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知識培訓課件(69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64653
2023-10-10
69頁
947.04KB
1、1,PPT模板下載:行業PPT模板:節日PPT模板:PPT素材下載:PPT圖表下載:優秀PPT下載:PPT教程:Word教程:Excel教程:資料下載:PPT課件下載:范文下載:試卷下載:教案下載:PPT論壇:,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知識培訓,XXXXXXXXXX,目錄/Contents,01,安全提示 緊急警報和逃生出口 確保安全通道暢 坐時5點著地,01,雙重預防機制概述,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1、“雙重預防機制”來源,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從國家層面開始重新思考和定位當前的安全監管模式和企業事故預防水平問題。,2016年1月2、6日,習近平對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必須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對易發重特大事故的行業領域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加強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基于風險的安全管理模式,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2、為什么開展“雙體系”建設?,首先,構建雙重預防體系,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預防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實現縱深防御、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有效手段。其次,雙體系建設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重要職責之一,是企3、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糾正、自我提高的預防事故發生的根本途徑。,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企業為什么要建立雙體系,風險點所包含的“危險源”指明了安全管理的細節,解決“想不到”問題。對風險實行分級管控,通過管控責任劃分,解決“管不到”問題以風險點、危險源為核心進行隱患分級排查、分級治理,解決“治不到”問題。,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XXXXXX-2011XXXX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提出了規范要求,但對于風險管控的關注度不夠,提的是兩個方面的事情;而現在提的是建立兩個體系的要求。XXXX2016年開始對原有“XXX”標準進行4、修訂,于2018年4月發布了XXXXXX-2018,本次標準修訂時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內容進行 了重點補充和完善。XXXX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指南也正在編制過程中。,企業為什么要建立雙體系,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事故案例分析,江西豐城發電廠“1124”冷卻塔施工平臺坍塌特別重大事故.mp4,定性為: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事故現場74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0197.2萬元,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事故原因,合理、科學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以及施工方案,是安全施工的源頭保障1.docx,特別重大事故,工期縮短,建設單位未組織對工期調整的安全影響進5、行論證和評估,施工單位檢測人員已經發現筒壁混凝土強度不足,但施工人員依然違規拆除模板,監理單位對拆模工序等風險控制點失管,未糾正施工單位違規拆模行為。,電力質量監督總站違規使用建設單位人員組建工程質量監督項目站,發生垮塌事故,風險評價環節,隱患排查治理環節,事故處置環節,風險評價缺失,隱患排查治理缺失,施工組織不當,事故發生時失控,第一章 雙重預防機制概述,3、雙重預防機制核心,組織機構與實施方案,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實施方案,1、組織機構,企業應明確安全生產委員會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領導機構。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應設置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組(以下簡稱“雙控”建6、設工作組),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安全分管領導或技術負責人任副組長,小組成員由各專業技術骨干、管理精英、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消防工程師、和班組長代表組成。企業應建立專家組,組織單位技術骨干、管理精英、安全工程師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安全工作者等組成“雙控”工作專家組。,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實施方案,1、組織機構,“雙控”建設工作組職責負責企業“雙控”建設工作組織領導、安排部署、研究解決重大問題;負責制定實施方案,負責“雙控”知識的培訓和宣貫;負責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風險辨識、風險評價工作、策劃確定風險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負責組織協調、督查、指導各部門“雙控”建設工作;負責督促落實隱患整改治理和驗收;負責組7、織落實有關“雙控”建設工作的各業務標準文件的修訂和完善;對各部門“雙控”建設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考評等工作。,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實施方案,1、組織機構,職責分工通過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明確各級領導、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建立各級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安全分管領導和業務分管領導共同負責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領導責任機制,建立部門屬地管理、專業職能部門專業管理、安全管理部門綜合管理的責任機制;建立作業人員風險自控、隱患自查自糾自報的崗位責任機制。,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實施方案,2、實施方案,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實施方案,2、實施方案,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實施方案,3、培訓要求,8、各單位要制定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實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確培訓要求。培訓對象要覆蓋單位全體班子成員、中層干部以及全體員工;各單位至少進行全員集中培訓一次;培訓形式還可以采取其它形式,比如按照標準和方案進行講解,也可以在風險辨識、風險等級評價、隱患排查治理過程中進行實例講解等;培訓后要對培訓效果進行測評。,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危險源: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一般分為第一類危險源和第二類危險源。注1:第一類危險源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載體)或危險物質;注2:第二類危險源是指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的約9、束和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從而造成事故的各種觸發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注3:可將第一類和第二類危險源統稱為“危害因素”。,1、相關定義和概念,安全風險:發生危險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與隨之引發的人身傷害或健康損害的嚴重性的組合。注1:第一類危險源固有特性和其他條件所決定的可能導致人身傷害或健康損害的嚴重程度,以風險嚴重性進行表述。注2:第二類危險源的各種觸發因素控制現狀所決定的導致人身傷害或健康損害的可能性,以風險導致傷害的可能性表述。注3:采取了風險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風險,包括未能識別的風險,以剩余風險表述。,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1、相關定義和概念10、,風險點:指伴隨風險的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實施的伴隨風險的作業過程,或以上兩者的組合,也稱為最基礎風險單元。風險點可能有若干危險源或危害因素。,風險單元:為辨識風險、評價風險并確定風險等級,在綜合考慮構建筑物、工藝流程、設備運行、作業活動、作業環境和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基礎上,將生產經營現場按作業場所、工藝、設備設施劃分的自成系統的獨立單位。風險單元可包含若干風險點。,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1、相關定義和概念,對比風險分析結果和風險準則,以確定風險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過程。注1:風險評價特指對風險嚴重性、風險導致傷害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并對11、分析結果進行綜合評價,確定風險等級的過程。注2:風險等級分為紅、橙、黃、藍區,其中紅區的風險為最大。,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1、相關定義和概念,風險評價:,風險分級管控:指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管控的基本原則是:風險越大,管控級別越高;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1、相關定義和概念,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2、風險單元劃分、風險點識別,每個風險單元可按車間、班組、崗位所管轄的區域,以區域內活動、過程及所包含的設施設備為內容對識12、別風險點再進行細分,形成相對獨立的、自成系統的“模塊”單元。風險單元風險等級按單元內最高等級的風險點來確定。,風險單元的確定,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a.從利于管控的角度出發,包含的內容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b.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如一套裝置、一項活動。c.至少應包含一類能量或危險有害物質。d.其風險應是企業需要管控的。e.同類別的設備、裝置是否一并識別不能一概而論“合并同類項”;如同一區域的車床(機加工設備)、不同區域不同型號的壓力容器,應考慮不同的位置、類型、危險程度等。,2、風險單元劃分、風險點識別,風險點的確定,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2、風險單元劃分、風險點識別,第13、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危險源(危害因素)是風險點存在的根源,危險源(危害因素)辨識是風險分級管控最底層設計。因此,辨識好危險源(危害因素)是風險有效管控的基礎保障。,危險源(危害因素)辨識的重要性,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危險源(危害因素)辨識方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 把一項作業活動分解成幾個步驟,識別整個作業活動及每一步驟中的危險源(危險有害因素),進行控制和預防。,b.安全檢查表法:為了找出系統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統加以剖析,列出各層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確定檢查項目,以提問的方式把檢查項目按系統的組成順序編制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14、這種表叫安全檢查表。注意:使用安全檢查表法識別危險源,首先應制定基礎單元內設備設施清單,在統計過程中注意相同或類似性能、功能的設備設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設施確保不能遺漏。,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第一類危險源辨識,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在識別第二類危險源前,可先判定第一類危險源可能導致的后果。如煤氣發生爐設備內維修或檢修,進入密閉空間,可能導致煤氣中毒,則第一類危險源為“煤氣”,后果是“煤氣中毒”,第二類危險源則是導致煤氣中毒的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可識別出以下第二類危險源:,a)吹掃不徹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標;b)15、未攜帶一氧化碳和氧氣監測裝置;c)進入作業前未按要求進行有毒氣體監測;d)監測裝置未校準,未能準確監測有害氣體的含量;e)無監護人旁站監護;f)無該類作業指導性文件、標準等。,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第二類危險源辨識,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危險源(危害因素)辨識,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參照GB64411986企業傷亡事故分類進行分類,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將事故分為20 類: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起重傷害 5、觸電;6、淹溺;7、灼燙;8、火災;9、高處墜落;10、坍塌;11、冒頂片幫;16、12、透水;13、放炮;14、火藥爆炸;15、瓦斯爆炸;16、鍋爐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傷害。說明:在“事故類型”欄中說明危害類型,如“機械傷害、觸電”等后果的表述應可能描述至傷害的具體部位或具體類型,運輸皮帶造成的機械傷害應描述至擠傷(手臂),起重傷害可描述至砸傷、碰傷等,以利于制定風險控制措施的針對性。,誘發事故類型確定:,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風險評價矩陣法(L*S法):,確定風險的嚴重性S、風險導致事故的可能性L,再將二者相乘,得出風險值R,并根據R值確定風險等級為紅區、橙區、黃區和藍區。,風險評價的數學表17、達式為:R=L*S;其中:R代表風險值;L代表風險導致事故的可能性;S代表固有風險的嚴重性。,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1)風險分級評價,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可能性L值的確定,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嚴重性S值的確定,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風險等級R值的確定,確定了可能性和嚴重性等級后,按R=L*S的公式計算風險R值,按下表的判定準則,將風險分為紅區、橙區、黃區、藍區四個等級:其中紅區為風險最大。,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2)風險分級評價,注: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可將一般風險再細分為低度風險(分值4-7,需持續關注)和輕微風險(分值4-7,可容許或可接受風險)18、。,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風險等級R值的確定,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2、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風險控制措施的策劃,應基于以下順序:a)消除、取代、工程控制等技術措施(含事故預先探測性措施和工藝技術預防性措施);b)標識、警告和(或)其他管理控制措施;c)個體防護措施,并符合法規、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要求;d)應急控制。,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2)風險分級管控措施,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總結:風險分級管控過程,2)風險分級管控措施,第三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2)風險分級管控措施,第三19、章 企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3、風險分級評價與管控,2)風險分級管控措施,04,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一)相關定義和概念,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隱患分為重大事故隱患和一般事故隱患;煙草企業將一般隱患分為A級一般隱患和B級一般隱患;A級隱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難度相對較大的一般隱患,B級隱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難度相對較小的一般隱患。,1、事故隱患及其分級,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隱患分類,20、(一)相關定義和概念,2、事故隱患分類,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根據隱患的分類原則,結合隱患排查實際工作情況,從現場操作方面對隱患進行分類,將隱患劃分為基礎管理和現場管理兩部分。同時為了兼顧隱患的統計分析工作,了解隱患的分布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制定相應的對策措施,將基礎管理和現場管理又細分為24小類。,(一)相關定義和概念,2、事故隱患分類,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基礎管理類隱患主要是針對生產經營單位資質證照、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培訓、安全生產管理檔案、安全生產投入、應急救援、特種設備基礎管理、21、職業衛生基礎管理、相關方基礎管理、其他基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現場管理類隱患主要是針對特種設備現場管理、生產設備設施、場所環境、從業人員操作行為、消防安全、用電安全、職業衛生現場安全、有限空間現場安全、輔助動力系統、相關方現場管理、其他現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2、事故隱患分類,(一)相關定義和概念,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一)相關定義和概念,隱患治理的原則:遵循“三定四不推”的原則,即:“三定”: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時間、定整改負責人。“四不推”:查出的事故隱患,崗位不推到班組、班組不推到車間、車間不推到廠部、廠部不推到公司。隱患治理程序:遵循“發現評估確定治理責任單位落實整22、改整改反饋組織驗證”的流程對事故隱患實施閉環管理。,3.事故隱患治理原則與程序,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識別評價的“風險點、危險源”即為隱患排查的對象,是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基礎”。根據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要求,企業組織實施風險點識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典型措施制定和風險分級,確定風險點、危險源為隱患排查的對象,即“排查點”。通過隱患排查,可能發現新的風險點、危險源,進而對風險點和危險源信息進行補充和完善。,(二)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兩體系關系,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二)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兩體系關系,1、危險源包括事故隱患;2、事故隱患是23、危險源,危險源不一定是事故隱患;3、危險源的現實風險達到不可承受的程度,則構成隱患。,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三)事故隱患特性,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四)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思路,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1.根據企業組織機構設置情況,隱患排查可以為:公司級排查:一級風險,兼顧二級以下風險點及所涵蓋危險源。廠級排查:一級、二級風險,兼顧三級以下風險點及所涵蓋危險源。專業級排查:專業管理或相關的活動、過程、裝置、設施、設備、物料等風險點及所涵蓋危險源。部門級排查:除專業能力或設備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實施排查的危險源(如設備接地是否良好需接地電阻檢測儀,可以由專業實施排查24、)外,本部門管轄范圍內所有的設施、設備、作業過程、人員(含外來人員)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班組級排查:引用上述定義,將“部門”改為“班組”。崗位級排查:引用上述定義,將“班組”改為“崗位”。專門機構實施的檢驗檢測手段實施隱患排查,企業可委托外部專業機構實施,如避雷系統檢測、特種設備檢測、煤氣報警儀校準等。,(五)隱患分級排查要求,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排查點”是企業內分級排查和日常安全檢查的關注點。,(五)隱患分級排查要求,風險點、危險源即為隱患排查的對象即排查點。,風險點明確了排查的方向,危險源明確排查的細節。,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五)隱患分級排查要求,相關隱25、患排查方式和要求一覽表,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五)隱患分級排查要求,相關隱患排查方式和要求一覽表(續),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如何將識別的風險點及危險源分配至公司級、專業級、車間、班組和崗位,形成各級別隱患排查對象。根據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等風險點、危險源、風險等級信息和相關隱患排查方式和要求一覽表要求,各部門須完成事故隱患排查標準清單、重點風險單元隱患排查清單、安全點檢表的制作,明確的排查內容、周期等,逐條分解到相應層級和崗位,形成對應風險點和危險源清單的隱患排清單,使每個層級和崗位都能實現“照單排查”。同時形成單位的隱患排查清單一覽表、重點風險單元隱患排查匯總表和安26、全專項檢查表。,(五)隱患分級排查要求,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六)排查結果的處理,1.隱患治理實行分級治理:隱患隱患排查治理,是基于“自查、自糾、自報”原則,實行全員參與、分級防控的安全預防機制。根據治理能力確定治理等級:崗位糾正、班組治理、車間治理、專業治理、廠級治理、公司治理。由隱患發生部門確定治理責任人,如確認無能力實施治理,則應向單位申請實施專業治理。,一般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被檢查單位或部門應當立即整改,并在安全檢查表中完成閉環記錄。不能立即整改的,應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監控措施,限期整改,填制隱27、患整改驗證表報專業部門審批,按照批復意見進行整改。公司檢查、單位內綜合檢查、專業檢查等發現A級一般事故隱患,應下發隱患整改驗證表(該表既是隱患整改通知,也作為隱患整改驗收)。,(六)排查結果的處理,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重大事故隱患,各單位應當及時向公司專業主管部門和安全管理部門報告,并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治理方案。針對不能立即整改,但有可能導致人身傷害或較大及以上事故經濟損失的隱患,應立即制定臨時防范措施和應急計劃,并報告上一級主管部門,同時按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預案等進行緊急處理,必要時應停機(停工、停產)撤人。所有的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均要按28、要求,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登記臺賬中進行登記,納入檔案管理。,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治理方案應包含以下內容: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4)負責治理的單位和人員;5)治理的時限和要求;6)防止整改期間發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對于簡單易行的整改措施,可參照一般事故隱患的整改要求實施。,(六)排查結果的處理,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六)排查結果的處理,整改期間的防范要求對無法立即整改的事故隱患,隱患整改責任部門、車間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涉及重大事故隱患還須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或應急處置措施,落29、實監控責任,防止隱患發展為事故。,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七)隱患治理驗收,1.一般事故隱患整改的驗收一般性事故隱患的效果驗證由責任部門復查、檢查單位或部門負責驗收。驗收表單按上述要求使用隱患整改驗證表或安全檢查表,責任單位應登記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登記臺賬。,2.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驗收重大事故隱患由責任單位按照政府安監部門的要求進行復命,并由隱患排查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廠、車間相關專業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經主要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向安全部門備案。,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1)評價隱患排查是否覆蓋了排查表風險點、危險源是否全面;(2)做出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結論,填寫隱患排查治理標準表格。(3)確定隱患排查發現:包括確定隱患清單、隱患級別以及分析隱患的分布(包括隱患所在單位和地點的分布、種類)等;(4)向上級報送排查結果,將重點部位隱患排查匯總表報公司安全部門;(5)通過隱患排查,增加、完善風險點、危險源信息,從而實現以隱患排查不斷完善風險點、危險源信息的良性循環。,分析總結及結果處理,第四章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