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及整改培訓課件(8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64596
2023-10-10
83頁
2.22MB
1、2023-10-8,1,事故隱患排查治理,2023-10-8,2,一、工作目標,通過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機制和重大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及分級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促進全國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穩定好轉。,2023-10-8,3,二、對象和范圍,本次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對象和范圍為高危行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各類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包括: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石油、化工、煙花爆竹、冶金、有色、建筑施工、民爆器材、電力等工礦企業;道路交通、水運2、鐵路、民航等交通運輸企業;漁業、農機、水利等單位;人員密集場所;以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近年來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單位。同時,通過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進一步檢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和打擊非法建設、生產和經營的情況。,2023-10-8,4,三、實施步驟,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分五個階段進行:(一)安排部署階段:5月底前(二)企業自查自改階段:7月底前(三)地方政府督促檢查階段:7-8月(四)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督查階段:8-9月(五)各單位“回頭看”再檢查階段:4季度,2023-10-8,5,內 容 提 要,加強事故隱患管理的必要性事故隱患相關概念事故隱患管理機制的建立重大事故隱患3、管理規定,2023-10-8,6,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事故隱患嚴重是主要原因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加強事故隱患的管理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當前治理事故隱患的對策措施,一、加強事故隱患管理的必要性,2023-10-8,7,1.1 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仍然高居不下,全國各類事故造成死亡人數126760人 1億GDP死亡1個人;一萬居民里要死一個人;傷殘70萬人,每年近百萬個家庭因為各類事故帶來了不幸,2023-10-8,8,煤炭、危險化學品、建筑等高風險行業重特大事故多發,危險化學品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重特大事故不斷江蘇淮安段“3.29”液氯泄漏事故,31人死亡,幾萬人緊急4、疏散。吉林石化公司“11.13”爆炸,造成6人死亡,松花江污染。北京“12.6”危險化學品貨車與客車相撞。造成24人死亡,1人重傷。,煤礦近年發生6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遼寧“2.14”214人死亡;廣東“8.7”123人遇難;黑龍江“11.27”171人死亡;河北“12.3”108人死亡,2023-10-8,9,每年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000-4000億元人民幣之間。,事故經濟損失嚴重,2023-10-8,10,案例:中石油川東氣礦“12.23”特大井噴事故,導致243人死亡,20000多人受傷;10多萬人緊急疏散,6萬多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近9262萬元。,1.2 事故隱患5、嚴重是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2023-10-8,11,1.3 加強事故隱患的管理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一切事故源于事故隱患的存在,控制事故須從源頭著手“隱患險于明火,防患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隱患不除,永無寧日”加強事故隱患的管理體現了預防為主的管理原則,1.3.1 事故隱患與安全生產的關系,2023-10-8,12,國有企業設備老化、工藝技術落后三高企業隱患突出:危險物品生產經營企業安全距離不足煤礦企業“三超”現象建筑施工企業低價中標現象突出,現場安全設施投入不足,施工設備老化,施工工藝落后。非公有制企業安全投入不足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三違”現象,1.3.2 當前安全生產領域主要的事6、故隱患,2023-10-8,13,1.4 當前治理事故隱患的對策措施,國務院116次常務會議確定要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點煤礦治理瓦斯等重大隱患;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家寶總理提出10項要求“力爭用兩年左右的時間,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解決小煤礦問題。”深入開展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監管總局、國資委聯合下發的關于立即在國有重點企業中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制度化、經常化 鼓勵企業結合實際推行HSE、OHSMS等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方法,提升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建立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網絡信息監管系統。,2023-10-8,147、,二、基本概念,事故隱患 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險源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思考:事故隱患與危險源的關系?,2023-10-8,15,傷亡事故,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職工在本崗位勞動,或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于企業的設備和設施不安全、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不良,所發生的輕傷、重傷、死亡事故。,第15頁,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1991年國務院頒布),2023-10-8,16,職業病,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8、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第16頁,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2023-10-8,17,危害、風險,第17頁,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風險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后果的結合。,2023-10-8,18,2023-10-8,19,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類。根據國家標準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1992)的規定,分為6大類:物理性危險、有害因素化學性危險、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險、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險、有害9、因素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其他危險、有害因素,2023-10-8,20,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標準(GB6441-1986),將事故類別分為20類。,(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火災(5)觸電(6)淹溺(7)起重傷害(8)坍塌(9)高處墜落(10)透水(11)冒頂片幫(12)瓦斯爆炸(13)放炮 指爆破作業中發生的傷亡事故(14)火藥爆炸(15)鍋爐爆炸(16)容器爆炸(17)其他爆炸(18)灼燙(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傷害,2023-10-8,21,事故隱患分類 綜合事故起因、行業分類和事故性質分類,可以分為21類:,煤與瓦斯突出公路設施傷害鐵路設施傷害鐵路車輛傷害水上運輸10、傷害港口碼頭傷害空中運輸傷害航空港傷害其他類隱患,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觸電墜落機械傷害,2023-10-8,22,重大事故隱患 可能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勞動部,1995年)重大事故隱患分級 特別重大事故隱患:指可能造成死亡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指可能造成死亡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思考:重大事故隱患與重大危險源的關系?,2023-10-8,23,三、事故隱患管理機制的建立,事故隱患排查事故隱患評估、分級事故隱患的治理事故隱患的常態管理,2023-10-8,24,3.1 事故隱患排查,11、廠址 廠區平面布局 建(構)筑物 生產工藝過程 生產設備、裝置 粉塵、毒物、噪聲、振動、輻射、高溫、低溫等有害作業部位 工時制度、女職工勞動保護、體力勞動強度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搶救設施和輔助生產、生活衛生設施各類人員,3.2.1 事故隱患排查范圍,2023-10-8,25,詢問和交流;查閱有關記錄;獲取外部信息;作業任務分析;安全檢查表;直觀經驗分析法;利用專家的經驗判斷 事故隱患提示表法,3.2.2 事故隱患排查方法,2023-10-8,26,1)作業任務分析,界定作業崗位列出各崗位作業清單界定各作業的實施步驟分析每一步驟可能產生的危害評審現有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善建議,2023-10-812、,27,2)檢查表,2023-10-8,28,3)直觀經驗分析法,經驗法 對照有關標準、法規進行檢查;依靠人員的經驗進行現場觀察、分析和判斷。類比法 利用以下相同或相似信息來進行類推、分析、評價:工程系統;作業條件的經驗;勞動安全衛生的統計資料。,2023-10-8,29,4)事故隱患提示表法(一種補充方法),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員從高處墜落;工具、材料等從高處墜落;頭上空間不足;與手工提升/搬運工具、材料等有關的危害;與裝配、試車、運行、維護、改型、檢修和拆卸有關的機械、設備的危害;車輛危害,包括場地運輸和公路運輸;火災與爆炸;對員工的暴力行為;可吸入的化學物質;,編制事故隱患提示表,按表13、尋找:,2023-10-8,30,3.2 事故隱患的評估分級,按照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確定的標準進行評估分級 特別重大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企業根據行業要求或企業自身制定的標準進行隱患的評估分級,2023-10-8,31,技 術,安 全,管 理,教 育,3E措施,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t,3.3 事故隱患治理措施,2023-10-8,32,四、事故隱患的常態管理,作業活動,目標,運行控制,糾正預防,培訓與意識,應急,法規要求,OHS風險,事故隱患,內部審核,可接受標準,監測與測量,OHS管理方案,2023-10-8,33,系統化、結構化管理目標管理預防為主14、持續改進全過程控制全員參與危險源管理文件化、程序化管理,4.1 OHSMS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之策,2023-10-8,34,4.2 風險動態管理模式,2023-10-8,35,4.3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之間的關系,4.2OHS方針,4.5.4 審核,4.6 管理評審,4.5.3記錄和記錄管理,4.4.6 運行控制4.4.7 應急準備 和響應,4.3.4管理方案,4.3.3目標,4.4.1機構和職責4.4.2培訓、意識和能力4.4.3協商與交流,4.4.4 文件化4.4.5 文件與資料控制,4.5.1績效測量與監視,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4.3.1危害辨識、風險評15、價與控制計劃,4.3.2法律和其他要求,2023-10-8,36,4.4 HSE管理體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HSE,2023-10-8,37,5.1 事故隱患單位責任,五、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單位一旦發現事故隱患,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并申請對事故隱患進行初步評估和分級。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應成立隱患管理小組。小組由法定代表人負責。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難以立即整改的單位,應采取防范、監控措施。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資金由單位籌集,必要時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門給予支持。,2023-10-8,38,經省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和主管部門評估,并確認存在重大事16、故隱患的單位應編寫重大事故隱患報告書。接到重大事故隱患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的單位,應立即停產、停業進行整改。完成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的單位,應及時報告省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申請審查驗收。,2023-10-8,39,5.2 政府及有關部門職責任,重大事故隱患的具體分級標準和評估方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特別重大事故隱患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評估。重大事故隱患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會同主管部門評估。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對單位存在的事故隱患進行初步評估和分級,確定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重大事故隱患的初步評估結果報送省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和主17、管部門,并申請對重大事故隱患組織評估。省級以上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單位對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和組織整改。,2023-10-8,40,省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會同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評估,監督和檢查單位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整改。各級工會組織督促并協助單位對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和整改。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應負責處理、協調重大事故隱患管理和整改中的重大問題,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簽發重大事故隱患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對在短時間內即可發生重大事故的隱患,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可按有關法律規定查處;也可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批準,指令單位停產、停業進行整改。,2023-10-8,41,事故隱患整改對策措施,安18、全生產培訓之,2023-10-8,42,內 容 提 要,事故隱患整改措施概述防止人失誤與不安全行為安全技術措施管理措施,2023-10-8,43,為了安全生產、防止事故的發生和減少事故發生后的損失,而采取的方法、手段、規定、制度、技術和做法等。事故隱患整改對策措施包括:防止人失誤安全技術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一、事故隱患整改對策措施概述,1.1 事故隱患整改對策措施,2023-10-8,44,選擇安全對策措施時的基本要求:能消除或減弱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危害;處置危險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國家規定的限制內;預防生產裝置和操作失誤產生危險、危害;能有效地預防重大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發生意外事故時,能為遇19、險人員提供自救和互救條件。,1.2 安全對策措施的基本要求,2023-10-8,45,應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當其與經濟效益發生矛盾時,應優先考慮安全生產的要求,其次考慮經濟效益;應按消除危害、預防事故、減弱風險、隔離危害、使用連鎖裝置和警告的順序;遵循安全技術措施等級順序的要求;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經濟合理性。,1.3 安全對策措施的制定原則,2023-10-8,46,二、防止人失誤與不安全行為,按系統安全的觀點,人也是構成系統的一種元素,當人作為一種系統元素發揮功能時,會發生失誤。人失誤是指人的行為結果偏離了規定的目標,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產生了不良的后果。人的不安全行為也可以看作是20、一種人失誤。不安全行為是操作者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直接導致事故的人失誤,是人失誤的特例。,2023-10-8,47,2.1 人失誤致因分析(皮特森的人失誤致因分析),同事的壓力;上級的評價;個人的價值,人機學 原因,按當事者的態度邏輯地決策,人失誤,事故,傷害;損壞,性情、精神;方面問題,下意識發生失誤的傾向,事故造成的后果、事故的發生方面問題,尺寸、力;范圍、感覺,操作的設計,一致性;人的能力;希望的操作,任務、信息;擔心、風險性,才能;身體、精神狀態;藥物、酒;工作壓力、疲勞,動機、態度;興奮、生物節律,決策錯誤,認為可能性小,矛盾的表示、操作,管理方面缺陷方針責任監督檢查訓練對風險的認識21、其它,在某種狀態下承受負荷的能力,過負荷,2023-10-8,48,2.2 防止人失誤,從預防事故角度,可以從三個階段采取措施防止人失誤:控制、減少可能引起人失誤的各種原因因素,防止出現人失誤;在一旦發生了人失誤的場合,使人失誤不至于引起事故,即使人失誤無害化;在人失誤引起了事故的情況下,限制事故的發展,減小事故損失。,2023-10-8,49,2.2.1 防止人失誤的技術措施,用機器代替人 機器的故障率一般在10-410-6之間 人的故障率一般在10-210-3之間,2023-10-8,50,冗余系統 冗余是把若干元素附加于系統基本元素上來提高系統可靠性的方法。附加上去的元素稱作冗余元素,含22、有冗余元素的系統稱作冗余系統。,1、二人操作 2、人機并行 3、審查,2023-10-8,51,耐失誤設計 通過精心的設計使得人員不能發生失誤或者發生失誤了也不會帶來事故等嚴重后果的設計。,1、利用不同的形狀或尺寸防止安裝、連接操作失誤 2、采用聯鎖裝置防止人員誤操作 緊急停車裝置 采取強制措施迫使人員不能發生操作失誤 采用聯鎖裝置使人失誤無害化,2023-10-8,52,警告 1、視覺警告:亮度、顏色、信號燈、標志等 2、聽覺警告 3、氣味警告 4、觸覺警告,2023-10-8,53,人、機、環境匹配 人一機一環境匹配問題主要包括人機功能的合理分配、機器的人機學設計,及生產作業環境的人機學要23、求等。1、顯示器的人機學設計 2、操縱器的人機學設計 3、生產作業環境的人機學要求,2023-10-8,54,2.2.2 防止人失誤的管理措施,職業適合性 職業適合性是指人員從事某種職業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它著重于職業對人員能力的要求。職業適合性分析:通過分析某種職業的任務、責任、性質等特征,確定職業對人員的具體要求;分析人員的生理、心理特征,確定人員適合于什么職業。職業適合性測試:測試人員的能力看其是否符合該種職業的要求。職業適合性測試包括生理功能測試和心理功能測試兩方面的測試。職業適合性與人員選擇:選擇能力過高或過低的人都不利于事故預防。一個人的能力低于操作要求的水平,則由于他沒有能力正確24、處理操作中出現的各種信息而不能勝任工作,還可能發生人失誤;反之,當一個人的能力高于操作要求的水平時,不僅浪費人力資源,而且在工作中會由于心理緊張度過低,產生厭倦情緒而發生人失誤。,2023-10-8,55,安全培訓教育防止職工產生不安全行為,防止人失誤的重要途徑。,安全教育的三個階段:1、安全知識教育 2、安全技能教育 3、安全態度教育,2023-10-8,56,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生產崗位職工教育 三級安全教育 特種作業教育 經常性安全教育“五新”教育 復工調崗教育,安全教育的形式 廣告 演講 會議討論 競賽 聲像 正規教學,安全培訓教育的對象和形式,2023-10-8,57,生產經營單位25、培訓管理規定(2006.3.1),A、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知識、能力與資格要求 一般企業:具備與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 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三高行業:必須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安全生產監管 監察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 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任職。,2023-10-8,58,生產經營單位培訓管理規定(2006.3.1),三高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資格培訓考核合格,由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發給安全資格證書。其他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認定的具備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培訓培訓合格證書。,培訓工作的實26、施與發證,2023-10-8,59,生產經營單位培訓管理規定(2006.3.1),三高企業必須對外來工進行強制性 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新上崗的臨時工、合同工、勞務工、輪換工、協議工等進行強制性安全培訓,培訓目標: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應急處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崗作業。,B、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2023-10-8,60,生產經營單位培訓管理規定(2006.3.1),加工、制造業等生產單位的其他從業人員的三級教育: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培訓教育。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應急處置等知識和技能。27、,換崗、復崗和“四新”培訓: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應當重新接受車間(工段、區、隊)和班組級的安全培訓。生產經營單位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者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應當對有關從業人員重新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2023-10-8,61,生產經營單位培訓管理規定(2006.3.1),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2023-10-8,62,合理安排工作任務,防止發生疲勞和使人員的心理緊張度最優;樹立良好的企業風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調動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持證上崗,作業審批等。,其他管理措施28、,2023-10-8,63,三、安全技術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 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 采取措施減少故障的發生 故障安全設計,控制第一類危險源,控制第二類危險源,2023-10-8,64,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的基本出發點是采取措施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防止其意外釋放。1、消除危險源 2、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 3、隔離,3.1 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2023-10-8,65,1、消除危險源 消除系統中的危險源可以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發生。但是,人們不能消除系統中所有的危險源,只能根據具體的技術、經濟等條件,消除其中的部分危險源。,2023-10-8,66,2、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 受29、實際的技術、經濟條件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危險源不能被徹底根除,這時應該設法限制它們擁有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量,降低其危險性。,2023-10-8,67,3、隔離 預防事故發生的隔離措施有分離和屏蔽兩種。前者是指時間或空間上的分離,防止一旦相遇則可能產生或釋放能量或危險物質的兩種及兩種以上的物質相遇;后者是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約束能量或危險物質。,2023-10-8,68,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其基本出發點是防止事故時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達及人或物,或者減輕對人或物的作用。1、隔離:遠離、封閉、緩沖 2、個體防護 3、薄弱環節 4、避難與援救,3.2 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230、023-10-8,69,1、隔離 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隔離措施其作用在于把被保護的人或物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開。具體地,隔離措施包括遠離、封閉、緩沖三種措施。,2023-10-8,70,2、個體防護 佩戴個體防護用品也是一種隔離措施,它把人體與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開。,2023-10-8,71,3、薄弱環節 利用事先設計好的薄弱環節使能量或危險物質按照人們的意圖釋放,防止能量或危險物質作用于被保護的人或物。一般地,設計的薄弱環節即使破壞了,卻以較小的損失避免了大的損失。因此,該項技術又稱為“接受微小損失”。,2023-10-8,72,4、避難與救援 事故發生后應該努力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31、。但是,當判明事態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時則應該迅速避難,撤離危險區域。,2023-10-8,73,1、安全系數 2、提高可靠性 3、安全監控系統,3.3 采取措施減少故障的發生,2023-10-8,74,1、安全系數 最早的減少故障的方法是在設計中采用安全系數。安全系數的基本思想是,把結構、部件的強度設計得超出其必須承受的應力的若干倍,這樣就可以減少因設計計算錯誤、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可以通過減少承受的應力、增加強度等辦法來增加安全系數。,2023-10-8,75,2、提高可靠性即設備、部件等在規定的條件下和預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性能。降低額定值冗余設計選用高32、質量元部件維修保養及定期更換,2023-10-8,76,3、安全監控系統 在生產過程中,利用安全監控系統對某些參數進行監測,以控制這些參數不達到危險水平而避免事故的發生。監測只是發現問題,要解決問題則必須把監測與警告、聯鎖或其他安全防護措施結合起來。通過警告可以把信息傳達給操作者,以便讓人們采取恰當的措施。通過聯鎖裝置可以停止設備或系統的運行,或者啟動安全裝置。實際上,監測與上述機能結合構成了監控系統。,2023-10-8,77,在系統、設備的一部分發生故障或破壞的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也能保證安全的安全技術措施稱為故障安全設計。,3.4 故障安全設計,2023-10-8,78,安全管理措施一般33、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其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及其執行;安全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安全教育、檢查、事故處理、隱患整改等;對設備、設施、裝置、工具等檢查、維修管理等;職工健康監護等。,四、安全管理措施,2023-10-8,79,安全目標管理責任體系,動 機,行 為,目 標,目標與動機,管理者及員工參與,資 源配 置,過程控制、信息運轉,2023-10-8,80,目標管理體系示意圖,2023-10-8,81,科學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一把手的責任決策層其他人員的責任職能部門責任基層單位的責任崗位操作人員的責任,2023-10-8,82,考核與獎懲激勵機制,建立考核標準和工作制度設置安全生產事故否決指標全面考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注重預防性工作的質量與管理者的業績、經濟收入、升遷掛鉤建立科學的激勵制度,2023-10-8,83,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