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單元操作安全生產技術培訓課件(75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8802
2023-10-13
75頁
4.19MB
1、化工單元操作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王羅,化工單元操作過程安全生產技術,單元操作在不同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同樣物理變化,遵循共同物理學規律,使用相似設備,具有相同功能的基本物理操作。流體流動傳熱傳質熱力過程:液化、冷凍等機械過程:輸送、粉碎等,化工單元操作過程安全生產技術,第一節 物料輸送過程的安全,1.1 液態物料輸送:一般采用泵和管道輸送。輸送的液體物料性質各異(例如高粘性溶液、懸浮液、腐蝕性溶液等),且溫度、壓強又有高低之分。,Case 離心機安全事故分析,1996柳州地區某糖廠榨季中期發生過一例事故:甲糖上懸式離心分蜜機運轉時轉鼓突然斷裂,碎片飛出機外,將磚墻打成一個深坑,幸虧沒有擊中現2、場工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事后對該離心機進行剖析,發現其轉鼓壁斷裂處由于糖蜜的腐蝕已變薄至只有11mm(新機轉鼓壁厚16mm,該機已使用第九個榨季)。這樣的壁厚是不能維持安全運行的。運行700 1400 小時之后應進行小修;運行3000 4000 小時后進行中修;當軸損傷或轉鼓腐蝕,輪圈斷裂或輪殼與轉鼓配合松動時則應進行大修。,1.2 氣體物料輸送的安全,1.抽送或壓送可燃性氣體時,進氣口應保持一定余壓,以免造成負壓吸入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壓縮機汽缸、貯氣罐以及管路要有足夠強度。3.要安裝經校驗準確可靠的壓力表和安全閥。4.壓縮機在運行中不能中斷潤滑油和冷卻水。5.特殊安全措施。如在乙炔3、壓縮機中與乙炔接觸的部件不能使用銅材質,以避免產生比較危險的乙炔銅等等。,1.3 固體塊狀物料與粉料輸送的安全,皮帶輸送機螺旋輸送器刮板輸送機鏈斗輸送機斗式提升機氣力輸送,1.3.1 皮帶、刮板、鏈斗、螺旋、斗式提升機等輸送設備,(1)傳動部分皮帶傳動 皮帶同皮帶輪接觸部位是極其危險部位,對操作者存在極大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應安裝防護罩。齒輪傳動 齒輪與齒輪、齒條、鏈帶相嚙合部位極其危險,該處連同它的端面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發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1.3.1 皮帶、刮板、鏈斗、螺旋、斗式提升機等輸送設備,(2)輸送設備的開、停車安裝超負荷、超行程停車裝置。緊急事故停車開關安裝在操作者經常停留4、部位。停車檢修,開關應上鎖或撤掉電源。長距離輸送系統應安裝開停車聯系信號、自動聯鎖裝置或程序控制系統。(3)輸送設備的日常維修,1.3.2 氣力輸送,依靠真空泵或風機產生的氣流動力輸送物料。(1)吸送式系統(2)壓送式系統,Eg:HNNT公司從美國進口的35000t/a粉劑設備,1.3.2 氣力輸送,1.堵塞 引起堵塞的主要因素:粘性物料粘附。管道連接不同心,有錯偏或焊渣突起等障礙。大管徑長距離輸送。輸料管徑突然擴大,突然停車。措施:設計時應確定合適輸送速度,選擇管系合理結構和布置形式。盡量減少彎管數量,尤其要少用由水平向垂直過渡的彎管。嚴禁兩個彎管挨近連接等。,第二節 過濾過程的安全,連續過5、濾較間歇式過濾安全:連續過濾機循環周期短,能自動洗滌卸料,過濾速度較高,且操作人員脫離有毒物料接觸。間歇式過濾機需要經常重復卸料、裝合、加料等各項輔助操作,較連續式過濾周期長,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直接接觸毒物。,過濾的安全技術,過濾中能散發有害或爆炸性氣體時,對于加壓過濾不能采用敞開式過濾操作,應采用密閉式過濾操作,并用壓縮空氣或惰性氣體保持壓力。在取濾渣時應先放壓力,否則會發生事故。,過濾的安全技術,離心過濾機:(1)轉鼓、蓋子、外殼及底座應用韌性金屬制造。(2)處理腐蝕性物料,轉鼓需要襯里;(3)蓋子應與啟動機鏈鎖;(4)應有限速裝置;(5)離心機開關應裝在近旁;(6)樓上離心機要有減振裝6、置,防止諧振;(7)對離心機內、外部及負荷應定期進行檢查。,第三節 除塵過程的安全,機械除塵器、電除塵器、過濾除塵器和洗滌除塵器等。3.1 慣性(離心)力除塵器故障和預防由于粉塵附著、堆積,器壁磨損及氣體泄漏等原因會引起除塵器性能下降。,3.1.1 粉塵附著與堆積,附著的原因:氣體中水分凝聚,物質粘合,粉塵熱沉降等等。措施:采取保溫措施防止粉塵結塊;粉塵顆粒越細引起沉降的可能性越大。,3.1.2 器壁磨損:采用內襯碳化硅或氮化硅防范。3.1.3 氣體泄漏:漏入空氣,粉塵飛散,除塵器內部氣流狀態惡化。,3.2 電除塵器故障和防治措施電除塵器故障過去主要是高壓電源部分和電極斷路事故;靜電除塵結構對7、于微米以下的微粒粉塵的除塵比任何除塵方式都有效,相反對粗大顆粒的粉塵卻收效甚微。,圖4-11 管式電除器工作原理圖1-沉淀極;2-電暈極;3-絕緣極;4-高壓直流電源;5-接地線;6-集灰斗;,7-含塵氣體進口;8-干凈氣體出口,3.3某除塵系統檢修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1.運行人員停電操作存在嚴重的隨意性。2.檢修人員違反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規定,在沒有監護的情況下單人在帶電場所作業,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觸電。3.運行班長在檢修人員觸電后,應急處理和救援不當。不是立即對所有電場停電救人,而是打電話逐級匯報,延誤了搶救時間。防范措施:1.緊急缺陷處理時,必須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檢修人員方可進行作業8、。并執行監護制度。2.對可能發生的觸電危險情況,事前開展危險點分析。3.對職工加強 應急處理和救援的教育。,第四節 粉碎過程的安全,4.1 破碎過程安全技術 大塊物料破碎成小塊物料稱為破碎;小塊物料磨成細粉稱為粉磨。破碎機安全條件:最好連續化、自動化加料、出料;具有防止損壞的安全裝置;產生粉末應盡可能少;發生事故能迅速停車。,球磨機,沖擊式破碎機,鄂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工作原理,4.1 破碎過程安全技術,顎式、圓錐式破碎機應裝設防護板。球磨機研磨具有爆炸性物質,需用橡皮或其它柔軟材料襯里,同時采用青銅磨球。粉碎機必須有緊急制動裝置;運轉中的破碎機嚴禁檢查、清理、調節和檢修;破碎機加料口應設安全9、柵格。初次研磨的物料應先在研缽中試驗。可燃物料研磨后應先冷卻,后裝桶,防止發熱引起燃燒。粉末燃燒,立即停料,切斷空氣,必要時充入惰性氣體。,4.2 粉碎過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2004年9月16日13時30分,蘇州高新區某復合肥廠發生了一幕驚心動魄的慘劇,1名年僅36歲的李姓安徽民工在操作中,左腳不慎一滑,滑進了正在運轉中的用來攪碎結塊化肥的粉碎機里,頓時,整條腿被機器上碗口粗的鋼刺絞住碾碎,且又卡在粉碎機里不能動彈,鮮血淋漓,生命垂危。經過千方百計解救,直到16時45分左右才將這位民工那條血淋淋的左腳從粉碎機中拉了出來。然而遺憾的是,由于這位民工的大腿全部被機器碾碎,大動脈失血過多,因此,在救10、出前他已經不治身亡。主要原因:粉碎機設計問題,粉碎機的擋板不科學。次要原因:當事人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識不強,操作時未能小心謹慎。,第五節 篩分過程的安全,(1)如果粉塵具有可燃性,必須注意因碰撞和靜電而引起粉塵燃燒、爆炸。如粉塵具有毒性、吸水性、腐蝕性,須注意呼吸器官及皮膚保護,防止引起中毒或皮膚傷害。(2)篩分操作揚塵量很大,在不妨礙操作、檢查的前提下,應將篩分設備最大限度密閉;(3)要加強檢查,注意篩網磨損、篩孔堵塞、卡料,以防篩網損壞和混料;(4)篩分設備運轉部分應加防護罩;(5)采用隔離等消聲措施。,篩分機故障種類,(1)往復運動篩篩網破損(2)球形物料堵眼(3)因附著造成堵眼(4)異物11、混入,故障防止措施,(1)篩網選定:常用正方形網眼,開孔率可通過公稱網目和線徑(或開孔)選擇。(2)篩分物料:應了解所處理物料特性,包括粒子形狀、比重、硬度、磁性等。從加工方法和環境條件來看包括分散性、水含量、帶電性、破碎性、附著性等。粒度。(3)堵眼:敲打;刷光網面;用振動器振動網面;用消除靜電除去堵塞(如增濕法);超聲波振動(適于微粉);增加機械本身的振動力;網線加熱。,知識拓展:篩子目數,篩網在1英寸(25.4mm)線段內的孔數即定義為目數。目數越大,說明物料粒度越細。常用的泰勒制是以每英寸長的孔數為篩號,如100目的篩子表示每英寸篩網上有100個篩孔。,篩孔尺寸與標準目數對應,篩孔尺寸12、:4.75mm 標準目數:4目篩孔尺寸:4.00mm 標準目數:5目篩孔尺寸:3.35mm 標準目數:6目篩孔尺寸:0.180mm標準目數:80目篩孔尺寸:0.150mm標準目數:100目篩孔尺寸:0.125mm標準目數:120目篩孔尺寸:0.090mm標準目數:170目篩孔尺寸:0.0750mm標準目數:200目篩孔尺寸:0.0630mm標準目數:230目篩孔尺寸:0.0530mm標準目數:270目篩孔尺寸:0.0450mm標準目數:325目篩孔尺寸:0.0374mm標準目數:400目,第六節 混合與攪拌過程的安全,液體混合設備(a)機械攪拌(b)氣體攪拌:用壓縮空氣或蒸汽以及氮氣通入液體介13、質中鼓泡達到混合目的。,攪拌裝置 槳式攪拌,混合安全技術,槳葉要牢固安裝,不允許產生擺動;防止電機超負荷以及槳葉折斷;攪拌機不可隨意提高轉速,尤其攪拌粘稠物質,造成電機超負荷、槳葉斷裂以及物料濺出;安裝超負荷停車裝置;加料、出料機械化、自動化。,攪拌機安全事故案例分析,2009年11月21日,石家莊市某動物藥品廠發生的一起攪拌機擠壓事故,造成1人死亡。當日上午10時20分左右,操作工趙某在未關閉攪拌機電源的情況下,用小笤帚清掃余料,手指被攪拌機的轉輪擠住,并將身體上部帶入,使胸部被轉輪擠壓,導致窒息,經搶救無效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作業時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清掃余料時未關閉攪拌機電源。二14、是安全教育培訓不夠,落實安全規章制度不到位。,第八節 換熱過程的安全,熱源:煙道氣、電力、空氣中間熱載體:液體熱載體:水、石油、潤滑油、甘油、聯苯混合劑、有機硅液體和易熔金屬熔體等;氣體熱載體:過熱水蒸汽、空氣,固體、液體和氣體燃料的燃燒產物等。,8.1 加熱過程的安全,為了使設備和原料逐步加熱必須緩慢提高爐溫,可燃液體迅速加熱可能導致進入系統中的水分劇烈沸騰、壓力急劇升高和導致發生事故。工廠常發生燃燒室和煙道爆炸事故以及燃燒室火焰外噴事故,事故原因由于氣體從循環系統中泄漏、火焰脫離噴嘴以及暫時停止向噴嘴供應燃料等引起。燃料泄漏是管式爐操作中經常發生火災原因。,8.2 換熱器的安全,事故案例:15、1994年2月17日,湖南省某氮肥廠,因金屬墊片選型不符合規范、法蘭螺栓緊固不均勻,投入使用前,換熱器未按要求進行試壓及氣密性試驗,在檢修完甲胺分廠合成低溫U形管換熱器重新開車后,封頭法蘭處的金屬墊片被沖開發生泄漏,大量液氨并帶有部分甲醇、甲胺噴出,造成3人中毒死亡。,8.2 換熱器的安全,1.換熱器的構造:管內是高壓流體。,圖4-21 U形管式換熱器1-中間擋板;2-U形管;3-內導流筒,1.換熱器的構造,1.換熱器的構造,1.換熱器的構造,8.2 換熱器的安全,2.故障和防止措施管子裂縫或穿孔、管板和管子接縫開裂等。長期使用導致管子內表面腐蝕、磨損,嚴重的必須拆換。因松動而產生的泄漏主要發16、生在螺栓擰緊部位,如浮頭式換熱器的浮頭蓋處容易泄漏,因漏出的液體流不出來,很難發現;必須將滯留物排出,拆下封頭擰緊螺栓。,8.2.故障和防止措施,冷卻冷凝事故預防(1)根據被冷卻物料的溫度、壓力、理化性質以及工藝條件,正確選用冷卻設備和冷卻劑;(2)對于腐蝕性物料的冷卻,最好選用耐腐蝕材料的冷卻設備。如石墨冷卻器、塑料冷卻器,以及用高硅鐵管、陶瓷管制成的套管冷卻器和鈦材冷卻器等等。(3)嚴格注意冷卻設備的密閉性。,8.2.故障和防止措施,(4)冷卻設備所用的冷卻水不能中斷。以冷卻水控制溫度,最好采用自動調節裝置。(5)開車前首先清除冷凝器中的積液,再打開冷卻水、然后通入高溫物料。(6)為保證不17、凝可燃氣體排空安全可充氮保護。(7)檢修冷凝、冷卻器,應徹底清洗、置換,切勿帶料焊接。,8.2 換熱器的安全,3.氣密性試驗試驗壓力一般用正常工作(或設計)壓力的1.11.5倍。4.換熱器運轉使用前準備:了解設備使用目的、運轉條件、設計條件,然后檢查、確認筒口和閥門安裝是否正確,閥門是否已完全關閉,溫度計、壓力表安裝是否正確。,8.2 換熱器的安全,開始運轉操作:關出口閥,打開冷流體出口排放閥將流體導入;全開出口閥門;按同樣方法將熱流體導入。如果熱流體是蒸汽要把排放閥切斷,由于溫度迅速升降,可能使管子膨脹或收縮,所以要密切注意。進入正常狀態后再次檢查各處有無泄漏。停止運轉的操作:按熱流體入口、18、出口,冷流體入口、出口順序關閉閥門,再打開筒體及管子的排放閥,排出內部流體,必要時用蒸汽或惰性氣凈化。,第九節 干燥過程的安全,9.1 干燥分類常壓和減壓干燥間歇式與連續式干燥,9.1 干燥分類與安全,9.1.1 間歇式干燥:靠人力輸送物料,溫度較難控制,易造成局部過熱,使物料分解或引起火災爆炸。易燃蒸汽或粉塵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后。安裝溫度計、溫度自動調節裝置、自動報警裝置以及防爆泄壓裝置。9.1.2 連續干燥:易燃氣體或粉塵同空氣混合易達到爆炸極限,要注意通風安全;在氣流干燥中易產生靜電。,9.2 典型干燥過程的安全,9.2.1 接觸式干燥:如果熱載體溫度過高,則某些物質可能自動閃燃、起19、火,引起干燥器和相鄰設備爆炸。可采用減少物質在高溫帶停留時間或導出熱氣體調節。,9.2.2 真空干燥,在干燥易燃、易爆物料時采用連續式或間歇式真空干燥比較安全,適當降低干燥溫度,防止由于高溫引起物料局部過熱和分解;大大降低火災、爆炸危險性。,9.2.3 噴霧干燥,圖4-22 噴霧干燥流程圖1-空氣過濾器;2-送風機;3-預熱器;4-干燥室;5-熱空氣分散器;6-霧化器;7-產品輸送及冷卻管道;8-1號分離器;9-2號分離器;10-氣流輸送用的風機;11-抽風機,9.2.3 噴霧干燥,9.2.3 噴霧干燥,缺點是干燥室體積大,需要粉塵回收設備,熱載體氣流量大。含塵氣體凈化裝置也十分笨重。有效防止20、噴霧干燥器爆炸的措施可用惰性氣體使熱載體(空氣)稀釋至安全范圍,并使熱載體循環利用;惰性氣體可使用煙道氣、過熱水蒸汽和氮氣等。旋風分離器、貯料斗、加熱器、熱載體加熱機組一般應安置在露天場所,并安裝相應隔熱墻和自動控制裝置。,9.2.3 噴霧干燥,事故案例:某工廠在飼用酵母干燥過程中,曾發生酵母爆炸起火事件,噴霧機械的減速器齒輪被折斷。爆炸原因:設備內形成易爆粉塵-空氣混合氣,在設備壁、底部沉積的飼用酵母過熱,飼用酵母在高溫條件下滯留開始腐敗和自燃,故而引起爆炸。,9.3 干燥器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991年,某制藥廠一分廠干燥器內烘干的過氧化苯甲酰發生化學分解強力爆炸。事故原因分析:沒有按照干燥21、器安全操作法要求“在停機抽真空之前,應提前一個小時關閉蒸汽”的規定執行。在沒有關嚴兩道蒸汽閥門的情況下,下午2點通知停抽真空,造成干燥內溫度急劇上升,致使過氧化苯甲酰過熱引起劇烈分解爆炸。該廠在試生產前對其工藝設計、生產設備、操作規程等未按化學危險物品規定報經安全管理部門鑒定驗收。該廠用的干燥器是仿照某制藥廠的干燥器自制的,該干燥器適用于干燥一般物品,但干燥化學危險物品過氧化苯甲酰就不一定適用。,9.3 干燥器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整改措施:嚴格按照國家對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來設計、生產、儲存。投產前要請有關部門對現有廠房、設備、工藝規程等進行論證、鑒定驗收同意后再投產。企業要加強技22、術培訓,提高于部、職工業務技術素質和安全意識。特種作業工人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第十節 蒸餾過程的安全,10.1 蒸餾的類型蒸餾是借液體混合物各組間分揮發度不同使其分離為純組分的操作。,板式塔整體結構 具有整塊塔盤板式塔,10.1.1 常壓蒸餾,1.易燃液體蒸餾不能采用明火作熱源。2.蒸餾腐蝕性液體:3.蒸餾自燃點很低的液體應注意:蒸餾系統密閉,防止因高溫泄漏遇空氣而自燃。4.對于高溫蒸餾系統應防止冷卻水滲入塔內:5.開車前應將塔內和蒸汽管道內冷凝水放盡,然后使用。,10.1.1 常壓蒸餾,6.防止管道堵塞使塔內壓力增高而引起爆炸。7.對于蒸餾高沸點物料應防止產生自燃點很低的樹脂油狀物遇空23、氣自燃;8.應防止蒸干殘渣脂化結垢,引起局部過熱而著火、爆炸;油焦和殘渣應經常清除。9.冷凝器中冷卻水或冷凍鹽水不能中斷,否則未冷凝的易燃蒸汽逸出使后部系統溫度增高,或竄出遇明火而引燃。,10.1.2 真空蒸餾,1.沸點較高而高溫蒸餾又能引起分解、爆炸或聚合的物質,采用真空蒸餾較為合適。如硝基甲苯高溫易分解爆炸,苯乙烯高溫易聚合。2.真空蒸餾設備密閉性很重要。如硝基化合物吸入空氣有引爆或著火的危險。真空泵應安裝單向閥,防止突然停泵造成空氣倒入。3.易燃易爆物質蒸餾完畢,冷卻充入氮氣后,再停止真空泵運轉,防止空氣進入熱的蒸餾鍋引起燃燒或爆炸。,10.1.3 加壓蒸餾,1.加壓蒸餾易泄漏,極易造成24、燃燒、中毒。設備應嚴格進行氣密性和耐壓試驗檢查,并安裝安全閥和控制儀表。2.安全閥排氣管與火炬系統相接。3.注意系統的靜電消除。4.室外蒸餾塔應安裝可靠的避雷裝置。5.對易燃易爆物質,蒸餾廠房、電機、照明等電氣設備均應符合防爆要求。,2023-10-11,63,案例分析,2008年10月22日20時15分,某助劑廠酒精蒸餾釜因超壓發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重傷。該廠某車間酒精蒸餾的工藝過程,是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酒精(主要是水、酒精和少量氯化芐等的混合液)回收,再用于生產。,案例分析,工藝過程:將母渣(廢酒精)儲罐中的母液抽至酒精蒸餾釜,關閉真空閥并打開蒸餾釜出料閥,使釜內呈常壓狀,然后開啟25、蒸汽升溫,并將冷凝塔塔下冷卻水打開。待釜內母液沸騰時,及時控制進汽量,保持母液處于沸騰狀態。餾出的酒精蒸氣經冷凝塔凝結為液態經出料閥流出。通過釜上的視鏡看母液下降的位置是否趨于蒸完。,案例分析,酒精蒸餾釜容積為20000 L,夾套加熱工作壓力為0.25 MPa(額定壓力為0.6 MPa),事故前夾套蒸汽壓力估算為0.5 MPa左右。酒精蒸餾釜釜體與釜蓋由46個橄欖螺栓連接,其破壞強度為1.38x10620.3x106 N。當時釜內有約1 m3酒精,當夾套蒸汽壓力達0.5MPa、釜內酒精蒸氣作用力為172x106N時,便可把釜蓋炸開(查當班鍋爐送汽壓力為0.85MPa)。,2023-10-11,26、66,案例分析,原因分析:酒精蒸餾釜出料閥沒有開啟是造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出料閥未打開,當開通蒸汽升溫后酒精蒸發,使蒸餾釜從常壓狀態變為受壓狀態;當釜內酒精蒸氣壓力超過釜蓋螺栓的密封力時,將釜蓋沖開,大量酒精蒸氣沖出后與空氣迅速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瞬間發生化學爆炸。,10.2 精餾過程的安全,1.管道管件連接處容易泄漏,可燃易爆蒸汽和氣液混合物與空氣接觸具有著火的可能。2.氣密性破壞的原因可能是系統內壓力過高、腐蝕、機械損傷和振動。3.分離裝置的孔、設備和管道被堵塞可能導致塔內壓力升高,可能引起設備破壞。4.精餾塔須安裝壓力和溫度自動調節器、自動連鎖裝置以及安全閥或防爆膜,向大氣27、或火矩系統的排放管線。,10.3 精餾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1995年1月6日,南京化工廠一車間硝基苯工段發生爆炸。事故起因:精制崗位初餾塔進料不通,導致崗位停車。直接原因是精餾塔釜下面密封失效,導致再沸器下封頭局部化學爆炸;另一原因可能是再沸器列管上部分暴露于氣相中,硝基酚、二硝基苯等烘烤過熱,引起分解爆炸。事故造成7人灼燒受傷。,10.3 精餾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案例2:1996年江蘇某化工廠硝基苯爆炸,事故原因是精餾塔釜在排放焦油時,由于釜壁和再沸器列管積碳,焦油沒有排凈;精餾塔填料中冷凝的硝基苯回流到塔釜中;初餾塔內物料抽入到精餾塔釜。由于精餾塔釜和再沸器殘余物料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冷28、卻,又因拆開上封頭時塔內還處于高真空狀態,使大量空氣吸入,與釜壁和列管內壁積碳氧化燃燒,急劇加熱物料,最終導致硝基苯熱分解爆炸。這次事故當場炸死2人,再沸器的下封頭炸開并插人地下約0.6米深,爆炸的氣浪和沖擊波使遠離現場80米處的辦公樓門、窗玻璃大部分被沖碎。,案例3:甲醇精餾塔爆炸事故,1991年6月26日,日本獅子株式會社千葉工場,在“-磺基脂肪酸酯”生產中,由于甲醇和過氧化氫反應生成微量的甲基過氧化物,并在精餾塔停止運轉過程中,在局部從0.1%濃縮到百分之幾十而發熱,導致精餾塔發生爆炸。-磺基脂肪酸酯生產設備于1991年1月完成,2月進入正常運行。6月19日21時35分,磺化反應裝置啟動29、,20日2時46分,回收甲醇開始供給甲醇精餾塔。26日8時9分,磺化反應裝置停車;9時06分,停止向精餾塔供給回收甲醇,同時減小再沸器的蒸氣量,將精制甲醇的餾出量從正常的350kg/h降至150kg/h,之后保持“待機狀態”(回流比12);,案例3:甲醇精餾塔爆炸事故,9時55分,為了使甲醇和水更好地分離,濃縮甲醇全部返回塔內進行“全回流操作”;10時05分左右,停止向塔內回流,并增大再沸器的蒸氣量,精餾塔內的甲醇殘液全部從塔頂推出進入“焚燒操作”;10時15分左右,爆炸發生(事故發生前0.2s,工藝溫度和壓力沒有異常)。爆炸發生在精餾塔上部(從第5層至第26層約7m),塔頂至第4層落至地下,30、大部分散落在半徑為900m的范圍內。據推算,爆炸當量相當于1050kg TNT。爆炸造成2人死亡,13人受傷。精餾塔完全破壞,塔周圍50m內的窗戶玻璃全部損壞,工廠319個場所遭破壞。,案例3:事故原因分析,1在漂白過程中,殘留的無水硫酸和添加的甲醇發生副反應生成甲基硫酸,并在酸性條件下與過氧化氫反應生成甲基過氧化物,在中性和堿性溶液中不穩定,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速分解。2在正常運行時(回流比為5),甲基過氧化物最大濃度不超百分之幾,在進行“全回流操作”時,甲基過氧化物的濃度被濃縮到百分之幾十。3當日中和工段的pH計發生故障,中和的燒堿量減少,溶液呈酸性,甲基過氧化物不易分解,導致它在塔內的滯留31、量由正常時的1020kg上升至3040kg。4在“焚燒操作”過程中,液相中甲基過氧化物的濃度比“全回流操作”時還大,另外,伴隨著回流停止,導致發熱速度大于散熱速度,精餾塔處于溫度急速升高的狀態;再加上焚燒操作過程中局部的加熱和塔內可動部分之間的摩擦及碰撞,甲基過氧化物失控分解,最終導致爆炸事故。,案例3:同類事故預防措施,1設置能夠完全除去過氧化物的設備。回收甲醇中的過氧化物,應確認其被還原劑完全還原后,再供給精餾塔。2停止精餾塔焚燒操作。3再漂白工程中,應抑制甲基過氧化物的生成,且在中和工程中設置雙重pH計。,思考題,1.輸送不同物料形態(塊狀、粉態、液態、氣態等)的輸送設備常見的故障有哪些?一般采用哪些方法解決?2.過濾機的故障分為幾類?及其原因和防止措施是什么?3.各類除塵器的故障和防治措施是什么?4.說明在固體物料篩分操作中最可能發生的事故及其原因和防止措施。5.在攪拌操作過程中,攪拌機最可能出現哪些問題?怎么解決?6.為了換熱器的安全使用,我們可采取哪些安全措施?7.干燥機常見事故有哪些?應采用哪些安全操作?8.蒸餾操作中易發生哪些事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