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鉆探開采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培訓課件(3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7069
2023-10-12
38頁
1.03MB
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培訓,第一節、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現狀 第二節、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安全管理概要 第三節、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特種設備包括其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不包括軍事裝備、核設施、航空航天器、鐵路機車、海上設施和船舶以及煤礦礦井使用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支撐,本身就是與經濟密切關聯的,鍋爐是我們工農業生產的心臟,管道是城市的命脈,起重機械是工業生產的骨干,特種設備本身就是經濟建設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必要的支撐。特種設備運行2、的的安全質量高不高,發揮的作用大不大,也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召開記者招待會,發布了2010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白皮書。,經國家質檢總局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登記注冊在用特種設備共計443.32萬臺(套、輛),其中:鍋爐54.3萬臺;壓力容器175.62萬臺;電梯81.74萬臺;起重機械82.36萬輛;壓力管道90.75萬公里(r);客運索道863條;游樂設施1.84萬臺;場(廠)內機動車輛28.52萬輛;,2010年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256起,死亡325,受傷285人,直接經濟損失3337.03萬元,比2006年分別下降14%、2.7%、18%、4%3、。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起,較大事故21起,一般事故233起。2007年萬臺設備事故起數為0.81起,完成了國務院安委會下達的特種設備萬臺設備死亡人數0.92人以下、死亡327人以下的控制指標。,通過分析,特種設備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違規使用,因違規使用造成的事故202起,占事故總數的79%。表現為使用非法設備、安全附件檢修維護不當、作業人員違章操作等。集中發生在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場(廠)內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中。起重機械、電梯、氣瓶事故仍呈高發態勢。在256起事故中,起重機械事故84起,氣瓶事故33起,電梯事故33起,占總數的58.6%。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上升最大。,4、案例:2005年3月29日晚6時50分,京滬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線103K300M處,一輛載有液氯的山東槽罐車與一輛山東貨車相撞,導致槽罐車液氯大面積泄漏。兩車相撞后,肇事的槽罐車駕駛員逃逸,貨車駕駛員死亡。液氯泄漏造成了公路旁3個鄉鎮的村民28人死亡、350人中毒入院,近萬人緊急疏散。,案例:2007年4月18日7時45分左右,遼寧鐵嶺市清河特殊鋼有限公司發生鋼水包整體脫落事故,裝有噸鋼水的鋼包整體平移到鑄錠臺上方時突然滑落,鋼水傾瀉,沖進車間內5米遠的一個房間,造成正在交接班的人全部死亡,另有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866.2萬元。,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安全管理概要,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5、安裝、改造、維修)、使用環節是確保特種設備安全的關鍵環節。做好特種設備生產環節的管理和安全監察,是從源頭確保特種設備安全質量的保證。使用環節是特種設備安全的重點環節,只有抓好使用環節的管理和安全監察,才能從根本上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一、特種設備的選購及安裝注意事項 特種設備的選購,除滿足生產要求外,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因此,購買特種設備應當符合以下2項要求:一是必須購買具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資格的單位制造的特種設備;二是特種設備的出廠文件必須齊全,包括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6、明等文件。,安裝特種設備應當注意事項 主要有3項:一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特種設備安裝資格的單位安裝特種設備,并督促安裝單位書面告知所在地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二是安裝過程必須經過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驗,并取得安裝監督檢驗合格證書;三是安裝驗收后安裝單位必須將出廠文件和安裝資料移交給使用單位。,二、特種設備使用者的八項義務 近年來,我國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情況和國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經驗證明,確保特種設備安全不僅要抓好生產環節的安全管理,還要抓好使用環節的安全。為此,條例對特種設備的使用者規定了以下八項安全義務:,1、使用登記義務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7、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2、建檔義務 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記錄與設備安全有關的內容。包括:設備類別、名稱、技術參數、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技術文件和資料,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修保養記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施工單位移交的技術檔案等。,3、維保義務 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竣工后,使用單位應當進行在用設備的維修保養和自行檢查。4、定期報檢義務 使用單8、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要求特種設備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定期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5、超期、隱患報廢義務 針對私自制造、改造土鍋爐屢禁不止的現象,條例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對于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6、作業人員培訓、持證上崗 使用單位應當對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9、理工作。,7、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運營使用單位特別義務(1)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2)在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每日投入使用前,應當進行試運行和例行安全檢查,并對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確認;(3)將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于易于為游客注意的顯著位置;(4)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熟悉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相關安全知識;全面負責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應當至少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督促、檢查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工作;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配備相應數量的營救裝備和急救物品。8、制定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義務,三、特種設備使用管理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10、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和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一)使用管理的總體要求(二)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三)使用登記管理(四)安全技術檔案(五)維護保養和自行檢查(六)特種設備定期檢驗,(一)特種設備使用管理的總體要求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核對其是否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特種設備使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各個領域和各個行業,不同領域和行業的管理形式各有不同。根據國家對特種設備使用管理的要求并總結不同領域和行業的管理經驗,11、認為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工作的要點可總結為“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正確使用、精心維保”。,十七字要點,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工作要點,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正確使用,精心維保,1、三落實:落實安全管理機構;落實安全責任人員;落實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2、兩有證 特種設備憑證使用;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國家統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2005.7.1實施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第70號令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共分11大類36項)12、,3、一檢驗 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是國家對特種設備實施的法定的強制性依法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4、正確使用 正確確定使用條件,加強使用過程中技術要素的控制,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轉;合理制定操作規程,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合理選用安全保護裝置,確保靈敏可靠;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嚴禁違章作業。,5、精心維保 根據不同設備的不同時限要求,使用單位應定期對特種設備進行自行(或具有相應資格的專業單位)檢查和維護保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做好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定期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和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做好記錄。,(二)安全管理13、機構和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設立特種設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機構,并配備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應當立即處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1、各級崗位安全責任制。2、基本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特種設備的選購、驗收、安裝、調試、使用登記、備件管理、作業人員培訓考核、技術檔案管14、理和統計報告等制度。3、使用過程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檢查、維護保養、檢驗、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維修改造、事故報告、接受國家安全監察等制度。4、操作規程。主要包括工藝操作規程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管理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四)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特種設備的定期檢15、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五)特種設備維護保養和自行檢查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使用16、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六)特種設備定期檢驗 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是國家對特種設備實施的法定的強制性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1、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2、主動與有關檢驗單位落實檢驗時間和檢驗有關的工作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后,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及時進行檢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