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生物安全與個人防護措施培訓課件(3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69709
2023-10-13
31頁
1.42MB
1、實驗室生物安全與個人防護培訓,主要內容,一、實驗室生物安全二、個人防護,一、實驗室生物安全,(一)中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1、國家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1號)2006.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7號)2004.12.1,2、國務院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24號)2004.11.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6號)2003.5.9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0號)2003.6.6,3、部門規章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2、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5號)2006.2.1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文件(衛科教發200615號)2006.2.1人間傳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和實驗活動生物安全審批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50號)2006.8.1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環境管理辦法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2號)2006.5.1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5號)2003.10.15,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1號)2004.6.1醫療廢物分類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環境保護總局(衛醫發3、2003287號)2003.10.10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 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3188號)2003.11.20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 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3206號)2003.12.26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機構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68號)2009.7.18,4、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9489-2008)2008.12.26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346-2004)2004.9.1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4、WS233-2002)2003.8.1生物安全柜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YY0569-2005)2008.6.1生物安全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工業行業標準(JG170-2005)2005.6.1,(二)、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不可能完全沒有風險。應考慮實驗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因素,盡可能降低風險。1.充分保障工作人員避免所操作生物因子的 危害,確保其不受實驗對象的侵染 2.保證危險生物因子不向實驗室外擴散,確保周圍環境不受其污染,病原微生物根據危害不同可以分為4類,第一類,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第二類,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5、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 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第三類,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 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后很少引起嚴重疾病,并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類,是指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國務院發布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要求,根據實驗室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不同,將實驗室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實驗活動,三級、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實驗活動。,BSL-1、BSL-2實驗室設施和設備要求,根據實驗室生6、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的要求,BSL-1實驗室標準條款有:實驗室的門應有可視窗并可鎖閉,門鎖及門的開啟方向應不妨礙室內人員逃生。每個實驗室應設洗手池,宜設置在靠近出口處。在實驗室門口處應設掛衣裝置,個人便裝與實驗室工作服分開設置。實驗室的墻壁、天花板和地面應宜清潔、不滲水、耐化學品和消毒滅菌劑的腐蝕。地面應平整、防滑,不應鋪設地毯。實驗室臺柜和座椅應穩固,邊角應圓滑。實驗室臺柜和其擺放應便于清潔,實驗臺面防水,耐腐蝕、耐熱和堅固。,實驗室應有足夠空間和臺面擺放實驗設備和物品。根據工作性質和流程合理擺放實驗室設備、臺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擾、交叉污染,并應不妨礙逃生和急救。實驗室7、可以利用自然通風。如果應用機械通風,應避免交叉污染。理解:機械通風應單向風流動,空調不與其他房間交叉如果有可開啟的窗戶,應安裝紗窗。實驗室內應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強光。若操作刺激和腐蝕性物質,應在30m內設洗眼裝置,必要時設緊急噴淋裝置。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揮發物質,應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配備適當的負壓排風柜。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質,應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設備和個體防護裝備,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若使用高壓氣體,應有安全措施,應符合國家、地方的相關規定和要求。應設緊急照明裝置。應有足夠的電力供應。應有足夠的電源插座,避免多臺設備使用共同的電源插座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統應不滲漏8、,下水應有防回流設計。應配備使用的應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救急器材等。應配備適用的通訊設備。必要時應配備適當的消毒滅菌設備。,BSL-2實驗室設施和設備要求,BSL-2實驗室在符合BSL-1實驗室的要求基礎上,滿足以下7條。實驗室主入口的門、放置生物安全柜實驗室間的門應可自動關閉;實驗室主入口的門應有進入控制措施。實驗室工作區域外應有存放備用物品的條件。應在實驗室工作區配備洗眼裝置設施。應在實驗室或其所在的建筑物內配備高壓蒸汽滅菌器或其他適當的消毒滅菌設備,所配備的消毒滅菌設備應以風險評估為依據。理解:高壓蒸汽滅菌器可多個實驗室公用,應靠近BSL-2應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樣本的實驗間內配備生物安全柜9、。,應按照產品的設計要求安裝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安全柜的排風在室內循環,室內應具備通風換氣的條件;如果需要使用管道排風的生物安全柜,應通過獨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風系統的管道排出。應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必要時,重要設備如培養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設備應配置備用電源。,BSL-2實驗室設施和設備要求,分子生物學相關檢測的生物安全級別,分子生物學抗體檢測抗原檢測和相關的免疫學檢測應在符合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2)要求的PCR實驗室中進行.PCR實驗室要求分為試劑準備區,樣本制備區,產物擴增區和產物分析區。3.核酸提取和檢測應在符合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2)要求的PCR實驗室中進行。,二、10、個人防護,個人防護裝備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一)個人防護裝備,所涉及的防護部位:裝備包括:1、眼睛 1、眼鏡(安全鏡、護目鏡)2、頭面部 2、口罩、帽子 3、軀體 3、防護衣 4、手 4、手套 5、足 5、鞋套,職 業 暴 露 主要方 式,皮膚針刺傷或銳器切割傷;粘膜或破損皮膚(如皸裂、皮膚炎癥等)接觸感染性材料;皮膚雖然完整無破損,但大面積或長時間(幾分鐘或更長)接觸感染性材料,(二)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WHO推薦的普遍性防護原則認為,在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時,無論是病人還是病人的血液和體液,也不論他們是陽性還是陰性,都應當作為具有潛在性傳染性加以防護。,檢驗人員自我防護的主要內容,手套1、手11、套應在實驗室工作時使用。2、在接觸感染性物質(血液、體液、分泌液、滲出液、以及接觸粘膜和非完整皮膚時),必須使用合適的手套以保護工作人員避免受到污染物濺出或生物污染的事故所造成的損害。3、手套被污染,應該盡可能早的脫下,消毒后丟棄。4、手套應按所從事操作的性質符合舒適、靈活、握牢、耐磨、耐扎和耐撕的要求,并應對所涉及的危險提供足夠的防護。5、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手套選擇、使用前及使用后的配戴及摘 除等培訓。6、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復使用。7、一次性手套必須先消毒后丟棄。,檢驗人員自我防護的主要內容,口罩和防護眼鏡,當處理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濺出時,應戴口罩和防護眼鏡。安全鏡 護目鏡,12、檢驗人員自我防護的主要內容,防護服(實驗服、隔離衣、連體衣、圍裙以及正壓防護服)1、在實驗室中工作人員應該一直或持續穿上防護服2、清潔的防護服應放置在專用存放處3、污染的防護服應放置在有標志的防漏消毒袋中4、每隔適當的時間應更換防護服以確保清潔 5、當防護服已被危險材料污染后應立即更換6、離開實驗室區域之前應脫去防護服。,檢驗人員自我防護的主要內容,鞋套當實驗室中存在物理、化學和生物危險因 子的情況下,穿合適的鞋子和鞋套或靴套。可以防止實驗人員足部(鞋襪)避免受到 損傷。BSL-2和BSL-3實驗室要堅持穿鞋套或靴套。,檢驗人員自我防護的主要內容,銳器 實驗用過的一次性槍頭應將其直接放入堅固、13、不能穿透的容器內,待實驗結束之后一并焚燒處理。,實驗室人員的防護要點,實驗室檢測工作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實驗室安全操作規程,并實施普遍性防護措施;實驗室應備有必要的消毒劑和消毒設備;把所有標本都應看作潛在的傳染源;病人的標本應放在固定的容器里,避免污染到容器外,如果潑灑出來,應盡快用消毒劑進行處理;標本的運送均應放入有蓋的容器內;離心、攪拌、超聲、吸吹標本時會產生大量的氣溶膠,這些操作應在超凈工作臺中進行;盡量避免使用銳器,如果確實需要使用銳器,建議在使用銳器前更換兩副新的手套,并小心操作,避免戳傷;操作時如有標本、檢測試劑外濺時應及時消毒;工作結束后,在收檢和消毒工作臺面時應小心避免被利器損傷。14、,總結,遇到手部皮膚有開放性傷口及其他不適于工作的情況,應暫停工作。皮膚的微小傷口、擦傷、皸裂等,應用防水敷料嚴密覆蓋。應為每一名在實驗室工作的人員提供充足的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口罩、帽子和鞋套。應將清潔的防護服和其他個人防護用品置于實驗室清潔區內的專用處存放。實驗室應設應急沖洗眼睛裝置。,總結,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HIV抗體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應接種乙肝疫苗。應每年對工作人員采血檢測HIV抗體,血清應長期保留。進實驗室工作前要摘除首飾,修剪長的帶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嚴禁在實驗室內進食、飲水、吸煙和化妝。實驗操作時應穿合適的防護服(白大衣、隔離衣或一次性15、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鞋套。如接觸物的傳染性大,應戴雙層手套;含有HIV的樣品有可能噴濺時,應戴防護眼鏡、防水(如塑料)圍裙。工作完畢,先脫去手套,再脫去防護服,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穿過的污染的防護服應及時放入污物袋內,消毒后方可洗滌或廢棄。,總結,操作過程中,如果發現防護服被污染應立即更換,如果手套破損,應立即丟棄、洗手并換上新手套。不能用戴手套的手觸摸暴露的皮膚、口唇、眼睛、耳朵和頭發等。不要將手套清洗或消毒后再重新使用,因為使用表面活性劑清洗可使手套對水的通透性增加,消毒劑可使手套破損。禁止使用口腔吸液管,必須使用移液器來操作實驗的所有液體。嚴禁穿著實驗室防護服離開實驗室,(如去餐廳、辦公室、圖書館、員工休息室和衛生間)等非實驗區。,Thank you!,