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鄉劉河村“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方案(2022-2035年)(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6436
2023-10-11
8頁
394.46KB
1、1一、項目名稱彭陽縣城陽鄉劉河村“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2022-2035)二、村莊類型劉河村屬于“集聚提升類村莊”三、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劉河村行政區范圍,總面積為 2855.83公頃。四、規劃期限現狀基期年為:2021 年近期為:2022-2025 年;遠期為:2026-2035 年。五、規劃人口規劃近期戶籍人口 3197 人,常住人口 1325 人;規劃遠期戶籍人口 3051 人,常住人口 1265 人。六、規劃方案1 1、規劃定位、規劃定位健全村莊產業生態鏈條,深度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手段,同時完善村莊居民點設施配套及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規劃將劉河村打造成為:以現代休閑農業為基礎2、,以窯洞民2宿、紅梅杏、烽火臺為特色的鄉村農業旅游為主的特色產業示范村。2 2、國土空間總體布局、國土空間總體布局(1)農業空間至規劃末期,劉河村農業空間面積為 1658.95 公頃,占村域面積的 58.09%。耕地面積為 1065.99 公頃,其中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 937.99 公頃。(2)建設空間建設空間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用地。至規劃末期,劉河村建設空間面積為136.06 公頃,占村域面積的 4.76%,主要分布在彭鎮公路及茹河兩側。(3)生態空間生態空間指具有自然屬性、以提供生態服務或生態產品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包括濕地、水域等具有生態價值的用地。3、至規劃末期,劉河村生態用地面積為 1060.81 公頃,占村域面積的 37.15%,其中生態保護紅線用地面積為 176.43公頃。3 3、國土空間管控、國土空間管控3.1 農業空間(1)永久基本農田3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不得擅自修改和調整規模與布局;嚴格禁止占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綠化隔離帶和防護林建設,禁止改變基本農田土壤性狀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禁止對基本農田耕作層造成永久性破壞;禁止占用區內土地進行非農建設,禁止在區內建房、建窯、建墳、挖砂、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種植設施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需補劃;重大能源、交通、水利、通信4、軍事設施等確實無法避開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區,必須嚴格論證,按程序報批。(2)一般耕地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種植草皮。不得在國家批準的生態退耕規劃和計劃外擅自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濕還湖規模。經批準實施的,應當在“三調”底圖和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上,明確實施位置,帶位置下達退耕任務。不得違規超標準在鐵路、公路等用地紅線外,以及河渠兩側、水庫周邊占用一般耕地種樹建設綠化帶。4未經批準不得占用一般耕地實施國土綠化。經批準實施的,應當在“三調”底圖和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上明確實施位置。未經批準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不得將通過流轉獲得土地經營權的一般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確需在耕地上建設農田防5、護林的,應當符合農田防護林建設相關標準。建成后,達到國土調查分類標準并變更為林地的,應當從耕地面積中扣除。嚴格控制新增農村道路、畜禽養殖設施、水產養殖設施和破壞耕作層的種植業設施等農業設施建設用地使用一般耕地。確需使用的,應經批準并符合相關標準。(3)設施農用地養殖設施原則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使用但必須補劃同等數量、質量的永久基本農田;嚴禁隨意擴大設施農用地范圍,限制非農建設占用設施農用地,確需占用的應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向鄉鎮政府申請備案,鄉鎮政府定期匯總情況后匯交至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3.2 建設空間(1)宅基地5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政6、策,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土地管理條例規定,規劃新申請的宅基地,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廢棄地,使用水澆地的,每戶不得超過二百七十平方米;使用平川旱作耕地的,每戶不得超過四百平方米;使用出坡地的,每戶不得超過五百四十平方米。現有宅基地超標的不得申請新建宅基地,鼓勵超標宅基地、在城鎮周邊的、外出務工的“兩棲人口”的宅基地有償退出;新增宅基地確需在規劃范圍外選址的,經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后,在保證用地規模不變的前提下,方可按照相關程序調整布局;規劃已確定為拆遷撤并類的村組,不得新建住宅,引導村民有序退出;村莊建設應優先利用現有建設用地、閑置地和廢棄地。(2)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優先保障公7、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村內交通用地及景觀綠化用地需求;堅持節約集約和保護資源的原則,各類基礎設施項目在具體安排用地規模時,應嚴格執行國家、自治區或行業相關用地標準,優先使用存量土地;6不得占用交通用地建房,在村內主要道路兩側建房應退后至少 3 米。村內房屋排水接口需向村民小組確認后再進行建設。垃圾收集點、公廁、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用地及綜合服務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衛生室、養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村民不得隨意占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確需調整選址,要做好評估,盡量少占或不占優質耕地,依程序進行調整。(3)特殊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興建殯葬設施;引導村民殯葬采取綠色8、殯葬方式入葬,嚴禁用水泥和其它不易風化建筑材料制作墓穴封土堆。嚴禁用水泥、砌石或其它不易風化的建筑材料圍圈墓穴和祭掃場地。(4)留白用地留白用地作為村莊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用地指標,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并符合相關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在村域內靈活使用。彈性管控原則上應符合寧夏回族自治區村莊規劃編制導則準入項目,嚴禁建設清單中禁建項目類型。3.3 生態空間(1)區內土地的主導用途為生態與環境保護空間,禁止開展與生態保護功能不相符的各項建設;7(2)對生態用地中具有特殊生態功能的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鹽漬化9、等生態敏感區,應嚴禁改變用途。(3)對生態用地中一般功能的區域,例如其他草地、裸土地等,應限制開發利用。(4)禁止在管護區域內的私挖亂墾行為。4 4、產業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4.1 產業發展方向產業發展體系以現代機械化農業為主導產業,以生態農業旅游體驗業為輔助產業。推動一、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一產一產:通過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和標準化管理,發展現代化農業種植。在農業種植基礎上,與特色生態種養相結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民收入。三產三產:現有烽火臺、窯洞等資源與傳統種植基礎結合衍生出第三產鄉村農業旅游體驗。4.2 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劉河村將形成“一心一心、一軸一軸、四片區四片區”的功能結構10、,從而促進村莊和諧發展,打造集生態、生產、生活為一體的新型美麗鄉村。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以村莊村委會為中心,建立健全各項村莊服務體系。經濟發展軸經濟發展軸:以國道 327 為主要經濟發展軸,串聯周邊8風景區,沿茹河打造主要的景觀軸線,建設健身步道,打造茹河周邊生態環境。生活居住片區生活居住片區:以茹河與彭鎮公路兩邊的片區為主,做好居民生活配套,并且發展旅游設施配套服務,形成觀光、美食、住宿等一體的旅游項目。生態涵養片區生態涵養片區:以西北邊坡地山林景觀為依托,將生態涵養作為重點。現代農業片區:現代農業片區:以北邊農田為主,健全現代農業體系。紅杏花海生態觀光片區紅杏花海生態觀光片區:以南邊11、紅杏林為主,發展休閑旅游業。5 5、居民點建設規劃居民點建設規劃結合現狀地形情況,劉河村用地布局本次規劃將拆除宅基地共計 76 宗,其中拆除零散宅基地 39 宗,受新建銀昆高速影響 19 宗,受地質災害影響 12 宗,受新建垃圾填埋場影響 2 宗,集中安置區域調整 4 宗,本次規劃共計拆除居住用地 11.81 公頃。規劃將在劉河村新建 86 戶宅基地,分別位于一隊村委會西側、一隊原集中安置點西側及東側,五隊原集中安置點東側(具體位置見居民點建設規劃圖)。其中 76 戶用于拆遷安置,剩余 10 戶可用于村內分戶。預計規劃末期劉河村人口減少,規劃期內也可將空閑宅基地利用安置劉河村未來出現的分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