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技術培訓課件(51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9037
2023-10-13
51頁
5.58MB
1、常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技術,1、案例啟示,益海糧油新疆阿克蘇糧油公司油罐爆炸,2010年3月26日酸化油車間油罐爆炸3人死亡,其中一人炸飛100米遠動火作業引爆揮發性氣體爆炸,1、案例啟示,75%的死亡事故源于危險作業,危險作業風險未受到足夠重視作業許可制度缺失危險作業前基本未制定作業方案危險作業前未組織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危險作業現場缺乏檢測和監護培訓不到位,作業人員、審批人員缺乏必備能力應急準備不充分,應急救援不力作業后缺乏現場驗收和評估,未吸取教訓,悲劇一再重演,2、常見危險作業,動火作業安全許可動土作業安全許可斷路作業安全許可設備檢修作業安全許可高處作業安全許可吊裝作業安全許可受限空間作業安2、全許可盲板抽堵作業安全許可臨時用電作業安全許可外來施工人員現場作業安全許可熏蒸作業安全許可,3、常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要點,按照規避、消除、減輕先后次序,盡可能減少危險作業的風險、頻次、持續時間和作業人員數量,避免危險作業為首選,3、常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要點,基本作業流程,作業單位,許可人員,提出作業需求,落實責任制,承包商管理,實施風險辨識,制定控制措施,制定現場處置方案,簽發作業許可證,開始進行危險作業,現場監護,作業結束,清理現場,辦理許可證,安全技術交底,現場逐項檢查,確認符合作業條件,委派現場監護人,3、常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要點,作業前,3、常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要點,按照危險作業許可要3、求作業,A,過程監護和監督,B,應急處置,C,作業過程,3、常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要點,作業后,清理現場、驗收,A,總結、改進、存檔,B,(1)動火作業,危害分析,能直接或間接產生明火的工藝設置以外的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非常規作業,電焊氣割氧氣焊氬弧焊角磨機磨光及切割切割機切割鉆孔錘擊、打磨、噴沙,等離子切割烘烤切削噴燈、火爐煨管、熬瀝青、炒沙子臨時用電或使用非防爆電動工具使用雷管、炸藥等進行爆破作業在易燃易爆區使用非防爆的通訊和電氣設備,(1)動火作業,危害分析,美國每年因動火作業:12630起火災直接財產損失3.1億美元死亡31人,(1)動火作業,美國每年因動火作業:12630起火4、災直接財產損失3.1億美元死亡31人,危害分析,(1)動火作業,作業分布,(1)動火作業,特級動火生產運行狀態下帶壓不置換易燃易爆裝置、管道、儲罐、容器一級動火易燃易爆場所特級之外管廊動火二級動火特級和一級之外禁火區動火全部停車,清洗置換,分析合格、有效安全隔離的易燃易爆場所固定動火區動火食堂實驗室機修車間,作業分布,(1)動火作業,預防對策,(1)動火作業,教育培訓,應急準備,技術措施,管理措施,預防對策,(1)動火作業,管理措施,辨識相關法規標準,做好合規性評價明確相關人員職責,嚴格落到實處作業人、審批人、監護人、檢測人、應急人(都要經過培訓)合理劃分動火作業級別與區域等級不同等級對應合理5、控制措施明確動火作業流程加強票據管理一點、一票、一監護,預防對策,(1)動火作業,管理措施,30m之內無可燃氣體15m之內無可燃液體無空洞、窨井、地溝、水封,否則要清理、分析、封蓋10m之內無可燃物,都要清理干凈/覆蓋墻壁、地面、導槽等能穿透火花、熱量和火焰的開口與縫隙要覆蓋5m(氧氣瓶與乙炔瓶間距),(1)動火作業,管理措施,風險規避,風險規避,(1)動火作業,技術措施,可靠切斷(停止 運行易燃易爆設施)盲板、扇形閥、眼鏡閥、插板“可靠”閘閥、盤型閥、三桿式蝶閥“不可靠”置換吹掃(停氣動火)蒸汽置換、氮氣置換、惰氣置換“可靠”直接置換、空氣置換“最不安全”置換介質與被置換介質的密度和體積關系6、正壓動火(不停動可燃介質容器表面動火)非常危險,盡量不要采用,(1)動火作業,技術措施,物料清洗和鏟除(粘結在設備內壁的易燃、有毒物質)清水灌洗/加熱水煮/蒸汽沖洗化學清洗/人工鏟除動火取樣分析取樣時間:動火前30min,動火作業期間取樣點的位置(氣體與空氣密度比)足夠的保險系數(爆炸下限的20%)檢測方法不正確=沒有檢測,(1)動火作業,應急準備,事前制定現場處置方案,明確: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應急措施聯絡方式逃生與救護方法配備消防器材從事必要時請專職消防隊到現場動火作業現場要通風良好,產生可燃物及時清理作業完畢之后,監護人要確認現場無火種(通常監護30min)之后才可離開現場,(1)動火作業7、,應急準備,建筑及廠房的自動噴淋系統完好所有煙霧探測和報警系統都不能關閉作業點的探測器可以覆蓋起來,以免作業時誤報警所有自動噴淋系統不得關閉作業點上方的噴頭可以用濕巾覆蓋起來,以免誤動作,自動消防系統,(1)動火作業,教育培訓,所有管理層、執行層都應經過培訓,開展年度能力與意識評價,確認符合性負責人、簽發人、許可人、監護人、檢測人、執行人作業人員特種作業持證上崗培訓主要內容作業現場主要風險典型事故案例設備操作程序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個體防護設備的使用 動火審批負責人及其聯系方式不需要辦理許可的定點動火作業場所動火作業許可證的歸檔每次作業之后,或者定期開展動火作業反思回顧并持續改進,(1)動火作業,8、防火、滅火措施不落實不動火周圍的易燃雜物未清除不動火附近難以移動的易燃結構未采取安全措施不動火凡盛裝過油類等易燃液體的容器、管道、未經洗涮干凈、排除殘存的油質不動火凡盛裝過氣體受熱膨脹有爆炸危險的容器和管道不動火凡儲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間、倉庫和場所,未經排除易燃、易爆危險的不動火在高空進行焊接或開始焊接作業,下面的可燃物品為清理未采取保護措施的不動火未配備相應滅火器材的不動火,(1)動火作業,動火前要指定現場安全負責人,現場安全負責人和動火人員必須經常注意動火情況,發現不安全苗頭時,要立即停止動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要及時撲滅,動火人員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動火中“四要”,01,02,9、03,04,(1)動火作業,動火人員和現場安全負責人在動火后,應徹底清理現場火種,確保火種完全熄滅,留守現場1530分鐘才能離開現場,(1)動火作業,班組危險作業過程中的監督檢查,01,02,03,04,05,危險作業是否辦理了作業許可,作業單位監護人員是否到位,作業單位是否對作業人員進行了現場安全教育和作業的技術交底,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是否按照技術交底要求實施,有無違章作業,作業人員是否了解作業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是否了解相應的防范措施,(1)動火作業,班組危險作業過程中的監督檢查,06,07,08,09,10,作業人員是否正確使用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作業時使用的設備設施是否完好,有10、無存在缺陷,使用的特種設備是否經過質檢部門檢測,是否在有效期內,現場安裝后,有無經過安檢人員確認,有無確認記錄和簽字,作業現場使用的電氣設備是否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要求等,(2)受限空間作業,(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統計,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國在受限空間中作業因中毒、窒息導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總數為668起,死亡人數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受限空間是指各種設備內部(爐、塔釜、罐、倉、池、槽車、管道、煙道等)和隧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閥門間、污水處理設施等封閉、半封閉的設施及場所等。,(2)受限空間作11、業,危害分析,作業環境情況復雜受限空間狹小,通風不暢,不利于氣體擴散受限空間照明、通信不暢,給正常作業和應急救援帶來困難還容易發生觸電、機械損傷、淹溺和坍塌掩埋等事故危險性大,發生事故后果嚴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甲烷(沼氣、瓦斯)事故后受空間限制,救援受到限制盲目施救造成傷亡擴大據統計,我國受限空間作業事故中死亡人員有50以上是救援人員,(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19.5-23.5%正常氧氣濃度15-19%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費力12-14%呼吸急促、脈搏加快,協調能力和感知判斷力降低10-12%呼吸減弱,嘴唇變青8-10%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惡心和嘔吐6-8%812、分鐘以上100%死亡,6分鐘50%可能死亡,45分鐘可能恢復 4-6%40秒后昏迷、抽觸、呼吸停止,死亡,缺 氧,(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環境可燃性氣體濃度超過最低爆炸限度的10%空氣中易燃性粉塵相對集中,從而使可視距離在1.5米以內模糊氧氣濃度在23%以上火源電動工具焊接、切割吸煙靜電,易燃易爆,(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硫化氫(H2S)在以下含量(PPM)時人體的癥狀10 容許濃度 8 小時50-100 輕微的眼部和呼吸不適 1 小時200-300 明顯的眼部和呼吸不適 1 小時500-700 意識喪失或死亡 30-60 分鐘1000 意識喪失或死亡 幾秒鐘,中毒窒息(H2S、C13、O等氣體),(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高溫高濕(低溫)噪音作業場所濕滑墜落、尖銳鋒利的物體,物理危害,(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松散的物料,如谷物等管道或閥門中可能釋放大量物質(物料、流體吞沒)下水道水流,吞沒危險,(2)受限空間作業,危害分析,中毒窒息火災、爆炸淹溺坍塌化學腐蝕觸電機械傷害其他(物體打擊),常見事故類型,(2)受限空間作業,作業分布,密閉設備船艙、儲罐、車載槽罐、反應塔、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地下有限空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地坑、廢井、卸糧坑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氧化池、化糞池、下水道、電梯井等地上有限空間儲藏室、酒糟池、發酵14、池(罐)冷庫、筒倉、料倉、倉庫、煤粉倉密閉或通風不良的設施等容易堆積粉塵、有毒有害氣體的區域和角落,受限空間包括,(2)受限空間作業,預防對策,(一)開展本質安全化設計,從源頭消除受限空間作業風險,項目設計階段考慮避免或減少受限空間作業提高自動化監測水平,實行中控室監測將受限空間設計為非受限空間增加工程控制措施,如強制通風、報警裝置、聯鎖裝置等開展技術改造,避免或減少受限空間作業如果有可能,將受限空間改造為非受限空間盡可能減少受限空間作業時間增加工程控制措施,(2)受限空間作業,預防對策,(二)全面開展受限空間作業安全宣傳和培訓,將事故及相關案例傳達到每一位員工,開展警示教育組織專題分析會,通15、報事故案例采用廣播、內刊、電子郵件、宣傳欄、專題講座等形式全面開展受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將受限空間的安全作業作為新員工入廠培訓的重要內容每次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對所有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專題培訓,特別是從事清淤、清倉、維修作業的臨時工、農民工、承包商人員培訓涵蓋受限空間作業風險辨識、操作程序、監督審批、個體防范、應急救護,尤其是避免盲目施救等內容,(2)受限空間作業,預防對策,(三)全面組織受限空間作業危害辨識,組織全體員工辨識企業可能存在的受限空間作業對所有受限空間作業實行現場掛牌標明受限空間內部結構、可能存在的介質及危害關鍵監測參數,風險防范措施應急預案和必要的安全知識及救護方法警示和提醒標識16、說明正確的自救互救方法制定控制措施,組織整改落實對高風險區域的受限空間作業提高管理等級,嚴格審批與監督,(2)受限空間作業,預防對策,(四)梳理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流程,按照集團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許可標準梳理現有制度和流程作業前作業前認真進行作業安全性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確定控制措施,組織培訓,實施隔斷(隔離)、清洗、置換通風作業前嚴格進行取樣分析實行作業許可制度,編制應急預案,強化審批和現場驗證作業中安排專人進行作業安全監護必要時采取個體防護措施作業中隨時檢測監控氣體變化情況做好應急準備作業結束前應組織現場驗收,(2)受限空間作業,預防對策,(五)制訂/修訂現場處置方案,配備應急裝備,開展應急演練,實施受限空間作業前,相關人員應在危險辨識、風險評價基礎上,制訂嚴密的、有針對性的現場處置方案明確緊急情況下作業人員的逃生、自救、互救方法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防止因施救不當造成事故擴大現場作業人員、管理人員具備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應急預案和應急裝備使用培訓組織應急演練,使作業人員提高自救、互救及應急處置的能力配齊應急物質裝備呼吸器、救生繩、通風設施等,(2)受限空間作業,預防對策,(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檢查確認程序,(3)起重吊裝,好好做安全,一定有人因你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