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縣中心城區污水專項規劃方案(2022-2035年)(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6572
2023-10-11
14頁
9.73MB
1、柘榮縣中心城區污水專項規劃 (公示稿)二零二二 年 九月目 錄第一章 規劃編制范圍、內容及期限21.1規劃編制范圍、內容及期限21.2 編制依據21.2.1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2第二章 污水工程規劃概述22.1 規劃目標22.2 規劃任務32.3 排水體制3第三章 污水排水系統規劃43.1 規劃污水量43.2 污水廠規劃43.2.1污水廠規劃方案43.2.2污水處理廠規模43.3 污水收集系統規劃43.3.1污水收集系統的分區43.3.2 污水管網系統方案63.4 污泥處置規劃93.5 管材的選擇93.6 污水管道的管理與維護9第四章 中水規劃94.1 中水用水量94.1.1中水目標用戶94.12、.2中水總用水量預測94.2 管材94.3 中水回用管網規劃10第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105.1 近期規劃期限及范圍105.2 近期建設安排105.2.1 近期改造范圍105.2.3 近期建設工程量與投資估算10第六章 工程量與投資估算116.1 編制范圍116.2 遠期工程量與投資估算11附圖:01:項目區位圖02:柘榮縣中心城區污水分區規劃圖03:柘榮縣中心城區污水主干系統規劃圖04:近期建設分布圖第一章 規劃編制范圍、內容及期限1.1規劃編制范圍、內容及期限1、規劃范圍本次污水工程專項規劃范圍為柘榮縣中心城區,。規劃面積為20.34平方公里。圖1-1規劃范圍2、規劃內容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中污3、水規劃提出的各項要求,進一步明確近遠期污水管道建設時序,確定新建污水設施位置規模。科學、合理和切實可行的指導城市污水收集處理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其具有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達到優化管線布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環境質量的目的。3、規劃期限本次排水專項規劃編制基準年為2021年。規劃期限:近期:2022年2025年;遠期:2026年2035年。1.2 編制依據1、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9)(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7)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4、例(8)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4)(9)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第二章 污水工程規劃概述2.1 規劃目標切實解決柘榮縣城區的排污問題,改善城區水體水質,營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柘榮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污水收集和處理率。對柘榮縣中心城區的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進行統一協調,盡可能利用現有排水設施,并補充完善,明確各片區的排水體制、排水分區,恰當安排污水輸送和處理設施的配置,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分步實施市政管網建設,對柘榮縣城區的舊城改造和新建城區的污水排放起規范和指導作用。逐步解決城鎮污水排入水系造成水體污染的問題,龍溪水質指標達到環保部門確定的水環境功能5、區劃分及水質目標。結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福建省“十四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及柘榮實際情況控制如下:近期:實現城市建成區無生活污水直排口,消除城中村、老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逐步合流制管網的分流改造,消除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顯著提高;遠期:基本實現城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合流制管網基本實現分流改造,部分難以改造的采取截流、調蓄和治理等措施,城市水污染得到根本治理,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2.2 規劃任務1、確定柘榮縣中心城區排水系統的排水體制。2、測算6、柘榮縣中心城區污水量、確定污水工程規模。3、擬定污水排放區界和排放方向,確定排除方式。4、現有污水設施的利用與改造,并提出優化整改措施,以及確定在規劃期限內污水系統的分期建設以及建設的近遠期結合等問題。5、恰當安排污水輸送和處理設施的配置。6、布置污水管,計算其管徑與埋深;布設提升泵房,確定其規模。7、估算污水工程造價。8、存在問題及建議。2.3 排水體制柘榮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中確定:規劃對不同的片區采用不同的排水體制,新建區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老城區近期保留截流式合流制,隨著城區更新逐步改造為雨污分流制。綜合上述分析,柘榮縣中心城區排水體制確定為:新建7、城區采用雨污分流制,老城區加快合流制系統的分流改造,近期難以分流的采用過渡式截流式合流制,隨著城鎮建設逐步推進分流改造,最終實現雨污完全分流制。第三章 污水排水系統規劃3.1 規劃污水量規劃采用三種預測方法測算污水量。各種方法雖然在具體數值上預測結果具有一定的差別,但總體相對接近。人均綜合用水指標法一般用于總規階段的污水量測算, 對工業用水的考慮不足,因此,本次規劃污水量測算采用分類用地相加法和分類水量的預測成果,取二者的算數平均值,為2.92萬m3/d。考慮到污水收集率因素及地下水入滲因素,遠期污水收集率為99%,地下水入滲比例取5%,則污水廠遠期收集污水量為3.03萬m3/天,污水廠規模規8、劃為3.0萬m3/天。3.2 污水廠規劃3.2.1污水廠規劃方案根據污水量測算, 規劃區遠期污水量為3萬m3/d,國土空間規劃預留的柘榮第二污水廠規模為3.0 m3/d,與本次專項規劃規模一致;結合柘榮縣污水處理廠建設方案和柘榮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批稿),遠期第二污水廠擴容到3.0萬m3/d后,取消第一污水廠,老城區污水輸送至第二污水廠統一處理。遠期第一污水處理廠停止運行后,第二污水廠更名為“柘榮綜合污水處理廠”。污水廠尾水排放標準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尾水排入龍溪下游河道。污泥采用衛生填埋,或用于制肥、建材等資源化利用途徑。3.2.2污水處理9、廠規模參照上述污水處理廠建設用地指標,柘榮綜合污水處理廠規模為3.0萬m3/d,所需建設用地規模為3.88公頃(含深度處理用地1.15公頃)。國土空間規劃預留的柘榮綜合污水處理廠面積為4.2公頃,滿足專項規劃污水廠建設面積要求,本次污水廠面積按國土空間規劃要求控制為4.2公頃。3.3 污水收集系統規劃3.3.1污水收集系統的分區 規劃污水分區圖分為四個分區,分別為老城區及東部新城組團分區、南部新城組團分區、醫藥園組團分區、硯山洋組團分區。污水分區圖如下:圖4-1污水分區規劃圖3.3.1.1 老城區及東部新城組團分區該片區東至沈海高速公路復線,南至前山大道、廣福路,西至寶塔路,北至天坪山腳。片區10、以居住、公共服務、休閑養生功能為主,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空間尺度宜人的中心城區。該區三面環山,地勢由東、北、西三面向中南部傾斜,形成中部山間盆地,東部小丘陵地形。該排水分區內現狀采用不同的排水體制,新建區采用雨污分流制,老城區仍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老城區污水收集系統多為合流渠,部分街道為污水管,污水、合流污水收集后排入龍溪兩岸的污水干管,并匯集到位于城郊鄉前山村管福寺南側第一污水處理廠。3.3.1.2 南部新城組團分區該片區東至東獅大道、沈海高速復線,南至沈海高速復線、南山山腳,西至寶塔路、文昌南路,北至前山大道。該區三面環山,內有龍溪由北向南而后折向西部流出。片區以商務服務中心,提供醫11、療、基礎教育等社會服務和生活居住中心,培育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環保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該區總體地勢由東側的東獅山余脈向西部龍溪及其支流傾斜,形成西部、西南部平坦,東部、北部小丘陵地形。該規劃區為新建區,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規劃區污水采用重力流收集,污水管順地勢沿道路和綠化帶布置,管徑與坡度根據污水量和規劃道路豎向確定。污水收集后排入龍溪兩岸的污水干管,并匯集到本草路-寶塔路交叉口東北側的污水提升泵站,經加壓提升后排往第二污水處理廠。3.3.3.3 醫藥園組團分區該片區位于下村村,北起S104國道,南止西源村,東西至兩側山林。片區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資本為紐帶12、,聚合藥材種植、藥品生產、藥材(品)營銷優勢,致力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中藥材種植供應基地、藥品加工制造基地和藥品區域物流中心,努力把柘榮打造成集藥材種植、藥品加工制造、醫藥物流于一體的“海西藥城”。該規劃區為新建區,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片區被龍溪一分為二,南北向分別往龍溪傾斜。由于北側地塊內,污水主干管沿本草路穿過,區域內污水干管直接沿各縱向規劃路匯集接入污水主干管。南側地塊內沿龍溪南岸回春路敷設污水干管,次干管分別沿寶巖路、興業路、太洋路、西壟路敷設,接入回春路干管。回春路污水干管在與西源路的交叉口處與寶巖路次干管匯合后沿龍溪南岸綠化帶敷設,與本草路倒虹污水管合并,接至進廠提升泵房。313、.3.1.4 硯山洋組團分區該片區位于104國道西側眉洋村,北起牛埕崗,南至S104國道,西至際頭村,東至南尾山。該片區是主要發展刀剪為主的輕工業,以污染較小的重工業為輔的勞動密集型技術產業園。硯山洋組團片區污水管大多隨道路工程正在建設當中。該片區作為獨立的收集范圍,沿金剪路布置污水干管,沿路匯集各次干管匯水,在地塊低點設置污水收集池,利用地形高差產生的水頭,設置格柵去除雜質,設置污水收集井調蓄水位間歇排放,保證流速不淤積,采用壓力管接入污水廠內的生活污水提升泵井。3.3.2 污水管網系統方案 污水主干管網系統方案綜合現狀管網布局、規劃路網、豎向及用地布局等因素確定。污水主干系統主要沿龍溪兩岸14、布置,老城區及東部新城匯集到城南污水泵站后提升至下游污水主干管,與醫藥園片區污水匯合排入下游廠前污水泵站;硯山洋機械園區污水匯入廠前污水泵站,金剪園區污水及污水處理廠下游片區污水匯入際頭污水泵站,提升后排入污水處理廠。污水提升泵站及服務范圍如下:城南污水泵站:服務老城區、東部新城及南部新城,泵站規劃規模2.5萬m3/d。進廠污水泵站:服務老城區、東部新城、南部新城、醫藥園及硯山洋部分片區,泵站規劃規模為3.0萬m3/d。際頭污水泵站:服務第二污水處理廠下游片區污水,即正大路周邊地塊,泵站規模0.33萬m3/d。本規劃通過水力計算,對其排水能力進行校核,結果表明現狀污水主干管排水能力基本滿足遠期15、污水排放要求。同時,本規劃對現狀的其他污水管也進行了校核,盡可能的利用現狀污水管道。污水系統具體方案如下:1、老城區及東部新城片區老城區及東部新城片區沿龍溪兩岸布置d400-d1000的污水截污干管,龍溪右岸沿柳城西路、六一五西路、嶼北路等敷設 d300-d500的污水次干管,收集周邊的污水后,匯入沿河截污干管。龍溪左岸沿上橋路、柳城東路、雙安路等敷設 d300-d600污水次干管,收集周邊的污水后,匯入沿河截污干管,在廣福路通過倒虹管與龍溪右岸的污水合排入下游遠期規模為2.5萬m3/d的城南泵站。2、南部新城片區南部新城片區污水干管沿龍溪和龍溪東路布置,管徑為DN400 DN600,次干管沿16、廣福路、東源大道、富溪路、富源路、水滸路布置,管徑DN300400,片區內污水采用重力流收集,經收集后污水通過倒虹管過河(目前,已在龍溪本草路上游和寶塔路上游分別建成2*d300過河倒虹管),匯入龍溪西岸主干管,并匯集到城南泵站,經加壓提升后排往第二污水處理廠。3、醫藥園片區醫藥園片區北側沿本草路布置管徑為DN800的污水主干管,各縱向污水管沿規劃路敷設,管徑為DN300DN400,北側片區污水通過主干管匯集,在臨水宮附近一座攔水壩下游倒虹穿越龍溪,倒虹管采用兩根D53010焊接鋼管,沿河底滿包敷設,總長120米。醫藥產業園南側沿龍溪南岸的回春路敷設污水干管,管徑DN400,污水次干管沿寶巖路17、興業路、太洋路、西壟路敷設,管徑DN300,總管長約2427米。污水支管沿西源路、太洋路敷設,管徑DN300,總管長約1783米。回春路污水干管在與西源路的交叉口處與寶巖路次干管匯合后沿龍溪南岸綠化帶敷設,與本草路倒虹污水管合并為DN1000主干管,接至進廠提升泵房。4、硯山洋片區硯山洋組團片區污水管污水主干管沿金剪路敷設,管徑為DN400,污水次干管沿銀剪路、閩光路敷設,管徑DN300 DN400,下游DN500污水干管沿振金大道、嵐景路敷設,污水匯流至嵐景路-瑞祥路交叉口西南側的集水井,再通過2根DN300倒虹管下穿龍溪后匯入廠前污水提升泵站。污水管網系統方案如下圖所示:圖4-2 污水工18、程規劃圖3.4 污泥處置規劃(1)污泥量預測一般污泥量產率指標為:每萬噸污水產6.0 t污泥(含水率80%)。遠期污水處理規模3.0萬m3/d,污泥量約18.0t/d。(2)處置方案考慮到污泥焚燒法工程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柘榮城區污水基本上是生活污水,柘榮工業污水相對較好,污泥中重金屬含量較低,因此污泥處置方法建議優先考慮采用填埋,簡便易行、投資省、運行費用低。若按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的規定,污泥屬于危險廢物的,應按照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要求填埋。3.5 管材的選擇本次工程主要位于市政道路,結合施工現場實際、當地的建設經驗,本次規劃宜采用一些技術成熟、施19、工方便、后期接入改造方便、運輸方便、抗滲漏性能優異、高質量的管材。綜上所述,本次規劃污水管材確定如下:埋深4.0m的污水管段或D500的污水主干管建議采用污水用球墨鑄鐵管;埋深4.0m的污水管段或D400的污水管采用HDPE纏繞增強管B型管。3.6 污水管道的管理與維護排水管道修復可分為開挖修復和非開挖修復, 開挖修復即按常規方法采用開挖施工更換病害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常用的有局部樹脂固化修復、現場固化內襯修復技術、螺旋管內襯修復技術、短管及管片內襯修復技術、涂層內襯修復技術等。第四章 中水規劃4.1 中水用水量 4.1.1中水目標用戶 結合規劃區用水情況,本次規劃考慮將中水回用于以下方面:(20、1)城市雜用水,包括綠化澆灑、沖廁、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下水道沖洗等用水;(2)工業用水,如低水質要求的冷卻用水等。4.1.2中水總用水量預測 中水用水量按中水替換率進行估算,城市雜用水的中水替換率按60%考慮,工業用水的中水替換率按50%考慮,未預見中水用水量量按上述用水量的10%考慮,測算得柘榮縣中心城區中水用水量約8684 m3/d。規劃柘榮綜合污水處理廠的深度處理設施的規模按1.0萬m3/d控制。4.2 管材中水管管材采用聚乙烯(PE)管道,電熱熔連接或法蘭連接。同時應按規范采用與生活給水管明顯區別的顏色,在接水處設置醒目標志,以防止誤接誤飲。用戶終端應設水表及相應閥門便于檢21、修及收費。4.3 中水回用管網規劃 根據中水用途,中水主要由于城市雜用水和工業用水。工業園區用水相對集中且距離污水廠較近,再生水經加壓后分別供往各工業園區。城市雜用水用水分散,大面積敷設中水管網不現實也不經濟,建議在各園區靠近中心城區方向的路口預留中水接口,環衛車輛從園區中水接口處接水后再運往城區中水用水點。總之,實現污水回用就要建回用水深度處理廠或與新建污水處理廠統籌考慮。關于柘榮縣污水回用具體方案,本規劃建議中遠期可對柘榮縣污水回用進行專題研究。第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5.1 近期規劃期限及范圍 柘榮縣專項規劃近期期限為 2022-2025 年,規劃區范圍為柘榮縣中心城區。5.2 近期建設安排22、 5.2.1 近期改造范圍序號現狀路名起終點路面結構路線長度(m)1六一五西路寶塔路柳城北路瀝青12062六一五東路柳城北路東獅大道瀝青12513柳城西路寶塔路龍溪瀝青12784柳城東路龍溪-東獅大道瀝青7955嶼北路615路-錦繡路瀝青3886仙嶼路柳城西路塔下路瀝青6907西門路柳城西路-柳城北路混凝土6548榮華路615路柳城西路混凝土3479金泉北巷615路柳城西路混凝土41610北門路615路柳城北路混凝土21311柳城北路615路柳城西路瀝青58612柳城南路柳城西路-龍溪瀝青36313城北巷柳城北路上橋路混凝土15214上橋路615路-文昌北路瀝青112515西山路興業路混凝土123、9216錦繡路寶塔路興業路混凝土29817嶼東路柳城西路龍溪瀝青35418龍新巷上橋路-龍新路混凝土42219龍濱路上橋路-柳城東路瀝青45820文昌北路615路柳城東路瀝青103821龍新路文昌北-上橋路混凝土34422河濱東路上橋路-溪坪橋瀝青76123新厝巷河濱東路太寧北巷混凝土10824東峰路上橋路-柳城東路瀝青72625秀峰路東城路-前山大道瀝青48426太寧南巷柳城東路糧廠巷混凝土34927東城路文昌南路-東獅大道瀝青50728東獅大道615路-前山大道瀝青217029塔下路龍溪-前山大道瀝青19830月河路寶塔路龍溪西路混凝土24331前山大道塔下路-東獅大道瀝青14685.2.24、3 近期建設工程量與投資估算近期對柘榮縣污水系統改造的內容主要包括污水收集空白區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雨污混接改造、管道缺陷修復。第六章 工程量與投資估算6.1 編制范圍 本規劃的工程量統計和投資估算以規劃范圍為界,規劃范圍以內的項目計入工程量并進行投資估算。 6.2 遠期工程量與投資估算排水分區項目規格(mm)數量(m)估算總價(萬元)備注老城區及東部新城組團分區污水管道D30011326.31 2265.26 污水管道D4006655.05 1663.76 污水管道D500206.50 61.95 污水管道D600981.35 392.54 南部新城組團分區污水管道D3006751.18 1350.24 污水管道D4006643.45 1660.86 醫藥園組團分區污水管道D3003795.83 759.17 污水管道D4004333.97 1083.49 硯山洋組團分區污水管道D3001354.50 270.90 污水管道D4009701.68 2425.42 小計(萬元)11933.59 柘榮第二污水處理廠擴建1座9750.00 1.5 萬t/d擴建至3.0 萬t/d城南泵站擴建1座375.00 1.25萬t/d擴建至2.5萬t/d進廠泵站擴建1座750.00 0.5 萬t/d擴建至3.0 萬t/d合計(萬元)22808.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