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開采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貫標培訓課件(54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8868
2023-10-13
54頁
4.62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煤礦井下開采爆破安全培訓課件管理制度
1、1,安 全 風 險 預 控 管 理 體 系貫 標 培 訓,xx能源有限責任公司xx煤礦,xx年4月16日,2,培 訓 目 的,通過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貫標培訓,提升管理人員對體系的認識,對體系有全面的了解,掌握體系運行的方法和核心理念。與此同時,通過參加培訓,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本單位管理人員開展本單位的體系貫標培訓工作,達到全員參與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的目的。,3,培 訓 內 容 題 綱,一、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重點從體系的內容、內涵、核心理念、運行模式、體系與其他體系的聯系與區別、體系要素間的邏輯關系、特點、基本方法進行敘述。二、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建設步驟重點從體系建2、立的原則、建立與實施的步驟及其工作內容進行敘述。,4,培 訓 內 容 題 綱,三、領導決策與準備重點從領導決策與準備的目的、工作內容與步驟、領導決策與承諾、成立體系小組、下發文件、配備必要的資源、學習培訓進行敘述。四、體系策劃重點從體系策劃與設計的目的、工作步驟、確定管理方針和管理目標、確定組織機構與職責、設計體系文件框架結構、編制體系文件進行敘述。,5,我 國 煤 礦 安 全 管 理 現 狀,我國煤礦的安全形勢總體上趨于平穩,但情況仍不容樂觀,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加強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6,我 國 煤 礦 安 全 管 理 現 狀,從提高煤礦生產安全水平的途徑看,無外乎技術3、和管理。隨著科技進步和發展,煤礦工程技術的可靠性不斷提高,其引發事故的概率不斷趨于下降,而管理缺陷正逐漸成為影響煤礦系統安全水平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技術研發和更新換代需要漫長的周期,在現有技術水平無法保證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如何通過加強科學管理來實現安全生產,減少事故發生,應當成為煤炭行業重點研究和解決的問題。總體來看,我國煤礦安全管理系統可分為外部控制和內部治理。,7,我 國 煤 礦 安 全 管 理 現 狀,從外部控制來看,來自煤礦企業外部力量的監督和控制,從法律法規、政策、監管機制等方面,我國已形成了較完善的行政制度和法律法規體系。建立起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為核心,由法律、4、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組成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確立了我國安全生產領域的監督管理制度等基本法律制度,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重點產煤地區的煤礦安全監察分局組成的垂直、集權、高效的監管體系已形成。,8,我 國 煤 礦 安 全 管 理 現 狀,從煤礦安全管理系統的內部治理方面,有些煤礦借鑒國際上先進的安全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神華寧煤集團形成了一套“四五六”班組安全建設管理新模式,堅持安全、工作、學習、活動四位一體的原則,以創建學習、安全、創新、專業、和諧五型班組為核心,以構建班組建5、設組織、制度保障、現場安全風險管控、教育培訓、文化引領、考核評價六大體系為支撐,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管理。,9,我 國 煤 礦 安 全 管 理 現 狀,從以上的問題可以看出,經過長期發展,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在宏觀上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行政制度體系,在微觀上煤礦企業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但是,由于我國缺乏一套先進的安全管理理論體系和管理方法體系,使得在宏觀控制和微觀治理上簡單化、形式化,實際操作中很難見到成效。而且大多數煤礦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煤礦管理者對安全管理和控制無法做到心中有效,提前預控,都面臨著令人困惑的問題:,10,我 國 煤 礦 安 全 管 理 現 狀,煤礦安全管理6、究竟管什么?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如何有效開展安全管理工作?,11,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產生背景及意義,2006年2月13日,由國家煤礦監察局和神華集團公司聯合立項,中國礦業大學在內的6家研究機構共同參與研究的煤礦企業本質安全管理系統項目正式啟動,其目的在于通過持續、全面、全過程、全員參加、閉環式的安全管理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人員無失誤、設備無故障、系統無缺陷、管理無漏洞,進而實現人員、機械設備、環境、管理的本質安全,切斷安全事故發生的因果鏈,最終實現杜絕釀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煤礦生產事故發生的煤礦本質安全。,12,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產生背景及意義,經過幾年的研究和實踐,煤礦本質安7、全管理系統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由于該管理系統的核心是風險預控,因此,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于2011年7月12日發布了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規范(AQ/T1093-2011),自2011年12月1日起實施。,13,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產生背景及意義,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以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為基礎,以風險預控為核心,以不安全行為管控為重點,通過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標準和措施,達到“人、機、環、管”的最佳匹配,從而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其核心是通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明確煤礦安全管理的對象和重點;通過保障機制,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和風險管理標準、管理措施的執行;通過危險8、源監測監控和風險預警,使危險源始終處于受控狀態。,14,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一、相關術語 1、安全:免除了不可承受風險的狀態。2、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后果指某一事件的結果)注:某一事件可能會產生不止一種的后果;后果可以是正面和負面的,然而,從安全方面來看,后果往往是負面的;后果可以定性或定量表述。,15,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3、風險預控:在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預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風險的過程。4、管理: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5、體系: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6、管理體系:建立方針和目標并實現這些目標的體系。7、風險9、管理體系:組織的管理體系中與管理風險有關的要素組合。,16,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二、體系內容 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由4部分組成,分別是: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管理要素及要求。其中,管理要素及其要求是體系的核心部分,包括8個一級要素和46個二級要素。(見附表),17,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18,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三、體系內涵1、為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套結構化的運行機制。2、持續改進的開放性循環過程。3、核心是風險預控。4、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5、必要的程序文件支持。,19,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四、體系核心理念風 險 10、預 控,20,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五、體系運行模式戴明提出的PDCA運行模式。包括: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改進(Action)四個環節(見下圖)。也就是說,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為4個階段進行。PDCA循環管理方法能有效保障每一項管理任務的計劃充分性、執行合規性、過程依從性以及效果符合性。,21,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22,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23,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24,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六、體系與其他管理體系的聯系與區別聯系: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主要適用于井工煤礦,其目11、的是為進一步規范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全面體現預防為主的思想,實現對風險的超前預控,以預防事故的發生。與其他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相比較,四者之間在屬性、理念、管理原理和原則、實施方法、運行模式和體系結構等宏觀層次上基本相同,具有一定的兼容性。,25,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區別:一是關注對象和受益主體不同。二是實施目的和承諾對象不同。三是體系框架相似但要素內容不同。,26,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27,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七、體系要素間的邏輯關系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46個二級元素,都有其獨立的管理作用,但各個要素在體系中的地12、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的位于主線,有的位于支線。另外,各個要素之間是彼此關聯的,共同構成了系統化的完整體系。在運行中,各個要素相互配合,前后關聯,共同發揮整體作用。1、體系要素的分類(按照“PDCA”循環模式劃分)(見下表),28,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2、體系要素間的邏輯關系(1)“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的過程是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核心。(2)風險預控的對象涵蓋了煤礦安全管理的各個方面。(3)三級監控系統是體系有效運行的保障。(4)明確“機構與職責”是實施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必要前提。(5)安全方針是體系運行的實現目標。,29,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八、體系13、特點1、以風險預控為核心。2、以人員不安全行為管理為重點。3、以生產系統安全要素管理為基礎。4、以PDCA循環方法為運行模式。5、依靠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推動體系有效運行。,30,三、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解讀,九、體系基本方法運用風險預控思想,以系統化推動程序化,以程序化推動標準化,以標準化推動煤礦達到和保持在一定的安全技術條件,進而避免不可承受的風險,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31,四、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步驟,一、體系建立的原則1、與企業實際和現有的安全管理工作相結合。2、以安全文化為引領。3、遵循PDCA管理循環。,32,四、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步驟,4、體現“5w1h”的14、工作思路。在體系的建立過程中以及具體工作的實施過程中,應利用5w1h的思路來思考和策劃工作。5w1h是一種思考分析方法,它強調對于一項事情或工作,要從“為什么做(why)”、“做什么(what)”、“誰去做(who)”、“何時做(when)”、“何地做(where)”、“怎么做(how)”6個方面去深化思考,從而使得工作內容具體化、科學化。強調:體系文件的編制應嚴格遵循“5w1h”的工作思路。5、注重可操作性。,33,四、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步驟,二、體系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的原則1、理念創新。2、領導作用。3、全員參與。4、過程方法。5、管理的系統方法。6、基于風險的管理方法。7、安15、全投入。8、持續改進。,34,四、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步驟,三、體系建立、實施的步驟及其工作內容1、領導決策與準備;2、體系策劃與設計;3、危險源辨識與控制;4、體系試運行;5、內部審核;6、體系運行績效評價;7、管理評審。,35,四、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步驟,xx煤礦xx年體系實施步驟:(1)體系調研和診斷。(2)體系培訓和貫標。(3)成立體系建設工作組。(4)體系實施策劃,包括制定安全方針、安全目標和管理方案,體系職能分配。(5)建立體系文件。,36,四、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建設步驟,(6)開展全員風險預控知識培訓。(7)組織全員開展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工作。(8)發布16、文件,體系開始試運行。(9)對照體系中生產系統要素管里的要素和指標,進行現場整治。(10)開展檢查、審核和管理評審,做到持續改進。,37,五、領導決策與準備,一、領導決策與準備的目的使煤礦企業上至礦領導、下至員工都充分認識建立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配備必要的資源,制定實施計劃和日程安排。,38,五、領導決策與準備,二、工作內容與步驟1、管理者決策與承諾;2、任命管理者代表,成立體系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3、下發文件;4、召開動員大會;5、配備必要的資源;6、學習培訓。,39,六、體系策劃與設計,一、目的明確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的方針、目標、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體系框架、體17、系要素的管理程序,從組織層面設計一個體系管理框架,以實現對體系要素的管理控制。,40,六、體系策劃與設計,二、工作步驟1、制定安全方針;2、制定安全風險預控管理目標及指標;3、確定組織機構和職責;4、設計體系文件框架結構;5、編制體系文件。,41,六、體系策劃與設計,三、確定安全方針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2、xx煤礦xx年安全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強基固本,持續改進”。(神烏駱礦發xx4號),42,六、體系策劃與設計,四、制定安全風險預控管理目標及指標xx煤礦xx年安全工作目標是:堅決杜絕重傷及以上責任事故,減少輕傷事故。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達到基建18、礦井三級考核驗收標準。(神烏駱礦發xx1號、20號)重點是在如何落實。,43,六、體系策劃與設計,五、確定組織機構和職責1、安全生產委員會。(基層區隊和相關方必須建立)2、體系要素職能分配。(縱向到底,橫向到邊),44,六、體系策劃與設計,45,六、體系策劃與設計,六、設計體系文件1、體系文件的層次:第一層次文件(A類):管理手冊(安全手冊);第二層次文件(B類):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外來文件(公文);第三層次文件(C類):技術標準、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表式、表式、規范、指南、臺帳、記錄等。,46,六、體系策劃與設計,2、體系文件的編號和標識,47,六、體系策劃與設計,七、編制體系文件1、編19、寫原則(1)符合性;(2)適宜性、可操作性;(3)系統性;(4)最小化。,48,六、體系策劃與設計,2、編寫方法(1)自上而下依次展開、細化的編寫方式。(2)自下而上逐步濃縮、概括的編寫方式。(3)從中間(程序文件)向上下雙向擴展的編寫方式。這種方法從分析、評價過程入手,確定需要控制的過程并編寫程序文件,然后向上濃縮,概括成管理手冊,向下細化成必要的制度文件和作業文件等。這種方法編寫時間短、效果好,是一種使用有效的編寫方法。,49,六、體系策劃與設計,3、編寫步驟礦下發體系文件編制實施方案各單位對照神華集團公司井工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審核指南(試行)梳理應建立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支持性標20、準、相關臺賬記錄各業務職能科室編寫程序文件將程序文件提煉濃縮,確定并編寫相應的管理制度依據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編寫相應的作業文件。,50,六、體系策劃與設計,4、程序文件的編寫要求(參考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P/50頁的內容)(1)目的(2)適用范圍(3)規范性引用文件(支持性文件)(4)定義和術語(5)職責與權限(6)工作內容和程序(7)相關文件和記錄(含相關聯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作業文件)(8)附錄,51,六、體系策劃與設計,5、管理制度的編寫要求(參考神烏駱礦辦發201410號關于xx煤礦管理制度匯編(xx版)修訂工作安排的通知執行)(1)總則(2)組織與職責(3)管理(4)檢查與考核(5)附則,52,六、體系策劃與設計,6、作業文件的編寫要求(可參考支持性標準或烏海能源公司下發的作業文件執行),53,后續要求:各單位自行組織開展體系貫標陪訓,重點給員工介紹體系的背景、特點、構成、運行模式,使員工了解體系基本框架結構和核心理念,達到全員參與體系建設的目的。,54,謝 謝 大 家!,xx能源有限責任公司xx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