查。巡查的內容應當包括:(1)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13、(4)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5)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消防巡查,29,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檢查的內容應當包括:(1)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4)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6)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7)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8)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10)防火巡查情況;(11)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12)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消防檢查,30,七、現場常見的火災隱患,1、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堵塞,31,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閉,32,3、應急燈、疏散指示標識故障、損壞,33,4、消防設施、器材被遮擋,34,5、電氣線路凌亂且靠近可燃物,35,6.危險化學品靠近熱源、火源,36,7.違規的動火作業,37,8.禁煙區吸煙,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