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縣王洼鎮李岔村村莊規劃方案(2022-2035年)(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6546
2023-10-11
5頁
110.21KB
1、1彭陽縣王洼鎮李岔彭陽縣王洼鎮李岔村村莊規劃村村莊規劃(2022-20352022-2035)一、項目名稱固原市彭陽縣王洼鎮李岔村村莊規劃(2022-2035)二、村莊類型李岔村屬于“特色保護類村莊”三、規劃范圍本次村莊規劃涵蓋李岔村整個行政管理范圍,包括李岔、大莊、廟峁、墩底等 4 個村民小組,總面積為 1422.45 公頃。四、規劃期限現狀基期年為:2021 年近期為:2022-2025 年;遠期為:2026-2035 年。五、規劃人口規劃近期 2025 年戶籍人口 863 人,常住人口 327 人,常住戶 82戶;規劃遠期 2035 年戶籍人口 899 人,常住人口 368 人,常住戶 2、92戶。六、規劃方案1、規劃定位總體定位:李岔村為種、養型村莊,規劃以村莊實際為出發點,秉承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深入挖掘當地特色,因地制宜、整合關鍵元素,旨在打造:以現代生態農業和生態養殖為基礎,打造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生活美好的現代化新農村。22、國土空間總體布局(1)農業空間農業空間包括永久基本農田和一般農用空間,最終劃定李岔村農業空間總面積為476.30公頃,其中落實基本農田面積為333.96公頃。(2)建設空間建設空間主要為李岔村農村居民點和農村其他建設空間,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用地等,總面積為 24.27 公頃,其中留白用地面積為 0.80 公頃。(3、3)生態空間以現有三調初步成果的地類及其分布為基礎,李岔村生態空間面積為 921.88 公頃,但李岔村涉及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 350.33 公頃。3、國土空間管控3.1 永久基本農田管制規則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應按照基本農田保護條例進行管控。禁止進行破壞永久基本農田的活動,不得擅自改變永久基本農田用途或者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進行非農建設。1)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經依法劃定后,用地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改變用途和違法占用。2)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開永久基本農田控制范圍,需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3)在永久4、基本農田控制線內不得設立非農業開發區和工業小區。3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內建窯、建房、建墳、挖砂、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永久基本農田的活動。4)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3.2 生態保護紅線管制規則批準的生態保護紅線不得擅自調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或者擅自改變生態保護紅線標識標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調整生態保護紅線準入清單。生態紅線內的耕地可以正常耕作,但依法退耕還林(草、濕)的除外;居民生活點、農(林)場場部等生產生活設施可以正常使用,對建設用地、農用地規模嚴格控制,不得擴大現有用地規模。3.3 建設用地管制規則5、1)村莊建設區主要用途為宅基地、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集體產業用地、村莊綠化、村莊內部交通用地等,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莊公共服務水平,因地制宜發展村莊新產業新業態。在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建設,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村莊建設區起到重點發展村莊的布局和導向作用,村莊建設用地需限制在建設用地規模邊界內。2)留白用地管控4根據發展需求,預留不超過 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作為村莊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用地指標。原則上不允許作為其他用途的6、建設用地。4、產業發展規劃4.1 產業發展定位統籌城鄉產業發展,深入挖掘李岔村特色資源稟賦,確定本村產業發展定位為:在現有種養殖產業的基礎上,采用“種植-加工-養殖”分工協作的發展模式,做優做強玉米種植產業,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專業化水平,逐步發展農副產品。4.2 產業發展布局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必須牢牢抓住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李岔村產業空間布局以現狀產業及資源為基礎,規劃拓展村莊發展視野,以一、二、三產相結合為主要的發展路徑,共同構筑李岔村美麗鄉村的核心內涵,將產業重組落實到空間層面。李岔村產業分為四個分區:高效農業種植區、天然牧草區、生7、態涵養區和林果經濟區。1)高效農業種植區有序適度推進農業土地流轉,促進農業用地集中連片開發,以高產玉米種植現代化種植為引領,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模式,建設專業種植合作社,提高耕地質量和農田生態功能,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及改造提升工程、雨水集蓄利用、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5化改造、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各類農業基礎項目建設依托現有地膜玉米和小麥,采取農作、物理和生物的方法來培肥土壤、防治病蟲害,以獲得安全的生物及其產物的農業生產體系,力保農村糧食安全。2)天然牧草區以自然生長草本植物為主,未經人工改良,可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3)生態涵養區主要分布在村莊南部山區。以提升生態涵養功能為核心,強化生態修復保護,完善生態補償和后期管護機制,同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主要以現有林地及其他草地組成的生態保護區域。4)林果經濟區主要分布在村莊北部山區。建設以優質紅梅杏為主的林果種植基地。組建杏樹專業栽植隊,與農戶簽訂合同,統一規劃、統一開帶、統一栽植、統一管理。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