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設計計算原理解析培訓課件(6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6562
2023-10-11
62頁
4.83MB
1、模板支架設計計算原理解析鄧文梓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3月28日理論計算 施工安全計算是保證施工方案和措施能夠安全實施的計算,也就是通過提前計算、預演確保施工全過程各階段所形成的的工況都應出于安全可靠的狀態。模板支架應根據架體構造、搭設部位、使用功能、荷載等因素確定設計計算內容。一般來說,模板支架的驗算內容應包含:1.水平桿件抗彎、抗剪、撓度和節點連接強度驗算。2.立桿穩定性驗算 3.基礎承載能力驗算 4.架體抗傾覆驗算支模架傳力特點豎向荷載豎向荷載傳遞路線傳遞路線豎向荷載面板小梁(次楞)主梁(主楞)頂托(扣件)立桿基礎支模架傳力特點水平荷載水平荷載傳遞路線傳遞路線水平荷載立2、桿、頂部橫桿/剪刀撐立桿基礎立桿(彎矩形式)(傾覆、附加軸力、連墻件)連墻件結構規范名稱T/CCIAT0003-2019JGJ162-2008 JGJ130-2011JGJ231-2010 JGJ166-2016 永久荷載(豎向)模板自重(G1k)支架自重(G2k)鋼筋混凝土自重(G3k)同同同同 模板、支架自重按各自規范給出大小取值鋼筋混凝土自重:普通板25.1KN/m 普通梁25.5KN/m可變荷載 施工荷載Q1k附加水平荷載Q2k(泵送、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荷載作用架體頂部)風荷載Q3k施工荷載Q1k振搗砼荷載Q2k傾倒砼荷載Q3k(分別用于不同部位驗算)風荷載Wk同JGJ62-20083、施工荷載Q1k附加水平荷載Q2k(泵送、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荷載作用架體頂部)風荷載Wk 施工荷載Q1k風荷載Wk荷載分類荷載可變荷載T/CCIAT0003-2019JGJ162-2008 JGJ130-2011JGJ231-2010 JGJ166-2016 豎向荷載施工荷載Q1k:正常情況3.0KN/模板、小梁驗算2.5KN泵管、布料機4.0KN/施工荷載Q1k:小梁2.5kN/;主梁1.5kN/;立柱1.0kN/振搗荷載Q2k:2.0kN/同JGJ62-2008施工荷載Q1:一般情況3.0KN/施工荷載Q1k:一般澆筑工藝:2.5kN/m2有水平甭管或布料4kN/m2橋梁結構:4kN/m24、水平荷載 附加水平荷載Q2k:垂直永久荷載2%(作用架體頂部)作用側模水平荷載(略)同JGJ62-2008 附加水平荷載Q2k:垂直永久荷載2%(作用架體頂部)風荷載Wk:按地區選擇基本風壓乘以體型、高度變化系數荷載荷載荷載組合荷載組合計算項目荷載的基本組合水平桿強度由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永久荷載+施工荷載及其他可變荷載由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永久荷載+施工荷載+其其他可變荷載他可變荷載立桿穩定承載力由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永久荷載+施工荷載及其他可變荷載+風荷載由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永久荷載+施工荷載+其其他可變荷載他可變荷載+風荷載支撐腳手架傾覆永久荷載+施工荷載及其他可變荷載+風荷載立桿地基承載力來5、自GB51210-2016,以各自架體對應規范為準。WCWCCC第一章:第一章:水平構件計算分析水平構件計算分析水平桿件水平桿件-類型類型面板小梁(次楞)主梁(主楞)面板面板-模型轉換模型轉換沿支座(小梁)縱向取1米寬的板帶,將均布面荷載轉化成均布線荷載,按桿件進行受力分析。面板面板-受力分析受力分析以底下小梁(次楞)為支座,按簡支梁或多跨連續梁進行受力計算5.2.1模板可按簡支跨驗算,應驗算跨中和懸臂端最不利抗彎強度和撓度。(JGJ162-2008)建議:板模板考慮彎矩最不利原則面板按簡支梁驗算,梁模板面板按3等跨或實際垮數。面板面板-驗算內容驗算內容1.抗彎驗算:2.撓度驗算:5q /(36、84EI)Mmax/Wf4l面板面板-舉例計算舉例計算樓板厚度h=200mm,面板厚度15mm,小梁間距300mm,立桿間距900*900mm,施工荷載取值Q1K=2.5KN/,施工集中荷載2.5KN。混凝土自重G2k=24KN/m,板中鋼筋自重G3k=1.1KN/m,面板自重G1K=0.1KN/,模板+次楞自重G1K=0.3KN/,樓板模板自重G1K=0.5KN/,模板及支架自重(4米以下)0.75KN/。(支架重量每米按0.15KN近似取值)面板面板-舉例計算舉例計算樓板厚度h=200,面板厚度15mm,小梁間距300mm,立桿間距900*900,施工荷載取值Q1K=2.5KN/,施工集中7、荷載2.5KN。混凝土自重G2k=24KN/m,板中鋼筋自重G3k=1.1KN/m,面板自重G1K=0.1KN/,模板+次楞自重G1K=0.3KN/,樓板模板自重G1K=0.5KN/,模板及支架自重(4米以下)0.75KN/。(支架重量每米按0.15KN近視取值)面板面板-舉例計算舉例計算樓板面板應擱置在梁側模板上,本例以簡支梁,取1m單位寬度計算。Wb /6=10001515/637500mm3,Ib /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q1為永久荷載+可變荷載,q2只有模板自重,p為集中荷載)q10.9max1.2(G1k+(G2k+G3k)h)+1.48、Q1k,1.35(G1k+(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2)+1.42.5,1.35(0.1+(24+1.1)0.2)+1.40.72.5 1=8.68kN/m(澆筑中狀態)q20.91.2G1kb0.91.20.11=0.108kN/m(澆筑前狀態)p0.91.4Q1k0.91.42.53.15kN (澆筑前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G(G1k+(G2k+G3k)h)b=(1(0.1+(24+1.1)0.2)15.12kN/m 計算簡圖如下:(計算公式來自JGJ162-2008,0.9為結構重要性系數)3h2h面板面板-舉例計9、算舉例計算 1、強度驗算 M1q1 /88.680.3x0.3/80.098kNm M2q2 /8+pL/40.1080.3x0.3/8+3.150.3/40.237kNm MmaxmaxM1,M2max0.098,0.2370.237kNm Mmax/W0.237106/375006.332N/mf15N/m 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max5q /(384EI)=55.12 /(38410000281250)=0.192mm 0.192mmL/250300/2501.2mm:(計算公式來自JGJ162-2008)4l2l2l思考:計算結果和哪些因素有關,抗彎強度怎么取值3004次楞、主楞次楞10、主楞-模型轉換模型轉換 次楞將底下主楞作為支座,按實際跨數(或者三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受力計算。主楞將底下可調托(扣件)作為支座,按實際跨數連續梁和懸臂梁受力計算。次楞次楞-受力分析受力分析主楞、次楞主楞、次楞-驗算內容驗算內容1.抗彎驗算:2.桿件為實心方形時,抗剪驗算:Mmax/Wf3.撓度驗算:注意:主楞、次楞應進行最不利抗彎強度和撓度驗算(如懸臂位置、活荷載最不利布置位置)來自JGJ162附錄次楞次楞-舉例舉例計算計算 q10.9max1.2(G1k+(G2k+G3k)h)+1.4Q1k,1.35(G1k+(G2k+G3k)h)+1.40.7Q1kb=0.9max1.2(0.3+(211、4+1.1)0.2)+1.42.5,1.35(0.3+(24+1.1)0.2)+1.40.72.50.3=2.669kN/m q1靜0.91.2(G1k+(G2k+G3k)h)b=0.91.2(0.3+(24+1.1)0.2)0.3=1.724kN/m q1活0.91.4Q1kb=0.91.42.50.30.945kN/m q20.91.2G1kb=0.91.20.30.30.097kN/m p0.91.4Q1k0.91.42.53.15kN思考:為什么有q1、q1靜載、q1活載次楞次楞-舉例舉例計算計算 1、強度驗算 M10.1q1靜 +0.117q1活 0.11.7240.9x0.9+0.12、1170.9450.9x0.90.229kNm M2max0.08q2L2+0.213pL,0.1q2L2+0.175pLmax0.080.0970.9x0.9+0.2133.150.9,0.10.0970.9x0.9+0.1753.150.90.61kNm M3maxq1 /2,q2 /2+pL1=max2.6690.15x0.15/2,0.0970.15x0.15/2+3.150.150.474kNm MmaxmaxM1,M2,M3max0.229,0.61,0.4740.61kNm =Mmax/W=0.61 /54000=11.299N/mf=15.444N/mm2 滿足要求!2、抗剪驗13、算 V10.6q1靜L+0.617q1活L0.61.7240.9+0.6170.9450.91.456kN V20.6q2L+0.675p0.60.0970.9+0.6753.152.179kN V3maxq1L1,q2L1+pmax2.6690.15,0.0970.15+3.153.165kN VmaxmaxV1,V2,V3max1.456,2.179,3.1653.165kN max=3Vmax/(2bh0)=33.1651000/(24090)1.319N/m=1.663N/m材料強度如何取值?106主楞主楞-受力分析受力分析 主梁計算簡圖一 主梁計算簡圖二主楞主楞-舉例舉例計算計算 114、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q10.9max1.2(G1k+(G2k+G3k)h)+1.4Q1k,1.35(G1k+(G2k+G3k)h)+1.40.7Q1kb=0.9max1.2(0.5+(24+1.1)0.2)+1.41.5,1.35(0.5+(24+1.1)0.2)+1.40.71.50.32.409kN/m q1靜0.91.35(G1k+(G2k+G3k)h)b0.91.35(0.5+(24+1.1)0.2)0.32.012kN/m q1活0.91.40.7Q1kb 0.91.40.71.50.30.397kN/m q2(G(G1k+(G2k+G3k)h)b=(1(0.5+(24+1.1)15、0.2)0.31.656kN/m思考:為什么重新算一遍q1、q1靜載、q1活載主楞主楞-舉例舉例計算計算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按三等跨連續梁,Rmax(1.1q1靜+1.2q1活)L1.12.0120.9+1.20.3970.92.421kN 按三等跨連續梁按懸臂梁,R1(0.4q1靜+0.45q1活)L+q1l1(0.42.012+0.450.397)0.9+2.4090.151.246kN RmaxRmax,R12.421kN;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按三等跨連續梁,Rmax1.1q2L1.11.6560.91.639kN 按三等跨連續梁懸臂梁,R10.4q2L+q2l116、0.41.6560.9+1.6560.150.845kN RmaxRmax,R11.639kN;主楞主楞-舉例舉例計算計算 1、抗彎驗算 =Mmax/W=0.694106/4490=154.495N/mf=205N/m 2、抗剪驗算 max=2Vmax/A=24.4481000/42420.981N/mm2=125N/m主楞主楞-舉例舉例計算計算 3、撓度驗算 跨中max=1.117mm=900/250=3.6mm 懸挑段max0.462mm=2100/250=0.8mm總結總結 影響受彎構件(水平構件)驗算結果的因素影響受彎構件(水平構件)驗算結果的因素:1)結構類型(影響結果:彎矩M、剪力17、V,盡量避免懸臂結構,或懸臂過長,盡量避免荷載集中作用跨中)2)跨度 (影響結果:彎矩M、剪力V,跨度影響較大,如果計算結果相差很大優先考慮減小)3)材料截面(影響結果:截面面積A、截面抵抗矩W、截面慣性矩I,根據荷載大小合理選用材料截面)4)材料類型 (影響結果:抗彎強度f、抗剪強度、彈性模量E,根據荷載大小合理選用材料類型)5)荷載大小(荷載取值對于特定的工況為確定值,但可以通過減小各水平桿件間距來減小荷載面積)第二章:豎向立桿穩定性第二章:豎向立桿穩定性計算分析計算分析立桿立桿-受力分析受力分析 1.立桿所受荷載大小近似為間距圍成面積上荷載之和。實際計算時取主楞支反力+架體自重,如果考慮18、立桿附加軸力加上附加軸力。2.僅有豎向荷載時,立桿頂部懸臂部分通過構造要求控制懸臂長度,同時考慮懸臂長度對頂部步距計算長度的影響,分別驗算頂部步距立桿和非頂部步距立桿壓桿穩定。3.當同時存在水平荷載時,立桿受力狀態為壓彎受力狀態。立桿立桿-驗算內容驗算內容1 模板支架立桿為軸心傳力方式且不組合風荷載時模板支架立桿為軸心傳力方式且不組合風荷載時:2.模板支架立桿為軸心傳力方式且組合風荷載時模板支架立桿為軸心傳力方式且組合風荷載時:風荷載作用立桿上示意圖公式來自GB51210-2016落地作業腳手架落地作業腳手架懸挑腳手架懸挑腳手架滿堂支撐腳滿堂支撐腳手架(作業)手架(作業)支撐腳手架支撐腳手架安19、全安全等級等級搭設搭設高度高度(m)荷載標荷載標準值準值(kN)搭設搭設高度高度(m)荷載標荷載標準值準值(kN)搭設搭設高度高度(m)荷載荷載標準標準值值(kN)搭設搭設高度高度(m)荷載標準值荷載標準值(kN)402016815kN/或或20kN/m或或7kN/點點402016815kN/或或20kN/m/m或或7kN/點點注:1 支撐腳手架的搭設高度、荷載中任一項任一項不滿足安全等級為II級的條件時,其安全等級應劃為I級;2 附著式升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腳手架安全等級均為I級;3 竹、木腳手架搭設高度在其現行行業規范限值內,其安全等級均為II級。規范規范GB51210-2016表表3.2.20、1 腳手架的安全等級腳手架的安全等級安全等級的劃分安全等級的劃分結構重要性系數結構重要性系數結構重要性結構重要性系數系數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安全等級安全等級1.11.11.01.0表3.2.3 腳手架結構重要性系數目的:是為了保證腳手架具有足夠的安全儲備安全儲備。模板規范中安全等模板規范中安全等級級III,取值,取值0.9;0立桿立桿-立桿軸力立桿軸力Qk2Qk1QGk2Gk1GdNNNNNCQk2Qk1QCGk2Gk1GdNNNNN支撐架立桿支撐架立桿軸向力計算軸向力計算:不組合風荷載:不組合風荷載可變荷載控制可變荷載控制:永久永久荷載控制荷載控制:Qk2Qk1QCGk221、Gk1GdNNNNN支撐架立桿支撐架立桿軸向力計算軸向力計算:不組合風荷載:不組合風荷載可變荷載控制可變荷載控制:永久永久荷載控制荷載控制:組合系數詳細化:組合系數詳細化:施工荷載施工荷載組合值系數組合值系數0.7、風荷載風荷載組合值系數組合值系數0.6;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模板支架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支架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不不考慮風荷載產生的附加軸力。考慮風荷載產生的附加軸力。WfkWQk2CQk1QGk2Gk1GdNNNNNN公式來自GB51210-2016壓桿穩定理論壓桿穩定理論壓桿穩定:細長的受壓桿當壓力達到壓桿穩定:細長的受壓桿當壓力達到一定值時,受壓桿可能突然彎曲而破一定值時,受壓桿可能22、突然彎曲而破壞,即產生失穩現象。剛產生失穩時壞,即產生失穩現象。剛產生失穩時的壓力成為壓桿的臨界力的壓力成為壓桿的臨界力。壓桿穩定理論壓桿穩定理論其他支座,細長壓桿的臨界力支模架中立桿是哪種類型呢,計算時是怎么體現穩定性的想要增大臨界力,可以:想要增大臨界力,可以:(1)減小壓桿長度)減小壓桿長度 L(2)增強約束(減小長度系數)增強約束(減小長度系數)(3)增大彈性模量)增大彈性模量E(合理選擇材料合理選擇材料)(4)合理選擇界面大小、形狀從)合理選擇界面大小、形狀從而增大截面慣性矩而增大截面慣性矩I I、盡可能個方、盡可能個方向向I I相等相等穩定系數穩定系數穩定系數和前面的壓桿穩定有什么23、關聯呢?怎么得到這個系數?i:桿件回轉半徑:桿件長細比工程中通過控制長細比,來保證立桿的穩定性,立桿計算長度則根據架體類型考慮相應的系數,為了方便使用,也是通過長細比根據規范查找對應的穩定性系數。鋼管按GB50018,型鋼按GB50017允許長細比、計算長度允許長細比、計算長度T/CCIAT0003-2019 JGJ130-2011 JGJ231-2010 JGJ166-2016 JGJ162-2008 立桿立桿 150150250250150230150其他受壓其他受壓桿桿 250250250250230230/受拉桿受拉桿 250350350350350計算長度計算長度取值取值 無剪刀無剪24、刀撐撐l0=k hl0=hl0=h有剪刀有剪刀撐撐l0=k (h+2a)l0=h+2ka l0=ku(h+2a)取大值取大值 取大值取大值 21不同的規范根據架體結構不同計算長度取值不同風荷載產生的彎矩102ka2WkhwlM 立桿由風荷載產生的彎矩折減系數彎矩折減系數,對于門架取0.6,其他取1.0;la 立桿(門架)縱距(mm);h 架體步距(mm)。wk 支撐腳手架風荷載標準值(N/mm)wk=stwzW0 注意:W0為十年一遇的基本風壓,z需要注意模板距離地面的高度和地面粗糙度類別。2公式來自GB51210-2016總結總結 影響立桿穩定性驗算結果的因素影響立桿穩定性驗算結果的因素:125、)間距 (影響結果:彎矩M、剪力V,間距影響較大,如果計算結果相差很大優先考慮減小)2)步距(影響結果:計算長度,從而影響長細比,看架體計算長度修正系數而定,一般影響較小,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調整)3)材料截面 (影響結果:受力截面面積A、截面慣性矩I、回轉半徑i,根據現場實際截面調整)4)材料類型 (影響結果:材料強度允許值,針對結構荷載較大時,無法通過調整間距滿足要求時,可考慮增強材料。)第三章:基礎驗算分析第三章:基礎驗算分析 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加權平均值,當按永久荷載控制組合時,取1.363;當按可變荷載控制組合時,取1.254;來自GB51210-2016,行標一般沒有,JGJ126、30是用標準值和特征值對比。(即軸力用標準值)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c*fak Kc為地基土承載力折減系數地基基礎驗算地基基礎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樓蓋驗算樓蓋驗算公式參數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 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h=1.0;當h2000mm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注意:對應齡期的抗拉強度)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圍內 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27、積周邊h0/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 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 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4:當s2時取s=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 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as=30:對角柱,取as=201.樓板抗沖切驗算計算公式來自GB50010-2010 第6.5.1條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樓蓋驗算樓蓋驗算2.樓板局部抗28、壓驗算公式參數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按本規范表4.1.4-1取值(對應齡期的抗壓強度)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按本規范第6.3.1條的規定取用 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 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在實心截面等于局部受壓面積)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 (立桿底座面積)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本規范第6.6.2條確定 (理解為荷載擴散面積)計算公式來自GB50010-2010 第6.6.2條還缺少什么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樓蓋驗算樓蓋驗算3.樓板抗彎,抗裂29、縫驗算不回頂回頂怎么初步判定達到齡期的樓板需不需要回頂怎么初步判定達到齡期的樓板需不需要回頂直接對比樓板受到實際荷載和設計時所考慮的活荷載(使用荷載)直接對比樓板受到實際荷載和設計時所考慮的活荷載(使用荷載)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樓蓋驗算樓蓋驗算3.樓板抗彎,抗裂縫驗算 先按樓板剛度進行荷載分配,再驗算抗彎、抗裂縫。先按樓板剛度進行荷載分配,再驗算抗彎、抗裂縫。1.荷載分配:各層樓蓋荷載分配按各層樓板剛度進行分配,簡化為相應齡期下的彈性模量進行分配,不同齡期樓蓋的承載能力近似按該齡期的混凝土強度與28d混凝土強度的比值確定。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樓蓋驗算樓蓋驗算30、3.樓板抗彎驗算施工階段各樓層總荷載設計值F總:F總=1.35(4樓板容重標準值板厚+3模板自重標準值+3支架自重標準值)+1.4施工荷載標準值=1.35(425.10.15+30.5+30.6)+1.40.72=26.746kN/各樓層荷載分攤設計值F(2)=F總Et2/Eti 第二層荷載分攤=26.74623582.257/(23582.257+27433.05+29012.204)=7.87kN/樓蓋設計承載力:F設=1.35(樓板容重標準值板厚+裝修荷載標準值)+1.4正常使用活荷載=1.35(25.10.15+5)+1.40.73=14.773kN/相應齡期承載力:F(7d)=0.531、5F設=0.5514.773=8.125kN/0.55為混凝土7d混凝土強度增長率估算值比較F(2)F(7d)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混凝土樓板基礎驗算-樓蓋驗算樓蓋驗算3.樓板抗裂縫驗算鋼結構基礎驗算鋼結構基礎驗算-懸挑鋼結構懸挑鋼結構計算模型為:懸臂結構的水平桿件上作用集中力,集中力大小為上部支模架立桿軸力。計算內容:驗算水平桿件抗彎、抗剪、撓度。(同第一章節內容)懸挑支模架鋼結構基礎驗算鋼結構基礎驗算-擱置擱置鋼結構鋼結構計算模型為:多跨結構(或簡支結構)的水平桿件上作用集中力,集中力大小為上部支模架立桿軸力。計算內容:驗算水平桿件抗彎、抗剪、撓度。(同第一章節內容)第四章:抗傾覆驗算分析第四32、章:抗傾覆驗算分析圖圖6.2.15 風荷載作用示意圖風荷載作用示意圖傾覆驗算傾覆驗算-受力模型受力模型風荷載傾覆力矩風荷載傾覆力矩WkWk2Tk21HFqHM傾覆力矩標準值計算公式(傾覆方向取短邊方向傾覆方向取短邊方向):fkaWkwlqmkmaWkwHlF水平力標準值:風線荷載標準值:公式來自GB51210-2016TkMmmNHmHWkqWkFalfkwstwmkwss支撐腳手架計算單元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傾覆力矩標準值()支撐腳手架高度(mm);風線荷載標準值(N/mm);風荷載作用在作業層欄桿(模板)上產生的水平力標準值(N);立桿(門架)縱距(mm);支撐腳手架風荷載標準值(N/mm2)33、,應以多榀桁架整體風荷載體型系數 按本標準式4.2.3計算。豎向封閉欄桿(模板)的風荷載標準值(N/mm2),應按本標準式4.2.2)計算。封閉欄桿(含安全網)宜取1.0;應取1.3。模板模板支架頂部豎向欄桿圍擋(模板)的高度(mm),當鋼筋未綁扎時,頂部只計算安全網的擋風面積;當鋼筋綁扎完畢,已安裝完梁板模板后,應將安全立網和側模兩個擋風面積分別計算,取大值。mH風荷載傾覆力矩風荷載傾覆力矩n1jjjk2kk1a22bGgglBTk03 M 0jn1jjkbG架體上部無集中堆放的物料時架體抗傾覆驗算架體抗傾覆驗算思考:為什么有些規范里面沒有抗傾覆的驗算,或者有些規范里面只有符合條件了才會驗算34、抗傾覆,這個條件又是什么呢?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當抗傾覆驗算不通過有可以通過那些做法滿足不被傾覆呢?架體抗傾覆驗算架體抗傾覆驗算5.4.1 當模板支架側向無可靠連接且高度大于 5m 或高寬比大于3 時,需要進行支架整體的抗傾覆驗算。(輪扣團體標準)5.3.5 高度在8米以上,高寬比大于3,四周無拉結的高大模板支架的獨立架體,整體抗傾覆性應按下式計算:(JGJ231-2010)6.9.7當滿堂支撐架高寬比不滿足本規范附錄C表C-2表C-5的規定(高寬比大于2或2.5)時,滿堂支撐架應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與結構柱進行剛性連接,連墻件水平間距應為6m9m、豎向間距應為2m3m。在無結構柱部位應采用預35、埋鋼管等措施與建筑結構進行剛性連接,在有空間部位,滿堂支撐架宜超出頂部加載區投影范圍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撐架高寬比不應大于3。(JGJ130-2011)TRMM高寬比越大的架體傾覆作用越明顯,當抗傾覆性驗算不通過時可通過增加連墻件等構造措施。風荷載附加軸向力風荷載附加軸向力BMnnnNTkWk216加軸軸向力標準風荷載作用下的最大附風荷載附加軸向力風荷載附加軸向力序號基本風壓值(kN/)架體高寬比(H/B)作業層上豎向封閉欄桿(模板)高度(m)10.22.51.220.32.01.230.41.71.240.51.51.250.61.31.260.71.21.270.81.01.28按構36、造要求設置了連墻件或采取了其他防傾覆措施表表6.2.13 支撐腳手架可不計算由風荷載產生的立桿附加軸向力條件支撐腳手架可不計算由風荷載產生的立桿附加軸向力條件任意一條滿足即可第五章:常見計算問題梳理第五章:常見計算問題梳理常見計算問題常見計算問題1.無梁樓蓋柱帽怎么計算?2.斜屋面斜梁怎么計算?3.梁兩側板厚不一樣怎么計算?4.上翻梁和下掛梁計算的區別?5.平面弧形梁怎么計算6.多項驗算不通過調整的思路?第六章:第六章:1)規范選擇:采用什么支撐架,就應執行本支撐架的規范要求。2)相關體系,相關參數(荷載取值、組合系數、受力模型、材料強度、允許長細比,計算長度修正系數)。3)頂托使用:型號、對應的承載力。4)頂部、非頂部立桿有沒有分別考慮。5)桿件材料實際截面尺寸。6)計算內容是否完整(特殊部位驗算:上翻梁、斜梁、柱帽,樓板抗沖切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