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員工選礦作業安全知識培訓課件(79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8856
2023-10-13
79頁
6.05MB
1、,年全員安全培訓-選礦生產部安全辦:,.安全和效益結伴而行 事故與損失同時發生,一、選礦作業存在的風險二、選礦生產部常見事故應急處置 三、選礦生產部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評析,課 程 內 容,選礦作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作業風險包括:(一)物體打擊(二)高處墜落(三)機械傷害(四)觸 電,一、選礦作業存在的風險,物體打擊事故是指由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在選礦作業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工藝特別多,接觸的工具較多,因此發生物體打擊事故的風險特別大。,(一)物體打擊,選礦作業過程中,常見的物體打擊事故包括:(1)工具零件從高處掉落傷人;(2)人為亂扔廢物、雜物傷人;(3)設備運轉中違章操作。,12、常見的物體打擊事故,在選礦作業過程中,造成物體打擊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沒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2)沒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活動;(3)工作過程中的一般常用工具沒有放在工具袋內,隨手亂放;(4)作業人員從高處往下拋擲材料、雜物、垃圾或向上遞工具。,2物體打擊事故發生的原因,跳 轉,返 回,勿忘帶安全帽,返 回,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會對作業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輕則砸傷,嚴重的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案例】2003 年 10 月,陜西某礦選礦廠作業人員張某在進行地面清掃作業時,電氣檢修工王某在高處平臺作業時,不慎將一鐵錘踢倒,正好砸向了在其正下方作業的張某,造成其重傷。,3物體3、打擊事故的危害,高處墜落事故是由高處作業引起的,在選礦作業過程中,涉及到高處作業的地點都有可能發生高處墜落事故。,(二)高處墜落,從業人員安全須知,3.高處作業安全要求,登高作業十不準:1、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深度近視眼等疾病不準登高;2、無人監護不準登高;3、沒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時不準登高作業;4、不準攀爬井架、龍門架、腳手架;5、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6、梯子無防滑措施、未穿防滑鞋不準登高;7、不準乘坐非載人的垂直運輸設備登高;8、攜帶笨重物件不準登高;9、高壓線旁無遮攔不準登高;10、光線不足不準登高。,2012 年 7 月 14 日下午,選礦車間正常組織生產,由于露天4、堆礦場所受連續降雨之影響,礦石經粗碎和中細碎進入粉礦倉后存在粘結現象,下午17 時,破碎班長曹某帶領劉某、荊某下粉礦倉利用高壓風和釘耙對粘結的粉礦進行吹掃和挖扒作業。因粉礦粘結造成 2 號圓盤給礦機上部懸拱,曹某和荊某系好安全帶利用高壓風對 2 號圓盤給礦機上部懸拱的粉礦進行吹掃,劉某坐在旁邊。17 時 40 分,當曹某和荊某將 2 號圓盤上部懸拱的粉礦吹松動時,懸拱的粉礦“嘩”的坍塌了下去,坐在旁邊的劉某隨著坍塌的粉礦一同進入并被埋在下面,雖然停機及時并進行了救援,但還是經搶救無效死亡。,【案例】,機械傷害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造成對作業人員5、引起傷害和因機械內部或外部因素造成設備損壞。,(三)機械傷害,機械傷害是選礦廠最常見的傷害之一,選礦作業中使用的運輸機械、破碎機械、裝載機械、電機等各種機械設備分布在選礦廠的各個生產場所,都可能造成機械傷害。選礦廠操作機械設備的作業環節易發生機械傷害,這 就要求選礦作業人員在操作選礦機械設備時要嚴格依照規程的要求操作。,機械傷害,從業人員安全須知,一般機械設備的危險:傳動裝置:齒輪、鏈、帶、旋轉設備等。壓力機械:沖床、剪床、彎邊機、拉直機、破碎機等。機床:旋轉部位、刀具、飛濺的熱液與冷液、鐵屑。,1.機械設備通用安全要求,從業人員安全須知,幾種常見的預防機械傷害措施:1.按要求著裝,戴好防護用6、品。2.維護、故障處理等必須停車。3.切屑用鉤子等工具清除。4.禁止把工具、量具、卡具和工件放在車床身上。5.打磨作業時,不能站在砂輪正面。,(1)操作機械設備時,被機械設備傷害。(2)皮帶運輸機運行過程中,造成擠壓傷害。(3)皮帶運輸機運行過程中,皮帶輪鍵脫落致傷。(4)球磨機筒體螺栓螺帽脫落傷人。(5)球磨機襯板搬運、拆卸、更換時擠手傷人。(6)球磨機溫度過高導致故障傷人。,選礦作業中,發生機械傷害的作業環節主要有,某礦選礦廠碎礦工段馮某上四點班,在接班前開了班前會,要求大家上班要思想集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時強調了注意皮帶跑偏的安全事項。礦工薛某、于某都在給礦口作業,于某離開給礦口去 67、 號皮帶尾輪處。馮某到翻籠時沒發現出礦區的作業人員,但聽到 6 號皮帶尾輪處發出異常聲響,不轉動,因此停了6 號皮帶,發現于某左臂在尾輪內擠著,左胸緊貼向尾輪,經搶救無效而死亡。,【案 例】,選礦廠中帶電的設備比較多,加之作業環境復雜,易造成觸電傷害。,(四)觸電,BYF,選礦廠大部分觸電事故為單相觸電,是指人體某一部分接觸了帶電物體,致使電流流過人體。觸電人體被電流傷害,所造成人體傷害的情況,按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電 擊和電傷兩類。,1觸電的危害,電擊是指電流流過人體內部器官(例如心、肺和大腦等)所造成的內傷,破壞了人體的心肺部位以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人的生命。觸電死亡事故多數是由電8、擊所致。電擊傷人的程度,要根據流過人體電流30mA的大小、以及觸電時間的長短、電流的途徑與頻率,還有觸電者本身的情況而決定。電流通過心臟與大腦時最危險,觸電時間愈長,危險性愈大。,(1)電 擊,電傷也叫電灼,是指由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或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電傷常發生在人體的外部,例如電弧的灼傷、電流通過人體的某一局部使該局部受傷,在肌體上留下傷痕、通電金屬在大電流下熔化 飛濺而使皮膚遭受傷害等。,(2)電傷,某礦礦工張某不慎被礦車擠傷,為了及時將張某運出坑治療,由李某護送張乘機車出坑,二人坐在車頭上,李某扶著張某。在機車行駛過程中,張某兩次呼喊有電,第一次機車司機沒有聽清楚只減了速度,9、第二次聽清楚了馬上用機械閘剎車,把車停下來,隨即把電機車弓子拉下來,此時,李某頸部接觸電機車前弓子,右手把著機車頭扶手,形成了電回路觸電,因觸電時間過長,電壓又高,經搶救無效死亡。,【案 例】,(1)在變配電裝置上觸電。這類事故的發生多為電氣工作人員粗心大意、違章作業,沒有執行工作票和監護制度,沒有執行停電、驗電、放電、裝設地線、懸掛標志牌及裝設遮攔等規定,違反了安全操作規程所致。(2)電纜觸電。這類事故一般是由電纜受損或絕緣擊穿,挖土時碰擊,帶電情況下拆裝移位等所致。(3)開關元件觸電。這類事故多由于元件帶電部位裸 露、外殼破損、外殼接地不良,以及工作人員違反操作規 程、粗心大意所致。,2容10、易發生觸電風險的作業環節,(4)盤、柜、箱觸電。這類事故為設備本身制造上有缺陷或接地不良、安裝不當所致,有的則為違反操作規程、粗心大意所致。(5)熔電器觸電。這類事故多為違反操作規程,高壓無安全措施及監護人所致。(6)手持電動工具、移動式電氣設備、攜帶式電氣設備觸電。這類事故發生多為設備本身破損漏電、接線錯誤或接地不良、導線破損漏電所致。,2容易發生觸電風險的作業環節,(7)電動起重機械觸電。這類事故一般為誤操作或漏 電所致。(8)臨時用電觸電。這類事故多為亂接亂拉、管理不善,超負荷運行、野蠻施工、接地不良、強行用電所致。(9)作業現場非電氣的金屬物件帶電觸電。這種意外 觸電,多為系統接地不良11、或電氣絕緣損壞所致。(10)電氣設備金屬外殼帶電觸電。這類事故多為接地不良造成或電氣設備的漏電跳閘、保護裝置選擇不當、等所致。(11)生產工藝操作觸電。這類事故多為違反操作規 程、設備線路陳舊待修、保護裝置不完善,接地不良所致。,2容易發生觸電風險的作業環節,返 回,選礦作業過程中,由于作業人員的習慣性違章,發生物體打擊事故的頻率較高,難于防范。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及時科學的進行應急處置,能有效降低傷害和損失。,二、選礦廠常見事故應急處置,(1)事故發生后,現場工作人員要按照“先人后設備”的原則,首先對人員實施救護。(2)救援工作前,救援人員應迅速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帶,在此過程中救援人員必須冷12、靜觀察現場環境,防止造成對傷員的二次傷害或使救援人員受到傷害,必要時必須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再實施救護工作,或在必要時設置臨時隔離區,并派專人看護。,1、物體打擊事故現場處置,(3)保持傷者呼吸道暢通,發現窒息者,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功能障礙,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等。(4)對傷員進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如判斷為骨傷,應將傷者輕輕地放在平板上,不可在搬運時將病人身體彎曲或劇烈震動。(5)對傷員進行了現場緊急救護處理后,應迅速將傷員轉移到就近醫院進行救治。,1、物體打擊事故現場處置,(6)在現場緊急救護同時應通知各救援小組進行醫務現場安全防護、交通13、物資、后勤等方面的支援。(7)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 受傷情況、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1、物體打擊事故現場處置,在選礦作業過程中,為有效防止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1)必須嚴格貫徹有關規程,克服麻痹思想。(2)高空作業禁止投擲物料。(3)吊運工作時要保證物料捆綁牢固,不能超吊。(4)禁止操作故障設備。(5)技術合格的人員才能操作或施工。(6)工具、物料擺放要標準化。(7)認真做好檢查與檢修工作。,2、物體打擊事故預防措施,在選礦作業過程中,由于防護不當(或沒有防護)、操作不當,易發生人員或物件墜落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可能產生墜落事故14、的場所主要有:各類高處操作平臺、人行梯。,(二)高處墜落事故應急處置,(1)立即報告有關人員及部門,組織搶救。(2)搶救人員進入墜落面要系好安全帶和安全繩。(3)不應用繩索將受傷的人拉上,應將傷者放在擔架上。,1、高處墜落事故現場處置,(1)高處作業時,系好安全帶,先要檢查安全帶是否損壞,并要有防墜落的設施。(2)高處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3)有高處墜落危險的區域應設置安全網。(4)嚴把工作平臺質量,防止工作平臺不牢固造成人員摔傷。(5)身體不合格人員嚴禁進行高處作業。,2、高處墜落事故預防措施,選礦作業過程中使用的機械設備較多,這些設備分布在選礦廠生產場所的各種區域中。發生機械傷15、害會造成人員撞、擠、軋和設備損壞。,(三)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1)事故發生后,迅速向有關人員和部門匯報事故情況。(2)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1、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3)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4)如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5)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醫院救治或在現場等待專業醫護人員急救。,1、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16、1)提高操作者或人員的安全素質,加強安全培訓,提高辨別危險和避免傷害的能力,增強避免傷害的自覺性,對危險部位進行警示和標志。(2)為機械設備安裝防護裝置,避免接近危險部位。(3)加強個人安全防護,為作業人員配備安全防護用品。,2、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觸電事故是選礦廠常見的事故,也是選礦廠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從觸電者的最終傷害程度來看,如果搶救及時,方法正確,觸電者是極有可能獲救的。,(四)觸電事故應急處置,迅速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是觸電急救的關鍵。一旦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采取措施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觸電時間越長,搶救難度越大,搶救好的可能性越小。使觸電者迅 速脫離電源是減輕傷害,贏得救護時間的17、關鍵。,1、觸電事故現場處置,(1)如果離通電電源開關較近要迅速斷開開關。(2)如果開關較遠,可用絕緣物使人與電線脫離。如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或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源。(3)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上時,可以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拉開絕緣物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挑開的電線應放置妥善,以防別人再觸電。(4)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但不得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鞋。,1、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置,(1)對觸電者應立即就地搶救,解開觸電者的上衣紐扣和褲帶,檢查呼吸、心跳情況。18、(2)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等癥狀,或者觸電者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嚴密觀察,并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院治療。(3)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并無呼吸與心跳,則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同時要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4)在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之后迅速送往醫院治療。,2.觸電事故現場救護,(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作業時落實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2)當在架空線路下及周圍作業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嚴禁在架空線路附近豎立高金屬桿或潮濕桿件,惡劣天氣時應避開架空線路。(3)電纜應加強巡視檢查,周19、期進行檢測,禁止在電纜溝附近挖土,運行的電纜在檢修時必須遵守操作規程,必須落實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3、觸電事故預防措施,(4)加強電動設備設施的管理和監督,提高質量標準,滿足防潮、防塵、防火、防爆、防觸電、防漏電等要求。加強巡檢,做好維修保養及周期檢查工作。(5)攜帶式照明燈安裝后應測試其燈口的電壓,非電氣工作人員不得安裝電氣設備。,3、觸電事故預防措施,(6)加強手持、攜帶、移動電氣設備的管理、維修保養,接線必須由有經驗的電氣工作人員進行,系統應安裝漏電保護裝置。(7)臨時用電必須按國家臨時用電規程執行,嚴格管理,禁止亂接亂拉。臨時用電的安裝應由企業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820、)系統接地必須良好,加加強接地系統和線路的巡視檢查及測試,及時修復。,3、觸電事故預防措施,返 回,違章操作致機械傷害事故 過濾工違章作業導致死亡事故 帶電作業致觸電死亡事故 高處墜落事故,三、選礦廠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評析,2009 年 1 月 18 日,西北某鉛鋅選礦廠發生一起機械傷害事故,事故造成 1 人死亡。1事故經過 2009 年 1 月 18 日 11 時許,鉛鋅選礦廠因砂泵發生故障,磨浮車間主任王某(死者)組織設備維修人員更換砂泵。維修工作進行到下午 6 點時,砂泵泵體已更換完工,需進行皮帶更換。,案例一 違章操作致機械傷害事故,在跟換砂泵皮帶時,王某和同事周某分別站在砂泵皮帶輪的兩21、側負責更換皮帶,現場還有多名技術及 維修人員在協助工作,由于新皮帶較緊,王某利用管鉗來撬皮帶入位。作業過程中由于砂泵房的水在不斷上漲,影響檢修施工,在場的黃某說:“水漲上來了,要開水泵”,便準備去開潛水泵。當時剛進來幾分鐘的唐某正好站在啟動控制柜的旁邊,隨手錯誤按下了砂泵的啟動按鈕(誤認為砂泵的啟動按鈕是潛水泵的啟動按鈕)。,1事故經過,因砂泵突然啟動,皮帶輪轉動,而管鉗插在皮帶與皮帶輪之間,導致砂泵的皮帶斷裂,插在皮帶下的管鉗彈出,先擦過周某的頭、手臂后擊中王某的頭部。該事故導致王某頭部開放性顱骨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周某受輕傷。,1事故經過,經調查,該起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事故的原因是:(22、1)直接原因。肇事者安全意識淡薄,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在未弄清潛水泵和砂泵的啟動開關和確認現場作業人員安全狀況的情況下,未征得現場檢修領導同意擅自啟動砂泵按鈕,直接導致事故發生。,2事故原因,(2)間接原因。檢修人員違反設備檢修作業安全規程,在沒有采取可靠的斷電措施的情況下進行砂泵檢修,設備啟動開關處沒有懸掛“正在檢修,禁止啟動”警示標牌和 明顯的水泵、砂泵啟動區分標識,開關啟動監護缺位。,2事故原因,(1)加強安全宣傳及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熟悉了解本職工的安全知識,熟練掌握崗位安全技能。(2)加強現場安全監督管理,嚴格遵守安全管理規章 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從嚴從重罰治“三違”23、現象,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3防范措施,(3)改善生產作業場所的安全環境,解決好砂泵房的積水問題,落實好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完善檢修及生產作業的安全條件。(4)嚴格執行檢修安全的相關管理辦法和規定,設備檢修必須作好斷電保護,專人值守,懸掛警示標牌等相關的安全措施。(5)認真履行各自崗位的安全職責,作好聯保互保工作,切實作到“三不傷害”。,3防范措施,2009 年 11 月 15 日某精選廠發生一起機械傷害事故,造成作業人員當場死亡。1事故經過 該精選廠一車間丁班過濾機崗位工 姜某與同崗位劉某看管操作兩臺過濾機(三臺過濾機,運轉兩臺,備用一臺)同時負責看管的還有真空泵和皮帶機。,案例二 過濾工違24、章作業導致死亡事故,接班后兩人一起處理皮帶尾部槽鋼刮掉的料,后來劉某清皮帶下掉的料,姜某發現 3#過濾機布料口東北角處漏水,于是踩蹬過濾機機座端面風頭處的角鐵上沿(機座上沿角鐵與旋轉的過濾機端面距離很小,有近 50mm)進行處理,被外緣轉速為每秒 600mm的過濾機端面風管將右腳帶入,隨即逐漸將腿帶入,之后將姜某的整個大腿拽掉,流血過多而死亡。,1事故經過,(1)作業人員姜某違章操作,在處理故障時未及時停車。(2)安全管理混亂,車間未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3)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4)事故應急處置不當。作業人員劉某見工友出事,手足無措,未及時停機。,2事故原因,(1)處理故25、障、清掃、維護設備不能轉車處理。(2)處理設備故障時、檢查時,不要靠近運轉部位。(3)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4)作業人員必須掌握必要的搶救技能,熟練的掌握應急處置措施。,3事故教訓,2006 年 5 月 7 日 9 時 19 分,某選礦廠發生一起觸電事故,導致 1 人死亡。1事故經過 2006 年 5 月 7 日,電工隊長魏某向主管領導章某匯報,需要回收材料鉆機窩處的一根 80m 長的電纜及一臺開關。章某問要不要寫停電工作票,魏某回答不需要停電工作票,只需要配一名維護員。,案例三 帶電作業致觸電死亡事故,8 時 30 分,魏某、維護員劉某到達現場。魏某安排劉某抓緊拆除開關上的電纜,劉某26、要求查一查電纜另外一頭,魏某告訴劉某已看過,開關的電源側線頭已甩掉,抓緊拆(實際上魏某看到的是閑置電纜頭,而電纜仍通過三通線盒搭在開關上)。這時劉某打開開關電源接線腔,用電筆測試確認無電,而實際上 8 時 30 分到 9 時 7 分,正值備扇試運轉,該條線路在此期間因為風電閉鎖無電,劉某誤認為開關的電源側電纜已甩掉,并用鉗子碰線頭對外殼放電后,開始拆開關上的電纜線,并把線頭拆掉甩在地上后,告訴魏某,線頭已拆除。,1事故經過,魏某安排劉某從電纜鉤上將電纜放下。9 時 19 分,魏某抓住電纜頭向外拉線,此時備扇試運轉結束,主扇開啟,開關恢復供電,電纜線路突然來電,魏某觸電倒地,經現場急救無效死亡。27、,1事故經過,(1)魏某對供電線路不熟悉,把有電的線路匯報成沒有電,便安排工人作業。(2)魏某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拉的電纜線會帶電,導致自己觸電。(3)選礦廠管理不到位,對拆除、回收帶電設備的施工,沒有執行停電工作票制度。主管領導只詢問是否需要停電票,未做嚴格要求。,2事故原因,(1)選礦廠現場管理不到位,對現場供電情況不清楚。(2)電工魏某對工作不仔細,把有電的線路匯報為沒有電,誤認為已甩開的電纜就是需要回收的電纜。(3)維護員劉某安全意識不強,沒有正確履行維護員的職責,到現場未檢查線路是否真正甩掉,不是先查清到底有沒有電,而是聽其隊長一人之詞,違章帶電作業。,3事故教訓,(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28、,必須做到先檢查后工作,嚴禁帶電作業等違章行為。(2)拆除、安裝電氣設備必須執行停電工作票,按操作程序進行,查清供電線路,編制措施方可進行作業。(3)管理人員在開工前必須對現場情況進行詳細了解,真正掌握現場情況。,4預防措施,(一)事故經過 2003年1月26日,某廠車間機電維修班班長劉某與班員汪某一起去車間修理10噸龍門吊電動葫蘆上的導繩器時,劉某沿廠房房架斜支撐片爬上,站在臨時檢修平臺上進行檢修。大約16:00左右,檢修后,劉某開始沿著斜支撐下來,當下到離地約5米處時,腳下踩滑身體失去平衡墜下,造成劉某不完全性截癱及胸骨、脛骨粉碎性骨折。,案例四 高處墜落事故,(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傷者劉某忽視安全,在施工現場不具備安全作業條件(沒有設置檢修通道、檢修平臺等設施)、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作業,安全意識淡薄。2、間接原因:(1)工廠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不足。(2)工廠安全防護措施不齊全。,1、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各級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杜絕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2、加強企業的安全監管力度,加強現場安全檢查和監護,及時消除事故隱患。3、對永久性機械設備進行檢修及其它危險作業時必須按照安全技術規程規范的要求設置檢修通道、檢修平臺及其它安全防護設施。,(三)預防措施,愿每一位工作員工:平安、健康、快樂!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謝謝大家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