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建建筑公司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成本影響的風險控制培訓課件(26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767979
2023-10-13
26頁
16.25MB
1、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成本影響的風險控制,目錄,CONTENTS,材料價格上漲原因分析,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企業的影響,應對措施,材料價格現狀,01,材料價格現狀,材料價格現狀,建筑工程造價是建筑工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影響工程造價的關鍵核心就是材料價格。,剖析鋼筋十年的價格行情,正如下圖全國鋼筋價格走勢圖所示,20122015年這個階段鋼筋價格都是持續走低,2016現在的鋼筋價格震蕩頻繁波動的幅度也很大,總體呈上漲的趨勢。,材料價格現狀,(1)近年鋼筋價格走勢,2016年至今水泥產品價格逐年提升。2018年一季度春節因素淡季,但行業整體水泥價格降幅有限。其后,價格水平持續提升,12月我國高標水泥2、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進入2019年受一季度春節淡季影響,水泥價格再次走低,但仍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二季度最新國內高標水泥價格(不含稅)均價371元/噸,年內累計同比漲幅52%。,材料價格現狀,(2)近年水泥價格走勢,2019年,全國各地的砂石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河南區域的建筑用砂價格不斷飆升至200元每噸;安徽區域投資上千萬的砂石碼頭被拆除;江西區域出現無砂可供的現象,買砂要先得到村委開出的購砂證明;廣東區域砂子的價格最高達到了342元/方,碎石價格最高達到了230元/方;上海區域出現砂石供應緊張,建筑用砂要求備案;甘肅區域關閉以及拆除采砂場高達220多家;重慶區域由于河道砂3、石禁采整治,導致天然砂的價格暴漲了一倍以上。,材料價格現狀,(3)2019年砂石價格走勢,02,材料價格上漲原因分析,近年來,國家加大了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國務院各有關部門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環保法律。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了關于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打響環境保衛戰。,材料價格上漲原因分析,(1)環保約束,環境污染治理,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材料價格上漲原因分析,受以上國家環保政策影響,許多環保不達標、低端落后的產能被淘汰了,而公路鐵路機場水利等基建項目卻依然火熱。供需不平4、衡,導致原材料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上漲。在高質量發展要求倒逼機制下,達標的高質量產能可能一時間難以滿足現在的需求,而相對低端的企業也有技術改造以達到環保質量要求的過程。所以價格的上漲主要是供求態勢短期的變化。,材料價格上漲原因分析,隨著近年來物價上漲,實際生活成本增加。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少選擇施工行業,導致人力資源緊缺。例如,去年一位普通木工師傅的日薪在230-240元/天,而今年已普遍漲到了260-280元/天,有些口碑好的老師傅甚至達到了300元/天。人力成本的增加導致建材的生產成本增加,最終導致材料價格的上漲。,(2)人力成本提高,材料價格上漲原因分析,隨著原油價格上漲、各地公路稅費、監管部5、門(如海關、檢驗檢疫等)費用增加等原因,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最終新增成本將會攤入材料價格中。,(3)物流成本提高,材料價格上漲原因分析,03,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企業的影響,合同糾紛,工期延誤,建設成本的直接增加,材料報價偏差,1,對施工企業的影響,2,3,4,5,工程質量風險,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企業的影響,首先,在缺乏對材料市場狀況的了解下,很容易造成偏低的材料報價;其次,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是建立在供需關系基礎上的,供需關系變動在建筑材料市場中的存在,會造成較多的不確定性,當供不應求時,價格將會上漲;最后,業主可能直接確定材料價格而忽略了市場價格的波動。上述原因將導致計劃造價與工程實際造價產生一6、定的偏差。,(1)材料報價偏差,原材料價格上漲,首先帶來建設成本的增加。以鐵路工程為例,材料成本約占建筑成本的六至七成,其價格變動對于工程造價影響顯著。而整體造價早在招標階段便已確定,因此超出發承包雙方預見范圍的建材價格上漲很容易增加承包方風險。,(2)建設成本的直接增加,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企業的影響,為應對上漲的原材料價格,承包方可能會為了與發包方議價而主觀上導致工程延期,也可能因預期成本下的供不應求而客觀上造成工程延期。,(3)工期延誤,特別是對于低價中標項目,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施工單位很有可能鋌而走險,讓假冒偽劣的替代性材料、以次充好的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因此所帶來7、的質量和安全隱患不容小覷。,(4)工程質量風險,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企業的影響,當材料有較大漲幅時,建筑工程項目的決算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導致工程的實際造價遠超于合同價,很容易導致合同糾紛。,(5)合同糾紛,材料價格上漲對施工企業的影響,04,應對措施,1)在招投標和施工合同簽訂中,施工單位應重點明確約定主要材料價格的范圍、風險幅度和調整方法,對主要材料價格不得采用無限風險、所有風險等類似表述。明確合同中材料調差種類(如砂石料或混凝土調差)。2)施工合同中,主要材料價格約定的風險幅度按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13)規定,宜控制在5%以內。3)施工合同中約定不調整材料價格或約8、定承包人承擔無限材料價格風險的,合同履行期間,當主要材料價格的漲幅過大,繼續履行合同會對施工單位造成損失時,施工單位應積極與發包方協商簽訂主要材料價格調整的補充協議。,應對措施,(1)增強防范意識,明確風險幅度,1)加強采購物資的計劃性。工程進場后首先根據項目的工程量盡早確立物資總需求計劃。2)根據工程部所報的生產計劃,認真及時編制月度材料計劃。,(2)加強物資的計劃管理,應對措施,1)規范物資采購審批權限,嚴把物資采購關。2)堅持電子信息網調查與市場調查同步,降低項目的材料采購成本。3)注重強化和材料供應商的溝通以及協調,構建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4)進一步提高物資集中采購和電子采購。,(3)9、加強物資的采購管理,應對措施,結合建筑材料市場價格的調查結果,運用抽料調差以及系數調差等方法,做好材料差價的有效調整。對使用的水泥以及混凝土等主要材料,必須要積極進行調差處理。,(4)做好價差調整的工作,應對措施,1)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和資金限額。對于主要材料,要認真按定額領料(限額發料),對于輔助材料,嚴格按資金限額領料。2)確保工期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多家采購,買方抬高市場價的情況。在工程建設必須的材料價格上漲過猛時,可適當調整施工時間,錯開建筑施工的高峰期。3)減少丟失浪費,合理使用物資,科學管理物資,對閑置物資進行平衡調劑,積極組織廢舊物資的回收復用,修舊利廢,充分發揮廢舊物資的效能,做到物盡起用。,(5)協同技術、經管、財務部門共同加強物資的使用管理,應對措施,原材料價格上漲會加劇施工企業在業績上的兩極分化。比較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可以把上游的價格成本再繼續傳導,向終端傳導,或通過自己在施工技術等方面的創新優勢來抵消成本上漲的影響,但是對于更多依靠低成本,或者說粗放型的企業來講,則會慢慢的被淘汰。,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